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134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134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也将努力保持今年的势头。
  在春节晚会现场,夏钧发起了募捐。
  这次募捐的项目有教育、医疗、救济、建设四项,夏钧带头捐赠了两千万元,是以华东集团的名义捐的,很平均的分给了四个部门,每个部门五百万。
  夏钧的华东集团去年给财政部输血了近两个亿,此时这两千万元实在不算什么。接着,就是中盛、华盛这两个大巨头,以及那些华东自治三省的富商开始捐钱了。
  李世霖是夏钧的岳父,自然是给面子一些,跟在夏钧后面给教育部捐了五百万,又给医疗部捐了五百万,又给民政部捐了五百万救济金,一共捐了一千五百万。
  李世霖走下去后,坐在观众席上有些洋洋得意的看着刘锦山,一千五百万元的大手笔,你刘锦山能和我比?
  刘锦山朝李世霖的位置看了一眼,然后昂首走上舞台,大声说道:“我华盛集团全体员工决定向教育部捐献一千万元,向医疗部捐献一千万元,向民政部捐献五百万元,向建设部捐献五百万元。”
  “好。”夏钧率先给刘锦山鼓掌。
  下面的李世霖看了无话可说,只能不断的点头,向刘锦山竖起了拇指,刘锦山这家伙今天敢拿出三千万元,今天他算是服了。
  接着,那些大商人都一一上台,把支票投进募捐箱里。
  这些大商人捐起钱来一个个都十分踊跃,因为他们信任华东自治政府不会把钱贪污了,同时他们也深受政府照顾,今年他们大多都发了大财,自然是要回馈一番的。
  当然,这些大商不可能向中盛集团和华盛集团那般阔绰,人家那是集团,经营广泛,而且盈利大的项目基本上两大集团都涉及了。而他们大多经营一两种项目,能捐个上百万都是好样的了。
  ————
  第三更
  十二点之前还有一章四千字的。
  第一卷 第七十九章 盐税风波
  第七十九章 盐税风波
  其中朱葆三代表着宁波商帮,统一捐了八百万元,排在第三位。接下来就是捐款数额前三名的大商家发表感言的时候了。
  之所以在春节晚会上搞这个活动,是因为这些录像带会在各地播放,所以边放可以边现场募捐。
  而这捐款前三名的感言,就是号召募捐的内容了。
  刘锦山第一个上台,刘锦山走上台后说道:“对于今天捐款的第一这个头衔,在下实在深感惭愧,纵观我华东三省所有商家,唯独委员长的华东集团捐献最多,剧本人所知,去年华东集团已向财政部提供了两亿元,且委员长扶持我等商家企业,向来不留余力,我等中国资本能有今日这般繁荣景象,全赖政府和委员长扶持。”
  “所以今日我华盛集团肯捐这三千万,一是政府和委员长的扶持,二是政府能廉洁行政,真心为民。华动自治政府是中国历代第一个把人民真正当人看的政府。三则是愿我们华东三省的教育、医疗、救济、建设都能有充足资金,让人人不饿肚子,不被冻着,病了能够就医吃药,以及三省子弟能够上得了学堂,城市乡镇能够修起更好的基础设施……”
  刘锦山的感言数次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接着李世霖和朱葆三都一一上上发表感言。
  这次是直接像政府捐钱,而不是搞慈善活动,因为现在还没什么慈善机构,以后这些捐款将换成捐给慈善机构。
  像后世的那些西方国家,慈善占GDP的百分之一二十,而且还是那么富裕的国家,慈善的规模十分恐怖。
  夏钧自然是要提倡这种风气。
  当然,要想让人们把钱捐出来,首先得把教育、医疗、住房搞清楚,这样人们才不会把钱留给子孙。
  毕竟当子孙不用钱也能顺顺利利的过上好的日子,把钱留给子孙还有什么意义呢?
  ……
  春晚结束后,录像带被复制成了好几千份,然后由各地的放映员带到各乡镇去放映。这个录像带一个公布出去,各地的捐款稀里哗啦的一路猛涨。
  今年最大的赢家是教育部,教育部不仅有财政部拨款的三亿元,还能发行辅币,更能发行彩票。
  同时在建学校时,也可能在当地进行募捐。
  所以教育部的经费是最充裕的,拿到大笔钱的教育部,开始在各地修建统一规格的学校,这些学校的设计分多个等级,这些等级是以学生人数来定的,没有什么城里的小学的硬件设施就比农村的小学好的现象。
  教育部的师资培训从初三就开始了,可谓是加班加点搞培训,一天都不想浪费。
  现在华东自治三省的节奏很快,特别是那些急需发展的行业,节奏更是快到吓人,能有如此之高的节奏,得益于高效率的行政体系。
  今年夏钧搞出的这个募捐花样,为各部门都额外弄到了不少经费,华东自治三省人民因为信任政府,也都愿意捐钱出来。
  特别是现在不能温饱政府也给你温饱,普遍温饱不愁,孩子上学不用花钱,看大病也不要钱,看小病虽然要收钱,但也比较低,住房上更有低价的保障房可以买,很多在这些方面都解决问题了的人,很乐意将钱捐出去。
  华东自治三省这次春节晚会的录像带很快传到了北京,也不知是哪个放映员抱着放映设备跑了,估计是被袁世凯给花钱雇走了。
  袁世凯看了华东自治三省开的春节晚会后眼红不已。
  “一个春节晚会就募捐了六千余万,比中央政府还要多”袁世凯红这眼睛继续看着,没有发现那些捐钱的商人有一丝被强迫的痕迹。
  袁世凯很快找他的英国顾问莫理循,让他也看了一遍这个春节晚会,莫理循来中国日久,也能听得懂一些官话,在翻译的配合下,把这个春节晚会给看明白了。
  “先生,你看华东自治政府这个什么春晚要了这么多钱,是做戏还是真的捐了?西方可有富商如此大方?”袁世凯对莫理循问道。
  “总统先生,西方绝对没有这么多慷慨的商人,他们都是搞垄断行业的黑心商人。”莫理循回答道,只见他表情有些复杂的说道:“至于他们是不是做戏的,我想有可能是。”
  莫理循说的是有可能是,他看完这个春节晚会,没看出什么作假的样子,而且据他所知,华东自治政府大力发展商业,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市场在年底已经萎缩了80,在中国之外的市场,例如东南亚、澳大利亚这些地方的市场也遭到了冲击,华东商人赚了大钱是肯定的。
  而且想想也能明白那些商人的心情,毕竟他们是华东自治政府扶持起来的,没有华东自治政府他们怎么可能发展起来,他们捐钱的另外一个意图就是希望他们的政府能长远的走下去和能更强大起来。
  只是莫理循并不想和袁世凯说实话,毕竟他是政治顾问,要想坐的长久,有的时候得像老板出好主意,有时候也必须在不违反职业道德的情况下说点老板喜欢听的话。
  “我想可能……也是。”袁世凯摸了摸胡子,沉吟了半响说他,毕竟这捐款数额也大到吓人了一点。
  三千万元
  谁能有三千万元都快成天下第一富商了,怎么可能有人一捐就是捐三千万实在是太假了。
  袁世凯显然不知道中盛集团和华盛集团在造纸、纺织、榨糖、农垦、养殖、以及其他日用商品等领域的庞大规模。
  这些领域已经占据了整个中国市场,并且还大量出口,工厂是到处在建,厂房内是三班倒不停生产。
  那些什么天下第一富商几千万的资本是怎么积累的?都是靠一些买卖赚钱,经营工厂成为大富商的很少,然而工厂却比贩卖、开当铺、旅馆之类的行当赚钱得多。
  ……
  不过袁世凯没钱倒是真的,年后袁世凯想到了整顿盐税,盐税几千年来向来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现在中国四亿几千万人,那吃盐量更是多得很。如果每年以盐向一个人收一角钱,那么一年就是四千多万元。
  实际上,人们买盐不止一年这么少的税,盐税收个上亿都是可以的。
  上亿元的税收,袁世凯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不过袁世凯一整顿盐税,马上发现市场全是卖一种‘华东精盐’后缀‘加碘’,的碘精盐。华东精盐不仅品质极好,而且加了碘能防止人们得大脖子病,最重要的是,这种碘盐价格极低,在北京八个铜板就能买一包,一包就是半斤盐。
  “怎么全都是华东盐?”袁世凯吃惊道,他家中做饭现在也用华东盐,但袁世凯没想到的是,其他盐商怎么都不见了?
  “大总统,现在华东精盐卖得这么便宜,基本上沿海都没人晒盐了,那些盐商都改行做其他行当去了。”赵秉钧对袁世凯说道,“现在全中国各省都是江苏淮安出产华东盐,唯有青盐和川盐还在支撑。”
  “嗯这样也好,盐税整顿就容易得多了。”袁世凯喜道。
  整顿盐税,也就是从贩卖商那里开始收钱,从清代开始,盐商大多都可自主经营,不过食盐进入市场还是要收钱的。
  现在华东盐占据了中国大部分食盐市场,直接让华东盐提高价格就好了,这样袁世凯在整顿盐税上也不用太麻烦。
  袁世凯很快颁布了整顿盐税的政令,要求在每斤食盐上加收八分钱的税,袁世凯的算盘打得精,每斤盐收五分钱,一个人一年大概吃四斤到五斤盐,平均一下老弱,吃个三斤半总得有吧?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吃收了盐税的盐,一年要交二角八分钱,如果全中国的人都吃交了税的盐,就算是四亿人,那么一年也有11200万元,也就是1。12亿元。
  这样一来,中央财政也就有了保障。
  至于会不会得罪华东自治政府,袁世凯一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应该是不会得罪的,毕竟每个买盐的都交一样的税,华东精盐不会因此失去市场,那么肯定也就没有损害华东井盐的利益。
  以市场角度考虑这一问题的袁世凯没把这个问题看成问题,因此也没多想,直接颁布了整顿掩饰的政令。
  没成想,这一颁布就捅了马蜂窝,华东自治政府措辞激烈,要求大总统收回政令。
  ……
  夏钧这个年本来过得好好的,突然袁世凯要整顿盐税,一收就是每斤八分钱,食盐这方面夏钧基本上不赚钱,基本上就是加上运输费用原成本卖出。
  他的意图就是让中国人都能吃上便宜又质量好的食盐,袁世凯这一收盐税,这不是把人逼着去吃硝盐?
  夏钧当天在家里拿起电话打到外交部去,对朱晓诚命令道:“马上致电袁世凯,让他收回盐税,不收让他自己看着办。”
  ……
  在整顿盐税上,北京报界的声音,北京报界在盐税上为袁世凯大唱颂歌,说袁世凯减轻盐税,为人民谋福。
  是圣人出世云云
  杭州报界在是一片抨击,全因夏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对夏钧问:“委员长为何反对盐税?”
  “你们看看大海有多少水,地下又有多少卤水,光是淮安开采的盐巴若是全加工成食盐足够全中国人吃上几十年。盐税是一种暴*,如今的中国不应该存在盐税。难道大总统是要我们中国人再去做食土民族?去吃那硝盐不成?我华东自治三省将拒不接受盐税,三省人民今后将全部吃免费盐”
  夏钧的回答给杭州报界打响了旗帜,杭州报界上顿时都是一片反对盐税的声音。
  袁世凯要加盐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