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143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143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资修铁路,能筹到如此巨款?”阎锡山难以置信的问。
  “现在华东自治三省基本上人人买铁路债券,或者是买铁路股票,加上今年赚的钱多了,这铁路款也就多了。”那中年人回答道。
  “你们不怕钱被政府吞了吗?”阎锡山问道,辛亥**之前的保路运动就是因为清政府想吞掉民间资本而引发的。
  那中年人哈哈一笑,说道:“那自然不会,我们华东政府是有信誉的,不然我们怎么可能买债券。”
  言语中显然对政府极有信心。
  “我们两是刚来杭州的外地客商,还望请教一番华东自治政府的商业政策,不知可否赐教?”阎锡山抱拳笑道。
  “这你就找对人了,我们茶馆天天听新闻,对政府政策那是了如指掌。”那个中年人摇了摇纸扇笑道。
  “兄台高姓大名?”阎锡山问。
  “在下姓王,是茶馆的老板。”
  “原来是王老板,失敬,失敬,还请赐教这经商当做哪一行业来得好些?”阎锡山一脸笑容的问道。
  “说起投资,当前比较流行的就是办实业和办农垦公司,这两方面都是很赚钱的。”茶馆的王老板指点道:“就说办工厂来说,只要是你要办厂,政府都会给你们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这些设备和技术大多连洋人都比不上。不过这也是得看类别的,像现在纺织、造纸这些行业都被中盛、华盛集团占了大头,所以想挤进去不是那么容易,不过想办工业,有个定律最是合用。”
  “什么定律?”阎锡山好奇的问。
  “那就是洋人能造,而我们造不出的东西,你若是想办这样的工厂,半个月内政府就能把设备弄来,而且设备都比洋人的好,造出的东西比洋人还便宜。”王老板说道。
  “还有这回事?”阎锡山奇怪,王老板说道:“那是自然,现在自治三省的资本家都这么搞,而且政府有个很好的政策,那就是买设备不需要马上付钱,你可以用贷款方式先弄到设备,也就是先把钱先欠着,或者干脆以股份换设备,也就是设备不需要还钱,所以办厂门槛比较低。”
  “那农垦公司又是怎么回事?”阎锡山问道。
  陈炯明听了说道:“去年我倒是看到不少农垦公司到广东租地种甘蔗,大概有两千多万亩。”
  “这位兄弟说的不错,农垦公司就是到处租地种东西,说起农垦公司,那可就赚钱啦去年那些农垦公司在江苏包了上千万亩地种棉花,直接赚了几个亿。”王老板说道。
  “农垦公司怎会如此赚钱?”阎锡山傻眼道。
  “因为委员长有入股,所以这些农垦公司一有高产品种,就说种棉花,普通棉花一亩地最多也就长个两公担棉花,政府给的高产棉花一亩地要是管得好,收个五六公担都有可能,不过大多也就长四公担到五公担,这产量就高出了一倍还要多。加上委员长会给先进的生产设备,像现在农垦公司给地施肥都是用飞机,劳工的成本也省了,这农垦公司自然是暴利了。”王老板说道。
  “不过农垦公司有个划分,那就是种经济作物和种粮食作物,种经济作物就是靠产量和先进管理来赚钱,用工不会少太多,但产量更多,所以这经济作物碰上好的年头,来钱比较快。至于种粮食,播种时有插秧机、播种机什么的,施肥的时候用飞机,收割的时候用的是像小山一样大的收割机,一个人就能管上几千亩地。用工少了,利润自然也就上去了。”
  阎锡山听了很意动,他山西那么多地,也能办农垦公司啊问道:“那这农垦公司要怎么办?”
  “要办农垦公司就得有大笔资金了,特别是现在政府不是太缺农垦公司,银行都不是很愿意放贷了。而且要开农垦公司,这管理得做到规范,这就得去华东大学农业学院请那些大学生出来帮忙管理了,不过现在他们比较抢手,也不是很好请,有的甚至刚入学就被预定了,几个农垦公司上个月差点因为争人打起来。”
  “不对呀这要是一个人就能种几千亩地,那农民种什么?他们不是没生计了吗?”阎锡山突然想到了市场问题,若是生产力发展到这种程度,那粮价肯定大跌,那农民肯定活不下去的。
  “这个你就不懂了吧粮价跌是肯定的,那些务农的现在很多已经进城打工了,现在到处修铁路、公路、大桥,工厂又天天有在建,到处都是要用工的,所以在农村活不下去来城里可以找到事做。”王老板说道,“现在每天都有大批农民工进城,听广播里说,这叫城市化,工业化什么的。以后大部分人都会来成立,乡下的人会减少最少七成。”
  “当然了,政府也是有考虑这个问题的,所以去年没怎么普及机耕,今年反正能用机耕的地区都用机耕了。至于那些不能用机耕的山区,都是种一些经济效益更好的农作物,像水果什么的,现在粮食和肉类价格都很低,唯独水果这些东西还真是贵得吓人。”
  “肉价也很便宜吗?”阎锡山很意外的问。
  “当然很低了,现在每个县城都有一几个很大的养殖场,里面养了很多猪和牛,养鸡场也到处都是。要说投资,办个养殖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政府有好的猪种、牛种,而且饲料也非常便宜,反正养这个是亏不了的,问题是你能不能到大学和技校里抢到人,没有专业的人帮你养,再好的种给你都会养得乱七八糟的。”
  “饲料为何会很便宜?”阎锡山滔滔不绝的问,陈炯明在一听得昏昏欲睡。
  “饲料当然便宜了,政府有高产玉米和高产大豆,那玉米一亩能产十公担,整株拿去青贮,能有上万斤饲料。政府说要努力发展养殖业,以后让人人顿顿能吃肉吃到饱。”
  “人人吃肉啊这不太可能吧~”阎锡山难以置信的说道。
  “当然可以,现在鸡肉价钱低得很,就是在工地上做工的苦劳力,天天猪肉、鸡肉都有得吃,饭更是管饱什么吃,现在日子比起以前来实在是好过多了,娃娃到学校上学更是,不仅学费一分钱不要,学校还把娃娃的伙食都包了,那伙食实在是好,天天有肉有牛奶,搞得那些去了学校的娃娃都不爱在家里吃饭了。”
  阎锡山听了不由凛然,这华东自治三省百姓日子好过到这种程度,看来中央政府是永远别想弹压住华东自治政府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民心。
  华东自治政府把地盘经营得像铁桶一样,外部基本上无法动摇华东自治政府。
  阎锡山又和那王老板谈了许久,阎锡山基本上把好奇的都问了一遍,那王老板也有耐性,一一给他解惑。
  看时间差不多了,阎锡山拿出了五张一百面额的复兴币塞给了王老板做为感谢,两人推让了一会,王老板这才收下这巨款。
  阎锡山出手这么阔绰,王老板这才知道,还真是遇到贵人了。
  从茶馆里出来,陈炯明有些昏昏欲睡的问道:“阎大哥为何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这就是洞察细微,多看点东西就能知道华东自治政府能走多远,也能知道我们是不是真的走对了。再则你难道不知,华东自治政府的行政人员是不能经商的,但我们二人不同,虽然和并入华东自治政府没什么区别,但问题是我们还能经商。现在这华东自治政府治下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我们自然要好好把握。你说要资金我们不缺,你那广东有粤商,我山西有晋商,就看把钱丢进什么地儿了。”阎锡山对陈炯明说道:“老弟若是有兴趣,我们联手投资,也不比那些徽商、闽商差。”
  陈炯明一听来了精神,不由连连点头,说道:“阎大哥所言极是。”
  现在他们签了盟约,基本上广东、山西两省就并入华东自治政府管辖了,地方割据已经如大江东去不复返了,这经商不失为一条出路。
  “我们再去学校看看吧”阎锡山说道,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刚才虽然和那王老板畅谈甚久,但很多东西只是听说,并未亲眼看见。
  两人乘车到了附近一所小学,进了小学后发现这所小学的设施还在修建之中,看样子是要修一座五层高的教学楼。
  而学校里的学生正搭着凉棚上课,阎锡山和陈炯明二人想要参观,被老师拒之门外,阎锡山和陈炯明只好表明省份,说他们两个督军是来考察教育的。
  老师连忙通报校长,校长见阎锡山和陈炯明,的确和报纸上刊登的照片一模一样,连忙把他们迎进学校。
  对于这种教育考察,他们自然是欢迎的。
  特别是外省来考察教育,这样有助于普及教育事业。
  而且这次来的是山西、广东的督军,这更是证明了人家的诚意,最近传言说广东和山西也要推行和华东自治三省一样的教育制度,教育部甚至让各学校做好抽调师资的打算。
  阎锡山和陈炯明在学校里倒是看到了不少东西,甚至看到了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阎锡山看了一遍下来,惊骇的对陈炯明说道:“若是这些小孩长大了,那么其他省就再无任何竞争之力了。”
  “为何?”陈炯明问。
  “他们都在搞普及教育了,不管男女到了六岁都得入学,那等十年后将有多少受过教育的孩子?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思想灌输,到时候对那个委员长绝对是忠诚得死心塌地,关是靠这些开启了民智的孩子,委员长便可立于不败之地。”阎锡山说道:“到时候哪有中央的立足之地,华东自治政府到时候就是中央。”
  “那我们这次走对了?”
  “当然走对了,以后安心效忠委员长吧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
  今天状态又抽了,先七千字吧
  下一章凌晨
  第一卷 第八十九章 中国格局
  第八十九章 中国格局
  阎锡山和陈炯明又在杭州到处逛了三天,对华东自治政府的认知已经达到了一个很深的程度。
  他们有无数个理由相信,未来中国将是委员长的天下。
  现在与委员长做对,未来肯定是要被清算的。
  同时他们也看到了另外一个积极的层面,那就是山西和广东若在华东自治政府的管辖之下,人民可以得到真正的利益。
  虽然阎锡山在研究了复兴主义思想后,感觉这个复兴主义有些朦胧和万金油,但人家做到了,这就是一个好的思想。
  这是一种能让人狂热的思想,阎锡山在工地和工厂里看到了那些接受了复兴思想的工人,他们工作起来十分努力。
  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努力的创造着物质财富。
  政府则在很努力的均分着这些财富,让孩子能上学,让贫苦人民实现温饱,让所有人生了大病不用花钱就能看。
  这才是重点,如果政府做不到这些东西,复兴思想更放屁一样。毕竟凭什么让人们努力工作去便宜那些资本家呢?
  然而政府会随着发展努力改善每个人的福利待遇,人们自然会努力工作,这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这是一个开明的政府才能玩得转的新思想,若是一个腐败的政府来搞这样的思想,那完全没有任何效果。
  同时阎锡山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复兴主义是带有浓烈民族主义的,那些年纪大一些人可能不懂,然而那些学生却懂得。
  那些学生一旦进入社会,他们甚至可以为了一句复兴而牺牲自身利益。一旦华东自治政府培养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