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149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149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明柳接着给出了比较成熟的调控方案,会议进行了进半天,农业部又就调控问题与其他部门达成一致。
  华东自治政府的农业调控政策很快出台,首先一个就是让水稻价格降低一些,不再太过干预水稻价格发展。
  其次把那些收割上来的小麦加工成面粉出口到国外去,以减缓内部压力。
  再则民政部加大对其他省份的赈济,计划每年拿出五百万吨粮食,用于救济各省贫困群体。
  在这样的调控下,稻谷价格很快就下跌了。
  从每公担两元跌到了每公担一点五元,稻谷价格一跌,很快就把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非机耕区的粮农的收入减少了,其中地主经营不下去了。
  而对于那些自耕农,以及没有施行最低工资制度的安徽地主来说,粮价跌到一点五元并无破产风险。
  首先粮食产量增加了近一倍,因此就算粮价降低,比起华东自治政府上台前依旧增长了收入,加上没有税收,家里的小孩基本上是学校养,看病也不需要支出太多钱,所以更无破产风险。对于那些亏损的地主来说,他们接下来就急需进行转型,因此开始选择种植经济作物。
  至于那些农垦公司并未受此影响,只是利润降低了而已。
  这些农垦公司在机耕区是不能变更作物种植种类的,机耕区重什么都规划好的,虽然利润受到了压缩,但利润依旧够高。
  而且夏收之后,政府收上来的粮食一部分储备了起来,一部分则拿去救济其他省份的贫民。
  华东自治政府自宣布加大对其他省份的救济后,其他省份都高兴得不得了,不过华东自治政府警告各地官员,这些粮食是用于援助贫民的,谁若敢贪污的话,联合监察院将不会手软。
  在忙于夏收的时候,倪嗣冲也退出了皖北,这个政治变色龙显然已经没有心思待在皖北了。
  正当他打算在皖北捞一票再走的时候,各省联合宪兵队派人对倪嗣冲进行了警告,如果他敢在皖北收税,将让他上华东军事法庭。
  听到华东军事法庭,倪嗣冲脸色很不好看,华东军事法庭连冯国璋都审了,要审他自然没问题。
  大总统现在连冯国璋都保不住,万一华东自治政府发飙,那肯定是保不住他的,甚至袁世凯为了妥协,还将主动把他交出去。
  待在皖北已经没什么意思的倪嗣冲也就退出了皖北。
  ……
  夏播很快就在丰收的喜悦中展开了,农业部之前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因此并未发生什么混乱。
  作物高产带来的一个很主要的问题就是当前的粮食种植面积太多了,因此夏播时减少了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
  农业部在平原地区大量种植大豆、饲用玉米、牧草,以用于发展养殖。
  靠肉食养活一个人口所需的土地是用粮食养活一个人口的七倍到八倍,大力发展养殖业,可以消化掉当前的土地。
  现在的矛盾不是人口太多土地太少,而是人口太少,产量太高,农业人口又太多,工业人口太少。
  这就是农业发展太快产生的失衡问题。
  而现在华东自治政府只是在局部上进行调整,而整个中国还未进入调整的状态。
  当前华东自治政府已经开始向其他省份提供高产作物,但这些高产作物都是经济作物,那些高产粮食绝对不给其他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他省不在调控范围之内,如果整个中国都种下高产作物的话,那后果有多恐怖可想而知了。
  到时候粮食价格将一跌再跌,暴跌到要倒河里的地步。
  至于出口,这不是说出口就出口的,这得有时间来慢慢增加出口量,慢慢的压缩其他国家的农业,如果来个突然的暴增,那么将发生很剧烈的碰撞。
  农业上的失衡,也是夏钧急于发展工业的原因。
  因为夏钧兑换了大批工业设备,工厂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带动了工业上对劳动力的需求,把过多的农业人口吸纳到城市来。
  ……
  在中国的格局基本确定下来了之后,袁世凯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计划,那就是进行军政分离。
  北京政府就军政分离的问题展开了初步的政策,袁世凯对军政分离很上心,只是北洋政府要施行军政分离显然遭到了巨大的阻力。
  袁世凯首先要整顿的就是东北,东北是北京的后花园,一旦东北不稳,北京便将腹背受敌。
  同时袁世凯以为张作霖是个头脑简单的人物,一旦驯服,将对主人极为顺服,于是把张作霖传召进京。
  为了笼络张作霖,袁世凯把张作霖召入北京觐见。
  张作霖接到命令不得不去,但又有些害怕,于是带了一个营的兵力护卫着他进京。张作霖到了北京见了袁世凯,袁世凯掏出了一只金怀表,张作霖见这东西金闪闪的,不由多看了几眼。
  结果等张作霖出去的时候,袁世凯便把这个金怀表,以及张作霖刚才在那端详的古玩字画都送了过去。
  袁世凯再次展开金钱攻势,这种手段在满清时代自然是很好用的。
  不过袁世凯忘了,这是在共和总统时代,北洋军下面都在盯着袁世凯的位置,毕竟大总统不可能当一辈子。
  而且袁世凯也看错了人,张作霖乃是土匪出身,更非什么头脑简单之辈,张作霖的野心最强,可谓是众多军阀中最为毫不掩饰的一个。
  张作霖收了东西,表面行当然感激涕淋。
  接着袁世凯又派了拜把子兄弟张锡銮出任奉天都督,负责地方行政,以为他与张作霖会很好合作,因为张锡銮是张作霖的干爹。
  然而张作霖已经羽翼丰满,手握北洋军的一个整编师,早就想独霸东北,所以就经常让张锡銮难堪。
  张作霖在家中设有赌局,那些想升官的财主就在赌桌上主动输钱,钱输得越多,张作霖给的官职就越大。
  但这些官职需要都督府进行批准任命,张锡銮批准万事大吉,如果张锡銮几天后还没批准,那么张作霖就会带着卫队去大闹都督府,进去就乱砸东西,张锡銮还不敢生气,经常是边拉张作霖到他的密室,边对旁人说:“他又喝醉了,这小子一喝醉就喜欢胡闹。”
  张锡銮七十一岁高龄,被这个干儿子折腾的经常犯病,袁世凯见张锡銮不能镇住张作霖,而且张作霖的野心已经充分暴露。
  于是袁世凯想调开张作霖,于是下了道命令,让张作霖去驻防察哈尔(内蒙地区),张作霖接到任命后急了,直接打了封电报给北京,大意说:“辛亥**和国民党二次**,你们把北方部队统统调走,要不是我老张坐镇东北,北京政权能巩固吗?”
  袁世凯听了很生气,然而袁世凯很快得知消息,张作霖正在东北草拟‘奉天保安会章程’你。
  这个所谓‘奉天保安会章程’,也就是东北地区在辛亥**中施行的一种变相的自治,这把袁世凯气得直拍桌子大骂:“好个张作霖,真是狼子野心。”
  袁世凯怒是怒了,然而这次中央想要进行军政分离,下面地方长官已经有意见了,如果调派他们去征讨张作霖,那么后果将不是很理想,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更坏的局面。
  ……
  杭州,白文升给夏钧报告了北京的情况。
  军情局人员在北京和东北地区发现,张作霖正在起草保安会章程,正在与袁世凯对着干。
  夏钧看了这份情报后大感兴趣,显然历史上袁世凯对张作霖实施了妥协,而张作霖这个人,正在中国历史上打内战最为积极的一个,曾经发动过两次直奉战争,战争的起因皆在于张作霖想要向关内扩张。
  此人也是日本用于煽动中国内战的一个棋子,等张作霖一死,他儿子张学良则直接丢下东三省跑路了。
  “既然袁世凯有意整顿地方,进行军政分离,那自然要给点助力。”夏钧看完这份报告后笑了起来。
  随即一个电话打到了北京去。
  自上次徐州会面后,北洋与华东两政府在沟通上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夏钧与袁世凯两边都安装了无线电电话,所以沟通很方便。
  ……
  这让袁世凯没什么办法,正准备向张作霖妥协的时候,夏钧的电话打来了。
  “袁公可是为张作霖一事烦恼啊?”夏钧在电话那头问道,袁世凯心里一惊,暗暗防备起来,说道:“也无什么大事,只是东北那边出了点小状况。”
  “是吗?不过我倒是听说张作霖在起草什么保安会章程,不知道袁公要如何应对?要知道当初我们签订《华东临时约法》时可是规定了,东北这个区域属于中央的地盘,若是这块地盘让别人占了,中央如何能收上税来?如何能还清贷款?”
  袁世凯一听这口风,不对呀
  这小子搞什么花样?好像很支持中央进行军政分离的样子。
  “夏小子,你有什么打算?”袁世凯想不明白干脆直接问,夏钧呵呵笑了一声,说道:“中央若是不能控制东三省,我华东如何去东三省投资,那张作霖土匪出身,又有日本人在后面舞弄,袁公当即时将其取缔。”
  “中央兵马还未练成,此时实在……”袁世凯正说着,夏钧打断他说道:“中央若是无力出兵,我华东愿出一个师辅助中央,军费我们都可以出,取缔张作霖后,东三省也归中央管辖。”
  “此言当真?”袁世凯有些半信半疑的问道。
  “自然当真,中央施行军政分离我们华东全力支持,军人本就不应插手地方行政,若是他们插手地方行政,地方定然被他们弄得一塌糊涂。”夏钧完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眼前北洋政府最让他无法容忍的就是这个军政不分的状态,这样他的联合宪兵队和联合监察院不是要成二合一版本了。
  “你没条件?”袁世凯倒是把话说得很开,直接对夏钧问道。
  夏钧和袁世凯在徐州已经把话说得很开了,加上两人在辛亥**之前就已有接触,所以两人私交上倒也不错吧最起码无论如何争,在政治上都会保留一个充分的回旋余地,例如某方失败了,起码生命和财产不会受到威胁。
  夏钧笑道:“条件倒是有一些吧就是山西和广东并入我华东自治政府。”
  “好,那便如此说定了。”袁世凯一口答应,他对山西和广东两省的状况都有了解,据他所知,山西的阎锡山和广东的陈炯明都已经投靠了华东自治政府,两省名义上虽然没有并入华东自治政府,但实际上已经是如此了。
  这个条件基本上不算什么条件。
  “袁公有什么具体行动,到时候打电话与我,他张作霖若是敢反抗中央,我们华东定然出兵。”夏钧说道。
  “好。”袁世凯大喜中挂了电话。
  晚上袁世凯吃饭时很高兴,袁克定不由诧异,刚才不是还被张作霖给气到了吗?
  “爹,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袁克定不解的问。
  “克定,今天有好事,大好事啊”袁世凯满面红光的说道:“张作霖那小子,等着挨枪子吧”
  “啊?”
  “夏钧那小子和我说了,若是张作霖反抗中央,他华东定然出兵帮助中央对张作霖进行制裁。”袁世凯说道。
  袁克定看不懂了,问道:“其中会不会有诈?好像很是反常。”
  “没什么好反常的。”袁世凯笑道:“那小子本事是大,不过对地盘的野心并不大。不过却心系国事,看不得百姓被人欺压,再有就是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