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415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415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日军士兵疯狂的用机枪扫向架桥车,但很快被战车打出一发高爆弹给中止了。
  前方的战车有的准备从架桥车越过反战车堑壕,有的则待在原地,对着远处的日军进行持续的火力压制。
  后方的反战车自走炮也对着日军的堑壕的一些工事不断发射穿甲弹,不过反战车自走炮比较悠闲,在经过疯狂的炮火轰击后,没有那么多的目标给他们打击。而日军的战车又没出动。
  日军的火力打击对于架桥车丝毫没有效果,一辆辆战车从架桥车上越过堑壕,越来越多的架桥车来到前方,纷纷架起桥梁,为战车提供前进的通道。
  战车跨过堑壕后并为贸然向前冲锋,而是待在一边继续压制日军的火力点,以掩护后面的战车。
  在没有步兵的辅助下,贸然冲上前去只会遭受损失。
  经过近二十分钟的渡桥,大批装甲部队渡过了反战车堑壕,第一军继续向西部走廊推进。
  战车炮和机枪对着阵地上的日军不断倾泻弹药,把阵地上的日军打得抬不起头来,滚滚而来的战车群毫无悬念的就扎入了日军的阵地,在战车与步兵的配合之下,迅速的撕开一个大口子。
  第一军从这个大口子直接穿了过去,直接贯穿了朝鲜西部走廊区域。
  第二军紧跟而来,从第一军突破的口子边上的阵地进行突破,也毫无悬念的突破了日军的阵地,前后不到一个小时。
  三十万日军基本上大半都集中到了西部走廊地区,但也挡不住如此疯狂的炮击,以及滚滚而来的钢铁洪流。
  穿过走廊的的第一军很快就遭到了日军的决死反扑,然而在漫天的炮火支援,以及空军的密集轰炸之下,日军一直无法大规模集结。
  一集结,侦察机马上呼叫炮火。
  经过一个冬季的准备,中国国防军装备了上百门204mm榴弹炮,使得火力大增,加上海军的126门380mm口径的舰炮,以及成群的155mm榴弹炮以及部队装备的60mm、80mm炮击跑,以及75mm反战车自走炮,组成了大小口径俱全,层次分明的强悍火力。
  面对中国国防军,日军上下都有一种无力感。
  只要中国国防军一发动进攻,那炮弹就如同雨点一般从天飞来,管你这地方有没人,反正在地图上划定个区域出来,先把这个地方给我犁一遍再说。
  空军出动了上千架重锤Ⅳ战术轰炸机,五百余架无畏俯冲轰炸机,以及三千多架蚊式轰炸机,三百多架飞蝗Ⅰ强击机。
  重锤Ⅳ轰炸机负责轰炸极后方的日军,这部分日军因为离前线较远,没有在炮火打击范围。
  而装甲师不断推进,炮火也在不断向日军后方徐进射击,而前面部分的日军则不在炮火打击范围之内了,这时就是无畏轰炸机和飞蝗强击机派上用场的时候,面对负隅顽抗的日军,一律俯冲下去投下炸弹。飞蝗强击机则俯冲而下,机枪对着地面的日军疯狂扫射。
  中国国防军的火力,形成了以装甲师部队、迫击炮、反战车自走炮,以及俯冲轰炸机、强击机的近距离打击火力。
  中段区域,则是以榴弹炮、速射炮、战列舰炮组成的强火力区域,也是火力最猛的一个区域,随着装甲师的前进,炮击范围也不断向前徐进。
  后段区域,则是以重锤Ⅳ轰炸机来担负轰炸任务。
  极远的区域,则是由蚊式轰炸机来负责。
  其中主要的火力区域就是中段,中段的火力只凶猛,起码能消灭日军阵地上的六成日军兵员,尽管日军修起了坚固的地下工事,但在凶猛的炮火之下,这些工事还是不够看。
  重锤Ⅳ轰炸机则对后方的日军造成了打击,使后方的日军不容易支援前线,一旦发现有日军支援前线,马上就是一群轰炸机飞来对着日军的部队进行狂轰滥炸,其中还有强击机加入其中。
  蚊式轰炸机则寻找更远处支援前线的日军单位,对这些单位进行摧毁。
  而前方阵地,日军面对的不仅是滚滚而来的钢铁洪流,还有天上的俯冲轰炸机和强击机,以及铺天盖地的迫击炮火力以及战车炮、反战车炮的火力组合。
  前线的日军在经过凶猛的炮火轰炸之后,面对来袭的中国国防军装甲部队时,他们的人员已经折损了六成以上,而堑壕也被炸得乱七八糟,重火力基本上一暴露就完蛋,天上的俯冲轰炸机以及反战车炮会重点照顾这些在之前的炮击下存活下来的日军重火力。
  没有哪个日军前线的重火力能够坚持下三分钟的,平均只有一分钟左右,而这些重火力对眼前的装甲部队还不是完全有效,那些机枪对于战车来说根本没效果,铁丝网更是一碾就破。
  当装甲师冲到日军面前时,日军残存的士兵手上的三八大盖根本拿这些战车没办法。
  日军手上的轻型火力也改善了很多,除了本国的三八大盖,还装备了很多冲锋枪及轻机枪。
  但这些拿战车也没有效果。
  一些日军对着靠近的战车发动了自杀式袭击,成捆成捆的手榴弹绑在一起,向战车冲来。
  不过马上被战车后面的步兵用冲锋枪射倒。
  这些掩护在第一线的步兵所装备都是冲锋枪,因为在远距离打击方面,有战车的火炮以及重机枪,这些步兵的任务就是在近距离保护战车。
  但也有个别被日军自杀性冲锋得逞的,那是在距离极近让人触不及防的情况下,不过损失也不大,只要不是手榴弹塞进了炮管里,基本上没什么问题。
  ……
  丹东指挥部,电子作战组迅速锁定了日军指挥部的地点,林成贵当即下令进行斩首行动。
  一个空降团在日军后方从天而降,日军指挥部周围兵力很少,因为指挥部必须隐蔽,而且日军也想不到中国会派遣空降部队打击指挥部,大部分的兵力都派遣到前线去了。
  面对突然空降的中国特种部队,日军指挥部没有做太久的抵抗就被一群如狼似虎的特种兵冲进了指挥部,将日军指挥官当场斩杀。
  前方的日军已经被打得无知道该用什么手段抵抗的程度了,几百枚钻地弹在阵地上等待发射,日军的铁山、东林一线的要塞全部变成了摆设。
  中国国防军从西面走廊一路往前突击,日军的一些指挥官意识到,此时必须撤退才能保存实力,以组织新的作战。
  在沿海作战最为恶劣的地方就是制海权被中国海军所掌控,中国海军的凶猛火力是最大的威胁之一。
  没有什么地下工事能够挡得住380mm口径的战列舰炮的轰击。
  然而在请求撤退的时候,指挥部却是半天没有回应,这让很多日军指挥军官十分困惑。
  一些日军指挥官拔出军刀,索性一拼到底。
  勇气是可嘉的。
  但现实是残酷的。
  中国国防军第一军、第二军在前方穿插之后,第三军紧跟其后,同时还有一群朝鲜士兵也加入了战场。
  这些朝鲜士兵身背火焰**器,经过一个冬季的培训,这些朝鲜士兵使用火焰**器是没有问题的。
  火焰**兵的平均战场寿命只后5分钟。
  如果普通士兵被打了一枪可能养一段事件就康复了,火焰**兵被打一枪,马上就会变成一个剧烈燃烧的大火球。
  这些火焰**兵开始清理堑壕里残存的日军,而火焰战车则清理那些残存的碉堡。
  第三军的跟进,使得日军在西面走廊地区彻底崩溃。
  中国国防军穿过西线走廊之后一路向南推进,而日军的铁山要塞则成了一个大笑话。
  已经是彻底的沦为摆设了。
  中国国防军对铁山要塞施行了包围政策,虽然铁山要塞的重火力被打掉了,但其依仗险峻地势而守,想要抢攻的话,定然会付出一定伤亡,还不如围着他们,等最后再来解决这块硬骨头。
  一百三十万中国陆军雄赳赳气昂昂的穿过走廊,直插朝鲜中部的首都平壤。
  日军的铁山要塞一破,使得朝鲜日军已经不成气候了,唯一能够继续抵抗的就是蹿入东部山区。
  大军前面一路前进,后面的朝鲜政府也开始动员从日本统治下解救出来的朝鲜人民。
  朝鲜政府要发动一场人民战争,把日军淹没在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对于朝鲜政府的组建,中华帝国是以与很大的指导的。
  对于朝鲜这样的国家来说,最合适的就是采取变相的共产主义来鼓舞普通民众的作战意志。
  但又不是真正的施行共产。
  均分田亩这是朝鲜政府目前所提出的一个大饼,加上不断的舆论宣传,以及日本统治朝鲜期间的不得人心,使得朝鲜人民爆发出了强烈的抵抗意识。
  此时中华帝国介入朝鲜,发动了驱逐日本的战争,这也给了朝鲜人民必胜的信心,不求他们打多少硬仗,能打顺风仗,不在后面搞破坏,能帮着搞定日军可能发动的游击战就可以了。
  日军没有了朝鲜民众支持,游击战基本上没有顺利进行的可能。
  第一军和第二军在进行了穿插之后,后面的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将近十五万日军围在了沿海。
  歼灭战开始了。
  在炮火的持续打击之下,以及朝鲜人民军的不畏死亡的冲锋下,这十五万日军坚持了三天不到就被全歼。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355章 日本战败
  第355章 日本战败
  随着朝鲜北部日军的被歼灭了大部分。
  中国国防军除了留下包围铁山、东林等要塞的部队,其余的一律南下作战。
  日军的剩余兵力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整是中国海军可以打击到的范围之内。
  为此中南部日军指挥部在北部日军被歼灭大部之后,迅速的调整了作战部署,将大量的日军从沿海抽调出来,并集中兵力。
  双方于平壤地界爆发了大战,日军在平壤挖出了一条很仓促的堑壕。
  从战争真正爆发,到朝鲜北部日军连三天都被抗住,这个号称可以抵挡一年以上的要塞神话就被打破了。
  至此铁山要塞沦为日军军事史上的一大笑柄,战后纷纷被世界各国载入了事教材之中。
  三天的时间,根本不够其余日军反应的。
  能够在中国国防军大举南下时修出这么一条仓促的防线已经是十分的不错了。
  中华帝国空军向平壤一线日军空撒了大量的传单,传单上大多都是山内小二郎这个日奸的理论。
  主要攻击的对象就是日本天皇,传单上对日军士兵说,为天皇战死是不会上天堂的,因为天皇是人不是神,是伪神,充满了欺骗性和煽动性。
  至于能不能瓦解日军的信仰这有待考究了,但不去做那就永远不可能瓦解。
  经过近三天的集结,中国国防军在制定了歼灭平壤日军的计划,中国国防军分为两部,一部从侧面迂回包抄日军后方,一部从正面围堵日军。
  中国国防军从沿海插入,然后向日军后方迂回包抄,这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对付迂回包抄的战术也就是两个。
  一个分兵去拦截,一个就是乘敌人分兵之际,集中兵力正面突破。
  然而不管是哪一个,对于日军来说好像都不是明智的选择,第一个最不明智了,分兵去拦截,野战中日军根本不是对手。
  第二个同样不理智,中俄联军的兵力达到160万,而平壤一线日军只有80万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指挥官选择了撤退。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