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463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463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美国也在德国大肆宣传这样的模式,将物质享受的文化大肆在德国宣传。
  德国作为战败国,国际资本进入德国,此时德国也在透支消费,德国正如俄国一般,此时都是奶牛。
  德国因为是战败国,因此无法摆脱。
  俄国因为是中华帝国扶持起来的,已经全面被绑架了,加上俄国一定程度上官僚买办政府。
  官僚买办阶级有一种特性,那就是容易屈服。
  对于他们来说,统治是最关键的,因此只要能够维持统治,国家利益是可以出卖的。
  因此中华帝国在俄国境内玩透支消费的模式,俄国政府基本上都不加任何监管的,尼古拉二世乐得如此。
  因为透支消费的模式下,俄国建设速度很快。
  尽管俄国有些经济学家已经提出了警告,认为这样的模式不可持久,未来必然会出现经济崩溃,但没人理,他们的言论甚至无法登上主流媒体。
  中华帝国却是有大量的水军,很多俄国经济学家都被收买了,正如后世中国的那些学者一样,一个个都被美国佬的东西给洗脑了,或者被收买了。
  那些到处乱喊的俄国经济学家,中华帝国一般都会塞钱给他们,当封口费。如果不收封口费,那么就用阴暗的手段干掉他们。
  要玩资本,就得控制舆论,同时压制真相。
  就算是俄国统治者们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此时的俄国并非是尼古拉二世一个人说的算,尼古拉二世只是最上层的,但下面还有一群官僚。
  这些官僚都是拿了中华帝国的好处的。
  尼古拉二世就算是想要停止当前的透支消费模式,也是不可能的,首先中华帝国不会同意,再则那群官僚不会同意。
  中华帝国已经全面渗透俄国内部了,只要中华帝国有想法,那些官僚就会冲上去把尼古拉二世拽下来。
  毕竟这是中华帝国的意思,投靠中华帝国是有更大的好处的,把尼古拉二世拽下去,可能他们就上去了。
  尼古拉二世在复国时,权力就已经一定程度上被架空了,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有皇帝的权威。
  原定历史上,德国人给美国佬当了十年的奶牛,美国把德国养得肥肥的之后直接开宰,这导致很多德国人负债累累,还不起钱,生活困苦,又没有工作。这就给了希特勒上台的机会。
  但俄国没有希特勒,而且中华帝国未来也不会让经济萧条持续太长的时间。
  夏钧对于希特勒是不抱年太大的指望的,毕竟历史已经改变,如果美国不宰德国的话,德国人不陷入经济萧条的大幅度失业状态,希特勒缺乏群众基础的,毕竟谁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跟着希特勒去造美国佬的反。当然这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的,但最多也就是十几万人,而德国的人口六千万以上,只能说是一个小党派。
  因此,未来如何发动战争,这是一道多选题。
  只看世界局势如何变化,不同的变化有不同的选择。
  如果无法挑起白种人世界的战争,那么中国就只能带着第三世界联盟赤膊上阵了,那样也不是能接受的结果。
  ——————
  今天一万二更新完毕
  第一卷 第392章 戚继光号下水
  第392章 戚继光号下水
  如果无法挑起白种人世界的战争,那么中国就只能带着第三世界联盟赤膊上阵了,那样也不是不能接受的结果(上一章中这句话漏了一字,键盘出问题了,汗死)。
  ……
  1926年,中华帝国经济出现了无比迅猛的增长速度,相比1925 年的增长,1926年更为迅猛。
  随着亚联储连续两次下降储蓄利率,加上放出大笔贷款,使得民间资本的投资非常踊跃,投资金额是1925年的1。5倍。
  相比之下,美国的发展也非常快速,模式和当前中国的差不多。
  1926年,美国总统柯立芝已经上台三年了,原总统哈定因为偏袒于部分美国垄断资本家,例如摩根集团等,从而引发了其他的垄断资本家的不满,从而在1923年时遭到了暗杀,哈定死亡,情色丑闻掩盖了过去,被渲染成因情人太多引起的家庭谋杀。
  柯立芝上台后,美国大规模进行经济刺激,形成了一个谓之‘柯立芝繁荣’的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生产技术更新缓慢,但在战后,美国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力量,迅速的对各行业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更新。
  其中,1920年美国从中国引进了装配线作业和流水线作业技术,首先被福特公司所使用。
  这一套管理模式,称之为‘华东模式’,最早出现在华东集团的各生产车间,后迅速被中国工业体系的各厂家所接受。
  在美国引进这种生产管理技术时,中华帝国的工业生产大部分都采取了这种模式。
  当美国人发现这种管理模式时,才幡然醒悟过来,认为中华帝国能够如此快速的发展,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此强大,都是因为采用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
  柯立芝繁荣,是一种建立在技术革新的环境下产生的。
  由于生产成本的大大降低,使美国的很多商品在竞争力上,开始不再像以往那样和中国商品差距巨大。
  美国在汽车制造上发展迅猛,仅1919年,美国只有750万辆汽车,而到了1920年,美国已经有了2600万辆汽车,到了1926年,美国平均每6个家庭里,就有1。2辆家庭汽车。
  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雇佣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5以上,全国钢产量的15用于汽车制造。
  汽车制造业又带动了橡胶、汽油、制革、玻璃制造等相关产业。
  相比之下,中华帝国到了1926年,家庭汽车制造规模已经被美国甩开,年制造数量比美国要少26。
  但在1926年,中华帝国在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汽车数量当中,有63都是中华帝国制造。
  中华帝国在汽车出口方面一直比压过美国汽车,美国汽车在出口方面的优势很少,从生产成本上比不上中国,在性能、外观等方面也和中国汽车有一定的差距。
  美国汽车产量之所以如此高,那是因为美国的透支消费起到了效果,美国的内需拉动了汽车制造业。
  但到了1926年,中华帝国的汽车制造业突然发力。
  仅在1926年,中华帝国就卖出了600万辆家庭汽车,直接超出了美国的急停汽车销量,而在。
  然而在工程车、货车制造业上,中华帝国从1919年起到1926年,一直压制着美国,中华帝国作为一个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铁路运输相对欠发达,因而在公路运输上得到了非常充分的发展,这大大拉动了汽车制造业的规模。
  中华帝国在货车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技术上一直稳压美国一头,这使得中华帝国垄断了75的大小货车国际市场。
  由于《杭州协议》的签订,中华帝国与美国在关税上平等竞争,因此国际市场很大一部分被中华帝国所攫取。
  这是美国所料不及的,这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发展速度。
  由于西方国家在进口上比较依赖,因此在这个繁荣时期,以英国为例子,失业率最低的时候都达到了10。2。
  相比之下,中华帝国和美国的失业率则非常低,美国的失业率仅有300万人口,而中国的失业人口则在530万左右。
  而中华帝国的这一部分失业人口很多是半失业,主要是一些游手好闲的人群,或者一些富裕了不干活的群体,在大范围的经济刺激下,基本上很难说找不到工作。
  中华帝国和美国在都采取了刺激发展的政策下,两国在建筑行业的发展都非常迅猛,相比之下中华帝国更为迅猛。
  中华帝国毕竟在基础设施上不如美国,因此中华帝国的建筑行业产值已是美国建筑产业产值的6倍左右,达到了2500亿亚元的产值。
  相比美国的繁荣方式,中华帝国的操作方式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不同的,其中主要表现在投资引导上。
  美国是将资金引入股市中,在此时的美国流传着一句话就是,要发财买股票。中华帝国对股票进行了一些限制,例如涨停标准从10下调到了5,但股市还是很繁荣,几乎天天都是一大片的涨停。
  股市在这种透支消费的发展模式下有着巨大的作用,主要就是集资的作用,主要是给那些上市企业集资用的。
  剥削方式就是先让投资者买股票,从而使上市企业资金增多,从而使上市企业加大投资。
  上市企业通过不断的稀释股份来进行融资,以吸取更多的资金。
  但经济崩溃后,首先股份崩盘,从而企业资金链断裂,大批投资者被套牢,从而不得不割肉抛售。
  当跌到一定程度时,银行乘机收购那些有价值的股票,当经济恢复过来时,这些股票每年就能创造出巨大的收益。
  当某一企业的股份达到了一定程度被银行掌控时,这家企业也就变成了银行控股的企业,银行也就趁为了最大的股东。
  不过当前中华帝国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因此在引导投资方面,政府动作频繁,建设部几乎天天推出新工程,并全国范围内进行集资建设。
  这些工程一般也上市,以股票模式发行。
  大量的铁路、公路、电站以这种方式建设了起来。
  华东集团也发行了大量的增值股票,所谓增值股票,就是原始股不卖,夏钧依旧是100控股。
  这些增值股票是在华东集团盈利增加的情况下,才会有回报效益。
  华东集团作为中华帝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其生产总值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55左右,这些增值股票大受热捧。
  这导致华东集团的增值股票价格节节攀升,华东集团从市场中攫取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全部被华东集团投入到了疯狂的产业基础建设之中。
  华东集团的大部分产业,都是与战争潜力息息相关的,因此华东集团在股市圈钱属于重中之重。
  等于是让投资者现在花钱帮华东集团搞建设,等经济崩溃了,这些增值股票一文不值。
  不管在什么国家,股市的本质都是如此,都是用来圈钱用的,只是有的手段高明一些,有的手段低级一些。
  低级的手段就是一个个都是铁公鸡,从来都不分红,从而股票市场萎靡,无法圈更多的钱。
  大量的资金涌入股市,使得上市公司资产暴增,伴随而来的就是疯狂的行业建设。
  而在1926年,中华帝国全面建立了银行信用制度,国民可以很轻易的从银行借到钱去消费。
  面对形势一片大好的就业环境,已经不断上涨的工资水平,很多民众在都买了房子的情况下,开始购买汽车。
  有些民众之前已经有房子了,就直接贷款购买汽车。
  同时还安装电话,购买冰箱、空调、电视、吸尘器、洗衣机等大件电器,像收录音机,在1926的中华帝国内部,已经非常普及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台很大的收录音机,即可以收听电台,又能播放音乐磁带。
  贷款购买这些大件商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个社会是有攀比心理的,你有了我也要有,因此你贷款去买,我也贷款去买,反正还得起怕什么。
  在众多商品之中,民用电话率先大规模普及。
  民用电话在帝国成立之时就开始普及了,此时国民普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而华东集团募集到了大量的资金,因此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