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唯一战胜国 >

第473部分

唯一战胜国-第473部分

小说: 唯一战胜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尼古拉二世对于夏钧住的中京紫禁城很是羡慕,此时尼古拉二世富得流油,比夏钧的钱还要多,自然也想搞个这样的工程。
  不过考虑到还要和苏联开战,尼古拉二世暂时还未开始大规模的挥霍。
  在紫禁城内,夏钧会见了尼古拉二世,就俄国经济危机问题,一起商议对策,最终得出的结果就是,以稳为主。
  所谓稳,就是先维持统治。
  以统治角度出发,对尼古拉二世来说是很有杀伤力的,心想这个女婿真是会为他着想,看来女儿嫁得不亏。
  维稳的方法主要就是两个,第一个是加派警察,严格控制舆论。但尼古拉二世又信不过俄国警察和军队,上次他被赶下台就是被自己的军队给赶下台的,因此夏钧答应向俄国派驻十二万武警,以维持治安,同时抽调两个师进驻古比雪夫郊区,以保护尼古拉二世安全,并派遣一营的特种兵保护尼古拉二世住宅周边的安全和出行安全,这才让尼古拉二世放心下来。
  第二个就是恢复基础生活物资供应,让俄国人不会饿死冻死,以防止那些俄国穷鬼走投无路下可能发生的暴动。
  至于具体的恢复经济的计划,还得慢慢商议,中华帝国在这方面也是没有经验的,得慢慢商议出一个靠谱的方案。
  对于经济萧条的原因,夏钧把美国佬拉出来当挡箭牌。
  夏钧告诉尼古拉二世,钱我们是有的。只是美国经济崩溃太快了,我们的准备依旧不足,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没有及时调整才导致了俄国经济崩溃。
  在夏钧的忽悠下,尼古拉二世终于是放心的飞回了古比雪夫。让尼古拉二世最为放心的是,夏钧答应他加大对俄国的援助,
  随即,中华帝国马上派遣了十二万武警进入俄国,与俄国警察联合进行防暴演习,以加强俄国社会安全。
  至于俄国经济嘛暂时三四年内可能是没有办法的。
  俄国经济陷入冰点将比美国更加可怕,因为俄国将采取基础物质供应制度,这也就更加打击了俄国的生产。
  俄国经济崩溃之后,最开心的自然就是华东集团了。
  华东集团感觉下跌程度还不够,又暗中推波助澜,把俄国经济狠狠撸下去,然后再大肆收购俄国的不动产。
  随着俄国的企业大规模的破产,这些企业全部都被华东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华东集团的银行的**银行所接收。
  一些**银行已经破产了,因此直接由华东集团的银行进行接受,其中主要就是华东银行和中华帝国工商银行两大银行,但都属于华东集团独股的银行,实际上属于一家银行。
  随着俄国的民族企业大规模破产,俄国的民族资本遭到了十分惨重的打击,就算是没有破产的俄国企业,其股票价格跌得一塌糊涂,对于有价值的股票,华东集团开始暗中低价收购。
  同时由于经济萧条,除了股市中的股票,俄国社会经济生产资料价格不断贬值。
  毕竟上市的企业无法代表全部的生产资料,只能说是占一部分的生产资料,而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好处,就是资本雄厚的银行可以乘机收购股市上市企业的股份,同时还可以收购各种社会生产资料,主要为不动产。
  这种模式,和古代的地主兼并自耕农的方式是很像的,但也有本质的区别。
  古代的地主兼并自耕农的方法就是给自耕农放高利贷,自耕农家中遭灾破财了还不起钱,就得出卖土地。如果是遇到天灾,地主凭借雄厚的家底可以硬撑过去,而自耕农家底薄则撑不过去,这时地主则利用雄厚的财力大肆兼并土地,在遭遇天灾时,土地收购成本是非常低廉的,而天灾不可能一直持续,只要一旦恢复过来,地主就能源源不断的收回利润。
  而在资本社会,这种泡沫经济的本质也和古代的地主们兼并土地的方法是没有区别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古代的地主没办法大规模的人为制造灾害,而到了资本时代,资本雄厚的银行家们则可以利用金融规则人为的制造经济萧条。
  富者愈富的现象,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事实。贫者愈贫的说法,也同样真实可信。
  自古都是如此
  也正是有了矛盾的存在,人民才会不断的进行创造,以求自己能够过上好的生活,从而不断的进步。
  共产主义是一个十分美好的体制,这一点不可否认,只是生产力还未发展到那一层次,因此只是空中楼阁。
  而发展到了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更为恐怖的掠夺模式。
  那就是靠压榨其他国家,来实现自己国家的富裕,从而大程度上消除内部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国家外部的威胁会越来越少,内部矛盾也会很小,这是最高明的统治方式,这也就是美国所采用的一种模式。
  这是踩着其他的国家上去的一种模式。
  中华帝国此时也一定程度上走上了这种模式,毕竟在这个时代,你不踩别人,别人就会踩你。
  这是一个缺乏世界霸权的时代。
  英国虽然名义上还拥有世界霸权,但已经不稳固了,表面上虽然还是霸主,但实际上已经不被中美两个超级大国所承认了。
  这个世界只允许一个霸主的存在。
  和一山不容二虎一般的道理。
  美国经济一崩溃,整个世界的经济秩序都乱套了,第三世界联盟凭借快速的反应,算是大程度上稳住了,但俄国中招了。
  但俄国的中招,实际上是中华帝国所操控的。
  而中华帝国的出口业遭到了很严重的打击,不少商品初现了积压,这些积压的商品很快都被政府给收购去了。
  传销开始了。
  数千名传销头目,带着上万人前往世界各国,开始了有组织、有预谋的传销活动。
  中华帝国调动了商业间谍、地下黑帮等等力量,以协助这些传销头目。
  中华帝国的商品还是未被列入反倾销行列的,因为中华帝国的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还是原来的价格。
  并未通过降价来在其他国家增加销量,这也使中华帝国的商品没有被其他国家阻挡在门外。
  而被阻挡在门外的,主要是美国的商品。
  本来,此时经济秩序混乱到这个程度了,中华帝国的商品出口按照原来的价格是不好卖的才对。但问题是,中华帝国的商品却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
  其他国家也发现了问题,派人调查后发现,中华帝国的这些出口商品全部都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而进口商全是中国的资本。
  看到这样的现象,没有哪个国家去管的,人家来送钱的,何乐而不为呢?
  反正这些商品在他们国内不是很好卖,最终只能是积压在那里,而进口关税他们已经收了。
  亏的是中华帝国的资本。
  大概一个月后,这样的进口行为才停止。
  但很快,在各国都不再注意的时候,那些积压的中国商品突然开始卖出去了一些,紧接着,大量的商品销量突然猛增。
  传销开始了
  由于经济秩序比较混乱,加上那些传销组织受过专业培训,搞传销的时候比较低调,因此一开始并未引起注意。
  这些传销的商品出售价格,一般都严重高于市场价。
  这是最诡异之处。
  既比市场价还要高出许多,却卖得很火爆,这是严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现象。
  由于各国经济遭到打击,很多走投无路的投资者。
  这些投资者成为传销的主力军,同时还带动了很多有钱人加入这种传销之中。
  ——————
  汗,忘记了,昨天我貌似更新了……
  第一卷 第402章 养猪,崩溃前奏
  第402章 养猪,崩溃前奏
  这种传销,由于是有组织有预谋,而且是比较成熟的体系,以及人数极多,只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扩散到了美英法等国大部分的地区。
  特别是美国,中华帝国以传销手段逆袭美国。
  美国的商品一边以低廉的价格向世界倾销,而中华帝国的商品则一边高得出奇的价格在美国内部销售着。
  美国是这次传销的主要目标,在骤然发力之下,基本整个美国到处都是传销,同时一些美国人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商业性,撇开中国传销头目,自己另立山头开搞。
  不管这些人怎么另立山头,中华帝国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把商品卖出去,这种传销对于社会生产的破坏性是有着不容忽视的破坏能力的,美国传销肆虐,也是中华帝国愿意看到的现象。
  而传销在中华帝国还未出现,虽然出现在其他国家,但其他国家的人并未反应过来,最多也是在本国搞,跨国基本上没有,毕竟没有个人脉,自然不会跑到中华帝国来。
  中华帝国培养的传销头目,是让他们出国搞的,也没人在国内搞传销,这是不允许的。
  当夏钧祭出传销这一法宝,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中华帝国积压的出口商品就卖出了一半,而且销售速度不断加快。
  传销是一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模式,只要做到一定程度,发展出足够数量的下线,的确是有收益的。
  中华帝国培训的传销头目,做为最上层的,自然是稳赚无疑。
  赚到了钱,这些钱都直接汇回了中国。
  到了二十天后,中华帝国的积压商品全部都销售出去了,很多传销人员还在继续搞传销,有些着回到了国内。
  其中留在美国搞传销的最多。
  美国的法律有个特点,那就是在未规定的领域,怎么做都不算犯法。
  在这时,一些国家终于是注意到了传销这个东西,其中率先重视是美国政府。
  因为中华帝国在美国搞传销也发展不少高级市场的项目,因此接触的商人较多,这些商人当中有共济会的人。
  这种模式很快就传进了一些共济会的商人耳朵里,接着层层传了上去,终于是让那些大银行家知道了,在对这种传销经过简单的研究之后,马上发现了这种模式的恐怖传染性质。
  美国政府紧急开始立法,直接叫停传销。
  在美国的传销人员开始返回中国,在美国立法之后,中华帝国也跟着立法。
  英法德等国家,在这次传销当中,也深受其害。
  还有一些小国,或者殖民地,也受到了传销的肆虐。
  传销有多违背市场规律,以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如在美国殖民地菲律宾,中国传销头目在非利率卖出了大量的毛毯。
  热带地区是根本不需要毛毯的,但却卖得很火爆。
  传销这种东西,是不需要看商品本身的,主要的卖点就是那种诱人的模式和报酬。
  后世的传销,已经脱离商品了,直接交钱,都不用卖什么东西。什么688,什么6888,诸多的等级。
  突然出现的传销手段,让很多国家都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传销,幕后指使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中华帝国。
  各国纷纷立法禁止传销,英法甚至逮捕了传销组织,但遭到了中华帝国的警告。
  中华帝国以传销没有法律规定为由,认定之前传销是合法的,警告那些抓捕中华帝国公民的国家,如果不立即释放中华帝国公民,并归还其合法财产,将视为对中华帝国的挑衅。
  英法两国在中华帝国的警告之下,没多久释放了逮捕的传销组织头目,并归还了传销所得。
  英法两国目前都有软肋被中华帝国抓着,主要是殖民地上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