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

第1250部分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1250部分

小说: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缅因”号在第三轮还击中,还打中了“贵阳”号一枚炮弹,只是这枚炮弹打在了甲炮塔的正面装甲上,而且命中角度太偏,炮弹被装甲给弹了出去,没有对“贵阳”号构成多大的威胁,,甲炮塔也只是没有参加接下来的七轮炮击而已。可是,这发炮弹已经让“贵阳”号的舰长感到了危险,从而让舰长把战舰的航向向南偏了10度,争取与敌舰拉开距离。而这样一来,就导致紧跟其后的“武汉”号暴露在了前面,让“武汉”号顶替“贵阳”号挨了不少的炮弹。
战斗打到了六点四十八分,“贵阳”号才首开战果,一枚26式穿甲弹击中了“缅因”号a炮塔前方的舰体,炮弹穿过了装甲之后又穿过了好几块舱室的隔板,最后在a炮塔前面爆炸,几乎将“缅因”号的舰首水面以上部分给炸飞。可这里并不是战舰上的关键位置,也最多只是影响到了a炮塔的朝想前方的射界而已。
“武汉”号在此时已经挨了一发炮弹,美军使用的轻型高速穿甲弹打在了战舰的乙炮塔与舰桥之间,舰桥上的官兵大部分被震伤,而且炮弹还导致乙炮塔向右转动的角度受到影响,不过影响也不是很大,只是乙炮塔的五分钟后才打出了下一轮齐射。
仅仅几分钟,双方的舰长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么近的距离之内,双方打出的穿甲弹都有着致命的威胁,不管谁的装甲更厚,只要被打中,就算不死,也要掉层皮。也就是说,谁能够更快把更多的炮弹打到敌人的战舰上去,那么谁就将是胜利者。结果,这让双方的舰长做出了不同的决策。
“缅因”号的舰长在这个时候决定加快转向速度,尽快让尾部的主炮投入战斗,毫无疑问,只要转过来,那么另外六门主炮对两艘“新省会”级战列舰的威胁将非常巨大,可问题是,在完成转向后,“缅因”号还有多少的战斗力?“新罕布什尔”号就是在转向的时候被摧毁的,“蒙大拿”号也不例外,在完成转向的时候,基本上已经被打垮了。如果“缅因”号也全速转向,而不顾首向主炮的还击的话,那么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只是,当时“缅因”号实际上已经向左转了近四十度,而且与对方的距离已经太近了,如果再不全速转向的话,那么就将更加危险。可以说,“缅因”号的舰长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
同样的,“贵阳”号在这个时候再次将航向向南偏了十度,准备继续拉开距离。“武汉”号的舰长没有下达转向的命令,而是让战舰把速度降低到了11节,拉开与“贵阳”号的距离,避免挡住“贵阳”号的射界,同时,也可以拉开与敌舰的距离。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贵阳”号与“武汉”号正在分开。
到六点五十四分之前,“缅因”号因为受到了转向的影响,还击没有收到什么成果,相反,“武汉”号与“贵阳”号的炮击却炽烈了不少。在六点五十一分的时候,“贵阳”号摧毁了“缅因”号的a炮塔,仅仅三分钟之后,也就是在“缅因”号完成转向的时候,“武汉”号上的一发炮弹准确的命中了b炮塔,使“缅因”号首部的两座主炮炮塔全部失去了战斗力。
可以说,“缅因”号几乎步入了另外两艘姊妹舰的后尘,在转向的时候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可是,有一点是不一样的。“蒙大拿”号与“新罕布什尔”号在转向前,其首部主炮就基本上被摧毁了,结果在转向的时候,对手的打击重点是舰体,特别是战舰的中部,并且都因为战舰舰体遭到了猛烈的打击而最终完蛋。可“缅因”号在转向之前,其首部的两座炮塔都还有战斗力,在转向的时候,也只有舰首受到了打击,舰体的损伤并不严重。因此,在完成转向的时候,“缅因”号尾部的六门主炮立即就投入了战斗,而且正是这六门炮,最终让“缅因”号没有完败。
六点五十七分,也就在“新罕布什尔”号已经被摧毁,“南昌”号与“南京”号加速追了上来,准备加入对付“缅因”号的战斗时,从c炮塔打出的一发炮弹准确的命中了“武汉”号距离舰尾大概三分之一舰长,舰体的水线附近。这发穿甲弹直接穿透了战列舰的侧面垂直主装甲,而后面就是战舰上的心脏——锅炉舱!位与战舰左侧的3号锅炉舱被彻底炸毁,而且3号锅炉舱与旁边的4号锅炉舱之间只有一层薄薄的隔板,并不是装甲隔板,结果巨大的爆炸冲击波还损坏了4号锅炉,导致4号锅炉在两分钟后停机。也就是说,这一发炮弹就让“武汉”号失去了一半的动力,使其最大速度降低到了18节。在当时看来,这还不算严重,双方在交战时的航行速度不过就14节左右,两台锅炉足够让“武汉”号继续战斗了。可正是这发炮弹,最终让“武汉”号错过了接下来的所有战斗。
后来,“武汉”号在返回帝国之后进行了全面检修,最终确定必须要更换两台锅炉,还要换掉3号蒸汽轮机。而当时,帝国已经停止生产“新省会”级战列舰,出口给波斯帝国的同级战列舰上用的是最初使用的那种锅炉,与“武汉”号上用的不一样。而要重新生产锅炉的话,就需要重新下订单,还得让锅炉生产厂重新启动生产线,这不但投入巨大,而且花的时间绝对不少。结果,“武汉”号在船坞里一直呆到了战争结束都没有能够修复。对于在继续战斗的海军而言,这与被击沉实际上并无多大的区别。
在“南昌”号与“南京”号追上来之前,“缅因”号还打中了“武汉”号三发穿甲弹,除了将尾部的丙炮塔摧毁之外,并没有打中“武汉”号的要害部位。而“武汉”好当时并没有退出战斗,而是一直坚持到了战斗结束。
随着另外两艘“新省会”级在七点前加入战斗,五分钟后,干掉了“蒙大拿”号的“南宁”号与“广州”号也杀了过来,“缅因”号的嚣张时期也结束了。在面对四艘,乃至六艘战列舰的疯狂炮击下,“缅因”号的结局是相当悲惨的。
这艘战列舰先后挨了一百多发炮弹,而且近三分之一的炮弹爆炸。在七点十二分,炮击停止的时候,“缅因”号上被炮弹直接击毙的官兵就在600人以上,几乎占到了全舰官兵的三分之一。最后,在战舰沉没之前,又有大概700名官兵没有逃出来,只有不到600名官兵侥幸脱险。“缅因”号是当时三艘“蒙大拿”级战列舰中损失官兵最多的一艘。从这一点来看,这艘战舰上的官兵的结局要比其他两艘姊妹舰还要悲惨。
收拾“缅因”号的扫尾战斗没有什么可以多描述的,毕竟这种一边倒的战斗也许算上是战斗,而是一场屠杀。直到“缅因”号上爆炸产生的硝烟升到半空中,战舰上升起白旗,官兵们纷纷跳海逃生的时候,“南宁”号上的常荐新这才松了口气。
到此时,第三特混舰队的六艘战列舰中,只有“南昌”号与“南京”号安然无恙,其他四艘战列舰都多多少少有所损伤,其中“武汉”号的情况最为糟糕,“广州”号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贵阳”号也有一座炮塔出了问题,而旗舰“南宁”号的水上飞机库被炸得稀巴烂。后来,常荐新不得不安排驱逐舰掩护“武汉”号与“广州”号先行返航,而抢修好了炮塔的“贵阳”号则继续跟随舰队行动。
在战列舰之间的决斗结束的时候,巡洋舰那边的战斗也差不多结束了。比起战列舰之间的战斗而言,双方巡洋舰之间的战斗规模要小得多,不过却要激烈得多。而且,性能差距,特别是在防护能力方面,双方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第八十一章 谢幕表演

当时配属于第21特混舰队的巡洋舰都是“迈阿密”级,没有为第21特混舰队安排“底特律”级防空巡洋舰。以对海作战能力而言,“迈阿密”级并不比“底特律”级差,而且“底特律”级的造价要昂贵得多,主要用于掩护航母。
从作战能力上看,“迈阿密”级巡洋舰与帝国海军的“江河”级的初期型号很接近,而“江河”级的后期型号则要更强一点,主要表现在一些战术性能上,比如“江河”的转向速度要快一些,同时动力系统的功率更大,加速能力更好。其他各方面,“迈阿密”级与“江河”级的差别并不大,最主要的是,两者都可以在正常交战距离内击穿对方的装甲,给予对方致命的打击。另外,相对老旧的“节气”级重巡洋舰在换上了新的主炮后,其火力已经不比“江河”级差,也能够轻易的干掉“迈阿密”级。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这三种重巡洋舰都能够给予对方最沉痛的打击。
在性能比较接近的情况下,数量,以及指挥官,舰队官兵的发挥就是最为关键的了。当时,跟随战列舰冲出来的美军重巡洋舰只有5艘,而等在外面的第三特混舰队的重巡洋舰却多达12艘,兵力差距更为悬殊。如果以火炮的数量计算的话,就是45对108,比战列舰主炮数量的对比还要大一些。只是,巡洋舰之间的战斗与战列舰之间的战斗有很大的区别。
5艘“迈阿密”级巡洋舰继续是紧随“新罕布什尔”号战列舰冲出来的。在离开港湾后,为了避免进入双方战列舰的交叉火力范围之内,5艘巡洋舰并没有左转,而是向右转,也就是朝着“俄亥俄”号的方向而去。当时,“俄亥俄”号战列舰正在下沉,而巡洋舰转向时更灵活,需要的转向半径也要比战列舰小得多,因此,这5艘巡洋舰全是从“俄亥俄”号战列舰的北面穿插过去的,正好利用了“俄亥俄”号挡住了南面六艘战列舰的射界。
这5艘巡洋舰的行动并没有瞒过“南宁”号上的了望员,在了望员报告了敌巡洋舰的行踪之后,常荐新没有让战列舰去对付这几艘想要逃命的巡洋舰,这并不是说常荐新有一颗仁慈之心,而是没有必要出动战列舰去对付弱小得多的巡洋舰,第三特混舰队的两支巡洋舰编队就在附近,哪里可能放走5艘美军的重巡洋舰呢?
当时,由六艘“节气”级巡洋舰组成的第2巡洋舰编队位于战列舰编队的南面。按照常荐新的作战安排,第2巡洋舰编队的任务是在敌人的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的时候,前出掩护战列舰,而不参加正面的炮战。当然,该巡洋舰编队也可以对付敌人的巡洋舰。因此,在5艘美军的“迈阿密”级巡洋舰从港湾里冲出来后,已经在战场外围等待了很久的6艘“节气”级巡洋舰立即转向西北,并且以24节的速度前往拦截。
5艘“迈阿密”级巡洋舰在冲出港湾时的速度也只有10节,而要加速到24节,至少需要十分钟的时间,而十分钟之内,6艘“节气”级巡洋舰已经赶到其西南方向上了。也就是说,这5艘“迈阿密”级巡洋舰是不可能逃脱第三特混舰队第2巡洋舰编队的拦截的,最多只能够设法击败对手,然后快速突围。不过,当时,第三特混舰队还有一支巡洋舰编队,这就是由6艘“江河”级重巡洋舰组成的第1巡洋舰编队。
这支编队当时正在炮击圣地亚哥港东南方向上的美军岸防炮兵阵地,这也是常荐新安排下去的任务。在战列舰打击美军的主力战舰的时候,由第1巡洋舰编队,以及第1驱逐舰编队负责压制美军的岸防火炮。在发现美军的战列舰要冲出港口后,常荐新首先命令驱逐舰准备进行鱼雷攻击,结果第1驱逐舰编队没有立即参加压制岸防炮兵的行动。随后,该驱逐舰编队撤了下来,没有发动鱼雷攻击,同时因为美军战列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