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

第508部分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508部分

小说: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资超过了25万吨。
美军的损失与投入并不在此之下。美国海军损失大型战舰73艘,阵亡官兵16000余人,伤残24000余人。美军地面部队阵亡官兵58000余人,伤残127000余人。航空兵损失飞机3800余架,阵亡及失踪飞行员3200余人,伤残1800余人。老,在整个战役期间,总计消耗弹药38万余吨,燃料4800万升,,其他作战物资40万吨以上。
不说别的,交战双方在这场战役中消耗掉的所有作战物资(包括弹药,燃料,食品,药品,衣物,帐篷等等)如果用载重量1万吨的船只来运送的话,就需要调集至少近两百艘商船才能装满,如果把投入作战的战机,坦克,火炮,车辆,兵员等等都计算进去,交战双方至少需要动员数百艘商船进行运输!而且,这还没有算上这些商船所需要的燃料,所配备的人员,以及在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损失等!
在当时,恐怕也就只有唐帝国与美国才承受得起这种大规模的消耗战了,而别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广袤的海洋战场上打这种动辄出动几十万兵力,持续时间一年以上的作战行动的。从战后唐帝国公布的一些数据上就能看出这场战役的规模之巨大了,在战役期间,唐帝国前线作战部队一共寄出了2100万封信件,收到了1900万封信件,光是将这些信件集中起来,都有足足近千吨重了!
这是太平洋战场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消耗战,交战双方的消耗都极为巨大。与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不一样,上次交战双方速战速决,数个月内决出胜负,而且胜得快,败得也快,双方都很快的进行了调整。可所罗门群岛战役却是更是一场拉锯战,是通过拼消耗,拼损失,拼承受能力来决定胜负的一场战役。
这也预示着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肯定会更加的激烈。比起其他的战场来讲,在这个战场上,交战双方的实力更加平衡,而且除了唐帝国与美国之外,其他国家几乎对太平洋战场没有任何影响力。这里就是唐帝国与美国的战场。
在大陆战场上,唐帝国的实力有压倒性的优势,俄罗斯的战败只是迟早的事情。在西欧战场上,虽然法国还在坚持,但是只要俄罗斯战败,法国就不可能在陆地上挡住德国的装甲兵。而在北大西洋战场上,德国海军的努力多数都是徒劳的,从24年下半年开始,美英法三国投入的新的运输船只的载重吨就已经超过了被潜艇击沉的数量,北大西洋上的海运能力已经开始恢复了。而在东地中海战场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的联合舰队难以对躲在岸基航空兵保护下的波斯舰队构成致命的威胁。在北非战场上,意西联军更难以攻破由唐帝国远征军与波斯军队组织的亚历山大防线,推进到苏伊士运河仍然遥遥无期。
换句话说,除了大陆战场之外,最可能有变数的就是太平洋战场。而且俄罗斯什么时候战败,直接决定了唐帝国什么时候进军澳洲大陆。所罗门群岛战役只是唐帝国为进军澳洲大陆做的铺垫,这相当于是踢开了澳洲大陆外围栅栏上的大门,为进入澳洲大陆做好了准备而已。
从战役的层面上讲,攻占所罗门群岛,实际上就为接下来进入珊瑚海奠定了进出。而珊瑚海是通往澳洲大陆东南部核心地区的必经通道。澳洲大陆是一块大陆,而不是一座岛屿,虽然唐帝国可以在大陆西面,西北,乃至北部地区登陆,可问题是,在这些地区登陆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得不与美军在这块广袤的大陆上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地面战争,这更是一个大规模消耗的战场。相对而言,通过前期的努力,夺取前往澳洲大陆东南部,至少是东部地区的跳板,然后直接进攻澳洲大陆的核心地区,这更为有效,也更为便捷,能够更迅速的击败对手,获得胜利,而不是陷入到持久消耗战的泥潭中去。
从唐帝国在所罗门群岛上的大规模投入,美国方面也能够很清楚的掌握唐帝国的战略意图,因此也就针锋相对的做了部署。当然,在进攻澳洲大陆之前,唐帝国还得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击败俄罗斯,获得大陆战争的胜利,二是控制珊瑚海,让陆战队可以顺利登上澳洲大陆。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美国也自然能够判断出这两点来,因此,为了守住澳洲大陆,美国就必须要让唐帝国无法实现这两个目的。
战略上,向俄罗斯提供更多的支持,并且设法牵制住德国陆军是拖延大陆战争最有效的办法,在无法拖住唐帝国陆军的时候,也就只能这么干了。
战役上,争取珊瑚海的制海权,让唐帝国海军在珊瑚海彻底失败,这是唯一能够阻挡唐帝国海军南下的办法。
也就是所罗门群岛战役结束之后不久,美国就已经制订出了这两个方向上的计划,并且立即开始实施,为他们坚守澳洲大陆做好准备。

第一章 残破的舰队

回到莱城之前,谈仁皓就先让原本属于第四特混舰队的那些战舰去黄晓天那里报道了。到了莱城之后,他又安排原本属于第二特混舰队的战舰在完成了补给与休整之后,去第二特混舰队的炮击编队报道。最后,他把指挥第二特混舰队的权力委托给了黄晓天(实际上是由姜仲民在负责指挥的)。
做完这些事之后,谈仁皓才猛然发现,留在莱城港的,属于第一特混舰队的战舰就只有两艘:“尉迟恭”号与“段志玄”号巡洋舰,而其他的战舰都在此前陆续返回国内的船厂进行大修了。这两艘战舰的情况也非常的糟糕,“尉迟恭”号的九门主炮里有七门的炮管已经超过了极限寿命,而“段志玄”号的九门主炮的炮管全部报废不说,连大部分120毫米的高射炮的炮管都快要报废了。两艘战舰上也是伤痕累累,不说别的,战舰舰体上的油漆就掉了一大半,远出看去,一块灰(帝国战舰的基调色彩),一快红的,简直就跟两条破渔船差不多。
在总结舰队情况的时候,谈仁皓的感受更是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了。在“第二次威克岛海战”之后,第一特混舰队除了损失了一艘航母之外,其实力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可到现在,第一特混舰队连一艘完整的战舰都没有了。
在“第二次威克岛海战”之后,第一特混舰队编制内的战舰有:“兴凯湖”号航母;“李靖”号,“尉迟恭”号,“段志玄”号,“柴绍”号,四艘大型防空巡洋舰;“泾河”号,“清城河”号,“滦河”号,“汾河”号,四艘“江河”级重巡洋舰;“大雪”号,“冬至”,“小寒”号,“大寒”号,四艘“节气”级重巡洋舰;以及十六艘“城市”级驱逐舰,舰队总共拥有战舰二十九艘。虽然从规模上来看,第一特混舰队比不上第二特混舰队,但是要比没有单独配制炮击编队的第四特混舰队强,战舰的数量也要比第三特混舰队多(总吨位要少一些)。可以说,第一特混舰队到此时仍然是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头号舰队,是名副其实的主力舰队。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战斗,第一特混舰队的损失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兴凯湖”号航母被炸伤,从谈仁皓收到的消息来看,这艘航母能够赶在六月份第二批“湖”级航母服役的时候修复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谈仁皓手里最大的战舰也就是防空巡洋舰了。
“李靖”号,“柴绍”号两艘大型防空巡洋舰先后受伤,回去后恐怕也要修上一两个月吧。另外八艘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也都先后负伤,就算一艘没沉,可这些战舰根本不可能在六月中旬之前完全修好,因为帝国本土没有那么多的船厂可以同时维修这么多的战舰(还有第二特混舰队,第三特混舰队,第四特混舰队那些受伤的战舰排着队在等待维修呢)。
作为舰队司令官,在总结战役结果的时候,他必须得在报告中详细说明每艘战舰是在什么时候,在哪次战斗中,怎么受伤的,以及战舰上的官兵损失情况,战舰本身的损伤情况。这是战损统计的一部分。谈仁皓一般不会让别人来帮他做这件事情,毕竟统计战损情况是一件很困难,而且很容易让人失去控制的事情。实际上,这也不是让谈仁皓在战役结束之后才做这些事。在战舰受创之后,舰队参谋部就会先完成一份初始报告的,而他要做的就是将之前的所有初始报告总结成一份完整的战损报告。
谈仁皓已经不记得是第多少次写这样的报告了,可与以往一样,每当他写到一艘战舰受损的情况时,他都会想起当时的场面。比如在写到“兴凯湖”号挨炸的时候,当时的情景,战舰上混乱的场面,冒起的滚滚浓烟,还有被抬出来的伤员等场面,就好像是在放电影一样,一幕幕的从他眼前闪过。他三次动笔,可三次都没有写下去。舰队司令官是海军中最受人尊敬,也是最有前途的位置,可又有谁知道,在舰队司令官这个位置上,所要承受的是比其他人更多的压力,所要负担的是更大的责任?
埋头弄了两个多小时,谈仁皓都没有把“兴凯湖”号航母的战损报告写出来,最货他不得不直接用参谋部提交的那份初始报告。随后他就离开了住舱,到外面去透了口气。写战损报告就是让指挥官回忆一次当时的战斗场面,从好的方面来讲,这可以让指挥官在战斗结束之后更清楚的认识到在指挥中犯的错误,以及在战场判断方面的失误。可从坏的方面讲,这无形中增加了指挥官的心理负担,也许意志力脆弱一点的人在这一关面前就将被淘汰掉吧。
“关了自己几个小时,不饿吗?”
谈仁皓闻声转了过来,郝东觉拿着两个苹果走了过来。接过了苹果之后,谈仁皓爬在了旁边的护栏上。“你去把电报发了吧?”
“发了,暂时没有回电,我就过来看看你的情况了。”郝东觉朝谈仁皓的住舱看了一眼,“在写报告?”
谈仁皓点了点头,看着手里那个半红半青的苹果发呆。
“要不要我帮你写?”郝东觉也知道谈仁皓一直不让他写战损报告,不是不相信他,而是不想让他承担压力与责任。
“不用,我晚上再写吧。”谈仁皓掂量了两下苹果的重量,然后咬了一口,“我们到下面走走,官兵的情况怎么样?”
“我给他们几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颜国忠还安排了一批陆战队的官兵过来接待他们,现在大部分都上岸去了。”郝东觉跟了上来,“我已经打了招呼,除了醉酒闹事,寻衅生事之外,他们可以自由活动。”
“也该让官兵们的神经松缓一下了。”谈仁皓走下了舷梯,来到了首甲板上,他朝守在连接着码头的舷桥旁的两名陆战队官兵点了点头,然后就朝着战舰的后方走去。“收到清涟的回信了没有?”
“收到了,我准备回去后跟她好好谈一下结婚的事情。”
谈仁皓笑着摇了摇头。“知道结婚要准备些什么吗?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我,怎么说,我也是过来人了。”
“你也不过就一次经验而已。”郝东觉也笑了起来,“不过,我还真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
“至少,你得有一对结婚戒指。”谈仁皓看了搭档一眼,“你也看到你嫂子的那对戒指了,花了我半年的津贴,买的时候那个肉痛啊,简直让我差点快跳起来了。”
“那么贵?不会吧,我可没有多少积蓄。”
“这个我就帮不上了……”
“我也没有指望,就我所知,好像你的津贴都是嫂子管着的吧?”
谈仁皓一愣,立即停下了脚步。“是清涟告诉你的?”
郝东觉笑着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