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第一国师 >

第128部分

明朝第一国师-第128部分

小说: 明朝第一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我们说正事吧!”刘杰笑了笑。

“恩,这的确是一个难点!”刘杰点了点头,“那不知卡斯蒂亚阁下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顿了顿,刘杰摇头道:“不行,我白跑一趟是没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一分钱给那些人,我以后面子上可挂不住!”

卡斯蒂亚说出的这个数字可很惊人,一百个纯血统吸血鬼,这在吸血鬼族的历史当中,还从来没有那一次任务出动过如此之多的纯血统吸血鬼!而且这一百个纯血统吸血鬼的价钱,更是让人有些不敢想象!

“没事!”刘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恩!”

“怎么样?”卡斯蒂亚问道。

卡尔一脸无辜,“这是唱的哪一出?”

“呵呵,这个由不得他们,毕竟你才是这次任务的总指挥嘛!再说了,这样可要保证绝对的成功,总比他们赔钱强吧!”卡斯蒂亚摸着胡须一笑。

“哼,瞧他那德xing!”帝林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一挥衣袖,气冲冲的走了出去。

“好了,卡尔伯爵。这任务再好,你也不能这么炫耀吧!”奥克兰笑着摇了摇头。

刘杰心中苦笑,这不是由不得他们的原因,毕竟奥克兰和卡尔那两个家伙还等着挣钱呢!不然他们也不会每人要刘杰要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啊!而最重要的是,这可是刘杰答应给他们的酬劳!现在倒好,酬劳变成了零!这让刘杰以后怎么面对他们?

卡斯蒂亚见刘杰点头,摸了摸胡须,道:“好了,这招募的事情就算了。咱们谈一谈戈尔族的事情吧!”

艾丽莎就像是一个好奇的小孩,急忙抢了过去。看了看,柳眉却是皱了起来,“这戈尔族怎么长的这么丑?”

“好了,人都走了,也该歇歇了吧!”奥克兰微微一笑,随后也走了出去。

夜里,月sè已经被天上的乌云遮去了它原有的sè彩。

“卡尔伯伯,希尔曼公爵说的有道理。”刘杰道:“虽然看上去这个任务很诱人,但是这些翼龙肯定也不是好对付的东西!不然,人类也不会托付我们吸血鬼了!所以,想抓它们回去,只怕很难!”拍了拍卡尔的肩膀,“我劝卡尔伯伯还是小心为妙。别像卡斯蒂亚公爵那样,大意了!”

“好了,我想这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刘杰看了看手表,“时间也不早了,卡斯蒂亚阁下你也回去休息一下吧!其余的事情,我会想想办法!”

艾丽莎无话可说,只能撅嘴了。

“恩,这个是一定的,毕竟我们并不知道戈尔族的数量。如果人手不够的话,那势必很难!所以这一点我们可不能忽视!”刘杰点了点头,“那卡斯蒂亚阁下,按照你的想法,这次我应该招募多少吸血鬼才合适呢?”

“恩!”卡斯蒂亚点了点头,“这戈尔族并不是全居住在一个洞穴当中的生物,而他们是分为很多个洞穴的!这也是消灭它们的一个难点,当然也是一件好事!”继续道:“这戈尔族的每个洞穴当中,不会有太多的戈尔族,所以消灭起来也容易了一些。不过!”卡斯蒂亚突然厉声道:“不过千万别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上次就是栽在这个办法里面的!”摇头苦笑,“这一个洞穴里面的戈尔族,虽然是少。但是这些戈尔族却很团结,只要一个洞穴遭到攻击,那么其它洞穴的戈尔族一定会前去帮助或是救援!所以需要消灭他们非常难,搞不好甚至会全军覆灭!这不是我说的严重,而是事实!”

此时这里只剩下刘杰和卡尔了,不过刘杰却并没有嫉妒卡尔的样子。毕竟不管怎么样,这个任务也轮不到他!

“什么意思?”卡尔皱了皱眉头,“看不起我?”

刘杰苦笑的摇了摇头,“我倒是无所谓,只不过其余的那些公爵或是伯爵,他们会同意吗?”

“就是!”艾丽莎撅了撅嘴,“再说了,我们家刘杰也不能白跑!”

照片上的戈尔族,全身灰sè,身体上没有可见的毛发。圆圆的脑袋,不过面目却十分的狰狞,看上起就像是《魔戒》当中的咕噜一样。不过却是放大号的咕噜,因为这些戈尔族身体很大,丝毫不小于纯血统吸血鬼变身以后!

“管他行不行,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还为他们那些家伙着想干什么?”艾丽莎突然道。

“呵呵!”卡斯蒂亚摸了摸胡子,“如果想请动一个纯血统吸血鬼的话,这价钱应该不能低于三百万美元吧!而那些普通的吸血鬼,想必也要一百万美元一个,才行吧!”

一听,刘杰苦笑的摇了摇头,“我的好沙沙,这个任务本来如此,能不赔钱我就感觉万幸了!”

“恩,慢走,我就不送了!”刘杰笑着点头。

“好吧,当我刚才的话没说过!”刘杰摇了摇头,转身走了出去。

正文 第131章 孚敬传道

这会儿老罗的三国演义还没怎么流行,张孚敬也不是模仿书中的典故,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就好这口,纵论古今,指点江山,是很时髦的休闲娱乐以及拉关系的方式。

和后世的官员们喜欢一起去喝茶泡脚,是一个套路的,区别只在于事后要不要发票。

看样子,老张将这些话积压了很久了。从他还没中进士那会儿,他就已经对杨廷和的施政方针不满,后来两人成了政敌,他也不好从这种角度攻击对方。

朝争的时候翻旧账,或者进行人身攻击都没问题,不过当时的主题是要改礼制,他要提这个出来,会引起嘉靖的误会,怀疑他偏题什么的,而且还会惹得某些守旧派不满,凭空招惹敌人。

等到杨廷和被搞掉之后,他这话也没法再说了,否则就有死缠烂打的嫌疑,显得气量不足,为人狭隘,容易惹起众怒。所以说,干啥也不容易,当首辅也不是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今天,在刘同寿面前,老张算是得了机会,一古脑的宣泄了出来,小道士感怀身世,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要不是怕惹起老张的疑心,他恨不得跳起来击节喝彩。

而且,他也搞懂张孚敬的用意了。

他做的那些为普通百姓主持公道的事,看在嘉靖眼中很不和谐,对谢丕那些世家出身的士大夫来说,更是深恶痛绝。但对寒门出身的张孚敬来说。却可能有所触动。因此才对自己另眼相看。

总而言之,又一个史书上形象崩塌了,刘同寿判定,这位以圆滑善逢迎而著称的大明首辅,骨子里其实是个老愤青。

当然,张孚敬在演戏的可能xing依然存在。

他跟刘同寿说的这些东西都是秘闻,由旁人泄漏出去,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只有从刘同寿这里说出去不要紧,至少老张能撇清干系。

他是神仙弟子啊!本来就能掐会算的。在几千里之外的江南,都能了解到那么多宫中秘事,现在近水楼台,多掌握点信息算什么?

尽管可以从情理上这么解释。刘同寿却更愿意相信,老人确实是带着一颗真心来的。这十多年来,他成功的站到了大明的巅峰,忍受了无数非议和骂名,但他的志向和抱负却不得施展,至少在他自己看来,最终是一事无成。

就在他已经近乎心灰意冷的时候,自己出现了!

这么想可能有点自恋,但这却是最符合情理的一个解释。至于张孚敬说的终极目标,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老人既然提了,他肯定就有所考量,不用急,后面还有下文呢,只管听着便是了。

张孚敬说的兴起,刘同寿听得起劲,从杨廷和开始,毛纪、毛澄、袁宗皋、贾咏、蒋冕、杨一清,一个个煊赫一时的名字被提起,然后被张孚敬数落的一无是处。满身是洞。

要说这大学士呢,口才都是不错的,明明是骂人,他说话也不带脏字,可能是为了照顾刘同寿的文化水平。偶尔引几个典故,也都是相对浅显的。

刘同寿听得也是眉飞sè舞。听到那些仇人挨骂,很爽还是其一,更重要的是,通过张孚敬的点评,他对嘉靖朝的朝局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朝中的势力划分,各势力之间的矛盾与渊源,各势力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都通过张孚敬的点评,一一呈现了出来。

这些东西实在太重要了!

这是当朝首辅的切身体会,深刻认识。若是有哪个新科进士或者不得志的小官得知有这种机缘,说不定愿意付出倾家荡产的代价,来换得旁听的机会,哪怕有时间限制都在所不惜。这是名符其实的金玉良言,是可以让人平步青云的秘籍!

张孚敬说要传衣钵给刘同寿,半点假都没掺,因为,他已经在这么做了。

刘同寿也没闲着,虽然不能记笔记,但他的记xing倒也不差,张孚敬倾囊相授,他也执起了弟子礼,在端茶倒水,忙了个不亦乐乎。

等到张孚敬终于点评到当朝人物时,满满一壶茶已经见了底。

老人抬手阻止了刘同寿yu招呼人倒茶,用欣赏的目光看着这个还没入门墙的弟子,缓声道:“适才老夫说的,你可都听懂了?”

“弟子明白了。”刘同寿下意识的换了称谓。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考校你一下,这当朝的人物,老夫身在局中,评的未必客观全面,所以,老夫只评一个,能领悟到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悟xing了。”张孚敬并不接茬,但眼中的欣慰之sè却难以遮掩。

“夏言。”刘同寿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他对夏言了解甚少,但他知道,这人后来很是得势了些时ri,是张孚敬最为强劲的对手。此人跟严嵩貌似不怎么对付,然后被严嵩搞死了,后世对其人的评价也还不错。

但那种评价不足以为信,因为古人给人定论的方式是一刀切的。

在正德朝,跟刘瑾做过对的,就是忠臣,是好人;嘉靖朝则换成了严嵩,出于这个原则,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跟严嵩作对的就是好人,夏言这个跟严嵩打过对台的,当然就是大大的好人了。

总之,经过了在老爹正德、以及伯父嘉靖的身上发生的种种颠覆,刘同寿是不会再尽信史书了,反正他记得的史料也不多。

既然是张孚敬的对手,那就很有了解的必要,否则ri后被人打上门来,措手不及该如何是好?如果刘同寿记得不错,张孚敬的仕途已经到了尾声,也许二人联手之后,有可能挽回局面。但他习惯按照最坏的打算来做准备。

“好。就是夏公谨。”张孚敬很满意的笑了。

这个弟子没入过仕途,但对朝堂上这些事儿的感觉还是很敏锐的,之前的几次发问也都切中了要点,现在更是判断出了未来的形势。对一个宦海沉浮多年的老官僚来说,这并不难,但放在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身上,就难能可贵了。

刘同寿则是在肚里嘀咕了几句,夏言的字居然跟周瑜一样,这老头要是故意的,那他的心气儿可是不低。

“世人说及夏公谨。总是和正直敢言,堂堂君子分不开,可私下里,他却是另一番景象。煽风点火的诋毁老夫倒还罢了。可他一边骂老夫是幸进小人,另一边,却做着跟老夫同样的事,甚至比老夫做的还过分,这就算是正人君子所为了?”

很显然,张孚敬对夏言的怨气比杨廷和更深,他直接从评价对方的为人开始。

“夏公谨因何而骤贵?礼制!嘉靖九年,陛下yu修改分祀天地和改动宗庙典礼,众臣皆以为不可,独有夏公谨上疏盛赞。圣心大悦,一年之内,骤升数级,由一介言官,显贵至礼部尚书……同寿,这经历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

刘同寿点点头,却不答话。

可不耳熟么,和你老人家当年几乎一模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