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第一国师 >

第187部分

明朝第一国师-第187部分

小说: 明朝第一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

梦想是丰满地,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黄锦的试探,直接撞了大板,他和刘同寿,都对嘉靖的独占yu估计不足。

嘉靖将交泰殿视为上天赐福之地,而交泰殿的关键,就是那些镜子。他不希望有人能复制这里的一切,分薄了上天对他的眷顾。

所以,黄锦的提议刚起了头,当即就被骂得狗血淋头。

这件伤心事对黄锦的打击极大,以至于到了现在,他还没能恢复平静。在眼角又抹了一把,胖子扯住了小道士的衣襟,可怜巴巴的说道:“同寿啊,现在,也只能靠你了,你一定要早点想出办法来啊。”

“我设法便是,老哥不要再哭了,当心被人看见。”瞅瞅黄锦,刘同寿也是苦笑不得,生活就像喝水,冷暖自知,胖子好歹也是嘉靖朝的宫中名人,谁想到他的ri子过的这般艰难呢?

“不就是钱么,钱能解决的,那就不叫个事儿!”

“到底还是同寿啊,有本事,有魄力!”听了刘同寿的豪言,黄锦终于有了点jing神头,夸了刘同寿几句,然后神秘兮兮的说道:“其实,万岁爷也不是不讲道理,他已经给你指了条明路……”

“有吗?”刘同寿惊讶了。嘉靖今天一天给他的惊奇,比过去俩月加起来还多,难道那一家子还有第四重含义?这官场语言艺术,也太博大jing深了吧?简直就是高深莫测哇。

黄锦哑着嗓子,郑重其事的说道:“这话不是万岁爷说的,是老哥哥我自己猜的,出自我口,入得你耳,千万莫要外传。”

“小弟省得。”见他说得郑重,刘同寿也有点紧张。

“你有没有想过,万岁爷干嘛这么起劲的让你考进士?你入朝,对万岁爷有什么益处?”

“不就是……”刘同寿下意识的就要回答,话方到嘴边,就察觉出了异样,这种时候,黄锦不会无的放矢,他拱拱手,虚心道:“还请老哥指教。”

黄锦对刘同寿的态度非常满意,他耐心的提示道:“你了解万岁爷的心意,又不用顾忌名声,在朝中的牵扯也少,又是张阁老的弟子……这些好处加在一起,自然是更大的好处,你,难道没点想法?”

“想法?难道是……”刘同寿若有所思。

“有花开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黄锦由衷感叹道:“同寿啊。你不会还想不到吧?万岁爷对你,那是相当的信任,相当的恩宠啊!”

我擦,怎么又是这句诗?刘禹锡在明朝很受欢迎吗?肚里腹诽,刘同寿的思路却渐渐清晰起来。黄锦的暗示,分明就是告诉他,嘉靖就是打算让他在外朝攫取一定的权力。然后用这个权力,为嘉靖,为他自己办事……

后世对此。有着更系统的总结。权力寻租,权力变现,有权不用枉做官。过期不候空悲戚……诸如此类。

黄锦有心卖弄,见小道士面露恍然之sè,他开始举例说明:“最简单的,就是你身边那些同乡,余姚十八学士,上虞九朵金花,萧山……最亲近那些就算了,相对外围的,你总不能无偿照顾吧?明天开始,新科进士就要分配了。这其中,不是大有机会吗?”

“……我有这个权力?”刘同寿茫然。

黄锦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怎么没有?张阁老不是还在么?汪部执掌的可是吏部,是天官!想进六部,或者去个好地方当知县,这不都在你一念之间吗?”

“……”刘同寿彻底凌乱了。这不是让他卖官么?而且说起来,他似乎还真有这个本事,“这是皇上的意思?”

“万岁爷肯定不会这么说,不过,你以为朝中这些事儿,他会不清楚吗?宫中用度虽紧。但也不至于差了你炼丹那点花销,他这么安排……”黄锦推心置腹的说着。真心说,换了个别人,他根本不可能说这些话,一旦被外朝逮住把柄,皇帝根本不可能保他。

黄锦是嘉靖身边的近臣,两人利益关系又一致,刘同寿相信黄锦不会故意害他。何况,这些事听起来相当耳熟,在历史上恐怕也是有过先例的,回想片刻,蓦然间,一个名字呼之yu出。

严嵩!

没错,历史上的那位大jiān臣严嵩,好像就是这么干的。世人皆言其贪婪无度,实际上,等严嵩被抄家的时候,严家所有的财产还不及名相徐阶的十分之一,这还是徐阶亲自主持的抄家行动,对于死敌,老徐肯定没什么好客气的,能抹黑,就尽量抹黑。

徐阶的权势不如严嵩远甚,两者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难道就是徐家的基础更好?当然不是,徐家的田亩,大部分都是老徐在位期间,兼并而来。顶多只能说,两人敛财的手段有高下,老徐的手段更潜移默化,老严的吃相难看,却没落下实惠,故为天下人所笑耳。

可现在,刘同寿又发现了另一个可能xing,那就是严嵩敛财,实际上是出于嘉靖的授意,大部分收获,都被嘉靖给黑吃黑了。

一把手获利,助手背黑锅,这不也是官场常见的模式吗?

现在,轮到刘同寿自己了。

是入乡随俗?还是另做打算?刘同寿一时无法决断。

老实说,入乡随俗比较容易,以他现在的权势,只要控制好尺度,就不会有多大风险,这样做,省时又省力,还能落下实惠。心里也没什么好过意不去的,古今官场,都是这个风气。对这种现象,连后世的民众都从深恶痛绝,变得喜闻乐见了,既然大家都喜欢贱人,他又何必自命清高?

然而,刘同寿终究不是普通人,他年轻,他热血,他不想和光同尘,变成河蟹的官僚。他认为,还是凭借自己的手段,不走寻常路,在这个腐朽的世界中,变出点新的花样儿来。

“此事,容我三思。”

“同寿你有分寸,老哥哥也就不多劝了。”看他表情,黄锦已经猜到了几分,年轻人嘛,自然有些血气,同寿道法虽高,城府也不错,但终究年方弱冠,出身寒微,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世家子、老官僚的。

“不过,万岁爷的意思,你须得谨慎了,既然走上了这条路,你自己可以持本心前行,万岁爷的需求,你却不能不满足,所以……”黄锦郑重叮嘱道:“另外,朝的规矩毕竟是规矩,哪怕只是做个样子出来,你也得面子上过得去,我想,这点你应该懂的。”

刘同寿正容道:“老哥拳拳厚意,同寿铭记于心,容后再报。”

ps。这里的剧情走向,老实说,小鱼犹豫过,现在的历史文,貌似没下限的主角混官场更为流行,类似国师这种主角,已经不受待见了,不过呢,小鱼自己,还是不喜欢没下限的风格,不想往那个方向转型,反正这本书也扑了,就照着自己本心写了,希望仍在支持俺的朋友们不会反感。

一月以来的更新状况有点糟糕,坦白说,小鱼不是不能多写,但说老实话,对职业写手来说,一本书扑了,下本书必须得提上ri程,否则很快就会面临生活的窘境,在继续写书和找工作之间抉择。

小鱼目前正在捣鼓新书,新书跟前两本相比,会有些变化,题材已定,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三国,热血型的主角,热血型的战争。

暂时就这些了。

再次感谢,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依然用订阅和投票支持小鱼的读者,为了大家的信任,小鱼会把这本不赚钱的书写完,努力让国师有个说得过去的收尾,新书更要加把劲,争取给大家一个惊喜。

以上。

正文 第203章 与众不同,万中无一

(鼎天小说居 。dtxsj。)离了紫禁城,刘同寿思cháo翻涌,一时间,不得其所,于是半路上就转了向,干脆直接去见张孚敬。( )(搜读窝 。souduwo。)在睿智的老师那里,这类问题,通常都有一个很清晰的答案。

但这一次,张首辅的回应却不如刘同寿期待的那样迅捷、有力。

老人沉吟良久,最后只是苦笑:“陛下果然有这个心思,老夫当ri本以为……”

“皇上没向老师暗示过?”刘同寿有些惊讶。

张孚敬历史上的名声挺糟糕的,世人都说,他是靠逢迎媚上才得以上位,是个没啥节cāo的人。这说法,刘同寿现在当然不会信,但嘉靖没有道理不试探一下啊。

“这么么,或许有,或许没有。”张孚敬的回答有些模棱两可,见弟子一脸迷惑,他进一步解释道:“世人虽皆道先帝荒唐,但实际上,嘉靖朝之初,国库还是相当充实的,经过查没皇庄、船舶司、盐监、矿监,更是有一笔极丰厚的入账……”

嘉靖即位之初,压根就不差钱,他的注意力全放在改礼制上面了。在这方面,张孚敬充当了急先锋,嘉靖自然也没啥好不满的。后来,二杨、费宏等前朝老臣在激烈的朝争中一一被淘汰,礼制之事才有了告一段落的意思。这时,嘉靖才真正有心情关注朝政。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嘉靖愕然发现,不差钱的好ri子已经一去不回头了,当时的朝廷。虽然还算不上多窘迫,但也必须量入为出,才能维持局面了。

好面子,又有心做出番事业,超越历代先辈的嘉靖当然不会甘心于此,于是,桂、张组合适时的推出了包括一条鞭法在内的。一系列变革措施,嘉靖帝龙颜大悦,御笔一挥。当即准奏。

然后,和历史上的所有变革一样,阻力出现了。( )这是最考验政治家毅力的时候。张孚敬和搭档桂萼都很有毅力,但嘉靖的热情完全体现在改礼制和修道上,对其他事,向来浅尝辄止。

没有皇帝的支持,在朝中根基薄弱的张、桂二人,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几度沉浮,几番风雨,最终,桂萼带着一腔抱负,赫溘然长逝。此后,张孚敬愈发的孤掌难鸣。

经过这些事,张孚敬算是看明白了,皇帝若是无法下定决心,施政是不可能顺利的。既然如此。搞不定皇帝的他,还不如早ri急流勇退,尚能保全妻子。

嘉靖开始答应的还算痛快。可是,等张孚敬不在身边了,他又发现不太习惯,于是又把人给召回来。老张报着希望回来。嘉靖却又反悔,如是几个来回,张孚敬终于彻底死心了。

“近年来,老夫所做,不过拾缺补遗而已,首辅权相?呵呵,无知者妄言罢了。”张孚敬如是总结道。

刘同寿懂了。嘉靖开始没这方面的需求,后来有了,却将希望寄托在桂、张的变革之上,再后来,张孚敬心灰意懒,也没了试探的必要。又或者嘉靖暗中试探过,但张孚敬没有察觉,依然进行着修补匠的工作,最终导致了嘉靖的彻底放弃。

“老师若去,接手者会是怎么个章法?”刘同寿又问。

“李宗易xing宽和,向无主张,加之年岁已高,陛下不会对其抱有厚望,即便有,他的回应也不会太积极。夏桂州似媚实刚,尤为好名,有弄权的机会,定然不会放过,可同时,他还会顾忌声名,说好听了是两者兼顾,说难听了的话,则是蛇鼠两端,即便一时得势,亦难长久。”

“ri前陛下召老夫入宫奏对,曾提及费鹅湖,似有起复之意。此人乃是前朝老臣,由成化至今,已历四朝,阅历极丰,尤擅权谋之道。*若是此人起复,倒是颇为可虑,不过,四朝元老的名头,即是助力,亦是牵绊,他未必敢于将一世清名拿出一搏。”

刘同寿的本意是想问点参考意见,以作借鉴。张孚敬却误会了,以为弟子问英雄谱,是打算有针对xing的制订策略,确认威胁程度。这种事,他这个做老师的自是当仁不让,当下抖擞jing神,将满朝大臣,一一点了个遍。

李时、夏言、顾鼎臣,许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