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英雄志 >

第298部分

山河英雄志-第298部分

小说: 山河英雄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道吞口堰塌过一次,死伤百人,又以夷人居多,便存了芥蒂。” 
  徐汝愚皱了皱眉头,说道:“政事堂如何处置此事?” 
  梅铁蕊说道:“政事堂居中调停。” 
  徐汝愚说道:“居中调停,却将静海与延陵之间围堰填海之事压了下来,若非我亲自来静海,便是海陵围堰有实绩,静海与延陵也要过几年再行围堰填海之事?” 
  梅铁蕊敛眸说道:“原来确是这样的打算。” 
  徐汝愚望了梅铁蕊一眼,淡然说道:“我看如此处置未必恰当。百夷诸将与静海本无矛盾,却因政事堂无端压下围堰填海之事,越发认为错在静海。钟籍说夷汉无别,却在政事堂里有着夷汉有别,或许司马衙、长史府皆是如此。” 
  梅铁蕊沉声说道:“初时未觉,此时想来确实有失偏颇了。” 
  徐汝愚说道:“政事堂明里偏帮百夷,压着静海地方,但是却在江宁滋养了对百夷的敌对情绪,铁蕊当警惕。”说到最后,已是严厉斥责的语气。 
  梅铁蕊惶恐,欲伏身跪下,徐汝愚伸手将他挽住,说道:“你我不必如此,但是百夷之事不可马虎,我寻机也会与邵先生提此事。”叹了一口气,说道,“钟籍大概因为此事,心中存有顾虑。钟籍政才卓绝,我欲将长平仓事委他,只是他此种心境,未能尽其才啊。” 
  梅铁蕊见徐汝愚心如明镜,不再为自己辩言,说道:“政事堂失责,铁蕊难辞其咎。” 
  徐汝愚说道:“谁能将诸事都考虑十分周全,铁蕊还是帮我想想有什么补救之策。”未待梅铁蕊回话,又说道,“外忧不至,始有内患,海陵建仓势在必行,却不能让东海感觉到江宁是其外忧也,铁蕊有何佳策?” 
  梅铁蕊说道:“汝愚准备先对南平动手?” 
  徐汝愚说道:“容雁门与他的八千虎贲郎消失踪迹已有旬月,只怕渝州已让他攻下,南平大军即将入蜀,待他大军入蜀之后,江宁当然要拖一拖南平的后腿,不过对手还是公良友琴,真是无趣得很。不过在此之前,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梅铁蕊说道:“以钟籍之才,江宁不需费一钱一卒,他也能将海陵仓建起来,借围堰填海的名义,将静海余粮都调入海陵仓中,从础艮堂分出一部人留在海陵设立匠户营,如此,海陵仓五年可满。” 
  徐汝愚说道:“倒是赶得及。我将长平仓归入政事堂管辖,普济匪平,驻在静海的五千健勇将北调入海陵,以为护仓军,编制上隶属于江宁卫戍军,钟籍密领长平仓都事,节制护仓军,狄义达出任海陵令,密领海陵仓监事,铁蕊以为尚可?” 
  江宁历来军政不兼领,却要在钟籍身上破例。梅铁蕊疑惑不解的望着徐汝愚。 
  徐汝愚说道:“军政不独专,假权节制则无妨,不害制也。”又说道,“观我江宁、南平、呼兰,皆非一战能分胜负,前哨镇帅,若不能调度一切,则不能尽全力。帅者,政也,前哨镇帅将从江宁获假节,兼领战区军政。” 
  假节兼领诸军,或者假节兼领一地军政,不等同于实授,与江宁政制不违。江宁政制中,府郡主要官员都是假节出任,军中也只有校尉以下授实职,策将军、卫将军出领大军,则需青凤府假节,而司马衙以及长史府只能调动一军的兵力。 
  三水置县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全县惟有县衙显得气派些,与别地的官衙没什么两样,前衙后宅,前衙理事,后宅住人,徐汝愚来到三水县,三水令便将县衙让出来,让徐汝愚等人停驻。后宅只有三进院子,与雍扬、江宁城里的大宅子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徐汝愚举步走入低矮的东厢屋,却不觉有任何不便,径自走到座前坐下,让起身相迎的众也坐下来。 
  徐汝愚前倾着身子,目光停在钟籍的脸上。钟籍脸形略狭,双目细长,炯然如炬,见徐汝愚望来,敛眸恭然作聆听状。 
  徐汝愚说道:“子籍席前未能畅言,莫不成欲烂在腹中?”见钟籍要站起身来回话,伸手示意他坐在说话即可。 
  钟籍身子微微摇了摇,似乎不惯如此,沉吟思虑片晌,方说道:“天下事不能托南平,惟有大人悲天惘人,能为天下主,大人念东海恩义,欲退忍让之,籍以为不智。”见徐汝愚脸上笑意不掩,吞了一口气,继续说道,“青州、东海不能独挡呼兰,他日必陷异族蹄下,惨受蹂躏。大人欲存东海、青州,籍以为应先取之。” 
  徐汝愚拍股大笑,说道:“有子籍在,何患无辞哉!”推杯举至眉前饮下,说道:“欲存东海、青州,应先取之,不过青州应能阻呼兰一时,我暂且不取之。请子籍、义达为我谋长平仓事。” 
  钟籍、狄义达闻声端坐,说道:“请大人吩咐。” 
  徐汝愚说道:“于溧水、海陵两地设长平仓,海陵为主,溧水为辅,海陵为隐,溧水为显,溧水仓归入清江都事院,海陵仓归政事堂直辖,在长史府备档,日后调归长史府,钟籍密领长平仓都事职,兼领静海府,权知填海围堰诸事宜,节制五千护仓军,调宁越山为护仓军校尉,护仓军暂编入江宁卫戍军,驻海陵,狄义达密领海陵仓监事,兼任海陵令,静海余粟以填海事入海陵仓,另编匠户营万人。” 
  狄义达未曾想到会是如此,一日之前,从寻常幕僚跃居与府平级的海陵仓监事,便是海陵令一职也是今日同堂察举的同僚可望不可及,只觉屋中诸人都将目光停在自己的脸上,一时间惘然不知所措,却是坐在他身旁的钟籍拉了拉他的衣襟,才回过神来,与钟籍趋步走到徐汝愚的案前,单膝跪下,说道:“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徐汝愚走出座位,将两人从地上扶起来,说道:“东海非不取也,只是未到时间,海陵仓之事,必求不引起东海注意为要,两位尽心了。” 
  梅铁蕊知道长平仓虽然名义上归政事堂管辖,实质却是青凤府直领,日后将归入长史府,见钟籍、狄义达欲要给自己行礼,说道:“仓廪之事务,我实不如伯英知道得多,你们便是要向我行礼,我也出不了主意。” 
  钟籍、狄义达揖身行了一礼,又向许伯英拜下。徐汝愚常将青凤府中诸事授予诸参议直领,此番与许伯英来此,便是考察海陵建仓之事,料不到钟籍、狄义达与他想到一处去。 
  徐汝愚想起百夷役工之事,侧头望了介海一眼,暗忖这万余夷民是迁到武陵山附近,还是就近安置,还得跟子阳秋商议。想起万名夷民中有许多人在普济南边的荒岛上随即墨平习过古练息拳,虽然与徐汝愚还原的槃木拳术有着极大差别,但是即使再差的古练息拳术练上十余年,打下的功底也非同小可。梁宝以中上之质随徐汝愚习武,数年之间,就跃进高手之列,便是自小打下的功底使然。 
  徐汝愚向钟籍说道:“围堰役有多少夷民?” 
  钟籍说道:“五千六百九十一人,俱是五旬以下的壮年。” 
  修武者如褚师端纵横天下一百五十载,犹未觉其老,常人却难活过花甲,普济岛上生活艰苦,约有半数人捱不过知天命的年纪。围堰填海极需人手,除了妇孺,无法顾及太多。徐汝愚点了点头,说道:“今春塌堰伤人之事,又是怎样?” 
  钟籍望了介海一眼,说道:“外堰筑基之时,旋潮卷石,石基前端约百人填土,被潮水卷去,亡九十七人,其中夷民六十一人,静海皆恤之,免亡者亲族役。” 
  徐汝愚说道:“普济岛民与东海、越郡、南闽百姓一样,都深受普济海匪所害,配田安置,不得有偏颇,既然静海允诺以所造之田酬役工,那就要如数兑现。另外,从夷民中挑选十二至十八岁少年,调入南闽行辕行营院护军,其亲族一同编入军户。” 
  狄义达对役工数据甚详,徐汝愚话刚说完,便应声说道:“夷民十二至十八岁少年约有四百三十七人。” 
  从普济岛返回陆地的岛民只有孙来与邵小琪得梁宝传授过槃木拳术。徐汝愚让梁宝将槃木拳抄写一分,送到武陵山上,成了百夷传世之宝,寻常人再无机会习得这一绝世武学。将这批人交给梁宝教导,假以时日,精锐之处还要强过江宁第一精兵青凤骑。 
 
 
 
  
 ~卷十八 第七章 乌湖南归~
 
  东海、越郡从五月下旬起就进入酷暑季节,于酷暑之中劳作的人们期盼一场天雨来消消暑气。 
  铅灰色的云层将天地盖得严严实实,透不出一丝风来,铅云压着的海水碧澈如玉。徐汝愚略有些焦躁不安,从乌湖出发的船队已经进入东海泰如东面的海域,到三水就是这一两天的时间,若是此时乍起风暴,就必须在泰如境内暂作停留。虽然李印率领的水营船队前去接应,江水北岸尚有数万精兵威慑宛陵,但是徐汝愚心中仍然有些担心,从船队进入东海海域起,就遣出十余拨游骑潜入东海境内,随时斥候东海境内陈族军队调动的情况。 
  平城水营尚有两万水营战力驻在平城、泰如一线,这两万水营在乌湖船队抵达东海境内之时,就离港出海,不知所踪。乌湖船队直到泰如东北面的海域时,才发觉让平城水营的战舰缀在后面。 
  消息传到三水,徐汝愚倒心安不少,若是陈预有意吞下乌湖船队,大可以优势兵力胁裹着船队靠岸。除了范阳避难的世家子弟,船队中真正有价值的乃是础艮堂近万名的匠师与无数战备物资,其中四五千匹优良战马任是谁看了都会眼馋。除了八百里田庄之外,范阳蔡家便靠以制器名闻天的础艮堂支撑起一个数百年的大豪族。 
  范阳蔡家与雍扬梅家皆精于制器,然而有所专长。 
  雍扬梅家以长弓名震天下,一张普通长弓能在二百步外洞穿二寸厚的松木板,普通木盾、皮盾在二百步内无法形成有效的防护。雍扬弓弩的制造机密原来在雍扬梅族、宛陵陈族、泰如席族之间共享,梅家所制的长弓也主要提供给东海境内的世家军队。然而东海之战,梅族先与普济、白石结盟,其后又归附到徐汝愚麾下,雍扬长弓的秘密便渐渐流传开去,各地的长弓制造差不多在这年内都受到雍扬硬角长弓的影响而上了一个台阶。鉴于此,徐汝愚便令江宁批量生产良弓利弩贩卖给那些在大势力夹缝间求存的中小世家。 
  范阳蔡家础艮堂所出利刃百折成器,韧而坚锐,其制器之密在于精铁的炼制,兵刃贩卖各地,卖家无论是谁都可以参与竞价,便是普济岛这样的海寇势力也不拒绝。徐汝愚在商南得蔡家半赠半送一批良品刀具,徐汝愚也随身配制一柄制式马刀。徐汝愚刚到清江的时候,常常身先士卒,刀下亡魂将有百人,刀锋才倒卷崩坏,由此可见品质之优。 
  徐汝愚真正控制雍扬之时,便令梅家与础艮堂互相取长补短,础艮堂也能超越梅家制出五十人才能扳动发射的巨型车弩,然而熟练的匠师才是大批量制造良器的最根本保证。 
  襄樊会在汾郡与荀家相争,在装备上吃尤甚,许乃济在襄州城战死,便是因为荀家的大同铁骑硬生生的冲垮襄樊会在城门前的临时防御而一溃千里的。甲骑具装的重甲铁骑正面冲锋如铅云压来,气势极为骇人,予人难以磨灭的震撼。邵海棠此时忆起,犹叹息不已,常言:“有这些一支重甲骑兵用于侧翼突击、正面突击、埋伏,妙处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