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山河英雄志 >

第342部分

山河英雄志-第342部分

小说: 山河英雄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思训说道:“如此正好,我便在城里隐居数日,静候子温的消息。”待张温退入屋,方从司隶府后花园离去。于长街上缓步而行,衣袂飘飞,眼里眸闪烁,却似在捕捉每一片落叶。 
  肃川兵入西京城,掳掠淫杀无日或止,长街之上,不见行人,只见伏尸。 
  忍耐啊忍耐,却不知西京会忍耐到何时?秦州世家贪慕西京繁华,喜居西京,虽说谷石达兵围西京之前,群雄避出,但是城内总是留下许多宗族子弟。谷石达初破西京,尚知收敛,只掠宫城与平民,尚不敢激怒秦州世家。只是宫城财宝女子尽归谷氏与三大都尉将,不掳富户,怎能填得满余下将士的欲壑? 
  肃川兵在自己所占据的城池之内,做起蒙面的买卖,好像只要蒙上面,整队整队的兵丁冲入深宅大院,便与肃川兵无关。 
  李思训遥遥听着不知何处传来的凄厉嘶嚎,嘴角露出浅笑。 
  街角走出一位中年人,揖身说道:“主公此行,可有所获?”其肩背负一只硕大长弓,弓体深碧,两端如龙首出云,咬出一根玄色弓弦,弓弦光泽甚幽,不知何物所制,压在中年人的身前,透出丝丝寒气。 
  中年人长眉横连,细目精光,正是在北唐与李思训联手刺徐汝愚之人,东林会萧别离的同门巫少贤。 
  李思训细细说来,巫少贤笑道:“傅氏衰落至斯,一封勤王诏又抵何用,难不成秦州诸雄还会听傅氏调遣?张温老朽,也太天真了。” 
  “温乃三朝故吏,谷石达寇西京,秦州群雄莫不避之坞堡,惟温守残城,在推崇傅氏正朔的人中颇有威望。城破投敌,秦州诸雄皆信其此举是为护庇幼帝。” 
  巫少贤说道:“如此看来,张温却比那个幼帝有用得多。” 
  李思训笑道:“西京城内,惟让谷石达稍有顾忌之人,便是张温了,张温投谷,慎小谨微,行事不敢有疏漏,肃川兵掳掠西京,仍能从表面上看去平静如故,是张温之力,谷石达颇为信赖之,谷石达真有取傅氏而代之的念头,张温便是他极力要争取的一人。” 
  “莫非谷石达要张温筹划禅让之事?” 
  “天下群雄谁肯拜杂胡儿为帝?傅氏既灭,便是天下群雄竖旗号的时候,我只要那张勤王诏罢了。” 
  “傅氏既灭,勤王诏要来,还有何用?” 
  “内廷倾覆,汉统犹承,中州正朔便是元氏与傅氏之争,傅氏三代,传宗百人,寻一名宗室子弟并不是难事。勤王诏自有用途。” 
 
 
 
  
 ~卷二十一 第二章 血溅碧泉~
 
  内廷势力不出秦州,庙堂之上惟有狄襄与张温能服众人,狄襄,西京西六十里长奉狄氏宗长。肃川兵寇秦州,狄襄以寇兵西来,领兵出西京,屯长奉。肃川兵围西京城,狄襄居长奉不出,直至谷石达兵破西京。 
  狄襄所率兵马,约有半数为西京皇族的精锐之师左镶营,左镶营尽选秦州世家子弟卫拱西京,列天下雄兵之列。狄襄率精锐之师出西京,原本打算谷石达兵围西京之时扰其后路。使其粮路不继,迫其退兵,殊料不到肃川兵掠夺野民,又携带三百巨石锥,舂人肉为食。全无粮草之忧,围西京数月乃陷。 
  肃川兵性如恶兽,狄襄虽有精兵在手,却坐看西京城破,也不敢来斗。 
  张温想着肃川兵的残暴,心里犹怨狄襄不来救援。又想左镶营掌握在狄襄手中,这勤王密诏,无论如何却是要送到狄襄手中才能成大事。 
  张温仰天微叹,暗道:狄襄公啊,莫要负我。 
  过去年余,肃川兵掠秦州西境,令秦州世家大族猝不及防,仓促间形成的防御线都让肃川兵摧腐拉朽的摧毁。肃川兵如入无人之境,迅速推进到西京城外,也没遇到有力的抵抗。其后,肃川兵都集中在西京附近活动,秦州西境的世家大族实力犹存。狄襄以勤王诏兴王师,不难邀十万精兵。谷石达拥十万肃川兵而坐西京,然而东有荀烛武、西有狄襄,焉敢安心久留西京? 
  行过东泰门,张温闭起眼睛不去看塞途壅道的流民,任由随待牵着马缰前行。 
  谷石达入秦州年余,舂人肉而食,民闻其名,莫不惊骇四逸,或避之于世家坞壁之中,或流徙他乡,然而也有近十万的流民被凶如虎狼的肃川兵胁裹着进入西京城里。 
  流民滞留在东泰门附近,进退不得,近十万流民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哀鸿塞道。惟一让人欣慰处,便是肃川兵不常到此处掠压。却非肃川兵将仁慈,实是在前往西京的道上,已遭洗掠数次,身上再无可掠之物,稍有姿色的女子也被绳子串牵走了。 
  流民既不能到城中别处去,也不能离开西京城,谷石达将流民赶到东泰门附近,在外围垒墙,驻上数千精兵,似乎将这十万流民当作牲畜豢养起来,却不供应粮草。流民中每日饿死者不知其数,却不见有死尸运出。 
  司隶府去宫城,需经东泰门,张温随驾常拥近百名精卫,然而道侧流民眼里的凶焰却让张温心惊,即便从东泰门绕行,每行出行的护卫也不敢少,城中流窜的肃川匪兵惟独不敢袭掠军中将领,其余投附的官佐都大意不得。每有官宦富绅遇袭,谷石达却睁目不见,只说:“西京城里的官宦富绅也应尝尝遭人鱼肉的滋味。” 
  张温心里细思种种,忽听前路起了喧哗,睁目看去,却见一个形蚀骨立的青年抢到道前,马上的数名精卫立时拔刀在手,上前将那名青年远远隔在外围,其余精卫也都将佩刀解下,横在身前,警惕的注视着周围。 
  张温左手微按在胸前,眯起双目注视挡道的青年,青年佝偻着身子,低垂着头,不敢与张温,两颊与眼窝处深陷下去,颧骨、眉骨突起,看不见眼珠子,探出破烂不堪的衣袖的手如骨爪,合掌屈在胸前,嘴里嘟囔着,张温听了半晌,也没听出他想说什么;看他摇摇欲坠的样子,大概好多天未进食了。 
  张温眉头一皱,西京城里的流民只畏肃川兵将,对其他的投附官员却不甚畏惧,本欲让护卫将人拉开,但看见两侧流民中许多精壮汉子眼里都有凶光,一时犹豫,难以决断。 
  身侧的随侍站出喝道:“吃了豹子胆,看不见这是司隶大人的车驾吗?” 
  张温一惊,暗道:勤王密诏之事,只与思训兄相谋,荀烛武等匹夫虽有所料,也料不准便是今日。长目一睁,熠熠精光直射挡道之人,喝道:“挡本尊队列,责左军司衙门杖问。” 
  拉到军司衙杖问,未及开问,先杖打十数,但看此人形蚀骨立,不消三四杖就会命殒魂消。众护卫听张温发令,气焰顿涨,上前两人各抓住挡道人一边的锁子骨,拖着走在前面开道,其余护卫持刀控弦,直指着两侧的流民,只需稍有异动,便引弦射去。 
  出了东泰门,张温让护卫将挡道那人往军司衙一丢,径往司隶府而去,未注意身后一名中年汉子离开东泰门,往宫城方向而去。 
  中年汉子一身灰白布衣,腰间束着麻绳,过衍庆门时,从怀里掏出一块黑黢黢的铁牌向在守卫眼前晃了晃,便向麟趾宫行去。 
  “什么,你说张温与那小兔崽子见面别有用意?” 
  谷石达怒睁着双目,眸光如焰,盯着进宫来的中年汉子。 
  “秦州世家都知张温不会真降主公,惟有主公信赖于他。张温谨小慎微之辈,即便真心,也不会愿意为主公去碧泉宫游说,今日突然以此为托辞欲见少帝,属下心有怀疑,遂缀尾而行,张温果然从碧泉带出一件物什藏在怀里出宫。” 
  谷石达不理他语中有抱怨之意,张口问道:“是何物什?” 
  “属下不知,张温今日一改往常,径从东泰门回府,可见心情急迫,属下令人试探,张温也失常态,只怕对主公不利之物。” 
  谷石达浓眉一挑,斥道:“张温一介老匹夫,本尊看他颇知政务,不然早硝了他的皮做裘子。但是此时去张温府收搜,只怕他已将那物什转移别处,你说怎样是好?” 
  中年汉子说道:“张温去碧泉与少帝相谋,少帝必知是何物什。少帝孱弱,无甚心机,主公稍作试探便知。” 
  张温返回司隶府,径到府后花园,李思训早在那里等候。张温将勤王密诏交于李思训,密嘱道:“傅氏正朔的命运悉在此诏,思训兄若察狄襄不可任事,需将此诏毁去,我们再从长计议也可,万不可让此诏落入非人之手。” 
  李思训身如翔鸟,掠过高树枝梢,瞬息即逝,不见踪影,张温头微抬望着李思训消失之处,怔怔失神,站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却不知谷石达正在碧泉宫内,强邀少帝开宴饮酒。 
  殿上只有少帝与谷石达两人。少帝傅燮年近弱冠,容貌俊秀,面色稍显苍白,细长的双目里隐有惊惶的神色,谷石达突闯宫中说要饮酒,也不待傅燮言语,随行的精卫已将酒坛送进来,却没有下酒的菜肴。 
  谷石达一脚屈起抵着长案,一脚横伸出去,在坐席外晃荡,举起青碧玉碗,伸嘴凑去,髯须也浸入酒中,只见他喉节上下滚动,不须臾,一碗酒便流入腹中。待他望过来,少帝不得不也举杯凑到唇边,却不耐此酒的辛辣,浅尝一品,眉头已是揪结成一团。 
  谷石达斜眼睃着少帝,瓮声说道:“少帝饮酒无欢,是少了下酒的菜肴?” 
  少帝说道:“燮不及相父勇豪,当不得这酒的凶烈。” 
  谷石达皱皱眉头,说道:“我却觉这样饮酒无趣,听闻舒妃长袖善舞。”侧头却向身侧近卫说道,“去将舒妃请来佐酒。” 
  少帝脸色一滞,见谷石达拧过头来,目光停巡在自己的脸上,终没胆气说项。看着那名披着细鳞甲的近卫走出大殿,颓然佝身,举起案上的酒杯,猛灌一口,喉咙让烈酒的辛辣一激,呛了出来,喷了满案。 
  谷石达哈哈大笑,声音震得大殿嗡嗡作响,少帝满面通红,却见谷石达戟指着自己的鼻头,说道:“不会饮酒,莫要学人。”语气竟似训斥小儿。 
  谷石达侧头吩咐近卫,说道:“将少帝案上之酒撤去,不要让他再行糟蹋,少帝看我饮酒即可。” 
  少帝悖然怒起,按着案面正要站起离去,却见谷石达骨碌爬起来,向殿外走去,循望过去,舒妃在侍儿扶持下正迤逦步入殿中。 
  近卫离去才有数十息,舒妃已到正殿,看来谷石达饮酒之意正在舒妃。少帝半欠着身子,站起也不是,坐下又不甘,只看着谷石达伸手去执舒妃的手腕,心里恨意炽生,直欲抽出柱上悬挂的饰剑向谷石达扑去。 
  舒妃眼瞅着少帝脸上的愤色,微垂双目,左手抬起胸前,让过谷石达,敛身而礼:“贱妾见过相父。” 
  谷石达哈哈一笑,收手反剪身后,说道:“舒妃益加灵秀了,却不知今日舞什么来助酒?” 
  舒妃笑道:“相父勇豪,天下难当,贱妾愿舞干戚以酬相父猛志。”身子微侧,让过身后一名侍儿走上前来。侍儿双手托盘,盘中放着一对精致的玉钺。 
  谷石达眉毛一跳,脸色微沉,哂笑道:“你个女娃也知什么奇志?我今日欲观拓枝舞,你舞来一观。” 
  拓枝舞广传西陲,不入雅乐,中州舞者耻为。舒妃拿眼去瞅少帝,少帝胸臆间激荡的怒气一而再竭,颓坐下去,连正眼也不敢去看舒妃。 
  舒妃无奈,只得看着鼓乐依次上殿,听得三声鼓催,腰身柔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