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巨盗 >

第114部分

明末巨盗-第114部分

小说: 明末巨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再与赵蕊有什么结果,但是突然听到她成婚了,俞仁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失落。
“杨兄最早好吗?”俞仁淡淡的问,似乎仅仅是出于礼貌。
赵蕊听到这话,神色突然一黯。“他,也已于月前离世了。”
俞仁大吃一惊。杨举可是还不到三十岁,而且身体又向来没病。在杭州时,他还可以与人比箭,怎么不过才过了短短的年半,便突然的死掉了。这实在是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这,这是怎么回事?”
赵蕊听到俞仁问到杨举的事情,转身在亭中的一方石凳上坐了下来。“此事要说,还是那一趟杭州之行惹下的祸。”
“怎么?”俞仁不解。
赵蕊拂了拂鬓发,轻声道,“当时杭州那件事后,师兄便整日酗酒,时常是连日不醒。我也曾数次劝告,他却总是不听。后来,我爹劝我。说我应该跟师兄早些完婚。如此,或许可以把他的心思转移。
我当时便答应了。
为了帮师兄重拾信心,我们婚后搬到了无锡居住,那儿有许多与我们志同道合者,也有许多我们的朋友。可是,婚后,师兄的酗酒行为不但一丝未改,甚至还有过之。有一次居然一连醉了七八天没醒。
后来有一次他独自乘舟游太湖,回来后便感染了风寒。我遍请了苏常二府的名医,却总还是治不好。如此拖了大半个月,师兄便离去了。”
赵蕊的话,越说声音越小。说完,她低下了头。
俞仁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过了一会儿,他才安慰道,“人各有命,你也不必太过伤怀。”
赵蕊抬起头,脸上现出坚毅的神色。“师兄的事情,我已经伤心过了。现在不再伤心了。我今天来,特意是为你的事情来的。”
俞仁这才想起自己来此,是为了要向这位“神秘人”讨计的。
“我们家的情况,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家在松江府也还有点小生意。我是听铺里的伙计们说的。”赵蕊这句话说的似乎有些轻描淡写,但是俞仁却不是笨人。他从赵蕊的这句话里便知道,她一定在时常关注着自己。不然,如果没有交待,她们家铺子里的伙计又怎么会眼吧吧的,把一个与自家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家,所发生的事情匆匆向她报告。

第一百七十二章 乾坤妙计
想到这里,俞仁有些内疚起来。赵蕊显然一直都在关注、关心着自己。可是自己这么长时间却从来就没有想起过她,更不要说特意派人去打听她的消息了。连她什么时候结婚这样的大事,他也完全不知道。
“你的话真让我汗颜!这大半年了,我都没主动跟你们联络过。”
赵蕊反过来安慰俞仁道,“这也不能怪你。我知道你这半年遇到的事情多,忙不过来。只要你有这份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说到这儿,她的眼睛也跟着亮了起来,便像是这夜空的星星。
俞仁感觉赵蕊的眼睛纯洁却又直接,她对自己的情意从这对眼睛里表露无疑,无需言语。俞仁心中微动,他相信,自己此时只要一伸手,眼前的这位美女便会投向自己的怀抱。可是他不敢,也不能,因为他的心已经属于了另一个女人。这种对于一个女人的责任,让他知道爱也是要节制的。
俞仁避开赵蕊带着几分热辣的眼睛。“你信上说有办法,可以解我们家这次的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
见赵蕊一直不提此事,俞仁还真的有些怀疑,她是不是单为了见自己,这才特意送的这封信。
赵蕊见俞仁提到正事上,便又重新在石凳上坐了下来。
俞仁也在她旁边的石凳上坐下来,这才发现这石凳实在凉的不行。如今已是快近腊月的天气了,坐在野外的石凳上,就像是从在一块冰上。
“这石凳太凉了,小心生病。咱们还是换个地方谈吧!”俞仁说着,很自然的伸手将赵蕊拉了起来。
赵蕊顺从的站了起来,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可是俞仁仅仅是把她拉了起来,便放开了手。赵蕊有些失望,但她还是跟着俞仁来到不远处的一片松林里。
“是这样的。”赵蕊知道俞仁急着想知道解困他们沈家的办法,于是不再卖关子。
“我前天听到松江的伙计送来的,关于你舅舅家被官兵包围的消息后,便赶紧去拜访了我爹的一位老友。他既是我们东林人的泰斗,又是足智多谋的前辈。我知道他一定能够帮你解困。
起初,他不愿管这件事。说你身份可疑,只怕真与海匪有些关系。我没办法,只好抬出你曾为我们东林党在杭州舍命一搏,赢得声誉的事。并且提醒他,如果你因此事被人整倒,只怕那些朝中的浙党分子又会借机向我们东林党发难。
他这才给我出了个主意。我得了主意,便赶紧赶到松江,然后悄悄派人把那封信,乘人不备时放到你家出外买菜的下人的篮子里。”
俞仁听到这里,才知道,赵蕊是真的有办法,而并不是仅为了见自己,才找的借口。可是,必竟赵蕊对自己的情况,所看到的只是表面,她的办法可不可行,却还不一定。于是,俞仁赶紧追问,“是什么办法?”
“那人给我出了个主意,说只要你能够按他说的做到,不仅你没有罪,你们全家没有罪,你还会因此而得到一份大大的功劳,说不定朝廷还会因此而封你一个官做。”
俞仁有些不信,眼前他可以算是已经被人用刀架到了脖子上,又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好事。但是他也没有马上驳回赵蕊。
“说来听听。”
赵蕊将身子向俞仁身边挪了挪。“你可知道,朝廷为何要突然大力在东南用兵。按说,此时辽东新败,局势急急可危。而东南沿海却太平无事,朝廷应该抽调重兵到辽东才是,实不该于此时在东南分心。”
俞仁点头。“是啊!这也是我想不通的地方。”
“其实,要说起这个原由,也有些偶然。据说是因为现任福建巡抚南居益在赴任的路上,从南京乘船南下,有一次偶然听到几个商人在议论出海贬货的生意。那几个人谈来谈去,所顾忌就只有两个人,却自始至终没有提到朝廷所设的船泊司。便好像这个船泊司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这让南巡抚非常好奇,于是便向那几位商人打听。因为他是便服简行,别人也不知道他是新任的福建巡抚,于是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说是这东南海上,最不可得罪的两个人,一个叫李大小姐,另一个则是一个叫许心素的人。
‘那,难道就不用去通融船泊司吗?’南居益问。没想到那几个人,听到他提到船泊司,都露出轻蔑的神色。
‘朝廷的船泊司,不过是个空头衙门。他们里面的人也都是靠李家与许家吃饭的。只要你把这李、许两家的关系弄好了,你说还用的着去在意这些奴才吗?’
据说这位南巡抚经此事后,一回福建便马上派人暗中混入那些海商当中,终于将这李、许两家的情况大概打听清楚了。
南巡抚是位有手段的人,听说他先是使了一招离间计,反水了海上的一个海盗头目,许以高官,命他与实力最强的李家对抗。可是没想到这家伙并不争气,很快便被李家给收拾了。
所以,南巡抚便又上书,请求朝廷派大兵征剿。
他将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全部都写在了奏折里,又分析认为:正因为朝廷将要向辽东用兵,全力剿灭女真人,才要先派兵肃清东南沿海。需知,东南半壁向为大明的钱粮库,军队的后勤补给,多数都是由此处抽调。如果出事,必将会对辽东的战局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动摇大明的根本,因此必须在出兵辽东前,先肃清东南沿海,以便保证大军能有足够的后勤。
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所以便分别向苏松、浙江、福建各派了一万精锐水师,限他们三个月解决海匪。”
俞仁这才知道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但是他还是没有从中看到自己的机会。
“那,我又有什么机会可以翻身呢?”俞仁着急的问。
赵蕊看着俞仁终于露出一副不耻下问的模样,感觉似乎特别的解恨。一直以来,她总是觉得俞仁在她的面前,就像是一只骄傲的公鸡,好像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主动凑着他,送上门来的,而他则是一副爱给不给的样子。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狡狯。“想知道吗?”
“想!”俞仁肯定的点着头。
赵蕊却突然伸长了腿,将身子向后仰了仰。“呀!坐的久了,这腿实在有些酸。”
俞仁会意,这时候,他可不敢得罪赵蕊。于是赶紧使出自己的绝活,拿出当年自己在发廊理发时偷学来的按摩手法,给赵蕊捏起了腿。其实,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给赵蕊按摩了。前一次是他们俩人被关在杭州的大牢里,赵蕊生病的时候。当时,俞仁为了不让赵蕊一睡不醒,不得不给她做些全身的按摩。
而对于赵蕊,这是她一生最难忘的体验。
捏了一会儿,俞仁松了手。“可以了吧!现在可以说了吧!”
赵蕊似乎还沉浸在那幸福又舒适的享受当中,被俞仁的话惊醒,她这才有些不情愿的张开眼。
“好吧!看在你这么认真给我捏腿的份上,我就告诉你吧!
其实,关键的机会就在这三位巡抚身上。福建巡抚南居益主张力剿,而苏松巡抚熊文灿大人却是主张应以招安为主。他认为,这些海盗向来都在海上混迹,对于东南海域的水道十分熟悉,又善于水战,并不那么好打。
而说到本质,他们都是些生意人,如果可以招安,反而可以利用他们为朝廷每年在海上多收不少的税银,至少也可以省去他们的兵饷银。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
因此,只要你能说服那个海盗巨头许心素接受朝廷的招安。这一边再联络到熊大人,这事便算是基本成了。
如此一来,不论你之前是否真有通匪的事情,也都不会再有人去追究了。而且因为你为朝廷立下的这一件大功,只怕朝廷也还要授你一官半职的。”
俞仁再次陷入了沉思。
“你说的这些都是那人的臆断,总有些一厢情愿,万一他猜测的不对。这位熊大人并无招安之心,那我岂不是自投罗网?”

第一百七十三章 财迷公公
“放心吧!这人曾在朝中为官多年,对于这位熊大人,也是十分的了解,不会判断错的。”
俞仁倒底还是不放心。“你说的这人是谁?”
赵蕊见俞仁追问,便伏在他耳边,轻轻的说了三个字。“李三才。”
俞仁听到这个名字,便不再问了。因为他听说过此人,知道他在东林党中,是与开山鼻祖顾宪成同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而他的成就,无论是官位,还是手段又都远在顾宪成之上。可以说,东林党所以有今天的形势,他完全可以算是功居首位者。
而且李三才善笼络朝士,结识的官员也是遍天下。如果这个主意真是他出的,那么成功的把握至少也有七八成。
“可是,我要如何才能联络的到这位熊大人呢?我也并不认识他身边的人。”俞仁抛出自己最后的一个疑问。
“这也并不难。我走前,李伯父曾一再交待,让我告诉你,万不可直接去找这位熊大人。你可先去找苏州税监孙盛。这位孙公公是个只认钱,不认人的主。只要你银子塞足了,再将以后许家生意上的好处分他一些,不用你开口,他都会主动去向熊文灿提出招安的建议。
而这位孙盛孙公公又是皇上的心腹,只要这个建议是从他口中提出的,就算是熊文灿不愿意这么做,也不行。”
俞仁大喜。“果然是个妙计。”
说完,俞仁爬起身,便要下山。突然想起许倩还在灌木丛里等着自己,便赶紧向那边叫了一声,“小倩,走了。”
赵蕊有些恨恨的道,“跑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