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巨盗 >

第48部分

明末巨盗-第48部分

小说: 明末巨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子吹气说他这一对斧头,要打败我们全浙江的豪杰。我当时还跟我那些兔崽子们讲,我说要是刘头领在,定要挫挫他的锐气,让他知道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使斧的行家。”
“是吗?那……”刘强正要接口。俞仁在旁边重重踹了刘强一脚。
“莫跟他说这些费话。时间紧急,先把人抓起来再说。”
刘强听了这话,突然醒觉。他于是一提钢刀,便带着五名手下冲了上去。“费话少说。要是你钟老三不肯投降,那就请你尝尝我手中的钢刀。
那钟老三见自己这招缓兵之计无效,只好举刀与刘强战在一起。他一面打,一面还在说。“刘头领啊!我那儿新得了不少好宝贝,还有几位美女噢!只要您老放过我这一回,我愿意把它们全部送给您老。怎么样?”
刘强这回不再上他的当。无论钟老三跟他说什么,他只作充耳不闻。
两人动手的同时,其他人也都动上了手。钟老三手下的这批人伸手都很一般,哪里是刘强他们带来的,这五十名左挑右选的精锐的对手。不一会儿,便都被俞仁他们俘虏了。可是钟老三的伸手着实不差。虽然他的年纪已近四十,却仍能将一把钢刀使的密不透风,让刘强占不到一丝便宜。
俞仁焦急的看着两人,眼见着山下钟老三的手下涌上来的越来越多。那十几名负责阻击的,虽然后来又得了十多人上前帮忙,却仍然感觉到吃力,已经有两三人受了轻伤。钟老三聚集在山下的三百多名手下,此时都已向着铁鸡岭上冲上来。
“大伙儿一起上。”俞仁此时再也顾不得刘强的面子。如果再不能尽快将钟老三擒下,来个擒贼擒王,他们今天就危险了。
这些旁边观战的人,早就想这么干了。只是他们都知道刘强十分要强,又好面子。要是不等他吩咐,他们便冲上去,就只怕这位刘头领事后会找他们的麻烦。
现在既然有俞仁的吩咐,这些人便不担心了,反正有事也是俞仁为他们担着。于是,大家一涌而上,没两下,钟老三便被擒住了。

第七十一章 攻心为上
俞仁一见擒住钟老三,马上将他的嘴塞起来,带到那些还在拼命向山上冲的海盗们面前。
俞仁将刀架在钟老三的脖子上,向山下的三百多号海盗喊道,“你们给我听着。你们的头儿。
钟老三已被我们抓住了。我们是李家的人。这次海上劫持商船,与我们李家为难的人是钟老三,与你们无关。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保证不伤你们性命。有愿意离开的,尽管离开。有不愿离开的。还可以继续住在岛上,作为我们李家的一员,我们仍会像从前一样,把你们当作我们李家的兄弟。”
这些人本来还在拼命往山上冲,因为他们见到了他们的老大今天发怒连杀了两人,担心自己不尽力也有可能会成为老大的刀下之鬼。这时候突然听到老大被李家的人给擒住了。说实在的,这些人当中,倒有一大半是暗自高兴的。他们终于摆脱了这个狠毒惹事的头领,过上太平日子了。
俞仁的话刚讲完,便见山坡上,一下子便有一百多人抛下了武器。
俞仁见这一招效果明显,不由的心中暗喜,自信心也大增,于是又抬高了声音道,“请你们放心。我今天与刘头领向你们共同保证。只要你们放下武器,便绝不为难你们。但是,对于那些负隅顽抗的人,我们也绝对不会放过。
再过一会儿,我们李家的大军便要到了。到时候,你们再想投降,那可就没这么容易了。我们李家不是好杀的主,我们也不想看到更多的兄弟流血。所以我现在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你们错过了,那就莫怪我了。”
这一次,山坡下的一大半的人都抛下了武器。那些原本还想抵抗的人,一见身边的兄弟都放下武器了,也都跟着纷纷放下了武器。于是,一时间,山坡下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抛掷武器的“叮当”声。
那几名钟老三的死党,眼见大势已去,也赶紧转身向山下逃去。
刘强一见,便要派人去追。俞仁赶紧阻止了他。“不可,我们方才已经说过了。任他们自由离去。要是我们现在追,闹不好,这些人会以为我们说话不算数。假如惹得他们因此再次拿起武器跟咱们拼命,那咱们可就危险了。”俞仁小声的在刘强耳边道。
果然,这些站在山坡上的海盗们,眼睁睁的看着那几名钟老三的心腹逃向炮台,却没有一人阻止。很多人并不看这些逃去的五人,而是看站在山坡上的俞仁和刘强,看他们有没有什么行动。
他们虽然暂时被俞仁的话打动了,但是还是不能全信。必竟,这可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那是万万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要不是他们原本就与李家打过数年的交道,知道李大小姐一向重信守诺,他们也不会这样轻易便信了俞仁的话。
直到钟老三的五名亲信逃上一条炮台边的小船,扬帆出海去了。这些山坡上最后几名没有抛下武器的人,终于也放下了武器。俞仁这才松了口气。
他向刘强道,“好了。你们下去把他们安排一下吧!不过一定要记住,不可以为难他们。有谁如果刻意刁难,一定严惩不贷。”俞仁的这几句话说的很大声,不仅刘强可以听到,他们这些兄弟可以听到,山下的钟老三手下们也听的清清楚楚。
俞仁刚一稳定陈钱岛形势,便马上让刘强派人去把那些被钟老三劫持的商人们都放出来。包括他们的货物也都还给他们,还有他们的船。虽然经过了这一劫,商人们的货都多多少少的有些损失。可是,他们还是对俞仁他们感激不尽。要知道,在海上被海盗们劫持,能活着逃出去,那已经算是很好的结局了,何况他们还只是损失了这么些少数的货物。
没有人敢埋怨李家令旗的失效,令他们遭逢此劫。他们甚至连想都不敢这样想。他们对李家,只有感激。
当俞仁他们载着陈钱岛上的三百多名海盗,和那些刚刚被他们解救出来的商人们,准备回大衢山时,早已是午后时分。俞仁吩咐刘强,将自己的兄弟分成两队,一队由刘强带队守留陈钱岛,顺便帮助那些在岛上将货装船的商人;另一队则随俞仁押送这些俘虏回大衢山。
他们从陈钱岛上找来的船才驶离海岛没多久,便迎面遇上一队商船。这队商船有七条,都是大海船,上面还都架着黑洞洞的火炮。
还好这些商船的上都挂着一个大大的旗子。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李”字。俞仁看清了这面旗子,这才放了心。
两个船队遇到了一处,相互之间打起了招呼。俞仁这才知道,这个商船队是由曲先生亲自带队,上面还带了两百名,从杭州的闻涛院带来增援的李家军。
俞仁登上了曲先生的船,这才知道。原来,是曲先生在他们走后,觉得不放心,于是又临时征调了七艘刚刚从东洋贬货回来,在大衢山停靠的李家商船。曲先生将商船上的货匆匆的卸了一部分,便载着闻涛院同来支援的两百名手下,向陈钱岛赶来。
本来,李莹想要随船同来的,可是曲先生感觉这个江九郎最近有些不大对劲,于是便力劝李莹留在了大衢山的岛上,坐镇大本营,以防不测。
俞仁于是也将自己这些人怎样偷登上岛,自己又是怎么被石廷柱偷袭,又是怎么最后诱擒钟老三的经过,向曲先生简单的说了一遍。同船来的这些人,听说俞仁智擒钟老三的经过,都不由的暗暗佩服。
在他们眼里,俞仁原本只是个靠走大小姐这层关系,这才受到重用的人。但这一次,他却以自己的行动,将他在众人心中的形象来了一个转换。
听说被石廷柱偷袭砍了一刀,曲先生担心的问,“怎么样?伤的重吗?”
“没事。这一次,真是多亏了你们大小姐呢!不要然,我还真就没命回来了。”说着,俞仁脱下外衣,露出里面的一件银灰色的软甲。
周围的众人发出一声惊叹,都流露出羡慕的神色来。
“怎么?大小姐居然把这件金丝银甲也给你了吗?”这一回,连曲先生都意外了。
“什么金丝银甲?”俞仁十分不解。
“就是你身上穿的这件啊!你不知道吗?”曲先生露出诧异的神色。
俞仁摇了摇头。“不知道啊!这件软甲是我临出发前,你们大小姐派莺儿送来的,还特意叮嘱我,把软甲穿里面。却没跟我说这是什么甲。”
曲先生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这件金丝银甲,仍是大小姐的家传之宝。据说是大小姐她爷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中得到的。后来,便当作传家宝,传给了老爷。等大小姐十五岁,从东洋带船回老家时,老爷便把这件传家的护身软甲送给了大小姐。
你可别小看这一件软甲,它不仅可以防刀枪,还可以防毒。据说穿上它的人,可以百毒不侵呢!
这几年,大小姐总是时刻把它穿在身上,未曾脱离一日。没想到……”
俞仁听说这件软甲如此好,李莹又如此珍视,却为了自己把它脱了下来。这让俞仁的心里又多了几分感动,这几天来,因李莹对他的淡漠而引起的不快,一下子便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由于俞仁他们留在陈钱岛上的人数太少,曲先生于是将自己带来的这两百人分了一百五十人赶往陈钱岛帮助刘强守岛,余下的人,便跟他们一起返回大衢山。
等俞仁一行人的海船出现在大衢山的北面港口时,他看到港口的码头上已经站满了迎接他们的人。而为首的一人,正是李莹。

第七十二章 隆重接风
这一次,俞仁无疑是给他们李家立下了一件大功。不仅攻下了陈钱岛,而且还伤亡极小。由于曲先生提前让快船传回了消息,俞仁他们的船队还没到达大衢山,捷报便已经传到了这儿的总部。
李莹接到战报,既惊且喜。惊的是,石廷柱这个她一向十分看重的人,居然会阵前反叛,对俞仁暗下杀手,而江九郎又没有极时赶到陈钱岛支援。喜的是,俞仁居然就凭着他们这五十个人,不但炸了岛上的炮台,还一举擒获了钟老三和他的三百多名手下。而这一次,他们显然低估了钟老三的实力,原本以为陈钱岛上只有一百来人,却没想到会有三四百人。
当然,风险越大,功劳也就越大。这一次,李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在众手下面前,给俞仁好好的出一次风头了。这是她的私心,是为了帮俞仁在她们李家树立起威信。其实,她在内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俞仁可以与她一起来经营这个商队。可是,她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有些天真。
首先是,她不知道俞仁是什么想法。必竟,他们这些人可是朝廷眼中的海盗。而俞仁的身份她早就打听的清清楚楚了。他是当年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堂孙,他爹在又在南京任刑部主事。他们家虽然不能说是朝廷重臣,但这刑部主事,怎么也是个正六品衔,官级几乎等同于知州,比知县还要大上两级。要说,也算是高干子弟了。
要这样的一个高干子弟,跟着他们这些海盗一起混,且不说俞仁是什么想法。李莹自己从内心里,也觉得这样太委屈他了。但是,让李莹意外的是,从俞仁最近几天的表现来看,他不但没有一丝鄙视他们这些海盗的意思,而且还似乎很以能与他们混在一起为荣。
这让李莹既快乐,又有些为俞仁担心。她总觉得俞仁是个有大才的人,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她也很想俞仁能有一翻建树。可是,她又很明白,俞仁的前程在朝廷,而不是在她们这些海盗身上。
但是,要是俞仁真的为朝廷立了大功,到那时,他成了名动四方的大人物,他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