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巨盗 >

第93部分

明末巨盗-第93部分

小说: 明末巨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织房也已被这些下人们给贪没的不复存在了。
对于许海,俞仁是放心的。必竟,他与李莹的关系非浅,人家又是家资巨万之人,沈家的那点家资在他们眼里,也还算不得什么。何况,他们之间还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于是,俞仁毫不隐瞒的将沈家的近况,以及自己的担心统统说了出来。
许海听了俞仁的话,也陷入了沉思。这倒确实是个难题,如果光光是缺银子的事情,他倒可以帮的上忙。可是这种沈家内部经营的事情,他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俞仁叹了口气,“可气那姓焦的推官太过贪心,不然,让官府发文追捕,倒是不难抓住这几个家伙。只要抓住这五个领头的,下人们的贪心也会收敛一些。”
听了俞仁这话,屏风后传出一声冷哼。接着,一个清亮的女声响起。
“姐夫莫不是读书读多了,眼下这世道,怎么能将希望放在官府的身上。你沈家家大业大,那些贪官正愁没机会在你们身上捞一把。你若真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他们不搞的人家破人亡,也不会罢休啊!”
说着话,从屏风后走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
俞仁见这小姑娘虽然才只十四五岁,说话却是一副老成模样,倒也不敢轻视。
“这位是……?”
“噢!这是家兄的掌上明珠,也是咱们许家的智多星——许如云。”
俞仁突然听到这个名字,倒是一愣,便随口说了一句,“怎么叫如云?”
“我本叫许倩。三叔他们都说我脑子里的想法,便像是天上的云彩一般,又多又让人难以琢磨,所以就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如云。”许倩道。
俞仁笑起来,“原来如此。噢!方才听小妹说到我家的事情,似乎有什么好办法?不知可否赐教一二啊!”见这小姑娘跟个大人一样,而且虽然首次见面,却一点也不生分,还叫自己姐夫,俞仁便也不客气的问起了主意。
许倩笑起来。“人家都传言俞相公是位有着天纵之才的奇人,看来也不过如此嘛!你明明都已经经历了一次这样的事情了,却怎么还是没有参透呢!看来,你还是得跟在李莹姐姐身边,多历练历练才行啊!”
俞仁听着这么一个比自己小上四五岁的小姑娘,用一种长者的口吻教训着自己,却不敢回嘴,只能连连点头。
一旁的许海听了,也笑起来。“倩儿,你就别卖关子了。想到什么好主意,就快些说吧!可别耽搁了正事。”
许倩这才在旁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我这主意其实并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李莹姐姐告诉我的。”
俞仁心里一喜,忍不住便冲口而出。“她也在这儿吗?”
许倩调皮的向俞仁做了个鬼脸。“莹姐可没来。我说是她告诉我的,是说她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可不是说她在口头上告诉我的。
你可还记得两个月前,莹姐在大衢山海岛上处决钟老三全家的事情吗?”
俞仁点点头。那一次是他所经历的第一次屠杀,让他毕生难忘。
“既然你没有忘记此事,怎么就想不出你眼下的事情如何处理呢!当时莹姐为什么执意要杀钟三全家?你难道认为她真的就是个好杀的人吗?”
“她是杀一儆百,防止其他人也跟钟三学。”俞仁答道。
“这不就行了。那么,此时你们沈家的形势不也正与此相同嘛!”许倩耐心的道。
虽然经过了许倩的引导,俞仁一时还是没有想出什么好的办法。“只怕用不上吧!我们家的情况与此必竟不同。再说,我现在连他们的人都抓不住,更不要说杀他们了。”
一旁的许海却突然拍着大腿叫起来。“噢!我知道了。这事交给我来帮你办。
我们许家在松江倒也有不少的朋友,我即刻派人下去,保证三天内把这五个不知死活的家伙给抓回来。到时候,贤侄招集你们沈家的上下人等,也开一个公审大会。”
许倩却摇了摇头。“这可不妥,只怕得要改一改。大明律是不允许动用私刑的。万一出点意外,还要吃官司。不如,由我们把人抓住,然后再逼他们自己回去负荆请罪。
姐夫你也不必动他们一个汗毛,只需将他们向官府一交。待到官府给他们判了刑,我们再派几个人,在半道上把他们给做掉。
【今天放假了,加更一章。希望看的爽的朋友们,多多投票啊!没收藏的朋友收藏一下。】

第一百四十章 许家大少
如此,谁都知道这五人的死,是因为贪没你沈家家财的结果,可是又没有任何证据说是你干的。官府就算有意为难,也找不到姐夫的头上。这才是上上之策。”
许海听了侄女的话,连连点头。“小倩考虑的果然比为叔周全的多了。正应该如此。”
俞仁还有些犹豫。“是不是太狠了些!要不,把他们每人痛打一顿也就算了。”
许倩冷笑一声,“姐夫你这是妇人之仁。对待这样的事情,就是要狠。不狠,那些心里存着歪心思的人怎么会怕!‘矫妄需过正’您难道没听过吗?
要是按您说的,只是把他们痛打一顿,那些心怀鬼胎的人便会存着侥幸心理。反正抓住了,也不过是被打一顿。可要是万一没被抓住,那可就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你想他们会不会冒这个险呢?”
俞仁没有说话。良久,俞仁才道,“好吧!那就按小倩妹子的主意办吧!”
于是,三人又商议了些具体的行动细节,俞仁便想回去。许海却极力挽留,而且说,天快黑了,此时出船实在太危险。
没办法,俞仁只好在南沙岛上住了一夜。
当天下午,许海让许倩带俞仁在岛上各处转一转。许倩找了两匹马,带着俞仁沿着南沙岛的海边大致的转了一圈。
这南沙岛虽然比浙江的大衢山要小些,可是看许心素在此岛上的经营,却比李莹的大衢山海岛还要高明不少。此处的荒山野地并不很多。从远处看,水网穿梭,倒是很有一派江南水乡的模样。
据许倩介绍,现在这个岛上的住户不下千家。每年岛上产的稻米供岛上的全部食用还有多了不少。虽然许多人都传言,说岛上的人是家家都出海贩货,其实却并非如此。
真正出海贩货的人家不过百余户。而其他人家都是本份的农户。不过,这些出海的人家得了巨利回来后,也都会拿出些来分与乡邻。所以,虽然在这座岛上贫富差别也很大,大家却相处的很融洽。
两人正说着话,便见前方两匹快马向他们直冲而来。
“小妹,小妹!”
俞仁远远的便看到两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乘着两匹快马向他们奔过来。其中一骑上坐着的人还拼命的向俞仁身旁的许倩挥着手,一面大叫着。
许倩看到这一幕,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他们是?”
“那是家兄许克明。旁边的是我表哥刘清。”许倩只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便不再多说了。
两匹快马从水田间直接穿行而来,带起了点点泥水和几棵长有半尺长的水稻。
两匹马来到俞仁两人近前勒住了马。
“哥哥,你怎么又是这样!爹爹不是早有严令,教我们任何人不得随意践踏庄稼。你好好的大路不走,非要踩人家的水田。要是让爹爹知道,又要罚你了。”许倩板着一张脸严肃的道。
“我这不也是看到小妹高兴的嘛!一高兴便把这茬给忘了。小妹千万不要告诉爹爹。不然,我一定又要挨板子了。上次挨打的地方,这如今都还没有好干净呢!”许克明现出一张苦脸,向许倩求情道。
“哥哥,表哥,你们不是随爹爹去湖州采办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许倩放过了此事,没再多说。
“这次的生丝,采办的十分顺利,所以爹爹让我们先一步回来。估计爹爹明天也要到家了。”许克明说着,看了一眼俞仁。
“妹妹几天不见,果然大长进啦!怎么也改了喜好,跟哥哥学玩声色犬马了?什么时候找了这么一位,我倒是第一次见。不是咱们岛上的吧!嗯,看模样倒也不差,身板子也够结实,家里穷点倒没什么关系。”
俞仁听到许克明的这话,差点没吐血。什么话,这小子把自己当成了什么人,“吃软饭的?还是鸭子?”
因为这次来岛上,俞仁有意的想要隐瞒身份,所以穿的一身旧袍子。这许克明便由此推断,眼前的这人是个毫无身份的穷小子。也上正因为此,他才会想到,自己的妹子带着这么个穷小子出来逛,八成是看上他了。
他却不想一想,在大明,有几个穷人家的小子能会骑马的。
只一句话,俞仁便判断出这个许大少爷是个草包。至少比他这个聪明过人的妹妹差多了。
“哥哥不得无礼。这位是李莹姐姐的朋友。来我们家是有事找三叔商议的。既然明天爹爹到家,正好咱们再议一议。”许倩没有完全点透俞仁的身份,她十分了解自己的哥哥。怕说多了,又要引出他的什么怪话来。
“不知哥哥这次出差,有没有什么见到什么奇闻异事?说来与小妹听听!”许倩怕他哥哥在俞仁的事情上多纠缠,等会儿又说出什么不妥的话来,于是赶紧将话题岔开。
许克明摇了摇头。
“这次出去,爹爹说朝廷对我们许李两家已经暗中留心上了。让我们不可多事,还特意隐匿了身份。除去收丝便是赶路,一点也不让我们出去玩,实在是无聊的紧。”
许倩到听这话,脸色一正。“噢!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不知道。听爹爹说,好像是李家那丫头有派人来给我们报讯了吧!说是朝廷最近接连下了几道旨意,着令江浙、福建的各巡抚着力清剿海寇,不得推委懈怠。那福建巡抚南居益已经开始向李家下手了。听说李家那自视聪明的丫头还曾吃过他的暗亏。
要我说,让朝廷把他们李家清剿干净了,倒也省心。省得她总在我们家面前嚣张。”
俞仁听这许克明说话对李莹无礼,便有些不高兴。一旁的许倩多次向哥哥使眼色,可许克明却视而不见,显然并没把俞仁放在心上。
“哥哥不可轻信奸人挑唆。李许两家同体一枝,可谓是唇亡齿寒。如果李家倒下了,接下来要倒掉的便是我们许家。如果朝廷真的要对李家动手,我们须当是尽出精锐,为李家与朝廷一争长短。万不能坐山观虎斗。”
许倩斥道。虽然许倩比许克明小三四岁,可是这许克明还真有些怕他这个妹妹。听到许倩说的严肃,许克明倒也不敢与妹妹争辩,何况,他也知道妹妹其实说的是对的。于是道,“我是跟你们开玩笑的。李莹怎么说也算是我表姐,我哪会真的希望她有什么不好。”
许倩瞪了她哥一眼,“这种玩笑,下次还是少开。免得让人误会!”
俞仁一旁冷眼旁观,虽然才只与这许克明初次接触,但是通过他方才的话可以看了,此人显然对李莹和李家心存不满。不过,这倒也并不是他所关心的。不满就不满吧!反正许家也不是这许大少爷说了算,凡事还有他爹和许海在呢!还轮不到他来做主。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李莹的近况不知道怎么样了。
上次在南京时,他派了个人去杭州送信。信虽然送到了,那人在杭州等了三日,却没有等到李莹的回信,只好回来复命。那时俞仁便在猜测:是不是李莹出了什么事,不然怎么不给他回信呢!
此时听说许克明他们刚从浙江回来,倒正好可以打听一下消息。
“不知许公子可有李家最近的消息?”
许克明斜眼看了俞仁一眼,本不欲答他。可是见妹妹也一脸期待的样子,于是便道,“倒也没太多消息。我们先到的杭州,在城里却没有找到李家的商铺,所有原来的铺子都关了门。

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