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257部分

辛亥大军阀-第257部分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世凯的魄力还是有的,指示下去后,下面人很快就发动了相关的舆论,大肆批判国民党的叛国行为,然后又把当初孙文试图用满洲蒙古换取曰‘本贷款的事情拿了出来,加上其他的零零碎碎的小事已经北洋捏造的虚伪事实,在报纸上大肆宣扬了一番,把国民党骂了个狗血淋头,而这个时候国社党也是巧妙的配合起来袁世凯来,大肆宣扬国民党的劣迹。、
    经过这一番充分的舆论准备后,五月十五号,袁世凯宣布国民党为叛国组织,孙文、黄兴、宋教仁等国民党重要领导人为叛国者,进行通缉。于此同时驱除国会中的国民党籍议员。
    一时间,国民党就四分五裂,再也没有当初那种国会第一大党的气派了。
    宋教仁为此痛心疾呼,这个改组后的国民党可是他的心血所在,当初宋教仁要改组同盟会成立国民党的时候,孙文和黄兴等人都是不去怎么看好,孙文最开始甚至都还不是国民党的成员,直到后来才加入进去当了理事长。宋教仁还指望着用国民党从国会中争取组阁的权力,事实上进行的也极为顺利,国民党成为第一大党,哪怕是当初的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以及统一共和党联合起来组建了进步党,也无法撼动国民党是国会第一大党的事实。不过进步党的组建也让国民党独自组阁的愿望落空,不得已之下宋教仁是打算着和进步党协商,准备联合组阁。
    然而这一切的努力现在却都化为了泡影,突然起来的暗杀时间被陈敬云和袁世凯两人利用,最后把矛头指向了国民党,而后更是还没等国人反应过来,这两者就已经分别进兵江西和安徽,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把江西和安徽给拿了下来。让革命党人失去了最后两省的地盘,而没有地盘的国民党也就成为了无根之萍,面对袁世凯的驱逐无能为力。
    “他袁世凯倒是心急的很,这就把国民党给解散了!”陈敬云对于袁世凯的这个做法是理解的,甚至是支持。他和袁世凯之间的战争归战争,但是现在来说他们都有着同样的敌人,那就是国民党,现阶段就是要把革命党人的所有势力全部铲除,避免后患,要知道现在国民军可是占据了江西,和国民党之间已经成为生死大仇的敌人,两者之间已经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再者,现在中国的军阀实在多了点,能少一个是一个。
    国民党完蛋了,孙文和黄兴乘搭了曰‘本人的船先是逃到了上海租界,然后袁世凯的通缉令发出后,他们就是东渡到曰‘本,准备依靠曰‘本为革命基地,试图再来一次革命,上一次的革命对象是满清,而这一次,他们的革命对象就变成了袁世凯和陈敬云。宋教仁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没傻到留在国内被抓了去,当即也是紧随孙文和黄兴其后,逃到了曰‘本。不过到了曰‘本后他的曰子不太好过,因为孙文已经筹划着重新组建国民党,而这个国民党已经和当初宋教仁弄出来的国民党不一样了,因为孙文鉴于之前同盟会的失败,认为革命首先需要忠诚,所以要求入党的时候对他宣誓忠诚,永生不得背叛,而这样的行为让宋教仁极为不满,认为这样的党章已经严重违背了共和精神。
    “如果党员宣誓对先生效忠,那么他和袁世凯和陈敬云又有什么区别?”宋教仁毫不顾忌孙文的面子,在曰‘本公开表示自己不会加入新组建的国民党。这些革命党残余力量在曰‘本的事情自然已经是后事,暂且不提。
    国民党垮台后,国会中议员人数严重不足,趁着这个机会袁世凯以国会议员人数不足的理由宣布解散第一届国会,重新选举。自从国会组建的那一天起,袁世凯对这个国会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碍手碍脚不说,还企图推翻他的统治,不管是组阁还是改选总统都是袁世凯不能忍受的。
    所以现在一有了机会,他就毫不犹豫的把国会给解散调了,这样一来,没有国会的牵制,他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至于重新选举国会嘛,慢慢拖着,等第二届国会选举完成后,至少也得是明年了,而这段时间里已经足够让他做很多事情了,比如完成国内统一。
    只要把国内统一了,到时候还怕什么国会牵制嘛!
    甚至他都想着,如果自己真的能够完成中国统一,带领中国完成复兴,那么这份功绩已经足以让他名留青史。纵然不能和汉唐时的那些伟大帝王相比,但也应该是数百年来的第一人了。如果真的能够完成,到时候自己再退下来安享晚年也是一件美事。
    袁世凯并不是一个短视护着古板的人,他也知道那些什么国会政治的好处,也知道军权政治的坏处,但是他更清楚,现在这个时间弄什么多党政治都是假的,不管是陈敬云还是南方的其他大小军阀们,哪一个都是不会在乎什么国会,中央,他们害怕的只是北洋的强大军力而已,只要把他们都给收拾了,有了稳定的国内基础后,才是实行国会党派政治的时候,现在嘛,他需要权力来完成这个基础。
    在一个乱世里,不管是袁世凯还是孙文黄、兴、蔡锷,甚至段祺瑞冯国璋之流,这些人都不能用单纯的好坏去区分,身处高位的人想法和普通人总是不一样的,尽管他们所坚持的道路和方向都不一样,倒是最终的目标却是差不多的,那就是为了中国的复兴。有些人选对了,并且成功了,那么他就是伟大的爱国者,有些人道路选错了,并且失败了,那么卖国者之类的头衔就得待在他们头上。
    至于个人私利、权力欲望这些,某种程度上已经和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联合到一起,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毕竟像慈禧这样为了弄个私家园林就把国库掏空的奇葩没有几个。袁世凯、陈敬云这些人能够享受的基本都能享受到了,私人钱财对他们而言已经没有意义,剩下所在乎的不过是‘名’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了。
    和袁世凯一样,现在的陈敬云也已经开始朝着这方面转变,在国民军体系里,陈敬云的权力已经到顶了,钱财而言对他没什么意义,那么所剩下的就是心中的所谓理想和身后名了。
    五月十七号,福州港口里的另外一端福州舰队专用港口内,停泊着大大小小十余艘军舰,这些军舰里头有海圻这样的四千余顿的大军舰,也有海筹号这样的两千多顿的中型军舰,当然更多的则是那些数百吨的小型军舰,其中绝大部分也都是炮舰。
    而这些军舰当中,有三艘显个格外显眼,这三艘军舰的个子在这一大群军舰当中并不显的大,但是和其他众多三四百吨的小军舰相比也就显得状况多了,尤其是这三艘几乎一摸一样的军舰排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格外的壮观。
    这三艘军舰就是长乐级炮舰,分别是在马尾船厂建造的长乐号,从曰‘本回国已经月余的永丰号、永绩号。这两艘炮舰回国后先是抵达上海,然后进行各种测试训练,并与数天前和海筹号一起抵达福州港。
    …………………………………………………
    雨天地理不过关,写这几章的时候也没怎么细看地图,导致认为是安庆位于长江南部,以至于写的时候把安庆放在了长江南部,还得多亏了‘yin者无敌’指出才发现。现在已经对前文多个章节进行了细微修改,换成是国民军第六师渡江后攻占安庆,这不会对整体剧情形成太大的影响……造成的阅读理解不便,各位多见谅!


第三百零二章 迁移
    这两艘炮舰抵达福州港后将会和福州舰队的其他军舰主力一起护送陈敬云去上海参加一场规模宏大的新军舰入役仪式。前清向列国所订购的众多军舰已经在1913年的上半年陆续回国,包括了美国建造的飞鸿号,德国建筑的三艘小型驱逐舰,意大利和奥匈建造的各一艘小型驱逐舰,这些军舰回国后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训练,现在已经差不多完成相关的训练任务,至少开出去不会翻船,真正要形成战斗力还得一段时间的磨合训练。
    这些外购军舰陆续回国,加上马尾船厂承建的长乐号,江南船厂承建的两艘炮舰也已经舾装完毕进行了相关的海试。近期内中国海军的实力大增,这样的事情海军方面显然是不会放过一场显摆的机会,甚至拿出了内部经费要搞一场规模宏大的入役仪式。
    海军处的显摆当然不是单纯为了满足虚荣心,更重要的目的则是要把海军显摆给陈敬云看,让陈敬云对海军满意后加大对海军的支持力度。要知道虽然1913年度的军费分配当中,海军方面的军费可是紧巴巴的,原有的几百万经费维持原有的舰队规模就已经很难了,现在增加那么多新军舰,而一年后还会有更多,更大的军舰加入到海军当中,这些军舰可不是造出来摆着就可以了,还需要大量的军费来维持。而国民军的财政那么紧张,首先要满足的可是陆军,海军只是次要角色,要争取经费,那么就得拿出相应的实力和成绩来。
    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海军处的那些海军将领们搞出来这么一场大规模的海军新军舰入役仪式了,也就不难理解萨镇冰亲自请陈敬云前往上海参加这场规模宏大的入役仪式了。
    得知海军要搞这么一场入役仪式,还要请自己去上海主持,陈敬云也没反对,他原本就是打算近期去上海、南京那边去一趟,一方面是想要去苏南地区视察一番,那么多国民军主力待在苏南,长时间不去亲眼看着就会担心。同时他也是想着东南宣抚使的总部继续留在福州已经不太适合了,国民军的地盘越来越大,国民军的重心也已经在苏南等长江流域地区,陈敬云继续留在福州的话已经不太方便,他是准备把东南宣抚使和国民军总司令部搬到南京去,这次也好去做好前期的铺垫和准备。
    国民军现在需要一个重要城市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而这个城市最好就是南京了。南京虽然还处于前线,但是它的政治影响力是福州,广州、杭州、上海这些城市都无法比较的,国民军要想继续发展壮大和北洋争夺天下,就必须给国人一个明确并且强悍的信号,而这个信号没有比把国民军总部和东南宣抚使府搬到南京去更明显了。除了给外部人一个明确信号外,更是给国民军体系的内部人员一个明确信号,让他们知道,陈敬云是要争夺天下的,国民军是想要取代北洋的!
    有了奋斗的目标那些手下们才会更卖力,开国功臣的名头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拒绝的。
    只不过这事还是过于重大,陈敬云也不想‘艹之过急,毕竟东南宣抚使府的机构已经变得极为臃肿庞大,各种机构和官员的数量甚至已经被北洋的中央政斧差不多了,加上国民军的总司令部也是规模庞大,这不是说迁移就能够迁移的,总得安排好了后才能够成行。为此国民军之前已经让袁方派遣了司令部的部分人员先去南京,进行迁移国民军总司令部的前期准备,同时也安排了东南宣抚使府的行政人员前往南京,为东南宣抚使府的迁移做前期准备。这些前期准备工作进行着的时候,陈敬云也是对下面的一些重要将领和官员进行的通风,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和陈敬云预料的一样,陈敬云的这个准备让他们极为兴奋,纵然心中有些疑虑但是也没有考虑太多,全都是举手赞成。
    国民军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是谁都知道国民军是想要和北洋争天下了,不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