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445部分

辛亥大军阀-第445部分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正是这一点大大刺激了中国海军的萨镇冰等人,于是乎才是迫不及待的加速飞机海上起降试验,先是修了一个陆上训练基地,模拟海上的狭小甲板进行起降,同时购进泰山号并进行改装。
    另外身为海上起降的技术开创者美国也还在继续进行海上起降试验,另外英国也因为欧洲大战的爆发,飞机技术的升级换代非常快,所以在进行了水上飞机的试验和装备后,英国也是正式提出了航空母舰的计划。
    总体上来说,这几年内世界上各国海军基本上都是看到了飞机的巨大潜力,并且人人都不傻,那些海军将领们哪怕是坚定无比的巨舰大炮主义者也都想着把飞机带到海上去为舰队提供侦查支援,虽然这年头除了陈敬云外就没有人认为航母以后会取代战列舰,但仅仅是航空母舰提供的侦查力量就足以让世界各国海军为之重视了。
    在航母发展上中国海军比世界列强海军唯一具备优势的就是:陈敬云比他们更重视航母,而且非常确定航母会取代战列舰!
    说起飞机普遍进入各国海军的视野,这个和这几年来尤其是去年欧洲战争爆发后的飞机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在一战爆发前,意土战争为飞机提供了第一个战场,而随后中国爆发的数年内战中,中'***'阀当中的国民军空军和北洋空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空军对抗,最后是北洋空军以全面失败而告终,但是那也让世界列强看到了飞机的巨大作用,由此也加速了一战前世界各国空军的发展,在一战爆发前,英法德三国加起来的飞机已经超过了六百架,而其中德国就是占据了半数之多。不过在一战爆发前这几个国家的飞机依旧停留在原始时代,甚至连中国空军的飞机都是不如!
    在一战爆发前,中国空军的d5a战斗机能够完爆英法德等其他所有国家的飞机,然而一战爆发后,各国的空军开始参战,进行侦查,打击敌军炮兵的较射气球等等,如此一来双方之间的空战也就爆发,刚开始的时候双方都是没有专门的战斗机,只有加装了机枪的旧式飞机,而且也没有可以进行机头射击的飞机。开始那两个月还好,但是数个月后,德国方面却是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获取了中国d5a战斗机上的机枪射击协调器还是说自己研发出来了射击协调器,并将其装备到了福克e战斗机上,于是乎欧洲战场上的空中均势迅速被打破,德国福克e战斗机几乎如同单方面屠杀一样清理着欧洲战场上空的英法飞机,以至于让英法飞机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甚至配属三架战斗机为一架侦察机进行护航。
    为了解决这种状况,英国人找到了中国方面,因为他们也得知中国空军的飞机有着类似装置。机枪射击协调器一直以来都是被中国空军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外界只知道中国空军的飞机可以在机头进行射击,但是怎么办到的却是不清楚,其他一些国家也是想出了诸多办法,比如在螺旋桨轴上装置机枪,又比如在机翼两侧安装机枪,甚至有着推进式的飞机,也就是把螺旋桨装在机尾,机枪装机头。
    陈敬云得知此事后,觉得既然德国人已经装备了射击协调器,那么不用一两年全世界估计也就知道了,德国人就算在怎么保密也是无法阻挡射击协调器的秘密外泄,因为只要是上战场的飞机就有可能坠毁,有坠毁就有可能被英法两国缴获,短则一两个月,长不过一年机枪射击协调器的技术就能扩散到全球。
    所以现在把这种技术转让给英国和法国人捞一笔也是不错的。


第五百一十一章 F1战斗机
    有着这些考虑后,陈敬云就是吩咐了下去,技术可以买,但是必须和飞机一起买,买个技术赚不了几个钱,卖几百架飞机出去才是赚钱的生意。同时福州飞机制造厂搬迁到了蚌埠后,蚌埠飞机厂因为欧洲爆发战争的缘故无法获得发动机,所以提出了进口发动机以及相关技术专利的要求,毕竟有了发动机才能造飞机不是。
    这年头,航空发动机的技术是法国一家独大,英国人的飞机所用的航空发动机技术都是引进的法国航空发动机技术,而美国人引进的又是英国人的技术,所以说法国人是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源头也不为过。
    战争时期一切都好说,面对前线的飞机一架接着一架往下掉,法国人以前死活不肯卖的航空发动机专利技术立马就扔到了中国面前,得到了这份宝贵的技术资料后,上海动力公司的航空发动机部门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仿制工作才算是真正的走上了正规,甚至和上海动力公司联合开发航空发动机的美国企业都为此获益不少。上海动力公司航空部的专家认为有了这份技术资料,加上美国提供的精密制造设备以及原材料,上海动力公司仿制的第一款航空发动机很快就能装备到中国空军的飞机上了。
    法国人给了航空发动机的专利技术后,中国方面也是迅速开工为英法两国提供飞机,按照双方的协议英法两国各自向蚌埠飞机厂下了一百架d5a战斗机的订单,以单价一万元计算就是高达两百万元的生意,而蚌埠飞机厂因为获得的利润最少是半数,因为d5a战斗机的成本价不会超过三千元,蚌埠飞机厂给中国空军和中国海航提供的d5a战斗机单价是五千元左右,而现在欧洲战争爆发,军械价格翻倍的情况下卖一万元也是不难的。当然了更关键的是这批订单本来就不是什么正常的商军械订单,英国两国基本上就是直接扔出来两百万为的就是换取机枪射击协调器的技术而已。
    高达两百架的订单蚌埠飞机厂一时间也造不出来,按照他们每个月最高几十架的产量难以短时间内满足这两百架飞机的订单需求。不过订单虽然下了,而且连钱都提前全额付款了,但是英法两国并没有指望着中国能够短时间内就提供大量的d5a战斗机了,所以经过协商后,英法两国就直接把中国空军中现役的部分d5a战斗机给买走了。
    这三十多架战斗机英法两国一买到手,一大批的技术专家就是开始研究,然后一大群人看了半天后总算是把射击协调器这玩意给找出来了,紧接着就是直接通过电报向英法两国国内回报了相关的信息和技术参数。
    于是乎这二十多架d5a战斗机甚至还没有装船离开上海的时候,法国的飞机厂内就已经开始生产装备了射击协调器的战斗机了,甚至为了尽快能够投入战斗是一边直接仿制d5a战斗机,一边设计研发新式飞机。
    中国空军本来就是要准备对现役的飞机进行升级换代了,这年头飞机的技术发展实在太快,现今的d5a战斗机还算是领先,但是估计不用几个月就得落后了,再等两三年时间国民军的现在装备的所有飞机都得落后了。
    正是因为飞机的升级速度很快,所以陈敬云早就是吩咐过空军要进行下一代飞机的研发,甚至进行下下一代飞机的预研工作,为了研发更先进的飞机,空军部甚至投入了巨资建设了一个大型风洞,并且和上海动力公司签订了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合同。
    可以说空军的军费预算中,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各种项目的研发工作上面,包括新式战斗机,新式远程轰炸机等,新式侦察机,为了这三款新式飞机所配套的项目多如牛毛,比如航空发动机,比如机载无线电设备,再比如新式的航空机枪,甚至到飞机起降时的轮胎和起落架都得进行专门的研发。
    空军代号为f1的战斗机项目早在1913年下半年就开始进行了,当时空军刚装备d5a战斗机不久。而d5a战斗机实际上是从d5侦察机上改装而来的战斗机,其姓能对付以前的那些原始落后的飞机没有问题,但是随着欧洲战场上的各式飞机不断出现,d5a战斗机的姓能很快就会变得落伍,而作为d5a战斗机的继任机种,代号f1的战斗机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专职战斗机而设计,为了让f1战斗机取得更优良的飞行姓能,空军甚至投入了巨资建设了一个大型风洞,为新式飞机的研发提供各种试验数据。
    然而f1战斗机项目的进展并不顺利,首先是空军提出要飞机具备优良的空战姓能,为此提出了装备新式航空机枪,而不是现在的从麦德森轻机枪改进而来的航空机枪。新式航空机枪的研发困难之余,航空发动机的进展也一直麻烦,一开始是准备进口发动机,后来欧洲战争爆发后断掉了来源,所以又是开始寻找其他发动机来源,这诸多问题一拖再拖,就导致了f1战斗机项目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能够正式定型。
    然而空军方面却是对f1战斗机依旧保持了极大的兴趣,并继续投入资金研发,航空机枪的问题在南京轻武器兵工厂进行了一年多的研发后,终于是成功的研发出了一款,同时也算是世界上第一款航空机枪,现在世界各国空军所装备的航空机枪大多还是从其他机枪上改装设计的。
    而航空发动机的问题也在获取了法国人的技术资料后获取了极大进展,空军的战斗机设计部门根据各种现有的技术条件,在历尽差不多两年的研发设计之后已经是把f1飞机基本外形和参数给确定了下来,并制造了数架原型机采用囤积的进口发动机进行试飞,而试飞的效果让空军极为满意。
    f1战斗机,采用单发单座的布局,并抛去了以前的双翼而采取了中单翼设计,同时为了补充中单翼而造成了机翼不够坚固,采用了张线加强。机体的设计完全是围绕着如何取得空战优势而进行,在经过了大量的风洞试验后才是确定了最后的外形,其爬升、瞬盘等姓能全面优于d5a战斗机,而最高速度达到了一百七十公里每小时,最大航程为六百公里,机头装载一挺7。92毫米的航空机枪。从速度和航程来说,f1战斗机并不没有比d5a战斗机提高太多,但是两者的空战姓能却是天差地别的,具体到甚至f1战斗机面对d5a战斗机时就如同d5a战斗机面对b3轰炸机一样。
    而这就是专职战斗机和兼职战斗机的区别了,这同样是为什么法国空军早期装备的d5a战斗机的速度高达一百六十公里,但是在欧洲战场中和德国的只有一百二十多公里时速的福克e3战斗机打的不相上下的原因,因为两者缠斗起来后福克e3战斗机占据了太大的优势,而d5a战斗机只能是单方面的依靠速度,但是很多时候不是说想走就走的,比如要前往特定地区侦查或者轰炸的时候可不能直接掉头就走,而当德国空军装备了速度更快的福克e4战斗机后,d5a战斗机的速度优势就是被迅速抵消并被大量击落,不过那时候法国空军自己设计的第一代专职战斗机也是陆续服役了,倒也能挽回局势。这也是英法联军中的两百架d5a战斗机只在前线服役了短短半年不到后就迅速退居二线的原因。
    f1的原型机进行着密集试飞的时候,空军的其他几种飞机的研发工作也在进行中,比如对b3轰炸机的改进,主要改进工作就是更换发动机,加大航程。使得改进过后的b3轰炸机速度虽然没有提高,但是航程却是提高到了八百公里,载弹量也进一步提升到了六百五十公斤。
    而和f1战斗机项目差不多同时展开的新式远程轰炸机研发由于没有太大的急迫姓,加上大型飞机的研发和生产都耗资较高,所以进展相对于f1战斗机来说更满。
    对于空军和海航来说,现在飞机的轰炸任务都不算太成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