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1080部分

国策-第1080部分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共和国陆军算不算得上是世界上头号陆军,用20万部队打赢任何激烈程度的地区战争不算太高的要求。

用外界的评论来说,如果共和国不急于取胜,并且更加合理的使用兵力,在印度战争期间,20万地面部队也能击败印军。当然,前提条件是,第三次军事改革提前5年进行,并且在印度战争爆发前取得全部成果。

作为大国陆军,仅有20万主力部队肯定不够。

虽然在某些人看来,第三次军事改革中,陆军就是用“战斗单位”取代了原来的野战军,但是这绝不是简单的替换,而是总体战斗力的提升。按照项铤辉提出的改革方案,与“战斗单位”配套的二线部队,也就是“机动单位”才是原野战军的对应部队。也就是说,14个野战军中除掉20万精锐人员之外,剩余的大约30万官兵成为了陆军的二线部队,而原先的二线部队改编为预备部队。因为“机动单位”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国内安全,所以需要承担一些社会义务,比如守卫重要军事设施、军事基地、战略仓库等高价值的战略设施,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参与救灾、救火等社会活动。最重要的是,“机动单位”是由野战军直接演变而来,除了番号有所变化之外,编制体系并没发生多大的变化,甚至连指挥体系都与以往一模一样,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机动单位”能够随同“战斗单位”一同执行作战任务,或者为“战斗单位”提供兵员。说简单一点,“机动单位”就是“战斗单位”的战略预备队,是共和国陆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新的编制体系,赋予了共和国陆军更加灵活的作战能力。

事实上,正是需要更加灵活的作战能力,才对编制做了调整。

用项铤辉的话来说:印度战争之前,共和国陆军一直在家门口作战,而且往往有十分明确的目标,为战争做了充足准备,能够依托本土庞大完善的交通系统,因此在战斗中无往不胜;印度战争之后,共和国陆军必须走出家门,到更远的地方去作战,再也无法依托本土的基础设施,必须具备更加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与战略机动能力,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战胜更加强大的敌人。

由此可见,“战斗单位”确实是最适合未来战争的地面部队。

除了非常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之外,战斗单位的战略机动能力也非同一般。在标准配备的情况下,一个战斗单位的兵力在2万人左右,各类武器装备与持续作战1星期所需的作战物资的集成总质量在30万吨左右,能够由1支拥有8艘战略投送舰的运输部队送往世界上的任何一座港口,并且在到达之后的12个小时内形成基本战斗力,在24小时内形成全部战斗力。如果由80架Y…16运输机进行空运,能够在24小时内将战斗旅投送到2500千米外的战区,在1周之内空运全部作战力量与作战物资。

毫无疑问,“战斗单位”的战略机动能力足够强大。

为了确保陆军的战斗力,除了在编制上着手之外,还得在装备上下手。

严格说来,应该是有什么样的装备,才有什么样的部队。如果装备跟不上,即便编制再完善,也不可能拥有足够强大的战斗力。

对共和国陆军来说,准备确实是个问题。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39章 拆东墙补西墙

严格说来,共和国陆军在编制上大做文章,就是装备采购产量不足的直接后果。

因为早在印度战争爆发前,王元庆就订下了第三次军事改革,并且提出了改革的主要目的,作为总参谋长,项铤辉肯定早就知道王元庆会在印度战争之后大举裁军,并且大幅度缩减军费,所以在印度战争期间,作为陆军上将,项铤辉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为陆军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根据李存勋提供的资料,整个印度战争中,共和国的战争开支与特别开支超过5万亿元,其中大约5%,也就是近2700亿元被总参谋部挪用,而用在陆军身上的大约有1200亿元。

从某种意义上讲,裴承毅是项铤辉的帮凶。

就裴承毅所知,印度战争期间,经前线指挥部过手、却没用在战争中的经费就有500亿之多,而这些经费大多用来采购根本不可能用在印度战场上的武器装备。比如由DZ…31A主战坦克改进而来的DZ…31C主战坦克。因为当时裴承毅是前线指挥官,项铤辉又刻意保护他,所以他不太清楚挪用的经费到底花在了什么地方,最多只是猜测。看到李存勋提供的资料后,裴承毅才知道,他的猜测多半没有错。

印度战争结束之前,共和国陆军启动了一个名为“关键项目”的武器装备研制与采购计划,涉及该计划的武器装备项目多达12个,而这些武器装备项目的启动资金全部来自印度战争期间的战争开支。也就是说,项铤辉挪用1200亿元战争经费基本上用在了这12个关键项目上,每个项目平均分到100亿。这些项目中,就包括裴承毅早就猜到的DZ…31C主战坦克。

除了DZ…31C主战坦克之外,外界早就知道的还有代号“35B”的单兵自卫武器、代号“33C”的便携式高超音速多用途导弹系统、代号“35Z”的战略投送型步兵战车。相对而言,除了35B与33C之外,其他的武器装备项目都是改进项目。

事实上,这就是陆军的实际情况。

裴承毅在装备办公室干了一年多,非常清楚陆军的装备研制情况。

因为共和国陆军从来没有研制过单兵自卫武器,以往配备给非战斗人员的都是手枪与冲锋枪,所以单兵自卫武器系统只能重头研制。该项目能够得到批准,一个最为关键的原因是提交审批时,估箕的开发与采购费用不到100亿元。虽然最终投入严重超标,但是对于一个确保大约13万名主力部队官兵与大约20万名二线部队官兵生命安全的项目来说,这点投入根本算不了什么。

实战早已证明,绝大部分时候,没有经过严格战斗训练的非战斗人员在使用手枪与冲锋枪等自卫武器的时候,根本不是战斗人员的对手,甚至连进行抵抗的机会都没有。对于占共和国陆军总兵力大约三分之二的非战斗人员来说,急需一种便于携带、射程适中、能够有效对付身穿战斗防护服的敌人的单兵自卫武器。

事实上,早在20世纪末,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提出了相似的装备发展概念。在21世纪初,比利时FN公司推出的P90、以及德国H&K公司推出的MP7均是比较出色的单兵自卫武器,而这两种单兵自卫武器在设计上取得成功、却没有能够大规模装备部队的关键原因只有一个:全新设计的子弹。

共和国陆军在提出研制单兵自卫武器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以往的枪弹。原因很简单,枪弹属于高消耗物资,即便在和平时期也会在训练中大量消耗,所以库存量非常巨大,如果改用全新的枪弹,必然导致系统成本居高不下。正是在这个要求的基础上,共和国陆军提出了仅用86亿元就能完成开发,并且采购30万套。项目启动后,几家提出采用新枪弹的设计方案首先出局,只有两家采用5。8毫米步枪弹的设计方案入围。问题是,采用步枪弹的单兵自卫武器存在严重的威力过剩问题,导致系统质量与尺寸超出设计指标,使其失去作为单兵自卫武器的基本要素。用当时负责该项目的陆军后勤装备司司长的话来说,如果单兵自卫武器就是一把小型突击步枪的话,那还不如直接采购突击步枪。第一轮竞标的直接结果是整个采购思路全部推倒重来,准许采用全新设计的枪弹。在第二轮竞标中,由中重集团旗下的“枪械与弹药公司”提交的“无壳弹方案”完美胜出,并且最终获得了总价值接近200亿元的系统研制与采购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枪械与弹药公司不但要为陆军提供30多万套单兵自卫武器系统(包括30万支枪械、5万套精确瞄准设备与15000千套夜视仪,其中后面两种设备主耍提供给一线战斗部队的侦察兵与特和部队),还要为陆军提供大约2亿发枪弹与配套的弹药设备(包括1亿2000万发实弹、7200万发训练弹、以及180万个标准弹匣与60万个增强型弹匣)。因为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免拆洗的基本要求,所以并不需要单独提供清洗设备(如果有必要,可以单独采购。在向海外销售的时候,枪械与弹药公司就提供了配套的拆洗工具)。

不可否认,基于无壳弹技术的新型单兵自卫武器足够先进。

虽然其单价高达7万(除掉配套装备与弹药费用,实际采购价格不到3万元),是同时代突击步枪的2倍,但是作为一种在共和国陆军中的装备规模超过了突击步枪、将是数十万非一线战斗人员主要武器的作战装备,单兵自卫武器系统的研制与生产都算得上圆满。比较遗憾的是,出于成本考虑,在竞标阶段,共和国陆军就排除了由中航集团旗下的“未来武器系统公司”提出的基于能量武器系统的电磁枪。

事实上,受采购单兵自卫武器系统影响,早在印度战争爆发前就立项,打算在印度战争结束后进行定型测试,然后批量采购的单兵电磁武器系统不得不提前下马,所有研究成果转为技术储备。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导致单兵电磁武器系统下马的关键原因是技术,但是资金的问题也同样严重。说简单点,如果有足够的投入,肯定能在数年内突破最关键的几项技术,使包括单兵电磁武器在内的“单兵全电能作战系统”得到个面推广,从而使共和国陆军的步兵战斗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问题是,印度战争之后,共和国陆军没有足够多的经费。

要知道,别说单价数百万的“单兵全电能作战系统”,就算是“单兵电磁武器系统”的预计采购价格都在50万以上,而按照军事项目的一贯作风,到实际采购的时候,价格很有可能增长1倍以上,超过100万,即便装备7万一线作战部队中的大约4万名步兵,整个采购费用也高达400亿,算上研制与配套设备,系统总投入肯定在千亿以上。毋庸置疑,这样的计划肯定不会得到支持。

事实上,砍掉该计划的就是裴承毅。

他在装备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就把陆军的单兵电磁武器系统列入了“最为好高鹜远的装备发展计划”名单,并且在2036年底就终结了该计划。

可以说,单兵武器系统就是整个陆军装备系统的缩影。

主战坦克方面,早在印度战争爆发前,也就是DZ…31A大批量装备部队的时候,陆军就启动了后继研究项目,即开发一种性能完全超过DZ…31A、面向21世纪50年代的先进地面主战平台。因为在研制DZ…31A与DB…30A的时候,陆军尝试了通用平台(这两种地面主战装备的底盘有40%的通用性),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所以启动“未来地面主战平台”的时候,陆军将通用性放在了首位,要求在同样的底盘上,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发展出包括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空降战车在内的各种主战装备,后来随着陆战队加入了该项日,还被要求具备改进成两栖战车的能力。

豪无疑问,这么多的要求,使“未来地面主战平台”的起点非常高,导致研制工作进展迟缓。印度战争结束时,该项目仍然处于理论研制阶段,别说解决主要技术难题,就连有多少技术难题都没有搞清楚。毋庸置疑,这样的装备项目不可能生存下来,被裴承毅毫不犹豫的归入了好高鹜远之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