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516部分

国策-第516部分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向我们发难。虽然印度直接向我们开战地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不得不提防美国用印度做文章。不管局势发展到何种程度。必须确保巴基斯坦地优势地位。”

“明白。还有别地指示吗?”

“指示?”王元庆笑了笑。说道,“老顾。你也是老领导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很多事情无法在电话你跟你讲。到了伊斯兰堡。见机行事吧。”

顾卫民也笑了笑,结束了通话。

此时,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宗应仁正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佩德罗耶夫斯基进行闭门磋商。与顾卫民的新德里之行相比,宗应仁的莫斯科之行更具挑战性。

虽然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一直不怎么样,在持续8年的全球大萧条中,高度依赖资源与军工的俄罗斯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26年的经济总量比2018年萎缩业率最高时超过30%,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作为得到公认的大国,俄罗斯在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随着全球经济好转,对资源的需求再度上升,俄罗斯的经济也开始回升,影响力得到提高。

与印度相比,俄罗斯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大国交往,讲的不是道义与实力,而是“利益对等”。

与20纪90年代与21世纪最初10年相比,共和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红色苏联解体后的20年,俄罗斯处于最艰难时期,共和国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共同利益与共同目的的推动下,俄罗斯与共和国由美苏冷战时期的“明争暗斗”转变为美国独大时期的“亲密无间”。共和国向俄罗斯提供急需的工业产品与出口市场,俄罗斯则向共和国提供先进军事装备与工业资源。为了最大限度维护本国利益,俄罗斯与共和国以非政治军事同盟的方式与美国对抗,比如在“阿富汗战争”与“伊朗战争”期间,俄罗斯与共和国联手挑战美国霸权,给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制造麻烦。

随着共和国日益强大,俄罗斯逐渐被边缘化,两国关系出现了微妙变化。

“第四次印巴战争”可以看成是共和国与俄罗斯关系的转折点,在共和国以雷霆万钧之势击败印度之后,俄罗斯猛然意识到,强大的共和国将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势力范围,成为世界级大国。因为俄罗斯与共和国接壤,而其远东地区地广人稀,很容易被共和国渗透,所以俄罗斯不得不在继续与共和国联手对抗美国的同时,加强对共和国的警惕,强化自身的国际地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日本秘密研制核武器的时候,俄罗斯为了自身的利益,与美国联合向共和国施压,希望借助日本核问题削弱共和国的国力,从而确保其远东地区的安全。随后的半岛战争期间,俄罗斯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不但没有支持朝鲜的民族统一事业,反而暗中向美日妥协,希望借此机会打压共和国。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半岛战争后,佩德罗耶夫斯基上台,俄罗斯的政策出现重大转变。在全力巩固远东地区的同时,俄罗斯加强了以自身为核心的“跨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建设工作,全力拉拢前独联体国家,成立准军事政治同盟。在对外政策上,俄罗斯开始疏远共和国,主动提出与欧盟建立“大欧洲联盟”,积极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

这些政策,无一例外的都是在提防共和国。

随着南亚局势再度升温,经济稍有好转的俄罗斯迅速迈出了扩张步伐。以调停人的身份在共和国与印度之间斡旋,除了维护与共和国的关系之外,俄罗斯的最大目的是再次返回南亚,成为印度最重要的盟国。别的不说,在鲁拉贾帕尼提出的振兴军备计划中,几乎所有军事采购项目都与俄罗斯有关。

对于俄罗斯的扩张行动,共和国也只能一再忍让。

半岛战争,赵润东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制订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共和国的首要任务是消除日本的核威胁,为迈向太平洋打下基础。谁都知道,只有进入太平洋,共和国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在此之前,其他问题都是次要问题!

王元庆是总体发展战略订者之一,上任后严格按照发展战略前进。

在此情况下,共和国必须与俄罗斯持相对友好的关系。虽然共和国与俄罗斯有很多矛盾尚待解决,但是两国仍然有很多共同利益。别的不说,在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独大的局面还未被打破的情况下,共和国与俄罗斯的复兴都将受到美国的威胁,也就有共同应付美国的政治需求。

宗应仁与佩罗耶夫斯基会晤,两人关心的问题仍然不一样。共和国总理更加关心俄罗在“日本战争”中的立场,而俄罗斯更加关心南亚危机与俄罗斯受到的影响。

会晤很短暂,双方只是交换各自的立场,没有讨论实质性问题。

这一结果没让王元庆感到意外,谁都知道,俄罗斯最关心的是自身的利益,不管是南亚危机、还是“日本战争”,均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有关。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日本战败对俄罗斯没有坏处。

佩德罗耶夫斯基明确表达了这一观点,认为共和国有权发动侵略反击战。归根结底,俄罗斯希望日本惨败。原因很简单,北方四岛归属权一直没得到解决,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时近时远。如果共和国战败,必将助长日本的侵略野心,从而威胁到北方四岛的安全。如果日本出兵攻占北方四岛,俄罗斯该怎么办?

俄罗斯的这一态度,让王元庆松了口气。至少俄罗斯不会在战争期间给共和国制造太大的麻烦。

收获最小的肯定是正在布鲁塞尔“游走”的阎尚隆。

接到王元庆的指示后,阎尚隆立即以共和国外长的身份约见欧盟轮值主席西班牙首相塞巴斯蒂安,但是却吃了个闭门羹,塞巴斯蒂安以欧盟紧急事务为由,拒绝与阎尚隆进行正式会晤。随后阎尚隆由先后约见法国、德国、意大利与英国驻欧盟代表,希望能够通过欧盟四大国发挥点作用,最终只有德国代表与阎尚隆见面。会谈只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德国代表就以公事为由下了“逐客令”。

欧盟的反应,让王元庆很是愤怒。虽然阎尚隆不是以共和国元首特使身份出访欧盟,但是作为共和国外长,阎尚隆有足够高的身份,欧盟却一点都不给共和国的面子。即便欧盟暂时没有在“日本战争”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不好与共和国进行正面接触,也不应该如此傲慢无礼。

收到顾卫民与宗应仁的消息后,王元庆让阎尚隆立即回国。欧盟不想谈,共和国也不愿意谈!如果阎尚隆一直留在布鲁塞尔,反而让欧盟觉得共和国急于获得支持。

到此,几个主要国家与地区对待“日本战争”的态度已经明朗,共和国的处境算不上最糟糕,也算不上理想!

    卷八 百年积怨

第82章 借题发挥

与严峻的国际形势相比,共和国的国内情况给了王元庆很大的安慰。

24日傍晚,暂时总领国务院工作的叶致胜在吃晚饭的时候向王元庆递交了“国家战争动员初步总结报告”。

因为战争伤亡还不大,或者说还没有显现出来,所以战争动员主要集中在以军事工业为主的经济领域、以及以铁路为主的交通领域。

接到国家的战争动员令之后,国内3大军工集团立即着手提高产量。除了将工人的正常工作时间由平时的8小时延长到12小时之外,3大军工集团还通过反聘退休职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线效率、完善原料配给制度等等方式想方设法的提高产能。沈飞、成飞、西飞、上飞等飞机制造公司已经在24日完成生产调整,最快能在月底达到流水线最大设计产能;其他军工厂商也在积极行动,最迟的能在12月初完成生产调整。

提高产能的最问题不是原材料与配套工业,而是技术工人。

以战斗机生产线为例,和平时期,任何一条战斗机生产线的生产能力都在最大战时产能的十分之一左右,某些高价值先进战斗机生产线的产能甚至只有二十分之一,比如1条J…14系列战斗机生产线的平时年产量不到100架、而最大战时产能肯定超过2000架。军工生产必须留有足够的冗余量以便在战争时期迅速提高产能。这一制度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出问题。

和平时期,军队在采购武器装备的时候,肯定会最大限度的压低采购价格。

各大军工厂为了拿到军队的订单,必须降低生产成本。即便某些以出口为主的武器装备,也需要控制成本,首先获得本国军队的订单,才有可能进入国际市场,得到其他国家的订单。当初,成飞的FC…1型战斗机虽然性能并不差,价格也极为便宜,但是出口量却少得可怜,仅以合作生产等方式在巴基斯坦等几个穷国销售了不到300架。原因无二,正是因为共和国空军没有大批量采购FC…1,让很多国家对这种廉价战斗机没有多少信心。比如阿根廷在共和国大笔采购军火的时候,成飞曾经竭力推荐FC…1,阿根廷在综合权衡各种因素之后,还是选择了更加昂贵、但是共和国空军大批量装备的J…10系列战斗机,只是象征性的购买了一批FC…1。

这些情况决定了军工业的经营方式,为了降低成本,必须裁减人员。

和平时期,大部分军工企业只会保留足以维持生产线运转地技术工人。虽然共和国在半岛战争后出台相关法律。明确要求各大军工企业必须在和平时期保留一定冗余地技术工人。以便在战时迅速提高生产能力。但是在军工企业地集体反对下。这部法律最终仅要求军工企业保留15%地人员冗余量。

战时多出15%地技工人对提高产能地意义并不大。没有熟练地技术工人。再先进地生产线也无法正常运转。特别是在某些先进装备制造领域。技术工人地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先进制造设备。仍然以J…14系列战斗机为例。虽然沈飞对生产线进行了改进。大量采用工业机器人与自动生产技术。但是包括喷涂隐身涂料、安装电子电路、调试电子设备等数十道重要工序仍然只有技术工人能够完成、或者需要技术工人进行检验与校验。

从头培养一名技术工人。哪怕是直接招聘工科大学生。也至少需要半年。半年后。恐怕战争已经结束了。或者战争最激烈地阶段已经过去了。

“各大厂商都在想办法在主要通过‘以老带新’地方式培养技术工人。”叶致胜跟着王元庆干了10年。处理行政事务地能力不比宗应仁差。“简单地说。就是由反聘地退休工人带刚刚毕业地大学生。向其传授生产经验。将培训时间由六个月缩短到三个月。只是各大厂商仍然有很大地疑虑。”

“什么疑虑?”王元庆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显得非常重视。

“下午的时候与三大集团、十几家厂商的负责人通了电话。”叶致胜拿起放在桌上的香烟,说道,“所有负责人都问了同样的问题,即战争会持续多久。”

“什么意思?”王元庆皱起了眉头。

“各大厂商全力招聘技术工人,如果战争很快就结束,战后如何安排?”叶致胜看了王元庆一眼,说道,“战后,国家肯定会对经济结构做出调整,降低军工产能,大力发展民生经济,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消除战争对国民生活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产能降下去,那么多的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