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热血八路 >

第5部分

热血八路-第5部分

小说: 热血八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便把干娘接了过来。看着这一堆的枪支弹药,张队长乐的好几天没有睡好觉。当天晚上起来看了又看,摸了又摸。
  把枪支分配给队员们,李铁就带着全体队员对根据地防区进行了布防。
  经过几天的实地考察,李铁详细的了解了根据地的地形。
  三面悬崖好说,在隐蔽的地方布置了暗哨,这些地方易守难攻,一般情况下鬼子是不会从这里进攻的,但也要以防万一。所有暗哨确保能看到全部悬崖,并且24小时值班,每个暗哨两个人,轮流值班。并在一些相对易于攀登的地方,人为设置障碍,就是乱石阵,根据地里别的东西缺,唯独不缺石头,用石头垒成乱墙,万一鬼子上来了,不用人推,乱墙一倒,砸死个丫的。那条小路的旁边建了一个暗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小鬼子尽管来试试。
  重点了防御在南面的山坡,这是鬼子最有可能上来的地方。
  从南坡过去,也是一座山,不过比较低一点,而且更加平缓,特别有利于敌人的坦克进攻。这附近有没有敌人的坦克,李铁不知道,但能防止还是最好的。这座山是座石头山,山顶上全是石崖,一颗树也不长,只稀稀疏疏的长着一些野草,李铁带来在山前挖了一条宽宽的防坦克沟。后面就布置了一条死亡陷阱组成的防线。
  这道防线里面的陷阱连着陷阱,暗器连着暗器。
  普通一点的,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当你小心翼翼的前进着的时候,如果你一不小心被什么东西拌倒了,那你最好祈祷上帝不要让你倒下,因为你倒下的地方可能就有一支细细的,但很结实,而且上端尖尖的槐树木棍在等着你,只要擦破一点皮,那木棍上的剧毒就是送你去地狱的免费车票。这些毒是李铁他们用柳叶桃的花提取的,一点就可以让一个人送命。
  如果你没有被拌倒,忽然你旁边的战友一下子不见了,请不要惊讶,这是最普通的陷阱,平时逮狼专用的,不同的是,里面可没有有益人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东西,那是插满了削尖的槐木棍,掉进去的下场就是乱箭穿心,一命乌乎。
  如果你也没有掉进这样的陷阱,那么请继续前进吧,有可能你的脚下就有一发子弹在等着你亲自去踩击发,然后把你的脚废掉,当然,也有可能直接把你废掉。
  至于其他的象空中飞人、鳄鱼嘴、木箭罩、狗头斩、怪手、横扫闷棍、老虎嘴、吊网、倒挂金钩、打头针等等等等,你可以继续前进,总有一款适合你的。
  做完了这一切,李铁又对山坡做了一点改造。
  这是根据地的最后防线了,失掉了这条防线,根据地就相当于失去了最后的屏障。
  山坡的最上面是一条战壕,当然与平时的战壕不同,他李铁才不愿象电视上的战壕那样呢,一枚炮弹飞来,胳膊腿的乱飞,说不上什么时候自己不光荣了。
  山上最不缺的是树木和石头,他把战壕挖的又深又窄,也就两个人能并排走开的宽度,在上面用在碗口粗的树干铺了两层,当然,两层之间是铺了近伍拾公分土的,在最上面的木头上面,又堆了近一米厚的土,土中间夹杂着不在小数的灌木树枝之类的,即使敌人的步兵炮弹落在上面,下面的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重炮李铁可就不敢保险了,当然,敌人很少把重炮运到山区来的,毕竟行动不便嘛。
  战壕前墙是用几吨重的石头垒成的,换个说法,射击口是设在石缝里的,只要不是直接从射击孔射进来,是不会威胁到游击队员们的安全的。
  为了解决不能投掷手榴弹的问题,李铁他们还发明了一种简易的手榴弹发射器,当敌人从前面冲过来时,队员们在战壕里把手榴弹拉火,放在手榴弹发射器里,手榴弹就从发射器里滑了出去,准确的砸在预定地点。由于这种发射器简便易做,队员们做了许多,几乎能覆盖整个前沿阵地,并在上面用石头,树木和泥土等做了伪装,使敌人不知道手榴弹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
  这其实就是一个加固的暗堡群。李铁这其实是抄袭了地道战的,如果敌人从这个方向过来,必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没有好的武装,李铁只能把自己的盾做的安全一些。
  这边尽量回固着自己的根据地,李铁也建议张队长不要放松对敌人的监视。
  从李铁把一个炮楼的敌军全部毒死,老鲍抢了鬼子的枪,李铁又把鬼子小队长干掉,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可以鬼子即没有来扫荡,也没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一切是那么的平静,可又是那么的不寻常。
  出去侦察的队员回来了。带来了外面的最新情况。
  最令李铁高兴的是,队员还带来了连长的指示。
  回到根据地的当天,张队长就让老鲍和另一个队员出发了。
  老鲍通过地下党寻找老六团的下落,并设法联系,而另一个队员则去镇上侦察鬼子的动向。
  经过当地党组织的努力,老鲍顺利找到了老六团一营二连,当连长听说李铁还活着的时候,果然是特别高兴,但由于情况特殊,不能让李铁尽快归队,经请示营长后,连长指示李铁:暂时留在当地自行发展抗日武装,建立根据地,指导张队长反扫荡。
  李铁可不认为自己能“指导”张队长,但自己到底是正规军出身,又有领先这个时代近八十年经验,对游击队还是有一点“指导”性的。
  老六团进行了内部大调整,除了精简指挥机构、加强保密工作、清除内奸和编制调整等方法彻底颠覆日军原有地情报资料,同时化整为零分散到日军刚占领的根据地或进入日军敌后治安区,转入地下进行游击战斗。
  如果李铁冒然归队,恐怕也难以通过敌人的层层封锁找得到不断运动中的老六团一营,一营直接将他作为一颗火种撒进山区,带领群众进行反击日寇的侵略,是适合当前局面的最佳选择。
  而另一个队员也带来了鬼子的消息。
  原来,鬼子先是由于电话不通,发现了被毒死的鬼子和伪军,紧接着驻守车站的鬼子小队长阵亡(撤退的鬼子和伪军没敢说小队长是因为手枪被抢,自己去和敌人拼命,却被敌人炸死的,只说是出去扫荡,中了土八路的埋伏,村上小队长不畏强暴,勇敢杀敌,为天皇陛下英勇尽忠)。驻守县城外围的小野少佐大为震惊,认为附近出现了八路军主力,立即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
  所有的炮楼都被要求加强警戒,严格控制饮食,坚决杜绝在陌生的环境中进食,每天喝的水也被要求多次化验。
  车站的鬼子兵力增加到一个中队,伪军两个中队,另外,小野少佐也正在酝酿着对附近山区进行一次彻底的扫荡,来确保铁路线的安全。
  第四节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要想庄稼丰收,肥料是不可缺少的,除此之外,水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根据地就这么点地方,肥料只有土杂肥,可水就比较紧巴巴的了。仅有的几眼山泉要供给人畜的饮用,又能有多少水给庄稼喝?所以只能靠老天吃饭,天旱时,地里颗粒无收也是可能的。
  其实,在这里,收成少,水占了很大一部分。
  李铁把主意打到了根据地的几条沟里。
  在他的建议下,张队长动员了根据地里的全部劳力,对这几条沟进行了改造,每隔几十米就建设了一条小小的水坝,好在未来的雨季里,尽可能多的存贮一些雨水,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根据地缺水的现状。
  另外,他们还将根据地里几个比较低洼的地方,人工挖了几个大大的水坑,这也是存水的“容器”之一种。
  从理论上解决了水的问题,再就是肥的问题了。
  李铁打算广泛发动群众,趁着夏天草多温度高,尽可能多的将一些草割掉后然后堆在一起,让其腐烂,来年将作为肥料使用。现在弄化肥难度高,只有自己动手。
  小野少佐的扫荡终于开始了。
  然而,这次扫荡对李铁他们没有任何伤害。
  鬼子们没有发现根据地!
  在鬼子们的眼皮底下,鬼子们没有发现!
  鬼子们浩浩荡荡的兵分六路,气势汹汹的杀进山林,以梳子梳头式,对根据地附近的山林进行了一次大扫荡,一时山林中鬼哭狼嚎,鸡飞兔跑,跑不了飞不动的成为鬼子们的战利品。
  两路鬼子兵,一左一右,从根据地的两侧冲了过去,没有在乎那光秃秃小山包,更是连想想都没想要冲过去查看一下。
  李铁虚惊一场。他可不认为就凭自己这十来支枪就可以挡住鬼子的进攻。
  最后,六路大军胜利会师。
  清点战果,此次扫荡共抓获怀疑涉嫌通匪,为土八路提供给养,尤其是生活给养的兔子四十六只,山鸡二十八只,蛇九条,獾三只,刺猬二十一只,鸟蛋六十余枚等等。
  虽然没有扫荡到八路主力,但也算是战果丰硕。
  小野少佐很郁闷,因为这次扫荡太顺利了,顺利的没有碰到一个八路,连游击队也没有一个,自己的部队除了两个倒霉蛋在爬山时不小心崴了脚外,没有任何伤亡,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以零伤亡完成一次扫荡行动!
  虽然没有抓到八路和其它反动势力,但小野少佐还是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毕竟以零伤亡完成一次扫荡行动不是谁都可以的,而扫荡成绩却被克意忽略了。
  这是大日本皇军的伟大胜利!
  乘着这次“大捷”的东风,上级除了对小野少佐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
  除了精神的奖励外,还有了丰富的物质奖励,其中有天皇陛下用过的漱口杯一个,脸盆一个,岗村宁次大将用过的钢笔一支(虽然已经坏了)等等贵重物品。并希望小野少佐再接再厉,戒骄戒躁,发扬皇军一不怕死、二不要脸的优良作风,为大东亚共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小野少佐也眼含热泪,双手接过奖品,高举过头顶,并表示:将牢记天皇陛下的嘱托,挖空心思,正确领会上级指示,坚决执行上级命令,为了天皇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表彰大会在隆重、热烈、和谐、庄重、肃穆的气氛中胜利结束。
  李铁将游击队分成两个小队,一个小队由张队长带领,自己带一个小队,称为狐狸,意思是狡猾狡猾的。
  狐狸小队连李铁在内只有七个人,但这七个人一看就是猴精猴精,碰上会什么事也不吃亏的那种,而另一个小队的队员,一看就憨厚多了,一个个身材魁梧,力大无穷,直肠直脑,老实实在。
  由于现在武器不足,所以只能轮流进行训练,但两个小队的训练也不太一样,有一定的区别,李铁主要训练狐狸小队在陷阱、诡雷、下毒、侦察等方面,而张队长小队则侧重于武器使用,体能训练和武装对抗这方面。
  为了克服武器不足的困难,李铁发动队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首先制造出来的是一支长弓,为了增加射程威力,队员们把这张弓做的很大。大约有一米半长,儿臂粗的弓臂是这弹性最好的腊杆做成,用钢丝做弦,正常情况下大约能射出去两百米远。为了增大杀伤力,李铁他们把用槐木做成的箭支上,全部涂上了柳叶桃的毒汁,确保在射中目标后,不让目标好受。由于这种弓太大,携带不便,大家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集思广益,很快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