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1013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1013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手中了么?”

瓦采季斯微微的朝托洛茨基点头致意。自己找了个扶手椅坐了下来,看着这位老战友有些烦恼的样子,叹了口气道:“他已经到了中国人手中了,主席同志,你认为这个都快变成神甫的斯大林真的能负担起领导黄俄罗斯gcd同敌人作斗争的使命?我可不相信中国人会容许一个列宁式的gcd领导的黄俄罗斯出现在阿萨姆——那加地区或是帝汶岛上面。”

托洛茨基吐了一口长气,苦恼地道:“斯大林已经不再是一个gc主义者了。或许他从来就不是,而且也不会有什么黄俄罗斯gcd……顶多有一个黄俄罗斯东正教民主党罢了,只要斯大林能高举东正教和民主的旗帜,相信中国人会让他在阿萨姆——那加地区建立政府实行统治的。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比较有力的缓冲区,以阻止y斯兰教的东扩。”

“y斯兰教?”瓦采季斯怔了一下:“哈里发好像就是中国人自己扶植起来的吧?”

托洛茨基微微地笑了,他似乎对自己能一眼看穿常瑞青的种种图谋,感到非常得意。他缓慢地道:“可是,约阿基姆,这位东方世界的主宰,毕竟不是一个m斯林,否则他就自己去当哈里发了……事实上他扶植阿拉伯帝国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和德国之间制造一个缓冲带,要知道历史上m斯林和基督徒的矛盾是极深的,而且德国的势力范围又和阿拉伯帝国还有北非、中东、欧洲的m斯林聚居区重叠,阿拉伯帝国和欧洲的关系是绝对好不到那里去的。不过y斯兰教也是一个扩张性极强的宗教,历史上他们不仅向欧洲扩张。同样也在向亚洲扩张,就是中国境内,也有不少m斯林!他们中国人想要同化m斯林可不大容易,毕竟那不是大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和日本、朝鲜、越南是不一样的。因此常瑞青在扶植哈里发和阿拉伯帝国的同时。也将大中华联邦统治范围内的m斯林中的大部分,礼送去了中东和印度。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常瑞青对m斯林的忌惮要远远超过基督徒,好像他本人就是罗马公教的信徒吧?虽然不怎么虔诚……”

瓦采季斯点头道:“所以他才会把阿萨姆——那加地区作为俄罗斯民族的流放地之一,目的不仅是要将俄罗斯人分而治之,还有利用俄罗斯人和东正教阻断y斯兰教向东南亚传播的渠道?”

“没错,事情就是这样的。”托洛茨基苦笑道:“本来南洋地区的m斯林也有相当大的力量,可是南洋m斯林的主要聚居区却被日本红军占领了……不管是之前的安田康夫,还是后来的加藤健,还是现在的武田亨本人,都采取了血腥手段镇压东印度群岛的m斯林,而常瑞青最近又通过哈里发煽动东印度m斯林起义!”

说话间,他拿起办公桌上面一张电报纸递给瓦采季斯:“这是赫鲁晓夫同志从巴达维亚发来的电报,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上爆发了大规模的m斯林抗议,可能有上百万暴徒参加,中国人给他们空投了一些武器,哈里发还派出了圣战者,抗议活动已经演变成一场反革命暴乱了。不过这两个岛上面可有超过50万日本红军!常瑞青的心思瞒得过哈里发、瞒得过东印度的那些阿訇,但是瞒不过我!这个人和他的主义,从表面上看是都是泛大东亚的,可是骨子里面却是个大汉族主义的,他就是要把能够同化的大东亚其他民族同化成汉族,不能同化的,或是驱逐,或是消灭!哪怕曾经的盟友呢……只不过他不想沾染太多朋友的鲜血,免得伤了和气,所以才用借刀杀人的办法!约阿基姆,你说他是不是需要一个东正教的阿萨姆——那加共和国去当这个恶人呢?”

“一个东正教的黄俄罗斯……或许正是常瑞青想要的吧,可是这对我们的事业有什么帮助?”瓦采季斯皱眉道。

“这可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了。”托洛茨基耸了耸肩,笑道:“我想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考虑一下这个东正教的黄俄罗斯应该由谁来统治?罗曼诺夫王朝?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还是原来的布尔什维克?”

瓦采季斯好一阵的沉默,最后才露出了恍然的表情:“罗曼诺夫王朝是不可能的,常瑞青绝不会希望两个黄俄罗斯和两个黑俄罗斯由一个王朝来统治,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也不可能,这些家伙都是护国主义者,一旦掌握了权力肯定会追求俄罗斯民族的重新统一和强大。只有原来的布尔什维克才是最好的合作对象,因为……这些人根本不容于整个西方世界,也不容于俄罗斯民族,只有牢牢抱紧中国人的大腿,才能苟延残喘下去!”

这个话说得正是有些透彻了,不过这间办公室里面也没有外人,在托洛茨基和瓦采季斯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摊开来说呢?而且他们俩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拉脱维亚人,对俄罗斯民族本来就没有多少好感……

托洛茨基点了点头,看着瓦采季斯道:“瓦采季斯同志,我想光有一个斯大林还不足以领导一个国家吧?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他安排一些助手?世界革命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在革命阵营当中出几个叛徒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吧?”说着他就朝瓦采季斯轻轻挥了下手。

瓦采季斯知道,托洛茨基是给自己下达了一道命令,他站起身给托洛茨基行了个军礼,转身就准备离开,可是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刺耳的防空警报声音就响了起来。

“这么晚了还有空袭?”托洛茨基皱了下眉,心里面突然涌出不祥的预感,刚想吩咐瓦采季斯打电话给莫斯科防空司令部询问情况,这间算不得宽敞的地下办公室忽然就剧烈晃动起来了!不管是站着的瓦采季斯,还是坐着的托洛茨基,都被震倒在地,办公室里面的灯光也同时熄灭,整个儿就是漆黑一片。紧接着,沉没的隆隆轰鸣声就从四面八方传了过来,声响虽然算不上震耳欲聋,但这里可是十几米声的地下啊!通常的炸弹就算在上面的克里姆林宫里炸响,声音也很难传递进来,除非德国人投放了核裂变炸弹!

第 889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十一

时间终于走到了一九三六年八月六日的凌晨。在这一刻,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上方,突然升起了一团比太阳还要耀眼1000倍的火球!而在苏联首都外围宽阔的前线上面,双方数百万武装到了牙齿的军人都紧握着手中的武器,蜷缩在各自的堑壕或是防弹工事里面,等待着攻击的开始。德国人和远道而来的中国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在核裂变炸弹的巨大威力下面作战,如果什么时候手里面没有了这件杀人利器,大概连普通的攻坚战都不会打了吧?苏联人则带着有史以来最绝望的心情,还有对中德这两个将要灭亡苏联还有俄罗斯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刻骨仇恨,紧张的等待着敌人的突击,或者……是核炸弹!其实他们每一个人都怕得要死,恨不得立即从堑壕里面逃亡而走,但是他们背后就是莫斯科!还是真正遭遇核炸弹攻击的莫斯科!从某种角度来讲,呆在莫斯科城内的风险甚至还要超过身处战争的最前沿。

随着核爆炸的火团渐渐暗淡下来,在长达数百公里的战线上面,无数的信号弹几乎同时升起。颜色五花八门,象征的意义却是大致一样的,就是向后方的中德两国的炮群下达开火射击的命令。之前一段时间,频繁的前哨交手战还有试探性攻击,已经探明了苏军一线防御工事的大致情况。这里有款达数百米的铁丝网和鹿砦,有密集的雷区,埋设着数以千万计的反坦克或反步兵地雷,还有至少十米宽,深达三米的反坦克壕沟。反坦克壕后面的战壕工事都又深又长。全部都有深入地下数米的防空洞,除非核炸弹直接在它们上空爆炸,否则不会给躲在这些防空洞里面的苏军官兵造成毁灭性杀伤。在第一道战壕后方,还有无数个被修成环形工事的反坦克火力据点。而某些唯有苏军防线上面的城镇,甚至被构筑成了坚强的要塞。为了撕开这种强固的防线。中德两国准备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炮兵火力。

在八月二日凌晨二点十五分,也就是莫斯科第一次核爆(看起来莫斯科还要经历很多次核爆)过后15分钟。中德两国的炮群终于开始怒吼了!

整条战线开始绽放出无数大大小小的橘黄色的火光,紧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爆响,从空中德国人的炮兵观察飞机上往下看去,场面还是无比的壮观,莫斯科的东、南、西三面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就好象出现了一条狂暴的岩浆河流似也。但是经历过刚才核爆炸所造成的天崩地裂一样的可怕场面的苏军官兵,并没有把中德两军的两万多门大炮同时发出的怒吼太当回事儿——他们的避弹工事都是能稍微抵挡一下核炸弹的,普通的炮弹又算得了什么?真正给前线的苏军军官们造成困扰的并不是不断落到他们阵地上面的炮弹,而是苏军的通讯指挥系统又完全瘫痪了!之所以用又,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已经多次出现了,几乎每次遭遇核炸弹攻击之后。在核爆炸附近区域的电力和通讯线路就会被大量烧毁,修复起来极为困难。

而没有了电话和电报通讯,散在几百公里防线上面的部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指挥,甚至位于战线后方的苏军炮兵,也难以有效还击——虽然苏军已经有了一些迎接的办法,比如用骑马的通信兵取代电报、电话,但总归是不大灵便的。

所以在中德的炮击开始30分钟以后。苏军的炮反击仍然没有开始。

吴石和他的集团军群参谋长吴奇伟中将站在一个小山头的高处,用望远镜看着眼前的不断翻滚的火光。他们二人指挥的中国西方集团军群在过去的10天里面,又向西推进了300多公里,现在已经攻到了距离莫斯科红场不到60公里的诺金斯克。所以就有幸目击了核炸弹在莫斯科人民头上爆炸的壮观一幕了!

他们刚才就戴着防辐射眼镜,站在这个高地上面观看了核炸弹爆炸的壮观场面。两个也都被那个比1000个太阳还要耀眼的火球给惊呆了,半张着嘴,像两个傻瓜一样,发了好一阵的呆,现在才刚刚反应过来。而且他们现在都有些佩服苏联红军了,在这种可怕武器的打击之下。居然还在坚持抵抗!这是多么顽强的革命意志啊!

半晌,吴石才放下望远镜,大声对吴奇伟道:“晴云,没想到核炸弹这样的可怕!幸好是我们首先拥有了这种武器!要不然真的不知道我们的军人能不能承受起这样的打击?”隆隆的炮声几乎要掩盖了他的声音。但是吴奇伟还是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苦笑着回答道:“虞公。我觉着问题还不是军人能不能承受,而是老百姓能不能承受……刚才爆炸的这枚核炸弹可是投在莫斯科市中心的,至少杀死了十几万人!这样的代价,除了苏联这个布尔什维克国家,还有谁能够承受?”

吴石皱着眉头,沉吟道:“十几万人……真是太凶残了,那可大多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啊!可是托洛茨基又有什么办法?我们根本不肯给俄罗斯民族一个可以接受的出路,他们也只有死抗到底……不过,只要核炸弹不断扔下去,总会有愿意早一点让俄罗斯民族结束苦难的红军将领站出来的。”他顿了一下,又道:“晴云,劝降的传单是不是用大炮打出去了?”

“已经打出去了,不过今天恐怕是不会得到什么回应了。”

“不急,总会得到回应的!”吴石一摆手,率先走下了小山坡:“走,到前面去看看装甲兵和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