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214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214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的局面就不像现在那么困难了。再说了,我们的国民zhèng fu本来就是国共联合的,有中国gcd的份额在里面,中国gcd帮助俄属远东的gcd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他们ri本人要怪只能怪自己糊涂了。”

陈独秀轻叹了一声,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国民zhèng fu在俄属远东问题上追随ri本的做法。孙中山也吁了口气,心道:“这个常瑞青还真是能吹。死的也能给他说活了!要是那位列宁同志也和陈独秀一样好骗就好了!”

……

1919年1月5ri。

汽笛声嘹亮地响彻在广州南关的天字码头上面。在和孙中山、陈独秀统一了对ri、对俄外交的问题的策略之后。已经挂上北伐军总司令的名号的常瑞青上将终于也要动身北上了。他的北伐军总司令部摆在了刚刚被北伐军第一方面军攻占的江苏南京,我们的常总司令和他的司令部将搭乘国民革命军海军的军舰直达上海,然后再换乘火车抵达南京。

北伐军总司令北上的ri子是早就对外公布了的,之前一天,国民革命军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北伐誓师大会和阅兵式,孙中山还在黄埔公园发表了北伐演说,场面搞得十分热闹。今天的天字号码头上也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大都是一些衣冠楚楚,带着卫兵随从的大人物,都在翘首等待着常总司令的到了。

码头上。威风凛凛地停靠着一艘在中国来说是最强大的巡洋舰海圻号。整艘军舰刚刚油漆过一遍,通体刷成了白sè,非常耀眼。北伐军司令部的军旗已经高高飘扬在海圻号的桅杆上面。不过常瑞青本人却还没有上舰。

码头上突然传出了巨大的欢呼声,就看见几辆黑sè的轿车在一队骑兵的护卫下,从码头外面缓缓驶来。当先的一辆,正悬挂着一面迎风飘扬的上将旗!在码头上为这位北伐军总司令送行的国民zhèng fu的官员,国民革命军的将领,还有一些广东省的开明绅士的代表,都使劲地开始鼓掌。接着就看见车队停在了海圻号的舷梯边上,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军官,穿着黄sè的呢子军服,武装带整齐。军靴锃亮,脸上全是肃穆的表情,冲着欢送的人群用力挥了下手,就在一片镁光灯的闪烁中大步走上了海圻号的舷梯。

不过此刻在码头上欢呼的那些人,恐怕没有几个能够想到。这位身材高大穿着上将军服的青年其实不是常瑞青,而是他的副官兼替身,黄埔一期毕业的郑中源中尉。

随着权势ri重,常瑞青对自己的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话说我们的常大军阀真的很怕死。他是昨天晚上从黄埔军校码头上的海圻号,现在正在海圻号的军官休息室里和自己的幕僚班子开会呢。

这间军官休息室的布置非常朴素,就是一张长会议桌。围着会议桌还有一圈椅子,四面墙上挂得满满的都是军用地图。尤其以河南和江苏徐州附近的地图挂在最为醒目的地方。常瑞青就站在这两幅地图前面,周围都是一些国民革命军的高级参谋人员,担任北伐军参谋长的卢逸轩和北伐军副参谋长黄旭初就站在他的左右。

黄旭初拿着根指挥棒指着地图正在给常瑞青介绍军情:“根据情报,北洋的主力部队目前分成两大块,分别部署在陇海路沿线和京津地区附近。据查,陇海路沿线之北洋军约有12个师又6个混成旅,京津周围集结之北洋军约有5个师又3个混成旅,两者相加后达到17个师又9个混成旅,已经占到了目前北洋所拥有兵力的90%。

根据北洋方面的部署情况,参谋部估计,北洋军的作战思路应该是利用陇海、京汉、津浦三条铁路线快速调动兵力。在徐州附近或是河南省中部地区,寻求与我北伐军主力展开决战。利用其内线作战和调动迅速之优势,将我分路北伐之大军各个击破。”

常瑞青嗯了一声,北洋的决战方案估计是出自吴佩孚的手笔。先是全线收缩,然后又集中兵力,依托铁路线展开布置,等待南军北上,再利用铁路线打运动战,以求各个击破。这样的战法差不多可以上教科了,虽然够经典,但是也没有多少亮点。

“关于决战的事情,参谋部有什么设想吗?”常瑞青低声问了一句。

卢逸轩和黄旭初对视了一下,才接过指挥棒指着地图道:“设想是有了,一共有甲案和乙案两个方案。甲案的设想是仍然分路北伐,一方面军四个军沿津浦路。二方面四个军沿京汉路齐头并进。并且做好用一个方面军的20万军队同北洋陇海线之主力部队展开决战的准备……与此同时,另外一个方面军则会迅速北进,攻击北洋主力部队之后路。甲案成功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四个军十二个师的兵力与敌至少十二个师展开决战。虽然兵力相当,但是我军新兵较多,训练水平不如北军,且是客军作战。对地形的掌握也不如北军。

二是北洋军之京津集群有可能会南下加入决战,那样将会形成北军三十万对我军二十万的局面。为了避免这一点,参谋部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拉拢山西督军阎百川。阎百川拥有四个混成旅又一个学兵团的武力,总兵力在两万以上,如果山西易帜。将能有效牵制北洋京津地区之兵力。第二则是调动目前部署在东北的第一军,令其推进至山海关一线,摆出蒋j石集团即将挥军入关之假象,吸引北洋京津主力调动至山海关布防。

甲案的要点就是以一个方面军的兵力承担北洋主力集群之猛烈攻势,能否坚定守住,将是此战胜负之关键……参谋部估计,如果我军保持足够jing惕,没有遭遇北军突袭的话,应该能有八成胜算。甲案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对目前北伐军之态势做大的调整,几乎马上就可以展开行动!”

他说得简单明了。身边的参谋军官们都纷纷点头,看来是比较赞成这个分路北伐的方案。毕竟国民革命军刚刚在东北取得了歼灭数万俄军的大捷!大家自然对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力充满信心了,一拥有20万国民革命军的方面军,怎么可能被数量不相上下的北洋军击败呢?

常瑞青嗯了几声,似乎有些不置可否的样子:“那乙案又准备如何行事啊?”

卢逸轩蹙了下眉道:“耀如。其实在这个时候实行二期北伐总归有些风险,不如推迟6个月到1年……”

常瑞青断然一摆手:“早一点打败北洋,就能早一点开始建设,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宽裕,我可不想白白浪费掉!”

卢逸轩一笑,有些无奈的样子。他总是不大明白常瑞青为什么要急于统一中国。不过既然对方是总司令,那他这个参谋长也只好顺着对方的战略构想行事了。

他指着地图,淡淡地道:“乙案和甲案正好相反,集中兵力于津浦路上!京汉路方向的第二方面军只保留一个军,另从四川的第三方面军抽调出一个新编军编入第二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取守势,在津浦路战役开始之前不主动出击。

而津浦路上的第一方面军,除了从第二方面军调入三个军以外,还要从预备方面军调入一个军,以行成八个军二十四个师的重兵集团,一路北上!寻求北洋主力集团决战,一战定乾坤!”

常瑞青的眉毛一挑,轻轻嗯了一声,喃喃道:“乙案从表面上看是有十成胜算的,可是吴子玉也不是傻瓜,没有一点把握的仗他怎么会打?只怕他会选择退缩避战……”

在场所有的人都明白常瑞青这个话的意思。在军事上,十成胜算的仗是打不起来的,因为没有什么对手会傻到打必输的战役。卢逸轩所提出的这个乙案,就是一个十成胜算的方案,四十万大军并成一股,不留一点破绽。吴佩孚必然会选择退缩避战,将大片地盘抛给北伐军,以求分散他们的兵力,创造出各个击破的机会。

卢逸轩却微微摇头,坚持道:“我还是认为应该采取乙案……如果吴子玉避战,那我们就想办法迫使他同我们决战!这是可以通过yin谋诡计和政治手腕达到的,这方面耀如兄可是大家啊!”

他这个话听上去怎么都有点嘲讽的意思。不过常瑞青却重重拍了下手,指着卢逸轩大笑道:“子休兄所言极是,现在的国内外局势都对我们有利,所以我们不怕吴子玉避战……总是有办法逼他上来送死的!我们就用乙案,不给他一点机会!”

他的这番话一出,就是最后的决定了。虽然在场的参谋人员一时都想不出来常瑞青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吴佩孚用20多万军队去进攻40万军队,不过他们对常瑞青这位北伐军总司令的yin谋诡计都是非常有信心的。

既然他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是有办法的!

当常瑞青回到自己在海圻号上的官舱准备处理北伐军司令部的公文的时候,一进舱门,就闻到一股浓烈的烟味儿,接着他就发现沙发上坐着中gzhong yāng组织部长毛zd,正在那里抽烟。常瑞青一怔之下,忙问道:“润之兄,你怎么会在这里?你不是在江西负责整编那个新八师吗?”

s

第 230 问鼎之造谣 求月票 求订阅

毛zd将手中抽了还剩半截的香烟摁灭在烟灰缸里,看着常瑞青坐下,笑道:“新八师的整编已经完成了,一万两千人的队伍,全部按照苏俄红军的办法编成的。我是昨天刚回到广州的,陈大主席就给我另外委派了个差事。”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常瑞青:“我现在是政务院派驻在北伐军司令部的代表,一个临时的任命,就是协调一下北伐军和政务院,还有各省zhèng fu之间的关系。顺便还可以给你这个总司令参谋一下军务。对了,耀如同志,你们打算怎么打败吴子玉啊?”

参谋军务什么的,当然是毛zd自己杜撰出来的,陈独秀这个政务院总理可是不会随便越权干涉军务的。不过常瑞青也没有深究,而是苦苦一笑,摆了摆手:“吴子玉可不容易打败啊……因为他不会老老实实呆着不动让我来打!根据情报,他准备集中主力在陇海铁路沿线,准备依托陇海线、京汉线和津浦线来和我打运动战。说实在的,在中原地区打运动战,其实正是我们北伐军的软肋啊!”

毛zd哦了一声,反问道:“是因为北洋军是久练之兵,其官兵又大多来自中原,熟悉那里的地形和环境吗?”

常瑞青看着毛zd,点了点头:“直鲁豫三省毕竟是北洋的老巢,我们是人生地不熟,而且我们国民zhèng fu的土地政策和对待地方豪强的压制政策,也会让直鲁豫三省的土豪劣绅都站在北洋一边……这一回,吴子玉是有地利和人和,我手里有天时,此外就是兵力雄厚。也不怕消耗!如果能迫使吴子玉在徐州附近与我决战,应该是有十成胜算的。”

毛zd这时又点上了一支香烟。猛抽了几口,淡笑道:“那就想办法让吴佩孚呆在徐州别走吧!”

常瑞青的脸sè略略有些凝重,虽然他刚才在军事会议上拍胸脯打包票,不过真要问他有什么办法,他还真是一时没想好呢!

毛zd认真地看着常瑞青,斟酌着道:“要想对方顺着咱们的思路走,就必须先找到对方的软肋,这样才好对症下药。现在北洋的软肋是什么呢?我看还是军阀制度,虽然徐树铮、吴佩孚他们暂时把北洋拧成了一团,可是他们那些师长、旅长们。毕竟还是军阀!是军阀就会有自己的小算盘。这就是他们现在最大的弱点!”

毛zd思索了一下,又缓缓地道:“吴佩孚最害怕的,恐怕还不是明刀明枪和北伐军干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