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柄大明 >

第673部分

权柄大明-第673部分

小说: 权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岛国一直都没有来交使者,于是,朱元璋主动了一次,派出使者,乘坐海船,去了岛国。

    一去,从此杳无音信。

    直到昨天的时候,消息终于传回来了,朱元璋派去的使者,到了岛国之后,见到了那鸟国的天皇,说明来意之后,那岛国的天皇不知为何就怒气冲冲,命人将这使者给杀了。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在中原上,自古就有这传统了。

    更何况,现在可是大明朝的天下,天威浩荡,小小岛国,居然敢做出这等事来,朱元璋自然是怒气冲冲。

    刚好,陈风又抓到了岛国人,居然来中土上捣乱,这更是让朱元璋生气。

    如果陈风今晚来不了的话,朱元璋会气得整晚睡不着觉。

    岛国人野蛮,做出这种事情来,不足为奇。

    但是,陈风也知道,岛国人愚昧无知,不知道大明朝天威,也是有理由的。毕竟,那里是远离中原的岛国。在大明朝之前,不可一世的蒙古人,两次东征岛国,结果,都是没有驶到了岸,就已经被海浪吞噬掉了。

    岛国人自持地理条件优越,于是,夜郎自大,根本就不把大明朝放在眼里。

    现在,大明朝将鞑子赶走了,武力雄厚,但是,岛国人并不知道,听说要让他们称臣,自然是不愿意。

    当然,杀掉使者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做就做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现在,惹怒了皇上,陈风在心里,倒是有一阵乐呵。

    “启禀皇上,岛国上面,向来都是一群蛮子,不讲道理,这次,杀了我大明的使者,更是犯我朝天威,罪不可赦!”陈风说道。

    “对,朕要派兵,征服岛国!”朱元璋说道,话语非常坚定。

    顿时,陈风终于知道了,朱元璋这么心急火燎地把自己给诏回来,并不是因为完全被气愤冲昏了头脑,而是想要让自己参与打岛国的行动!

    想要打岛国,就要有水上力量,纵观整个大明朝,水师只有自己是最强大的了。

    不过,自己的这点力量,打岛国,够吗?陈风在心里很清楚,绝对是不够的。

    要打岛国,不需要太多的军队,有上一万士兵,就足能打过去了,但是,想要过去,就得要有充足的准备,粮草,军需,这过去,在路上,就得消耗数月,要是碰到海上变天…

    “怎么?皇弟,你不打算出这口气吗?”朱元璋问道。

    “启禀皇上,微臣非常愿意。”陈风说道:“只要您一声令下,微臣愿意齐集所有水师力量,供您调遣。”

    听到陈风表态,朱元璋非常满意:“好,那朕就放心了,朕会调拨军队,前去征讨。”

    “启禀皇上,微臣有一事,想要提前向皇上言明。”陈风说道,这个时候,必须要提醒皇上了,可不能犯错误。

    “皇弟请讲。”朱元璋说道,他这次叫陈风来,就是想要让陈风的水师出动,狠狠地揍这群岛国人,弘扬大明天威,胆敢对大明不敬,就会是悲惨的下场。

    现在,陈风已经答应出动水师了,朱元璋心里的气愤,才算是平复了下来。听到了陈风说有事,立刻就接口问道。

    “微臣可以出战船,出水师,如果不够,也可以征用民船。但是,来往岛国,只是水程,就得有数月,加上在岛国作战,所以,请皇上至少得准备够两万人吃一年的粮食。”陈风说道。

    护送一万军队过去,水师也得有万人左右,这么多人,准备的粮食,至少得让两万人吃一年,这还是保守估计,为了万无一失,最好要够两年。

    听到陈风的话,朱元璋的眼神,顿时暗淡了,这一日,他的确是有些太过气愤了,气愤到忘了最主要的事情。

    大明朝,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打仗,而是尽快地提高国力!蒙古鞑子统治多年,中原已经如同一个蹒跚的老人,进入了迟暮之年,现在,朱元璋需要做的,是让这个国家,重新焕发活力!

    恢复生产,强盛国力,才是他现在要做的。

    去北方打鞑子,那是必须要做的,关系到大明江山的稳固。但是,打岛国,还不到时机。

    北进的粮草,还是陈风给凑的,这要是再打岛国,从哪里凑这么多粮草?

    “当初的伪元,两次东征岛国,都是因为气候的原因而失败,后来,伪元将岛国列入了不征之国的行列。现在,我们大明的主要任务,是赶走鞑子,将我大明建立成天朝上国,如果我们倾全国之力东征岛国,恐怕,时候未到,请皇上三思。”陈风说道。

    从刚刚的狂热之中,朱元璋清醒过来,他的确是被气愤冲昏了头脑,胆敢有人藐视他的大明朝!但是现在,陈风正话反说,循循善诱,已经让朱元璋意识到了现实。

    大明朝的国力,根本就无法支撑同时打两场战争,而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鞑子!毕竟,鞑子的威胁,才是迫在眼前的。

    “那么,我们要暂时忍着这口气了?”朱元璋说道。

    “启禀皇上,当年,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于报仇,现在,我们只要这次北伐成功,用三到五年的时间,积蓄国力,便可以东征岛国,到时候,我们要占领岛国全境,要让岛国上所有的男人,都成为我们大明的奴隶,所有的女人,都成为官…妓,为我们大明的男人服务。而且,微臣听说,岛国上有一座山,里面全是银矿,等我们占领了岛国,要将那里的银矿,完全地挖出来。”

    陈风知道历史,就在几十年前,岛国重要的石见银山开始开采,不过,产量还比较低,现在,这山里主要的矿产还在,所以,打下岛国来之后,这么一座宝地,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银矿!听到陈风这么一说,朱元璋眼睛都亮了,现在,大明是很缺钱的,要是有了这银山,就可以大大地缓解大明的财政情况。

    其实,陈风发展水师,其实就有意占领岛国了,主要的目的,就是冲着那座银山。

    “好,朕听皇弟一席话,茅塞顿开,现在,我朝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蓄力量,先打鞑子,再打岛国的鸟人!”朱元璋咬牙切齿地说道:“不过,那些岛国鸟人,敢进入到我大明的土地上捣乱,朕一个也不会放过!”

    “皇上圣明!”陈风说道。有了这次经历,朱元璋一定会重视发展水师,这样,有利于大明朝向外扩张,还是开朝皇帝有霸气啊,要是到了后期,对付几个浪人,都要大费周章,搞得人心惶惶。

 第817章 借钱

    从皇宫里出来的时候,天都黑了,陈风看了看头顶的星空,知道此时出城,并不是好选择,还是休息一晚吧。

    陈风没有惊动别人,住进了城西一家客栈内,但是,刚刚住下,一个人就前来拜访了。

    胡子已经有些花白了,脸上气色还算过得去,陈风看着眼前这个人,立刻迎了上去。

    “陶大人,天色已黑,还来找本王,真是辛苦了。”陈风说道。

    来的人,是礼部尚书陶凯。

    “王爷,得知您又匆匆回城,下官准备不周,还请您见谅,这次,就请王爷到下官家里过一夜吧,总比这客栈里舒服。”陶凯说道。

    王爷来应天,这里又没有他的府邸,因此,陶凯需要为王爷准备,上次就失礼了,这次,陶凯不能再怠慢了王爷。

    陈风听到陶凯的话,原来是为了这件事,不由得一笑:“陶大人,本王在这里就行了,明日就该走了,再说,我手下还带着四百多护卫,到你那里,恐怕地方有些小啊。”

    陈风这么一说,陶凯老脸不由得红了。

    一般来说,官当到了六部尚书这个级别,怎么着也是一等一的大官了,自己的府邸,岂能太过寒酸了。

    但是,陶凯的府邸,还真是不大,是当朱元璋打下应天之后,将原来的那些鞑子官员的府邸没收了之后,分出其中一个偏院给陶凯的,充其量,就和应天城内的一个普通的富户人家的院子差不多。

    再说,院子就算是大,以陶凯的俸禄,也雇不起太多的家丁和丫鬟。

    所以,朱元璋这一说,陶凯就觉得很为难。

    陈风只是随口一说,现在,看陶凯的表现,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陶大人,现在朝廷正是困难之际,等到我大明国力雄厚之后,俸禄自然会高的。”陈风说道。

    说完,觉得这话也不合适,陶凯的老脸,更红了。

    其实,哪里是什么俸禄不够,不管是什么朝代,官员的俸禄,也不会高得太离谱问题是,在任何一个朝代,官员们都有自己的生财之道的。

    礼部虽然是清水衙门,也是有自己的门道的,可惜啊。

    而在这大明朝,那个稻草人,时刻在惊醒着他们,如果要有什么贪赃枉法的行为,那稻草人就是他们的榜样!

    其实,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就是朱元璋让刘基,彻查了所有人的家底,每个人家里有多少余粮,金银多少,支出又是多少。

    这招是最狠的。

    因为,他们即使是贪污了公款,手头里有了钱,也得赶紧藏着掖着,一旦拿出来一花,就会被人发现。这些钱,不是俸禄,那是怎么来的?这样查,一查一个准。

    所以,即使有了钱,也不敢花,每个人都过得和皇上一样,清水寡欲。

    陶凯觉得,这官当得,实在是没意思。但是,辞官更是不可以的。

    因此,陶凯的脸红了,越来越红。

    他伸出手来,摸了一下自己的老脸,这一摸,又将内衣的袖子露出来,上面,还打着一块补丁。

    啧啧,陈风一看,顿时,为这些在天子脚下当差的人感觉到了悲哀,皇上,您要朝廷廉洁,也要给这些官员活路啊,好歹搞个********啊。

    陈风的封地里,那些官员过得很逍遥,陈风查到了贪污受贿之事,也是定斩不饶,不过,正常做官,俸禄已经很高了,高到让他不至于铤而走险。那些有贪欲的人,等待的会是火器里的一颗弹丸。

    而朱元璋,又不给钱,又不让贪污,让这些官员们,日子过得太悲惨了。

    看到陈风看自己的袖口,陶凯干咳了两声,陈王爷不去自己那里,陶凯这次来,也就没什么事了。

    刚想要告辞,让陈王爷早点休息,陈风却说话了。

    “你现在的俸禄如何?”陈风问道。

    终于问到了最关键的,陶凯说道:“下官每月俸米三十五石,俸钞三百贯。”

    礼部尚书,是正三品的大员,这点俸禄,确实不算高,尤其是那个俸钞,简直就和没有一样,而这米三十五石,有的时候,也会用别的粮食来代替,要是碰到粮价不高的话,这些俸禄就会贬值。

    明朝是不给官员们直接发银子的,他们想要花费,就得把这些粮食卖掉,变成银子才行。

    陈风沉思了一下,说道:“陶大人,何不让令公子去做生意?”

    在后世,当官是不能经商的,但是现在,有陈风这个先例在,朱元璋根本就无法管制其他官员经商。

    但是,商人的地位,却一直都是被那些儒生们看不起的。

    “王爷,下官不争气,那几个儿子,也都不争气,都知道在家里读书,谁也不愿意去经商。”陶凯说道。

    这经商,真的是被他们所不耻的,而且,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