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柄大明 >

第983部分

权柄大明-第983部分

小说: 权柄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棣儿,你时刻要记住,你已经是大明朝的皇帝,你要当好这个皇帝!这是母妃,还有陈王爷的期待。”李丽珍说道。

    “孩儿谨记母妃教诲。”朱棣说道:“那孩儿这就告辞了,明日,孩儿再来探望母妃。”

    明日?李丽珍知道,明日,自己就跟着陈王府先期南迁的人,一道去扬州了。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够见到自己的棣儿。

    想到这里,李丽珍心里就非常难受,不过,她也知道,这是必须的。毕竟,自己和棣儿见面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出风险,要是被人认出,自己是以前的妃,那会震惊整个朝廷。

    “嗯,棣儿,去吧。”李丽珍说道,望着朱棣转身的背影,李丽珍感觉,自己几乎要控制不住眼眶中的泪水了。

    还没有滴下来,却看到朱棣又转身过来。

    “棣儿,还有什么事?”

    “母妃,棣儿差点忘记了,这次来这里,其实主要是来见静茹姐姐的。”朱棣说道。

    见静茹?李丽珍这也才想起来,朱棣和陈静茹之间,发生的某些感情纠葛。

    “这么晚了,静茹早已经睡了,棣儿,静茹还是未出阁的姑娘,这么晚,与一个男子相见,会有损她的名节的。”李丽珍说道:“棣儿,你已经大了,不是以前的小孩子了。”

    朱棣听到李丽珍这么说,没有坚持,而是说道:“母妃,那请您转告静茹姐姐,就说棣儿来过了。还有,请告诉陈王爷,给静茹姐姐,找一户好人家。”

    说完,朱棣脸上带着惨淡的笑容,转身,终于离开了。

    朱棣心中已经明白,自己和静茹姐姐,原来是亲姐弟,这个世界上,表姐弟结婚的有,但是,亲姐弟,那是绝对不能在一起的。

    所以,朱棣只能是放弃了,他这个时候才知道,为何陈王爷极力反对他和陈静茹在一起,这个理由,简直,简直就是难以置信。

    “丽珍姨,我想他。”就在朱棣走后,从后面的一座房子里,一个女子奔了出来,向着李丽珍说道。

    李丽珍抚摸着她的长发,说道:“静茹,你现在已经知道了,你们之间是姐弟,是不可能的了。要怪,你就怪丽珍姨吧。”

    “我不怪你。”陈静茹说着,眼睛里的泪水,已经大滴大滴地落了下来。

    “明日,跟着丽珍姨去扬州吧,那里,是咱们的老家。”李丽珍说道。

    陈静茹点了点头。

    夜空依旧深邃,繁星点点,圆月高悬,温柔的月光,洒满了大地。

    “这件事,还是我没考虑周全啊。”一个声音说道。

    “风哥,这件事,谁都不怪,要怪,就怪这老天弄人吧。”又一个声音说道:“风哥,你从大不列颠回来了,怎么没有看到师傅啊?”

    蓝玉寒一直都很奇怪,跟着陈风一起走的玄玄子,给陈风丢到哪里去了,怎么一直也没有见到。

    “玄玄子大师,他已经得道升天了。”陈风说道。

    得道升天?听到这话,蓝玉寒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用饱含深情的眼光望着陈风的脸庞,要从上面找到说谎时那特有的笑容来。

    可惜,蓝玉寒没有看到。

    想起那天象的奇特,蓝玉寒心突然一沉:“风哥,师傅,真的走了?”

    “玉寒,风哥什么时候骗过你,在法兰西,玄玄子大师终于悟道,之后,就找不到行踪了,我只看到最后一行脚印,以我的功力,再练一百年,都达不到那种程度。”陈风说道:“以前,我并不认为真的能得道升天,但是,从那脚印来看,除了升天,没有第二种结局了。”

    现在,陈风也只是模模糊糊的一个认为而已。得道升天,真的存在。当然,并不是升到了现在的天空。

    头顶是大气层,大气层外是宇宙,玄玄子要是到了外太空,没有个宇航服,那会立刻就挂掉。

    玄玄子应该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在后世的理论中,也曾有过平行世界之类的说法,玄玄子,恐怕是到了这种类似的世界中。

    不管怎样,在自己的这个世界中,再见到玄玄子大师,恐怕是不可能了。

    “师傅真的走了。”蓝玉寒说道:“这真是一件喜事,这是师傅一生的希望。”

    “玉寒,你是羡慕了?”陈风问道,本来,陈风还怕蓝玉寒为这件事伤感,想要安慰一下蓝玉寒,现在,听蓝玉寒的话,似乎满是喜悦,还有羡慕。

    “那你想不想要也得到成仙?”陈风问道。

    蓝玉寒摇了摇头:“风哥,玉寒只羡鸳鸯不羡仙,从今以后,我们一家人,能够在一起,不用再承担任何责任,不用再去沙场拼命,就过着我们自己的日子,玉寒已经很满足了。”

    听到蓝玉寒这么说,陈风将蓝玉寒拥入了自己的怀中:“是啊,等到北京的事情忙完,我们一家人,就都回扬州去。”

    一阵秋风,吹起了蓝玉寒的秀发,蓝玉寒长发飞扬,身上穿的白裙,也跟着飘飘,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是,蓝玉寒依旧像当初刚刚遇到陈风时一般的容貌秀美,气质高贵。

 第1197章 永乐大典

    “轰,轰,轰!”北京的城头上,万炮齐发,这声音,震天动地。

    在轰隆隆的炮声中,重新修葺的皇宫大殿上,百官跪了下来,齐声向上面的皇上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坐在龙椅上的朱棣,向着座下的众人说道。

    众人起身,向两边退去,整齐得赏心悦目。

    “众爱卿,来到北京已经有两日,不知住得可否习惯?”朱棣笑呵呵地向下面的群臣问道。

    “住得非常好,多谢陈王爷的安排。”下面的群臣,立刻答道。

    这两日,住进了比以前宽敞好几倍的大房子里,这感觉,就是不一样,在应天的时候,总觉得憋屈得晃。

    “臣等既然来到了北京,那就会在这里扎根,尽心尽力,辅佐皇上,治理好我大明朝,我大明朝,就像外面这初升的朝阳,一定会蒸蒸日上。”又一个大臣说道。

    这些文官们,拍起马屁来,也都是滔滔不绝。

    朱棣看着众人,说道:“我朝迁新都,普天同庆,朕还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听到朱棣说要宣布大事,众人的表情毕恭毕敬,等待着皇上开口。

    皇上的年龄,已经快要到婚配了,现在,皇上迁都之事已经结束,难道,是要宣布选皇后了吗?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算做是大事。

    众人在猜测着,就听到了朱棣说道:“现在,我大明朝,疆域广阔,四周蛮夷皆来臣服,就连遥远的大不列颠,都对我朝充满神往,为了弘扬我朝的历史文化,朕决定,编撰一本巨著,收集我朝文献大成,取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听到这话,所有的人才明白过来,原来,皇上是要编书啊。

    一般来说,编撰一部书籍,耗费巨大,动用的人员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只有最富裕的人家,才有这个能力,但是,又因为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灾难,著书立说,只有少数人才会干。

    而皇上就不同了,一呼百应,只要他一说要著书,那就有无数的老学究,前来帮忙。

    不过,编一本集大成者的书,也是一件光荣的事,大明朝现在已经步入辉煌,要是再有几本传世之作,也是件可喜之事。

    而且,这书名,叫做永乐大典,是要后世都记住皇上的功德,这件事,就更加有意义了。

    “皇上,此时尚好,利国利民,更能弘扬我大明朝的文化,只是,这著书之事,需要有一个最有能力的人来统筹策划,否则,会拖延数年,恐怕也编撰不完。”礼部尚书朱升,年老耳朵不聋,听得清清楚楚,脑子反应也很快,站出来说道。

    听到朱升的话,朱棣说道:“对,朱爱卿有理,这个人选,一定要慎重,不知何人愿意为朕分忧?”

    武将们肯定是无用武之地了,文官们有的已经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毕竟,这件事做完了,自己也会在后世上流传。

    “皇上,微臣不才,愿意编撰这部永乐大典。”这时,一个声音说道。

    声音是在所有人的前方,皇上一旁的位置上的。

    众人望过去,说话的,是当今除了皇上,最有权势的人,陈王爷。

    陈王爷…他这个人,要说打仗,众人都信服,要说编书,呵呵,这个笑话真好笑。

    不是他们看不起陈王爷,而真是用马刀削土豆,不合适啊。

    当然,谁都不敢这么说出来。

    现在,皇上迁都到了北京,这里,本来就是陈王爷的地盘,北京守卫的军队,也都是陈王爷以前的部将,可以说,陈王爷是控制了大明朝的中枢的,要是陈王爷有什么想法的话,他们这些人,谁都没办法。

    陈王爷要干什么,就连皇上都不能不答应。

    “如此甚好,有陈王爷为朕分忧,此事定能尽快完成。”朱棣说道。

    “启禀皇上,这编撰一部文献大成,微臣觉得,至少也得十年时间。”陈风说道:“微臣想要把从先古时期的重要典例,也都放进去,这样,查阅资料,编撰书籍,就会旷日持久了。不过,想要真的成为一部巨著,也只能如此。微臣以前曾经写过几本书,其中的艰辛,深有体会。”

    陈风这么一说,众人才想起来,想当年,陈王爷还没有发达之前,是曾经写过书,当时,在江南还非常有名。

    听到陈风这么说,朱棣皱了下眉头:“看来,是朕考虑不周,还真是需要耗费时日啊。”

    “皇上,这件事关系重大,微臣一定会将此事尽快完成的,若要加快进度,微臣倒是有一个想法。”陈风继续说道。

    “请讲。”朱棣说道。

    “我们可以将编撰的工作,放到江南去做,江南多才子,文人很多,微臣可以到江南去,召集这些文人们,集思广益,速度就能加快。”陈风说道。

    “如此甚好,那就劳烦师傅了。”朱棣说道。

    有的人感觉到自己的眼皮开始不由自主地眨动,刚刚皇上将称呼由陈王爷变成了师傅,这是否代表着什么?

    果然,陈风继续说道:“编撰大典,事关重大,微臣在北京也没有什么大事要做,微臣恳请,将微臣在北京的差事交接给别人做,微臣亲自到江南,编撰大典,等到编撰完成,微臣再回北京来。”

    听到陈王爷的话,很多人的脑子感觉到震了一下。

    陈王爷要走了?现在,陈王爷的声望,地位,都达到了最高峰,就连皇上,都得听陈王爷的。而现在,陈王爷居然可以放下所拥有的一切,回到江南去?

    站得越高,摔得越狠,急流勇退,才是最明智的,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但是,当理智被欲望占据了的时候,还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这种人就不多了。

    现在,陈王爷的这个选择,才是最正确的,该拥有的,都拥有了,再继续下去,皇上会越来越觉得陈王爷会是个绊脚石,以后,说不定会发生冲突,这个时候离开,皆大欢喜。

    谁都不认为陈王爷会简简单单地为了编本书,离开北京,他们知道,陈王爷的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终于开始了。

    “师傅,那您可得快点,朕还在北京,等着您的坐镇。”朱棣说道。

    “微臣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