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好孩子 >

第125部分

三国好孩子-第125部分

小说: 三国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淹到脖子,不然的话,不仅纪灵大军一个都别想活着逃回去,就是淮阴城里徐州军队,也可能全都得被洪水吞噬!

洪水虽然不是很深,但这也足够了,随着淮河堤坝被徐州军队掘开,淮河水位迅速下降,袁术军满载着粮草辎重的船队也先后搁浅,尤其是重金打造的四十条楼船,全部陷入了浅滩之上,艨艟和强征的民船也搁浅和侧翻无数,只有少许小舟幸免,残余的袁术军队则全部围困在洪水之中,无衣无食更无路可退,变成一群待宰羔羊。还有正在向东赶来的袁术军步兵大队,也注定要被这场洪水阻拦住脚步,难以东进一步,自然也就无法来接应纪灵的残兵败将…………

“陶应小儿!你狠!你太狠了!淮阴是你的土地,你竟然也挖开淮河水淹淮阴全境,我看你接下来怎么办?接下来怎么办?!”

侥幸逃上了淮河大堤的高处躲开了洪水,魂不守舍的美周郎回过神来,第一件事就是破口大骂陶副主任的狠毒无情,在自己的土地上也用这种断子绝孙的毒计!但是歇斯底里的骂了许久后,美周郎却又迅速醒悟过来,暗道:“陶应小儿接下来需要善后吗?淮河大堤本就是年久失修,就算陶应小儿不挖开,夏天一场洪水就有可能冲垮,届时照样是水淹淮阴的局面!”

“淮阴这一带地广人稀,除了淮阴小城外,已经没有任何城池,今天淮阴城外也没有见到一个百姓,肯定是全部转移进城了,陶应小儿自己挖开淮河大堤,洪水最多只是冲毁淮阴周边的农田土地,造成淮阴今年夏天的粮食减产——可是这么一来,陶应小儿又要节省多少的军粮?是陶应小儿节约出来的钱粮多,还是今年淮阴粮食歉收丢失的钱粮多?!”

盘算到这里,美周郎忍不住又捶地大吼起来,“陶应小儿!奸贼!奸商!你这个天下第一的狠毒奸商————!”

 第八十八章 全军覆没

(ps:家里有事出门,更新耽误到现在,请朋友们原谅,纯洁狼诚恳道歉。)

淮河的流量始终还是远远不如黄河,所以即便是同时掘开了淮河大堤与陂湖堤坝,洪峰在淮阴城下水位最高时,也仅仅只是尺不到一丈,而洪峰过后,淮阴城下的水位又迅速下降到了六尺左右,也就只能淹到一个正常人的胸口了。(汉代一尺为二十三厘米)

水火无情,就算是洪峰水位不高,洪峰过去后的淮阴大地仍然是满目疮痍,浑浊的水面中到处飘荡着各种各样的杂物,什么树枝、木屑、草叶、旗帜、动物尸体和灌木之类的应有尽有,更多的则是袁术军士兵的尸体,有被淹死的,呛死的,浸死的,踩死的,被淮阴守军弓箭射死的,甚至还有爬上了树木避水,结果却被同样上树避水的毒蛇咬死的,或者咬伤后重新摔进水中淹死的,具具尸体都是死状恐怖,也具具尸体都是肿涨发白,在浑水缓缓飘荡,随波逐流,凄惨得简直让人不忍卒睹。

当然了,也因为洪峰水位不是很高,所以幸存下来的袁术军士兵也有相当不少,至少有近三分之一的袁术军士兵躲过了洪水袭击,其中一小半逃到了淮河堤坝上,大半散落在被洪水包围的丘陵土山高处,但这些军队的武器辎重大都已经失落,又惊魂未定士气低落,士气和军心都接近崩溃,不用淮阴军队动手。幸存的袁术军队伍中就已经出现了逃兵现象,还为了争夺没有搁浅的小型船只大打出手,自相残杀,侥幸逃上了堤坝的纪灵和高俗等人根本无力约束。

事情还没完,做为优秀公仆陶副主任的心腹爱将,陈到当然学到了陶副主任痛打落水狗的得意绝技,洪峰过去。水势刚一放缓,陈到立即命人从淮阴城上放下无数小船和木筏,分出十支百人小队由屯将率领。乘船撑筏去捕拿剿杀被洪水包围的袁军散兵游勇,陈到自己则亲自率领三千大军从北门出城,乘船淌水杀向淮河大堤。亲自来捉旗号就在堤上的纪灵,堤上纪灵也是怒火冲天,亲自领了百余亲兵过来接战,发誓要给被洪水的多年旧部报仇雪恨。

被洪水与河水包围的堤坝顶端狭窄,双方都无法骑马交战,所以纪灵和陈到都是提了环首刀出阵步战,见面之后,陈到先用刀指着纪灵大喝道:“纪灵匹夫,还不快快放下武器投降?更待何时?”

“我呸!”纪灵重重吐了一口浓痰,红着眼睛大骂道:“无耻奸贼。用此奸计坏我大军,我誓杀汝!”

骂完,纪灵大步上前挥刀就砍,陈到也不再说话,挥刀便与纪灵大战在一起。纪灵身高力猛,刀刀都是开山劈石之势,陈到则年轻灵活,身手矫健,闪转腾挪从容应对,与纪灵打得不相上下。后面徐州队伍见了。很快便是毫不客气的一轰而上,仗着人多欺负人少,围殴纪灵身后的百余亲兵,纪灵的亲兵招架不住,纷纷扔下纪灵逃命,本来还招架得住的纪灵见势大为慌乱,赶紧卖了一个破绽掉头就跑,陈到领军追杀不止。

纪灵统兵还算有点得军心,眼看就要被陈到追上时,斜刺里副手高俗领了两百余人过来阻拦,一边高呼纪灵快走,一边挥刀来战陈到,只可惜高俗的身手和陈到差得实在太远,仅仅五个回合就被陈到一刀砍死。徐州众军继续穷追纪灵不止,直到把纪灵逼到淮河岸边,纪灵走投无路又不会水,只能沿着河岸飞奔逃命,正焦急无奈间,却忽然瞟见上游下来一条自军小船,船上三人不是别人,正是周瑜、程普和黄盖——这三位可是水战的大行家。

“公瑾,救我,快救我!”纪灵欣喜若狂的大喊,“快,快把船撑过来!”

“公瑾,怎么办?”黄盖问道:“救还是不救?”

“不救!”程普抢着说道:“先不说救他要冒险,救他回去也没用了,打了这么大的败仗,袁术匹夫也不会再重用他了。”

周瑜表情阴冷,仔细盘算后冷冷说道:“必须得救,我们在袁术匹夫面前需要一条替罪羊做挡箭牌,而且纪灵是袁术心腹,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对我们来说也还有利用价值。两位老将军,把船撑过去吧。”

程普和黄盖深信周瑜判断,再不迟疑,立即驾舟过来接应,纪灵大喜过望,赶紧纵身跳上小舟,徐州军士急以箭射之时,水战大行家程普和黄盖早已舞动盾牌挡箭,周瑜也赶紧掌舵操篙,驾驶小船驶往下游,最终徐州将士虽然将周瑜和纪灵等四人尽皆射伤,却始终未能将四人射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瑜三人护了纪灵顺流而下,逃往了淮河下游。

不过也好,虽然让纪灵和周瑜逃了没能成却全功,但是袁术军上下看到纪灵弃众而走,也几乎都没有了抵抗决心,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少部分负隅顽抗者也被徐州将士刀砍箭射尽数消灭,全歼堤上袁军,俘虏超过千人。堤下被洪水包围的袁军士兵也大部投降,只有少数会水者淌水逃命,逃往上游去给后军报信去了,陈到和谢炎又派人打捞武器辎重,缴获钱粮无数,袁术重金打造的四十条楼船和近百艨艟战船,也尽皆落入徐州军队之手。

至此,淮阴大战基本结束,袁术麾下最能打的一万五千精锐全军覆没,活着逃回盱台报信的士卒还不到五百人,走陆路东下的陈纪、雷薄和陈兰六万乌合之众倒是毫发无损,但这群乌合之众既没有胆量来和士气正盛的徐州军队决战,又被洪水挡住了东进道路,无奈之下只得暂时驻扎在只有几千百姓的盱台小城旁边。派信使返回寿春告急,请示下一步行动。那边陈到和谢炎也欢天喜地的派遣使者渡河北上,去向陶应报捷,同时为了让陶应安心,陈到在派出报捷信使的同时,还放出了飞鸽传书报信,争取尽早把喜讯送到徐州。

…………………………

信鸽传递消息当然比信使骑马快。只用了两天多时间就把消息送到了徐州,而喜讯送到陶应面前时,又正巧赶上了徐州新近发生的一件大喜事——被陶副主任寄以厚望的新式武器风羽箭。终于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产出,陶应酝酿和准备了许久的步战王牌队伍风羽军,也终于装备上了这件与他们军队名字相同的武器!

风羽箭名字拉风。结构其实却非常简单,作用和普通的箭矢一般无二,也就是一支箭不粘羽毛,把本该粘连羽毛的箭矢后端挖出两道凹槽,利用向内凹进的空槽产生涡流阻力,使箭保持飞行稳定,从而节约价格昂贵的飞鸟羽毛。不过也别小看了这一小小改进,箭矢上面使用的鸟类羽毛不仅价格昂贵,一旦损坏便无法修复,并且来源极不稳定。还得使用鱼鳔胶、骨胶或者皮胶粘连,制造费时费钱还难以保证产量。而风羽箭的制造成本不仅要低得多,还可以节约制造时间,确保持续产出,更可以让徐州军队可以大量的挥霍与使用箭矢。更进一步提高徐州军队的远程攻击力。

当然了,风羽箭也有着它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对制造的精度要求极高,同时保持平衡的效果也不如普通羽箭。所以为了制造和装备风羽箭,徐州军队不仅反复实验了上千次才找出最理想的凹槽规格,还在工匠的培养方面投入了巨额的钱粮。又安排了专人专职负责监督风羽箭的生产,为的就是确保风羽箭的生产精度,再现当年强秦大军的武器标准化生产。

与此同时,鉴于风羽箭的准确性不如普通羽箭,陶应又煞费苦心的做出调整,决定让已经扩编至一千五百人的君子军继续使用普通羽箭,其他队伍混搭使用普通羽箭和风羽箭,单独组建一支弩兵队伍命名为风羽军,专门使用风羽箭,让廉价易产的风羽箭配合强弩的超远射程,再搭配上已经逐渐被人遗忘的秦军弩兵三段射,在战场上制造廉价而又强力的弩箭暴雨,借以扬长避短,尽量避开徐州军队近战薄弱的弱点,发挥出徐州军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势。

言归正传,规格标准化的风羽箭开始大量产出的时候,又收到了陈到飞鸽传书送来的全歼纪灵精锐消息,双喜一起临门,咱们的陶副主任当然是欢喜万分,立即决定重赏陈到与谢炎等有功将士之余,又笑道:“好,有了这场大胜仗垫底,我睡觉也可以踏实一点了,我们北面那些不安好心的邻居们,也该给我老实一点了。”

“主公,恕登直言,主公只怕是笑得太早了一些。”陈登拱手,向陶应警告道:“淮阴大捷,固然可以让我们北方的邻居不敢随意窥视徐州五郡,但未必就会让他们老实下去,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让我们的邻居更不安生。”

“元龙此话何意?”陶应惊讶的问道:“我军淮阴大捷,南线压力大减,主力不必再担心两线作战和腹背受敌,我们北面的邻居,为什么还会更不消停?”

“主公,你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漏算了袁术的反应了。”陈登微笑答道:“袁术为人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在淮阴吃了这么大的亏,能就这么善罢甘休了?届时袁术如果提起倾巢之兵来攻,主公纵然不惧,我们北方的邻居们也会觉得有机可乘,更加的不肯罢休。”

听了陈登的分析再仔细一想,陶应也觉得自己确实有一点过于乐观了,自军歼灭了纪灵精锐,只是砍掉了袁术的一只臂膀而已,袁术麾下庞大的队伍还在,这些敌人虽然是以乌合之众居多,但是如果袁术倾巢来攻,自己也必须得出动主力才有希望取胜,而自己的主力一旦南下——只怕自己的老丈人就第一个沉不住气了。

担忧之下,陶应忙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