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好孩子 >

第440部分

三国好孩子-第440部分

小说: 三国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达先生此计可行。”毛玠跳了出来,拱手说道:“前番我军抓获的袁绍军斥候称,沮授要求他们在巡哨期间,必须暗数我军炊烟炉灶数量,显然是在提防我军暗中撤过黄河,既如此,我军大可以将孙膑的减灶添兵之计反其道行之,来一个减兵添灶,一边徐徐退往黄河渡口,一边每日故意多生炉灶,夜间则暗暗撤兵,待到主力撤过黄河,再想撤回殿后队伍,也就容易许多了。”

毛玠出这个主意确实不错,不仅荀攸和郭嘉都一起点头称善,就连之前反对临阵撤兵的程昱也大点其头,赞道:“孝先先生此计大妙,袁绍多疑无断,沮授用兵谨慎,崔琰性格虽然还知之不多,但丞相用兵素来以多谋著称,袁绍等人屡吃大亏,纵然察觉情况不妙,也必然怀疑我军是诱其出战,不敢轻易弄险,使我军赢得从容撤军的机会。”

几个谋士自吹自擂的说得火热,曹老大本人却始终都是一言不发,三角眼乱转着只是紧张盘算,好不容易等到几个谋士互相吹捧完了,曹老大才沉吟着慢慢说道:“诸公,不知谁还记得陶贼当年与刘备的小沛之战,刘备在吕布援军只有一天就能抵达小沛战场增援时,为何要突然放弃小沛而走?”

“丞相说笑了,如此经典的战术欺骗战事,我等岂能忘记?”程昱躬身答道:“刘备之所以弃城而走,是因为陶贼掐准了刘备害怕吕布反复无常的心思,派假冒的吕布使者到小沛城下,假称吕布与刘备断交,让刘备认为自己已经是孤立无援,为了不被陶贼困死在小沛城中,就中了陶贼奸计弃城而走。”

“不对。”曹老大摇头,说道:“还缺了一个关键细节,陶贼除了派假使者外,还用了什么骗过刘备?使得刘备彻底对吕布绝望?”

“麦面做的假人头!”郭嘉答道:“陶贼探知刘备使者乃是孙乾后,便用麦面捏了孙乾的假人头,让假使者带到小沛城下当众出示,彻底骗过了奸诈不在陶应之下的大耳贼刘备。”

曹老大缓缓点头,忽然一拍面前案几,大声说道:“吾意已决,先破袁绍,再破陶贼!各个击破,保我兖州疆土!”

“先破袁绍?后破陶贼?”众谋士都是大吃一惊,一起说道:“袁绍死守营寨不出,我军如何破之?”

“当然是退兵诱敌。”曹老大狞笑答道:“我军先撤退到黄河岸边,背水立营,然后也不用什么反其道而行,直接就效仿孙膑的增兵减灶诱敌之计,最后嘛…………。”

听曹老大说完自己琢磨出来的缺德诡计,郭嘉和荀攸等人都已是面露狂喜,赶紧一起向曹老大拱手致敬,一起连声阿谀道:“丞相妙计,鬼神莫测,今番袁绍必为我军所败,陶应奸贼也必然不足以虑矣。”

“别夸我,要夸就夸陶贼。”曹老大倒也谦虚,一挥手说道:“若非陶贼的抛砖在前,我也想不出这样的败中求胜计策!”

谦虚完了,曹老大又飞快命令道:“事不宜迟,我军必须立即分头行事,第一,立即封锁与南面道路关卡,绝不能给陶贼细作偷递消息的机会!第二,传令全军,做好拨营起兵的准备,明日天色一明,立即拔营撤往仓亭渡口,背水下寨!第三,立即到军中寻找与陶应奸贼容貌相似的士卒,然后全部带来见我,由我亲自挑选!”

众谋士一起唱诺答应,各自下去安排,是夜,二十余名与陶副主任容貌相似的曹军士兵便被引到了曹老大面前,曹老大仔细辨认挑选后留下其中一人,然后重赏其他士兵,命令他们对此事守口如瓶放回。最后在那名与陶副主任相貌最为相似的自家士兵面前,曹老大也终于说出了自己流传千古的另一句名言,“吾欲借汝首级一用,汝可放心而去,汝妻子吾自养之。”

说完了这句话,不等那倒霉蛋开口求饶,典韦早已冲了一上来,只一刀就砍下了那倒霉蛋的首级,再将砍下的人头仔细化装后,迅速装入盛有生石灰的木盒之中,以红色锦锻包好备用,倒霉单的无头尸体则被曹老大的心腹卫士装入麻袋,抬到无人处深埋。

做好了这些安排,第二天清晨,曹军主力立即拔营起寨,大摇大摆的撤往南面二十里外的黄河渡口,曹老大亲自率领精锐队伍殿后,谨防大袁三公出兵追击。而监视曹军大营动静的袁绍军斥候也不敢怠慢,立即飞马赶回袁绍军大营,向头发都快等白了的大袁三公报告此事…………

 第二百九十六章 高歌一曲

“曹贼退兵了?真的退兵了?你们有没有看花眼,曹贼真的撤兵了?!”

大袁三公在处变不惊这方面明显差曹老大差得远了,听到了斥候报告的曹军退兵消息,震惊与狂喜之下,大袁三公干脆连斥候有没有看花眼这样的糊涂话都问了出来。前来禀奏消息的袁绍军斥候哭笑不得,只能是按着要求答道:“禀主公,小人等绝对没看花眼,曹操大军拔营起寨这么大的动静,小人等也不可能看花眼!”

“来人!”年已五旬的大袁三公足足跳起了三尺高,大吼大叫道:“吹号升帐,速传校尉以上的将领与众谋士来大帐议事!”

卫士答应,赶紧冲到中军大帐门外吹响号角,不过大袁三公的卫士其实也用不着浪费这点力气了,曹军临阵退兵这么大的动静,早就已经是轰传了袁绍军全营,凡是有资格进到中军大帐议事的袁绍军文武官员,也早就已经是纷纷向着中军大帐赶来,以便随时接受大袁三公号令。距离近腿脚快的如袁谭、袁熙和袁尚三兄弟,还有监军都督沮授、谋士郭图、崔琰、逢纪和苏由等人,还都已经来到了中军帐外侯命,也立即进到了大袁三公帐中拜见。

“父亲,曹贼退兵,定是因为妹夫在兖州南线打了决定性的胜仗,所以曹贼不得不退!孩儿建议立即出兵追击,必可大破全胜!孩儿愿领精兵三万首先追击,请父亲恩准!”

一张口就建议大袁三公出兵追击的当然是袁尚公子,自打在与曹军斗将之战中一鸣惊人后,自负骁勇的袁尚公子就一直是坚定的出战派,一再在大袁三公面前请求领兵出战。如果不是陶副主任亲自来信劝说大袁三公慎重行事,建议大袁三公等待徐州主力回师北线,也许大袁三公早就已经在爱子的怂恿下主动出兵作战了。好在袁尚公子乃是陶副主任的嫡亲妻兄,又是冀徐联盟的最大政治受益者,所以袁尚公子再是怎么的立功心切,也不好亲自出手破坏冀徐联盟,也就按捺住了性子耐心陪伴父亲又等待了一段时间,而现在好不容易熬到了曹军退兵,破敌战机出现。袁尚公子自然也就要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请战了。

“父亲请慎重,曹贼多谋,突然撤兵,只恐有诈,父亲还请慎重行事。万勿落入曹贼陷阱!”

跳出来反对的当然是袁谭公子和他的党羽,然后辛毗又指出其中关键道:“主公,陶应五月中旬方才从千里之外的江东回师,今天才是六月十二,陶应的队伍就算是飞,恐怕也飞不到曹贼主力的背后,逼迫曹贼主力撤兵吧?更何况陶应要想赶赴仓亭战场增援。途中至少得拿下昌邑与东平两座重镇,时间上就更不合情理了。”

“辛毗先生的话,有些道理。”大袁三公再一次暴露优柔寡断的致命弱点,迟疑道:“既如此。那曹贼为了什么突然撤兵?难道只是想要引诱我军追击?”

“主公,臣下认为不妨派遣一军出营,攻打曹贼后队借以试探。”逢纪建议道。

“不必浪费兵力试探。”沮授站出来反对道:“不管曹贼是真退还是诈退,都必然有精兵劲将殿后。以防追兵,我军派遣小股队伍出营试探。都不过白白送死。”

“公与先生言之有理。”崔琰也站出来说道:“况且兵书有云,兵半渡而击之。曹贼即便是真退,我军的最好出击时间也不是现在,而是曹贼主力渡河之时,臣下建议,我军不妨一边多派斥候细作探察曹贼队伍动静,一边以精兵居前,多带长盾采取守势缓缓而进,也拿下被曹贼放弃的营地建立军寨,保持与曹贼队伍的距离,然后再见机行事。”

缺少主见的大袁三公最喜欢的就是崔琰这种折中的建议了,当即拍板道:“季珪之言,正合我意,可命高干率领两万步兵缓缓追击,先拿下曹贼营地,建立营寨,然后再见机行事。还有,各营各寨加派双倍斥候探察附近情况,一有异常,立即报我!”

袁绍军众文武一起唱诺,沮授则又建议道:“主公,为防万一,应该让文丑将军率领一支精锐骑兵侯命,时刻准备出击应变。再令斥候仔细清点曹贼营中炊烟灶火数量,以便时刻摸清曹贼队伍的兵力变化。”大袁三公一听十分满意,立即依计而行。

小半个时辰后,大袁三公的外甥高干奉命率军出击,两万步兵多带长盾硬弩,列起相对便于机动的衡轭阵形,缓缓向曹军后队发起追击,另万余冀幽铁骑马不离鞍,士不解甲,在冀州军目前的第一名将文丑率领下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出击应变。同时袁绍军各营各寨也加派了双倍斥候出寨,严密巡视侦察周边动静,严防谨守不给曹军偷袭机会。

曹军斥候探到袁绍军动静,飞马将情况报到曹老大面前时,曹老大先是冷笑说袁绍匹夫终于有了点长进,然后也不下任何命令调整改动,只是领着精锐战兵缓缓而退,掩护主力队伍向黄河渡口不紧不慢的撤退,始终与高干率领的冀州追兵保持三十余里的距离,不肯为了高干这两万步兵浪费时间与战机。

当天下午申时左右,曹军主力顺利撤到了建有两道浮桥的仓亭渡口,曹老大一声令下,曹军主力立即行动了起来,一边挖掘壕沟,用随军带来的木材修建营寨,一边在南岸队伍的协助下新抢搭三道简易浮桥,同时调集了大量的舟船到渡口北岸听用,以便大军快速撤过南岸。高干率领的袁绍军步兵占领了被曹军主动放弃的营地后,也不再向南挺进,只是利用曹军原先挖掘的壕沟与堆砌的垒墙抢建营寨,以便稳妥屯兵,曹军撤退的第一天两军都是抢修工事,并没有发起一次交战。

大规模的交战没有。以什伍为单位的斥候战却从未停歇,为了侦察敌人的动静和不让敌人掌握自军的真实情况,两军斥候在旷野里、树林中、丘陵上,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激烈厮杀,一会是袁绍军的大股斥候追着曹军斥候伍队砍杀,一会是得到大队增援的曹军斥候撵着袁绍军的斥候屁股打,刀来枪往,箭镞飞驰,暗箭陷阱埋伏反埋伏之类单兵小队战术层出不穷。不到一个白天就有上百名两军斥候血染沙场,失踪被擒者也多达好几十人,但相对起来,单兵战斗力出色的曹军斥候明显要占上风,伤亡被擒的数字也比袁绍军明显要小许多。

袁绍军的斥候再是不济也有一定斩获。伤亡虽大好歹也给大袁三公抓来了七八名曹军俘虏,但很可惜的是,这些曹军俘虏没有一个人知道曹老大下令撤退的真正原因,所以袁绍军那怕是用尽了酷刑折磨这些倒霉斥候,也没有弄清楚曹军到底是为了什么突然撤兵,更不知道盟友徐州军队已经打到了那里,唯一只知道曹老大只是下令撤退到黄河渡口背水结营。并没有颁布渡河时间。

“这个陶应竖子,怎么也不派一个信使来联络一下,起码也得让我知道你现在到了那里吧?”不明敌情之下,大袁三公还骂起了不肖女婿对消息传递工作的不够重视。却全然没有替女婿考虑过现在要想快速传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