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好孩子 >

第585部分

三国好孩子-第585部分

小说: 三国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逃,我不拦着你!”

说罢,袁谭公子拂袖而去,郭图也鄙夷的看了高干一眼,道:“高刺史,你的胆量怎么连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都不如?”说完了,郭图也跟着袁谭公子去了,留下高干在原地脸色发青,表情难看到极点。

不过话又说回来,高干除了脸色发青外,也隐隐有些发红,因为高干确实在有些贪生怕死,害怕被徐州军彻底合围后,被堵死在邺城城内活活饿死。

………………

几乎同一时间的徐州主力营内,陶副主任也领着北征文武进到了中军大帐,与留守邺城战场的高顺、徐晃和刘晔等人见了面,进得帐内,陶副主任先是挥手制止了高顺等人的行礼,然后劈头盖脸就问道:“准备得怎么样了?”

“万事具备!”刘晔答道:“四万柄锄头,两万个筐,三十万支火把,还组织超过两万的民夫和本地百姓驻扎营外,随时侯命,我军伙夫从昨夜五更开始造饭,已然备足了上好饭菜与酒水。除此之外,我军在挖掘环城壕沟时,已经秘密勘察了地形,标注了无法挖掘的地下大石,以免耽搁我军挖掘河流。”

“很好。”陶副主任满意点头,又向帐中文武说道:“诸公,我军下一步准备干什么,这里也不瞒你们了,我准备在一夜之间,挖出一条四十里长、宽深各两丈的壕沟!引入漳水,彻底困死邺城里的袁谭残部!所以今天晚上,不管是原先留守邺城战场的军队,还是我们刚从邯郸回来的队伍,今天晚上都没时间休息,必须全部投入壕沟挖掘的工作!望诸公莫辞劳苦,今夜全力挖掘!彻底困死袁谭,不使他有北逃机会!”

“谨遵主公号令!”徐州众文武整齐抱拳答应。

“赵云,许褚,魏延!”陶副主任又一口气连点三将,三将一起出列抱拳,陶副主任吩咐道:“今夜你们各率五千精兵,赵云负责东门,魏延负责西门,许褚负责南门,全夜戒备,随时备战,袁谭军若是连夜突围,务必迎头痛击,全力迎战,将敌人打回城内!若是谁阻击不力,让袁谭跑了,或者让他破坏了我们的挖掘工作,让我军将士白白辛苦一夜,无论是谁,无论他此前立有多少功劳,一律军法从事!”

“诺!”三将整齐唱诺。陶副主任点头,又吩咐道:“其余众将,随我一起指挥全军挖掘壕沟,现在是申时过半,让军队休息一个半时辰,戌时出兵开始挖掘,五个时辰内,务必要使壕沟完工!怠慢者,斩!”

徐州文武再次一起唱诺,陶副主任则又叮嘱道:“诸公,切记一点,我们只有一夜时间!若是今夜不能完工,袁谭明日就必然全力突围,还有,文和先生和友若先生夜观天文,一两日内,北方还会有一次大规模降温,一旦土地重新被春寒冻结,我们将再没有机会引水困死袁谭,望诸公为天下苍生计,为北方三州的数百万百姓计,今夜务必竭尽全力!这道壕沟若是挖成,河北三州的百姓,最少也可以提前一年时间安享太平!”

“请主公放心,我等今夜一定全力掘壕,使河北百姓早享太平!”徐州众文武一起跪下,异口同声的回答。

“那就拜托诸公了。”陶副主任抱拳还礼,又向站在背后的马忠吩咐道:“马忠,给我和你带的亲兵队都准备锄头,每人一把,今天晚上,我要亲自参与挖掘!”

 第三百九十三章 引水围城

汉代的一尺相当于现代的二十三点一厘米,六尺为一步,三百步为一里,相当于现代的四百一十五点八米,陶副主任准备挖掘的壕沟长度超过四十里,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一万六千六百三十二米以上。

十尺为丈,长宽都是两丈,长乘宽再乘高,四十里的土方约为三十五万五千方左右,除去徐州军之前挖掘的宽四尺、深半丈的壕沟土方,约一万七千七百五十方左右,这也就是说,徐州军队还要挖掘三十三万七千二百五十土方以上,才能达到陶副主任提出的要求,用一道长四十里以上、宽深各两丈的人造河流,彻底困死邺城里的袁谭军残部。

工程量十分浩大,尽管徐州军能够出动七万以上的军队,再加上两万左右的民夫百姓,一起动手挖掘这条巨型壕沟,要想在五个时辰十个小时内完成这个任务,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遇上袁谭军果断出兵,负责阻击任务的许褚、赵云和魏延三支队伍,又不能做到把敌人坚决赶回城内,一旦让敌人冲到工地上干扰破坏,那么完成这个工程的可能性就会更小。

工程量大,时间仓促紧迫,袁谭军在邺城里又还有三万左右的军队,出兵破坏的可能极大,所以那怕是为了这个工程准备了数月时间的徐州决策层,也没有把握一定能够完成这个工程,只有陶副主任本人对这个工程充满了信心,因为陶副主任相信,历史上的曹老大能够做到这点,那么自己就更应该能够做到这点!不然的话。自己就无法超越曹老大的历史成就,做到在一代人内一统天下,结束这汉末乱世!

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很快过去,戌时正,超过九万的徐州军队主力倾巢出动,两万以上的民夫百姓也被发动了起来,借着夜色掩护一同来到之前修建的围城工事旁,其中最精锐的一万五千战兵越过围城工事,潜到邺城的东西南三门城外列阵以待。不打火把暂不暴露目标,人衔枚马套嚼偃旗息鼓,弓上弦刀出鞘,时刻准备阻击袁谭军的出城队伍。

与此同时,在陶副主任的亲自率领下。超过七万的徐州将士与两万民夫,也分段分片的开始了争分夺秒的挖掘工作,在尽可能少打火把仅靠微光照明的情况下,上到陶副主任下到普通士兵,都是奋力挥动锄头挖掘泥土,以贾老毒物和刘晔、荀谌为首的徐州军文官也纷纷上阵,或是参与担土搬石。或是领着有伤士兵为掘壕将士发放酒水干粮,鼓舞将士民夫全力挖掘。

甚至就连出了名懒惰的杨长史,这次也领着李郎和王五加入挖掘壕沟的工作,一边把酒水亲手喂到士兵嘴边。一边鼓励道:“加油,努力,挖成了这条壕沟,我们就肯定能进邺城抄家了。邺城里到处都是有钱人,想发财就拼命啊!”

乍暖还寒。春日的夜风依然割面生疼,壕沟中的积水更是冰凉入髓,但许多徐州将士与百姓民夫都是赤膊上阵,踏着淹及膝盖的积水,挥汗如雨的挖出一块块粘滞沉重的泥土,搬运一筐筐沉重泥土运往后方,粗糙的锄头此起彼伏,搬运土筐的人头来往如蚁,没有人叫苦,更没有怠工,因为在他们的身旁,不仅有着他们的直系上司徐州基层将领,还有他们平时都没有资格直接交谈的徐州文武重臣,全都在陪伴着他们奋力挖掘,带头的将军官老爷都没有叫苦叫累偷懒怠工,普通的士兵和民夫百姓自然更不会叫苦叫累。

还有一点,在开始挖掘的时候,各级徐州文武都已经一级一级的往下传话,让所有的士兵和百姓民夫都知道一件事,只要这道壕沟能够如期掘成,彻底困死了邺城里的袁谭军首脑,那么徐州将士至少能够提前一年返回家乡,与父母妻儿团聚,百姓民夫也能至少提前一年安享太平,提前一年得到陶副主任的免税一年恩赏,这一辈子也少受袁家兄弟横征暴敛一年,所以挖掘壕沟最卖力也最拼命的,全是冀州本地的百姓民夫。

锄头与泥土碰撞的声音,与徐州将士刻意压低的呼号命令声,象是春夜里的蜂鸣,嗡嗡嗡,嗡嗡嗡,一直在围城工地上振动,两里多外的邺城城上却是人声寥寥,安静得连巡逻队的脚步声都清晰可闻,值勤站岗的袁军士兵靠着箭垛打盹,偶有几名士兵向下张望,也不过是借着爵穴里的火把光芒,观察下方有无徐州士兵乘夜攀爬上城,见情况无异,又很快伸出城墙外的脑袋收了回去,继续靠着箭垛打盹瞌睡。

不能怪袁谭军士兵的警觉性不够,实在是邺城的城池太坚固了,做为这个时代黄河以北最重要的城池,邺城有着平均超过五丈的坚固城墙,城砖是特别烧制的钱纹砖每块重十八斤,质地细密,硬度堪比青石,又经糯米汁浇灌黏结,砖缝紧密得连刀刃都插不进去,城砖里包裹的夯土也是年代久远凝结成石,那怕是徐州军攻城第一利器襄阳炮投出的巨型石弹,砸到了墙面上也不过是只留下一个灰白印迹,宽三丈深三丈的护城河难填难渡,护城河与城墙之间还有新修建的羊马墙和鹿角拒马,没有十天半个月时间和几千人的伤亡,徐州军队休想摸到邺城的城墙!

有着这么坚固的城防工事,又有着足够的守城兵力,袁谭军自然不怕徐州军队从正面发动强攻,甚至不怕徐州军队偷爬上城,即便稍有疏忽,让几个徐州士兵偷偷登上了城墙,袁谭军也有十足把握让这些徐州士兵来一个死一个,来一对死一双,所以不要说普通士兵偷懒打盹了,就是各门守将也是全都躲在生有炭火的城楼里呼呼大睡,每隔一个时辰才巡视城墙防务一趟,打骂几个偷懒睡觉的士兵。

当然也有些破绽。也有一些袁谭军士兵察觉到徐州军的围城工事旁边,火把、灯笼与篝火的数量要比往夜多上不少,不过考虑到徐州主力今天从邯郸回援到邺城战场,围城工事旁边的徐州哨兵多上一些十分正常,便也大都没有理会,只有少数士兵报告到了上司面前,结果又有一个比较负责任的袁谭军基层将领,把消息报到今夜轮守城墙的冀州老将马延面前时,马延只稍一盘算就得出了答案。“没事,肯定是陶贼主力刚刚回援邺城,立足未稳,为了防着我军出城偷袭,这才加派了岗哨。用不着大惊小怪。”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的逐渐过去,围城工事也在一分一寸的逐渐加深和加宽,壕沟与漳水之间刻意留出来的三里距离,也在一点一点的逐渐缩短,城墙上的袁军士兵依然在呵欠连天,打盹瞌睡。壕沟里的徐州将士也依然在挥汗如雨,争分夺秒的全力挖掘。

陶副主任当然不可能有曹老大那样的运气,一直到围城壕沟彻底完工,开始灌水困城时才被守军发现——到了三更初刻的梆子敲响时。陶副主任的逆天烂运开始发威了,一阵凛冽北风扑来,不仅使气温又降低了几分,还吹灭了邺城东门外的一些爵穴灯火。使邺城东门外的一段城墙下处于了黑暗状态。

爵穴是一种在影视剧中从没出现过的防御工事,它的作用是安放灯火或者安插火把。在照亮城墙根处的同时还不影响城上守军的视线,在夜晚时对守城方颇为重要,正好负责邺城东门防御的袁军大将张南又巡逻至此,见风灭爵穴,为了安全起见,张南便命令用吊篮放一名士兵下去,把被风吹灭的爵穴重新点燃,结果这么一来,就出事了。

吊蓝拽着一名袁军士兵下城,爵穴倒是很快就重新点燃了,可是那名袁军士兵在下城时,因为身处险境提高了警惕,便隐约听到了两里多外传来的密集锄头声音,偏巧这名士兵又比较负责,就冲着城上喊道:“张将军,远处好象有声音,请将军注意。”

“远处有声音?”张南也还比较负责,先是命令周围的士兵保持安静,然后侧耳仔细倾听,便也多少听到了一些古怪声响,很细微的古怪声响,只是隔得太远无法分辨到底是什么声音。发现了这点,张南便鬼使神差的向下方的士兵吩咐了一句,“我把吊桥放下一些,你到远处去仔细听听到底什么声音,有异常回来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