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好孩子 >

第606部分

三国好孩子-第606部分

小说: 三国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弦高是春秋时郑国的一个商人。”世家出身的桥蕤飞快说道:“有一次秦国出兵偷袭郑国,郑国没有准备即将灭亡,弦高贩牛正好遇上秦队,为了给郑国争取时间,弦高就一边派人回国报信,一边假冒郑国国君的名誉,给秦国将军送去了十二头肥牛说是劳军,结果秦国将军以为郑国已经有准备没敢再进兵,郑国也乘机除掉了藏在城里的秦国内奸,做好了严密防备,逼着秦国大军撤退!”

“好主意啊!”蒋钦喜道:“桥兄你赶快给刘琦写一道书信,再给他送点礼物就说劳军,让刘琦那小子以为我们已经有了准备,就不敢冒险轻进了,说不定还可以把他给直接吓走。”

“我这就写信。”

桥蕤赶紧去拿毛笔,杨证却抢先坐到书案旁,一边提笔一边说道:“桥叔父,光凭你的虎皮恐怕吓不走刘琦,只能用鲁都督的名誉,请给我一道鲁都督的亲笔公文,或者亲笔书信也行。”

“干什么?”桥蕤惊讶问道。

“当然是模仿鲁都督的笔迹,以都督的名誉给刘琦一道书信。”杨证连眼皮都不眨的说道:“放心,都督如果追责,小侄一人承担。”

桥蕤和蒋钦再一次面面相觑,也再一次在心里质疑,“这小子,到底是不是杨老贪亲生的?”

………………

对于桥蕤队伍和鄱阳湖水师而言,杨证伪造的鲁肃书信简直就是一道救命的书信,因为逆风又逆水的缘故,桥蕤和蒋钦从柴桑派出的劳军使者,才刚到了蕲春以西二十处的江面上,就一头撞上了荆州军先锋甘宁队伍的船队,柴桑使者不敢怠慢,赶紧拜见了甘宁呈上了鲁肃书信,还有整整一船的美酒和牛羊礼物,结果距离柴桑已经不到半日航程的甘宁见信后大惊失色,生怕徐州水师两大主力已经会师于鄱阳湖准备迎战,自己孤军东下会寡不敌众,赶紧下令停止进兵,又派人飞报到了刘琦面前。

和甘宁一样,看到了鲁肃给自己的亲笔书信后,刘琦也是大吃一惊,为了不至于出师不利折了锐气。刘琦也只好立即下令甘宁绝不可以轻敌冒进,一边率领主力赶到蕲春与甘宁队伍会合,一边急派大量斥候小船南下,侦察徐州水师的动向。对此,担任刘琦军师的荆州重臣蒯越虽然也怀疑徐州军是在玩弦高犒师的鬼把戏,但也不敢掉以轻心,没有唆使刘琦全速南下,只是静等斥候侦察的回音。

如此一来,杨证这道书信等于就是为徐州军争取到了一天多的宝贵时间——荆州斥候顺水东下侦察容易。逆水反航回去报信可没容易。徐州军也乘着这点宝贵时间,把寻阳和历陵两城的守军、粮草和军需,尽可能的全部转移回了柴桑城中,两座小城里的百姓也得到了疏散和转移的时间机会,蒋钦率领的鄱阳湖水师留下部分军队帮助守城后。也得以从容撤出鄱阳湖,全速撤往下游去与巢湖主力会合,避免了被荆州水师各个击破的厄运。

鄱阳湖水师撤走时,桥蕤和蒋钦虽然都要求杨证随着水师离开,但是杨证却死活不走,坚持要留在柴桑帮助桥蕤死守城池,还谁劝都不听。桥蕤和蒋钦勉强不过,又欣赏杨证这股志气,便也同意了杨证留在柴桑,李郎却是大急。赶紧找机会向杨证劝道:“少爷,你该捞的功劳都捞够了,何必要留在柴桑被敌人包围?要是柴桑城池有什么闪失,你可怎么办啊?”

“李叔。你放心吧。”杨证自信的说道:“刘琦没本事攻破柴桑城,他的军队虽然庞大。但内部也有无数问题,我有的是办法对付他,父亲带出刘琦这个学生,虽然给主公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敌人,可也给我铺了一块垫脚石!这一次,我说什么都要踩着刘琦这块垫脚石爬上来,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杨家除了出贪官污吏,还出能臣大将!”

李郎苦劝不过,也只好认命的陪着杨证留在柴桑城里被敌人包围,同时李郎也少不得在心里哀叹了几句,“少爷,老爷的什么你都可以不学,可是他的贪生怕死和脚底抹油,你怎么都得学上一点,也省得连累我啊。”

靠着杨证的弦高犒师之计,徐州军的鄱阳湖水师总算是侥幸的避开了敌人锋芒,抢在与敌人主力遭遇前撤出了鄱阳湖,转移到了顺风顺水的长江河道,让荆州军主力几乎再无机会把徐州水师各个击破。而刘琦发现上当之后顿时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全军南下,并在十一月三十这天下午抵达了柴桑城下,登岸结营准备攻打柴桑城,与此同时,同样发现上当的袁胤和刘勋队伍也一起北上,与盟友荆州主力会师一处,联军超过十一万,重重包围了柴桑孤城!

是夜,十一万刘袁联军彻底合围柴桑城,旌旗遮掩山川,火鼓震明天地,声势一时无双。见了如此威势,饶是柴桑城中有着一万五千以上的徐州守军,又有桥蕤亲自主持修建的柴桑坚固城防可守,守军内部难免也是心惊胆战,人心惶惶,甚至就连桥蕤也有些心里七上八下,向旁边的杨证微笑问道:“贤侄,如何?敌人声势如此浩大,可后悔没有随着你的蒋叔父提前撤退?”

“叔父放心,小侄做的事,从不后悔。”杨证表情依然无比镇定,还指着漫山遍野的敌人篝火,微笑说道:“不是小侄狂妄,敌人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在小侄眼里,不过一盘散沙而已!叔父如果敢放心听用小侄之策,或许不必等到鲁都督的主力来援,仅凭我柴桑之力,就可以让敌人无功而返!”

“贤侄也可以放心,今后你有什么主意尽管说,叔父言听计从。”桥蕤的回答让杨证十分意外,然后桥蕤也是微笑说道:“贤侄,鲁都督刚刚用信鸽,给我们送来了一道紧急命令,知道是什么命令么?”

“小侄不知。”杨证说了一句假话。

“和你的御敌方略一模一样,分毫不差!”桥蕤微笑说道:“鲁都督吩咐,如果确认荆州水师偷袭柴桑,立即放弃寻阳和历陵,集兵坚守柴桑,鄱阳湖水师东下与主力会合,避敌锋芒!”

杨证表情谦虚的笑了,然后微笑说道:“叔父,小侄有一个不情之请,敌人攻城的时候,如果有机会抓俘虏,就请为小侄多抓几个。”

“抓俘虏干什么?”桥蕤好奇问道。

“当然有用。”杨证答道:“父亲当年点拨出了刘琦这个出色门生后十分得意,把点拨刘琦的三条对我复述了不只一遍,我发现父亲给刘琦的三条点拨中,少了一样更关键的东西,对刘琦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弱点,所以我这次要牢牢抓住刘琦的这个心理弱点,让他吃尽苦头,也替我父亲收取一笔学费。”

“哦,刘琦有什么心理弱点?”桥蕤更加好奇的问道。

“信任!”杨证郑重答道:“父亲教会了刘琦如何阿谀奉承,拉帮结派,如何排除异己,如何争权夺利,坑蒙拐骗,却惟独忘了教他如何信任他人,如何对他人托以信任,如何让别人信任自己,这就是刘琦最大的弱点!”

 第四百零七章 兄弟之战

眺望着巍峨壮观的柴桑城池,初来乍到的荆州军队伍上下都有些发愣,自打柴桑城被徐州军队无耻抢走后就再没来过的袁术军旧部也在发愣,还一起在心里发出了一个疑问,“这座城,攻得下来吗?上面可千万别派我去攻这座城啊!”

别怪荆州军和袁耀军没用,孤军在柴桑扎根了差不多六年后,柴桑城在徐州军最擅守御的桥蕤经营下,早已不是以前那座普通的江东重镇柴桑城可比,被加高加固后的城墙最矮处都在四丈以上,厚两丈有余,城下建有砖包夯土的永久性羊马墙,围城一周,护城河边上有鹿角拒马,深三丈宽两丈余,引入了活水,水流遄急,想靠什么浮垒之类的辅助工具过河比登天还难,四门都有瓮城,瓮城内部的甬道尽头处也都有千斤闸,随时都可以突然落下,把攻进瓮城的敌人瓮中捉鳖。

最让荆州军和袁术大开眼界和心惊胆战的,还是柴桑城墙脚下的锐铁杙,这种两头尖锐的铁桩深埋土中,间隔三尺共有五排,象是铁地刺一样的把柴桑城墙密密麻麻的包围了一圈。这种墨子亲自发明的守城武器,虽然早已载于篇中,可是因为建造成本和建造所需时间的关系,柴桑城外的每一名刘袁联军将士却都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实物!而在桥蕤这个变态工事狂复原的这种守城武器面前,每一个荆袁联军的将士也都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蚁附攻城时,一旦从飞梯云梯上摔下来,砸在了这锐铁杙上,那可就绝对得大喊爽歪歪了!

再怎么心惊胆战也没用,发起攻城的士兵没资格决策。有决策资格的用不着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冒险攻城,是否以武力拿下这座柴桑城还得刘袁联军的决策层决定。不过对于刘袁联军的普通将士而言还好,刘袁联军的高层中还是有几个人比较理智,力劝主帅刘琦放弃正面强攻,或是想办法以巧破城,或是绕过柴桑去攻打其他战术目标。

“大公子,这座柴桑城太过坚固,城防几无破绽可行,不能强攻。只能智取。”荆州治中邓义就坚决反对正面强攻,建议道:“义听闻这柴桑守将乃是袁术昔日的麾下旧将,因丹阳兵叛乱不幸被陶应奸贼俘虏而被迫投降,既如此,大公子不妨请袁胤将军或者刘勋将军派遣一名使者持书入城。许以高官厚禄与金钱美女,尝试招降桥蕤,若能得手固然最好,若不能,也可以乘机试探城中虚实。”

刘琦闻言称善,当即与袁胤、刘勋协商使者人选,袁胤举荐了小袁三公昔日旧部舒邵为使。与桥蕤小有交情的舒邵也乐意入城一试,刘琦更是大喜,忙亲自修书与桥蕤许以厚利尝试招降,当日即令舒邵携带礼物与书信到入城招降。而当舒邵携带着书信礼物单骑来到柴桑西门城外表明身份后。虽未说明招降诚意,可是守军飞报到了桥蕤与杨证面前时,人小鬼大的杨证马上就大笑了起来,向桥蕤拱手说道:“小侄恭喜桥叔父。贺喜桥叔父,有叔父的喜事来了。”

“我有什么喜事?”桥蕤疑惑反问。

“当然是叔父就要升官发财了。”杨证笑道:“舒邵乃是公路公旧部。与叔父是昔日同僚,今日来到城下,除了许以官职金银替刘琦等人招降叔父外,还能有什么?啊,对了,肯定还有美女,叔父如果愿意,小侄就得多几位婶子了。”

“小家伙,没点正经,这点和你爹最象。”桥蕤慈爱的笑骂了一句,然后转向传令兵吩咐道:“去给西门守将孙高传令,叫孙高把舒邵骂走,如果不走就放箭!”

“且慢。”杨证赶紧叫住传令兵,然后转向了桥蕤说道:“叔父,小侄认为你应该见一见舒叔父,一是略尽旧交之谊,二是小侄想乘机用计,给袁耀队伍与荆州队伍之间制造一些隔阂。”说罢,杨证飞快将自己的主意说了一遍,桥蕤闻言大喜,当即依计而行,亲临柴桑将舒邵迎进了城内。

把舒邵请进了城内后,桥蕤又在太守府中摆宴为舒邵接风洗尘,与舒邵共叙昔日友情,舒邵见桥蕤如此招待心中暗喜,还道招降有望,忙在席间提出为刘琦招降,谁知桥蕤见了刘琦的书信后勃然大怒,先是把刘琦的亲笔信扯得粉碎,然后又把舒邵骂了一个狗血淋头,表明态度坚决不降,然后命令卫士把舒邵拿下赶出城去,舒邵身在敌城如同砧上鱼肉,根本无力反抗,也只好乖乖就缚,被桥蕤卫士押着赶出了柴桑城,骑上自己来时带来的战马,垂头丧气的返回荆州大营向刘琦交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