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规划大宋 >

第47部分

规划大宋-第47部分

小说: 规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喝完水之后,钟凤娇畅快地舒了口气,看着周围山色道:“好久没有出来郊游了!今天和夫君出来,感觉好开心哦!”

林星爱怜地说道:“阿娇,以后我会多抽出时间来陪你。”

钟凤娇点点头,想起了什么,兴奋中带点期盼道:“很快就是端午佳节了,阿娇要好好想想,到时候和夫君怎么过一个难忘的端午哩!”

端午节?林星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年后入主广州,不知不觉已经过去数月,转眼就是端午佳节了。时间过得还真是快。

林星像是商量般询问道:“那阿娇有没有想好要怎么过端午节呢?”

钟凤娇正要开口,蹦蹦跳跳的陈佳佳,不知何时已经跑了回来,仰着脑袋道:“阿娇姐姐,你们在说端午节么?我也要过端午节!”

林星正和钟凤娇卿卿我我,陈佳佳此时出现,显然不合时宜,于是有心刁难她一番,道:“小丫头,你也知道端午节么?”

陈佳佳最受不了别人一脸不屑的样子,气呼呼道:“当然知道!你不要当人家是小孩子嘛!”

林星考较她道:“那你说说端午节的来历,我看看你是否真的了解。”

陈佳佳像是背书般道:“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们汉人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是为了纪念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成立的。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浪漫诗人,他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是楚王却不喜欢他,报国无门的屈原,只好含恨而终,跳进了汨罗江自尽。哎!真是可怜!屈原投江之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划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四处寻找。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

她边说边叹气,似乎感到惋惜,随即又变得高兴道:“后来人们把这些风俗沿袭下来,就发展成今天的端午节。当初泛舟江上的举动,就是今天龙舟大赛的来历;当初丢米团下江的举动,就是今天吃粽子的来历!”

林星听得连连点头,道:“小丫头,看不出来你懂得还蛮多的嘛!”

陈佳佳得意地笑,一副小女儿情态道:“那是!林大哥,你不要以为人家什么都不懂嘛!人家也是聪明好学,蕙质兰心的女子哩!”

林星哑然失笑道:“是吗?那你给我背几首有关端午节的诗句,我就算你蕙质兰心!”

“这……”陈佳佳显然背不出,她支支吾吾一番,灵机一动,转向钟凤娇,笑道,“你以为我不会么?本小姐可以现学现卖!哼!我不懂,自有阿娇姐姐懂。阿娇姐姐,你教我两句吧,也好让我在林大哥面前显摆一番!”

林星笑得更欢了。

钟凤娇满脸爱怜地牵着陈佳佳的手,嫣然道:“好!既然我们的陈大小姐这么好学,阿娇就班门弄斧一番,给陈大小姐念几首端午时节的诗句。”

陈佳佳一副胜利的姿态,欣喜道:“好耶!我就知道阿娇姐姐对我最好了!”

钟凤娇回忆起昔日所学,柔声念道:“先来一首前唐杜甫的《端午日赐衣》: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陈佳佳轻轻念了一遍“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道:“这首好!写得很美。”

钟凤娇又念道:“再来一首前唐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陈佳佳眉头轻皱道:“这首不好!太悲伤了!”

钟凤娇莞尔笑道:“你这丫头,真是挑剔!好吧!给你念一首我们宋朝文豪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陈佳佳听得拍手叫好,笑道:“这首最好了!写得很浪漫啊!风景宜人,意境高雅,我最喜欢了!欧阳修不愧是欧阳修,文风果然震古烁今。”

钟凤娇忍俊不禁道:“你才多大,就知道什么是震古烁今么?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宋朝文人辈出,个个都是文采通天之辈,你怎可妄下定论!就说本朝文坛领袖苏轼老先生吧,他写得一首《少年游》,也是端午妙句: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陈佳佳露出一副少年老成的姿态,道:“苏轼?就是那个来参加阿娇姐姐和林大哥婚礼的老头么?他这首《少年游》,我看很一般嘛!阿娇姐姐是因为他来参加过你的婚礼,你就觉得他的诗词最好,最棒吧?”

说罢做个鬼脸,嬉笑不已。

钟凤娇嗔笑道:“丫头,什么老头不老头的!没点正经!我是客观点评,不含半点个人感情,你可不要贬低我的诗词鉴赏能力!”

陈佳佳笑道:“嘻嘻!我开玩笑的!阿娇姐姐能背出这么多端午诗句,真是个大才女!不像某些男人,就会考较别人,自己恐怕也背不出半句端午好词哩!”

她口中的某些男人,当然是指林星。

林星见她含沙射影,失笑道:“牙尖嘴利的小丫头!看来,我不给你露两手,你还真以为你林大哥我胸无点墨,哼!”

陈佳佳挑衅地扬眉道:“露啊!我倒要看看你能即兴做出什么好诗词来!”

林星被她这么一激,想不露一手都不行了,其实他哪会做什么诗词,要露还不得抄袭那些著名词人的作品,而且还得是北宋以后的,否则陈佳佳肯定听过,那岂非要露馅。

于是假装酝酿诗句的样子,实则在搜索端午佳句,不一会,想起南宋词人陆游的一首词写的不错,当下摇头晃脑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陈佳佳不以为然道:“林大哥你才多大,写出来的诗词那么凄凉,像个饱经沧桑的老者写的一样。诗倒是好诗,就是太过沉重,真无趣!”

林星好容易才想出来这么一首,还被她无视,又好气又好笑道:“小丫头,有本事你来一首!”

陈佳佳秀目灵动,笑着道:“来就来!你听着!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这几句怎么样?”

林星一愣,道:“还别说!这几句写得不错!”

钟凤娇在一旁笑道:“这哪是这小丫头写的!那是秦观的《端午》,这小丫头抄袭来的!”

原来如此!

陈佳佳银铃般的笑声飘荡在风中。

第三十四章 龙舟竞渡

书接上文。

端午节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广州自然也不例外,当林星得知端午将至的消息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办一场龙舟大赛,好好的热闹一番。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纷纷划船拯救,借划龙舟驱赶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久而久之,这个风俗就慢慢在楚国,吴国和越国盛行起来。

发展至宋朝,已经极具规模。尤其是岭南一带,由于河流众多,江宽水深,划龙舟之风更加风靡,且场面热闹,繁华盛大。

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端午时节龙舟竞渡的热闹景象: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回府之后,林星立即令文官张贴布告,告示州府会在端午节举办龙舟大赛,欢迎各路龙舟好手报名参加,在大江之上比赛竞渡,一展龙舟风采。

消息一出,立刻有大批的龙舟爱好者前来州府报名,一时间,州府西侧的报名大厅里人们络绎不绝,往来不断,市民的参赛热情高涨至极。

三天下来,竟有二十多只龙舟队,上百号划船舵手前来报名,此举大出林星意料,想不到广州的龙舟氛围如此浓厚,看来林星不得不对即将到来的龙舟大赛重新规划了。

首先要变动,就是要增加初选环节。通过初选,先淘汰一批参赛队伍,否则二十多只龙舟全部参加端午节当天的表演,任你大江再宽,也无法容纳这么多龙舟。

依照过往惯例,龙舟竞渡一般以六艘船为佳,既保证观赏性,又不失趣味性和竞技性,所以林星决定只留六艘龙舟参加龙舟大赛,其它的船只只能被无情地淘汰了。

得知新设了初选淘汰机制,舵手们非但没有抱怨,反而更加兴奋。一来龙舟比赛侧重表演,趣味性强,重在娱乐,即便被初选淘汰,参加不了最后的表演,也没关系。二来若能从多组选手中杀出重围,进入端午当天的表演,本身就证明了自己队伍的实力,这对参赛队伍的人气来说,等若是一次实力的宣传。

可以想象,经过初选的预热,端午当天的决赛,势必会精彩纷呈。

这一天,林星早早地起来,官服齐整,前去龙舟大赛的初选现场,打算先摸清楚参赛队伍的底细,来个先睹为快。

正和阿三出了州府,发现陈佳佳早就等候在门口,撑着一把遮阳伞,带着贴身丫鬟翠儿,笑脸嘻嘻地看着出来的林星。

“林大哥,看龙舟初选去是吧?”

林星道:“是!”

陈佳佳走过来,挨着林星,道:“林大哥,也带我一起去吧!”

林星不解道:“你这丫头去干什么!”

陈佳佳扬了扬眉道:“看龙舟啊!人家可喜欢看赛龙舟的场面了!”

似乎早已习惯陈佳佳这种好动的性格,林星唯有摇头笑道:“你这丫头,生得一副女儿身,去偏偏是男儿的个性,真是奇哉怪也!”

陈佳佳古灵精怪地一笑,跟在林星身后,朝着大江而去。

一行人来到江边,早有杂役出来迎接,得知知州大人要来观战,工作人员早已安排好林星的专属座位,设在高高的码头坎上,坐在此处,可以俯视整座大江,下面的比赛场景一目了然。

林星上了座位,阿三和陈佳佳分坐两侧。林星挥了挥手,随从点点头,高喊一声,初选开始,下面便开始忙碌起来,群情鼎沸,嘈杂但有序,一切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通锣鼓之后,江上的船只都动了起来,按照规则,四艘船只为一组,共分六组,每组取第一名,进入决赛。

林星看着江上忙碌的场景,身为外行人的他,只是个看热闹的份,随口问道:“阿三,这龙舟选拔,都看重些什么?”

阿三不愧是百事通,对这龙舟之事,竟也有所涉猎,洋洋洒洒道:“公子,龙舟比赛,首先看重的当然是龙舟的舟身,不但要好看,还要结实,利于划行,最好的龙舟,绝对是观赏性和竞技性完美结合的龙舟。其次看重的是龙舟的来历,除了要好看之外,如果来历传奇的话,无疑会更吸引眼球。比如船主是木匠大师啊,比如船主是为了恋人来造船参赛呀,比如船主是龙舟世家啊,等等,此所谓噱头。再次要看的是龙舟的名字,一个响亮的名字,能让人印象深刻,从而带来更多的支持者。最后要看的,当然是舵手的素质。龙舟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