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39 >

第67部分

1839-第67部分

小说: 183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黑龙江那个地方,俄国人和清人打了快两百年了,我汉话说得不溜,早就被满洲兵给杀了。”
  “老弟,刚才在街上,我也没听你解释明白,你到底是生在黑龙江的俄罗斯种,还是从俄国那边跑过来的。”
  “我生在俄国叶卡捷琳堡,是世袭哥萨克。”
  “什么叫哥萨克?”
  尼古拉斯想了想:“哥萨克,就像你们的世袭军户,家里有地,以打仗的形式给沙皇交租。”
  “那你怎么到了黑龙江?”
  “我帮一位贵族夫人怀了孕,他的丈夫就把我打发到后贝尔加,尼尔琴斯克(尼布楚),想整死我,我就跑到这边来了,寻求政治保护。”
  “什么难?”
  “就是让你们的官保护我,我给他们俄国的情报。”
  喔,宋庆和马千山恍然大悟,原来是俄奸。
  尼古拉斯没有注意两人的表情,“我就入了黑龙江马队,和俄国的冒险者、哥萨克等等打仗。这是我们哥萨克的传统,谁给我们吃的,我们就帮谁打仗。”
  “听说黑龙江马队很厉害,在外黑龙江的冰原上,和俄国佬打了两百多年。是大清唯一见识过火枪阵的营头。”
  “还行吧,和哥萨克差不多。不过我说,你们现在还在用鸟铳,挡不了多少年啦。”
  “黑龙江马队有多少人?”
  “整个外黑龙江哨所上百,全加起来一千多人吧,这次来了四百多。”
  “整个关外八旗要来多少?”宋庆并不知道整个军事调动的全貌。
  “关外八旗战兵十万,满洲、蒙古、汉军一共二十四旗,每旗抽了四百战兵,五百守兵,一共两万人出头吧。”
  宋庆扳着指头算:“加上我们山海关四千人,你们热河、察哈尔、绥远各一千人,蒙古科尔沁部三千骑兵,这杨威将军奕经,手下三万人的大军啊。”
  “不止,南边果勇侯杨芳还有三万人,西边的靖逆将军奕经还有四万甘陕绿营。嘿嘿,这阵头。我说,这英夷到底有多厉害,犯得着吗?”
  尼古拉斯说:“英吉利人是地球上第一等大国。老厉害了。”
  “嗷,老弟你给我们说说,这英吉利怎么厉害。”
  “要说英吉利人,还是让他说,他可不是我这样的大兵,他是贵族。”尼古拉斯一指边上一直没说话的那个大熊。
  “关顾着说话,还把您给冷落了,也难怪啊,您的名字也太长了,叫乌什么什么的?”
  “乌特列尼梅德涅诺维奇梅德维杰夫。”
  “你看你看,这样的名字,我们怎么记得住。”
  “我有汉名。乌特列尼代表早晨,梅德涅诺维奇是缓慢的意思,而梅德维杰夫,是熊。所以,我的汉名就叫早慢熊。”
  呵呵,马千山和宋庆不以为意,他们都是武官,对这些本来就不在乎,东方人不也有叫虎子、狗子的吗。
  “那熊兄弟,你也是什么哥,哥什么。”
  “不,我不是哥萨克,我是十二月党人。”
  看宋庆和马千山又糊涂了,早慢熊就给他们解释,1825年十二月的俄国贵族军官起义,失败后这些军官和他们的家人就被发配到西伯利亚。早慢熊是其中一名军官的儿子。后来他瞅准机会,逃出了流放地,和尼古拉斯一起跑到了黑龙江。
  原来是反贼。马千山给早慢熊定了性。
  “早慢熊不仅是我的汉名,还是我的革命化名,俄国的革命者,都有化名,有的叫勒拿河,有的叫钢铁,有的叫大锤,我叫早慢熊。”
  几个人正在闲聊呢,就听见宋庆说:“哎,奕经大人路过外边。”
  25意外
  众人往外一望,果然,许多路人被“回避”牌赶到点子里暂避,奕经的车驾,正在从店门前经过,身边的随从耀武扬威,护着车驾。
  “这位将军居然整天坐在车里,真是奇怪啊。”尼古拉斯直率的说。
  “人家是天子家臣,皇上的堂侄。他不是来打仗的,是代表皇上看着军队的。”
  “我懂我懂,俄国这样的亲贵监军我见得多了。总而言之,都是草包。”
  “嘘,小声点。”
  奕经自然听不到尼古拉斯说什么,他已经把保定府变成了自己的行署。他回到保定府之后,便去请他的智囊贝青乔。
  “贝先生啊,皇上又派人来催了,让我们赶快出兵,去江苏。”
  “大帅,可关外八旗和科尔沁部都还没到呢。”
  “他们真是,磨磨蹭蹭,祖宗们看见这副样子,还不气活过来。”
  贝青乔不敢答话,奕经是皇族说说没事,他一个白身汉族,可不好议论八旗。
  过了好一会,贝青乔才说:“皇上下旨调关外八旗,还不到三个月,这已经很快了。”
  “再派人拿着令牌去催。”
  贝青乔应了,刚刚出去,不一会急冲冲的跑回来:“大帅,大事不好。镇江失守了。”
  “怎么回事?可有战报?”
  与此同时,在广州,楚剑功也在问:“镇江怎么回事,你,你常在江苏游荡,按战报把地图给我画一下。”
  听令的是胡一刀,前段时间考校地理,他倒是对江苏最熟的一个,现在被楚剑功抓来解说。他抓着毛笔,对着战报上提到的地名,打上一个一个的圈,然后又画上大致的道路、城墙等等。
  英军先行攻占了江阴鹅鼻嘴,然后全师进攻镇江。
  镇江城内,是由副都统海龄带领京口八旗和松北协共两千人驻守,而城外是七镇共一万兵马。
  英军进攻的时候,城外七镇“奋力协勇,杀死英夷无算”,苦战半个时辰,一万清兵胜利转进江宁。
  而英军在进攻镇江的时候,城内的八旗兵倒还有些骨气,进攻北门的马德拉斯第二团进攻镇江北门,便遭到清兵的炮击,在他们用加农炮轰塌了北门城墙之后,以八旗为主的清兵仍旧用弓箭和火铳依托城内的地利抵抗。
  沿着运河进攻西门的马德拉斯第六团,乘坐的小船被清兵用城头大炮打翻两艘,淹死了十余人,攻打南门的廓尓克十四团用炸药炸开城门,爆炸声惊天动地,城内清兵居然没有溃逃,而是继续抵抗。即使在入夜之后,清兵仍旧在坚持巷战,直至第二天清晨。
  京口之战,英军超过五十人战死,接近两百人受伤。清兵战死三百多人,其中大多数是旗丁。
  胡一刀一边画图,一边和旁边的幕洛一商量着核对。
  这份战报并不是来自任何一处总兵的原始版本,而是朱雀军根据各方面的报告拼凑出来的。因为现在在江宁的七镇总兵,都宣称自己带领本镇,独自阻挡了英军一整天,而其他人都未战先逃。
  在以后各镇总兵的回忆录和日记中,都把阻截英军的功劳划到了自己名下,而把自己的顶头上司,已经在镇江殉清的海龄副都统遗忘了。这是后话。
  “图做得不错,你们下去吧。”楚剑功让签押房里一干江苏籍的小兵退出去。
  “既然英军已经深入到了镇江,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他们的战略目的,就是切断漕运,以此来要挟清廷。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该如何介入这场战争。”
  “大军出省的手续办好了吗?这次和上次去浙江不一样,上次是奉旨练兵。”李颖修提醒说。
  “没事,我已经和怡良商量过,朝廷那边,他来安排。只要我们想走,随时可以出发。”
  “你确定我们要达成的目标了吗?”
  “没有。”楚剑功老实的说,“我甚至都没有决定,到底是主动作战好,还是消极避战好。”
  “主动作战有利于建立我们在军中的威望,但也会招来猜忌。”
  “避战会损害我们的政治形象,如果要避战的话,不如干脆不去。”
  杰肯斯凯等人七嘴八舌讨论着。
  “避战是不行的,但主动作战,需要确切了解当地的形势。”
  “说道形势,三路大军现在到哪里了?”
  “据前几日传回来的消息,奕经还在保定,关外的八旗大队实在走得太慢了,而甘陕绿营也快不了多少,从道光下旨两个月了,他们才刚刚越过陕西、山西和河南的交界,就快到洛阳了。弈山仍旧在洛阳等着,只有杨芳,正在沿江东下,想来镇江一丢,他一定会去江宁。”
  “奕经最快的道路,就是走运河,下江苏,而弈山则是走淮河,入运河。”
  “我也是这么想,就怕奕经、弈山没有真正带过兵。杨芳倒是老于行伍。”
  这时,老于行伍的杨芳、果勇侯、参赞大臣正在一艘画舫上,咬着水果,津津有味的看着一出戏。
  这画舫是征用来的,作为果勇军东进时杨芳的座船。画舫里,却是几个徽帮的青衣在咿咿呀呀的唱着。
  “这个角儿真是不错。”杨芳老眼迷离,对身边的人赞叹道。
  身边的人会意,点头去办。
  到了晚间,杨芳杨侯爷换了衣服,直入自己的睡房休息,看见佳人就坐在床头,一动也不动。
  杨侯爷进去,掩上了门,嘿嘿笑了两声:“小娘子,不要害怕。”
  那人尖声尖气的说:“啊,谢老爷为我赎身。”
  “我听说,你那个师父啊,很是刻薄,我救你出了苦海,也算做了件好事。”
  杨芳走到那佳人的跟前,伸手拍了拍她的小脸蛋:“小娘子,你娘家姓什么?”
  “小的从小被师傅养大,跟着师父姓。”
  那人一边回着话,一边帮杨芳宽衣解带。
  杨芳性急,去扒开那人的衣服:“你别看我老,我是武官,力气不输大小伙子。”
  “知道了老爷。”
  两人滚做一团,杨芳突然一愣:“嗯?怎么回事,你是男人?”
  那人大惊:“原来老爷不是要男人?”
  “滚出去!”
  26 会和
  5月12日
  楚剑功坐在船舱里,想着二十天前出发之时,和李颖修的种种算计。
  关于英军的情报已经非常确实了,超过两万陆军,海军有29艘军舰,十四艘火轮船,全部可以驶入长江。英军在进入长江口之后,征用了一部分民船,跟随他们沿江而上。跟着他们的船夫之中,就有漕帮的人。所以对英军的大致情况,了解得比较清楚。
  但漕帮中人对十九世纪的军事知识了解得不多,因此对英军的建制、装备情况说不出所以然,但楚剑功和李颖修,加上杰肯斯凯和肯尼夫,几个人细细商量,也对英军的大致建制猜了个十之七八。
  “怎么办?”楚剑功问自己,也问李颖修。
  仅仅就实力而言,依靠朱雀军四千来人,要想歼灭三万英军,那是痴人说梦。如果加上三万关外八旗和蒙古藩部,四万甘陕绿营,三万果勇军,以及江南退下来的零零杂杂万余人马,都听从楚剑功指挥,并且发挥这些清兵在历次剿匪、灭白莲等“境内治安作战”的一般水准,可能还可以一战。
  但现在十余万大军,有靖逆、扬威二将军,侯爷一个,提督有十余个。楚剑功不过新授的道台,能参加军议就不错了,哪可能指挥全部大军。何况,楚剑功,包括杰肯斯凯和肯尼夫,都没有指挥万人会战的经验。
  没可能打赢是一方面,有没有必要打赢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大获全胜,那自然大清我武维扬,一切还原,清朝还将自我封闭下去。
  楚剑功见缝插针拉起来的朱雀军,就成了大清内部的异数,必然成为守旧官僚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以后楚剑功和朱雀军的任何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