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春秋 >

第1733部分

华夏春秋-第1733部分

小说: 华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止这些步兵战车在坦克主炮射程范围之外发射导弹来对付他们。同时,罗成佑他们也调过头来,发动了反击!
  战场形势几乎是一面倒的,美军指挥官用了5分钟判断出这是中国军队的一次典型伏击战斗,但是就这5分钟的时间,他损失了两个连的机械化步兵,而前面的两个坦克连也被包围了。最终,美军的指挥官不得不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放弃营救被围困的部队,率领最后的那个坦克连,以及一个被打得几乎快要崩溃了的机械化步兵连撤出了战斗!
  罗成佑没有让部队去追击逃窜的美军,而是呼叫了空中打击,他的任务就是迅速的打扫战场,清点自己的损失,并且让赶来的工兵把他们开始被摧毁的坦克拖回去修理。当然,战斗结果也让罗成佑大感吃惊。他们摧毁了28辆美军坦克,32辆步兵战车,歼灭了500多美军官兵,并且还抓到了40多名俘虏,其中军衔最高的是一名美军少校。而他们自己仅仅损失了12辆坦克,8名坦克手阵亡,2人负伤!
  不管是从损失情况,还是战斗结果来看,罗成佑他们都获得了巨大的胜利,而且罗成佑还以此拿到了第二枚专门为坦克手准备的铁甲勋章,这是表彰他在战斗中摧毁了第47辆敌军坦克的战绩!当然,能够获得这样的胜利,出了中国坦克的性能更胜一筹之外,坦克兵本身的素质优势也非常的重要!
  从这次小规模的坦克战可以看出来,美军坦克部队的战斗经验还严重不足。虽然大部分参战的美国坦克部队在对付欧洲国家的装甲部队的时候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战斗力,但是他们经历的基本上都是正规的战斗,很少有这种应付装甲兵伏击作战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情况不利,无法取得优势的时候,美军指挥官的判断与决策能力有着严重的问题,而这都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试想,如果没有优秀的前线指挥官,又怎么能够将部队的战斗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呢?
  这就是美军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的坦克兵在个人战斗素质方面都算不错的,至少比俄罗斯的坦克兵强多了。但是,美军坦克部队的前线指挥官,特别是营连一级的指挥官严重缺乏实战经验,在遇到麻烦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这是导致美军坦克部队在激烈的战斗中无法完全发挥实力的主要障碍。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让部队参加更多的战斗,全这些中低级指挥官在战斗中获取到更多的经验。而现在,美军几乎没有练兵的机会了,他们从一投入战斗,就必须要面对中国装甲部队强大的压力,而过高的前线军官阵亡率,让美军根本就无法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前线指挥官!
  其实,其他各战场上的大规模装甲战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弗里德兰西南面的施维洛赫湖区的战斗中,36军(这还算不上是一支正规的装甲部队)的坦克部队在一个小时内就击溃了美军一个坦克旅在进攻,并且在战斗中指挥摧毁了该旅2/3的坦克与装甲战车,而他们自身的损失相当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普雷河上游的一次战斗中,美军正在渡河的第24装甲师遭到了39军两个旅(一坦克旅,一机械化步兵旅)的突袭,战斗打了4个小时,最终第24装甲师几乎完全崩溃,他们不但损失了超过一半的装甲部队,而且还将已经渡过河的一个步兵旅给抛弃了,最终狼狈的撤了回去。而39军的损失相当微小,只有一名少校营长在战斗中非常不幸的阵亡了,而且事后追查,这竟然是一次误击,是自己人的坦克从屁股后面击穿了那名营长的坐车,结果导致两名坦克手阵亡!
  在前48小时中,双方装甲部队之间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发生在大塞尔肖湖南面的平原上。当时,美军集中了第38装甲师与第24装甲师的残余部队,在这个方向上向柏林发动了突击,准备穿过中国军队的防线,取得与柏林的联系。而负责阻击的是38军的一个坦克旅以及后来赶来增援的39军的坦克旅!
  战斗打了一夜,双方的损失都相当惨重(对中国军队来讲,这是与前面几次战斗的损失做比较而言的),但是最终美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却并没有能够如愿已尝的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而是被迫撤了回去。
  当中国军队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清点战斗结果的时候,才发现,美军在这里至少损失了128辆坦克(其中还有数辆坦克根本就没有受到多严重的损坏,而是被坦克兵给抛弃了,大概美军的坦克兵认为呆在坦克里面更不安全吧),另外还有两百多辆装甲车。光是由中国军队收容的美军官兵尸体就达到了750具(美军一直有一个良好的传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能力,就一定要将自己阵亡官兵的尸体带回去,而不是留给敌人)。可想而知,美军实际阵亡官兵的数量肯定更多,因为在撤退之前,他们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收容阵亡官兵的尸体!
  38军与39军投入战斗的部队损失也很大,两个坦克旅的都有超过1/4的坦克被摧毁,另外还有几乎同样多的坦克需要紧急修理,不然无法继续投入战斗。当然,相对于美军巨大的兵员伤亡来讲,中国军队损失的人员并不多,特别是很多被摧毁的坦克里的坦克兵都没有受到伤害,这极能说明中国坦克在设计的时候,把乘员的生存能力放到了最高的位置上,而保证坦克手不出现巨大伤亡,这是让部队迅速恢复战斗力的最有效办法,毕竟要培养两名(当时坦克的乘员只有两人,一名驾驶员,以及一名车长)优秀的坦克兵,比制造一辆坦克麻烦多了!
  两天之类双方坦克部队之间的战斗算不上多激烈,这只能够算得上是正式开打之前的热身活动而已。但是,这48小时的战斗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战场上的局面也基本上确定了下来。双方都没有投入兵力进行固定防御,而是通过机动作战来瓦解对方的进攻。显然,这极和魏明涛的胃口,这也是中国军队的强项,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这不仅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样的,也能够尽量的减少兵力投入,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发挥到极限!
  第十二章 坚盾利矛
  第十二章 坚盾利矛
  正面战场上的战斗最终决定了这次战役的结果。双方的最高指挥官都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众多的小规模战斗让中国军队占到了不少的便宜,但是在正面战场上的战斗没有结束之前,谁也无法确定最终会是谁获得胜利!
  历史上,有着不少的战例都证明了,小规模的战斗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变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甚至因此影响到了最终决战时双方的战斗能力。但是,毫无疑问的,在现代化的战争中,绝对没有任何一次巨大的胜利是由小规模战斗获得的,只有通过正面战场上的大规模决战,才能够最终确定胜利!也就是说,在决战之前,双方都有获得最终胜利的希望与机会,而到底谁将获得最终的胜利,那还得看最终谁在决战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尼古拉斯将军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没有对这次战役感到绝望,虽然各部队都多多少少有点损失,但是从兵力上来看,他仍然占有优势。此时,南面是12个美国师,大概20万人的部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而在柏林西面与北面的美军已经突破了中国军队的防线,与柏林取得了联系。柏林的危机已经解除了,而剩下来的,就是他与中国军队的最终决战!此时,尼古拉斯也改变了以往的想法,决定在柏林难免的战场上与中国军队来一次决战,达到消灭中国军队的目的!其实,不管怎么样,战争的最终目的都是消灭敌人,至于采取哪种办法来消灭敌人,这并不重要。向南突击的目的也是要消灭中国军队,如果能够在柏林战场上消灭中国军队,按效果也是一样的!
  这是尼古拉斯在欧洲战场上做出的第一个错误决定。试想,中国军队几乎全面放弃了在柏林东面与北面的防线,那么中国军队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也是等待着最终与美军的决战。虽然从兵力上来看,魏明涛不占有任何优势,他当时能够调动使用的就只有4个军,大概12万人的部队,而美军的数量则超过了20万!但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双方投入的空中力量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且中国空军还在战斗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这点地面部队上的兵力差距并不足以决定战役的胜负!
  尼古拉斯判断最错误的地方是认为中国军队在经过了前面几天的战斗之后,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作战能力,至少很多部队需要进行休整与补给。这是他过低的估计了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能力。其实,尼古拉斯是按照美军自己的后勤补给能力来估计中国军队的,但是这可能一样吗?美军是最近才进入欧洲地区的,光是建立后勤补给网络就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其投入在欧洲战场上的地面部队的80%几乎都是在干着后勤方面的工作。相反,早在欧洲内战之后,中国就已经在欧洲建立起了自己的基地网络。而在战胜了俄罗斯之后,中国更加强了在欧洲的基地建设,其后勤补给能力远远的超过了美军。所以,要打消耗战,美军还真不是对手,而大部分的中国军队虽然已经连续作战了3天,需要补充物资,或者是维修装备,但是这并没有降低他们的作战能力。大部分部队的物资几乎是在战斗结束的时候就得到了补充,而很多需要维修的装备也得到了及时的修理。从这点上来看,尼古拉斯的判断有很大的问题,魏明涛投入的4个军的兵力几乎都可以发挥出全部的战斗力来。而从这点上来看,美军的战斗力就不如中国军队了!
  综合分析柏林战役(美国方面称为东德战役)双方的投入力量,就可以发现,虽然中国方面投入的兵力不算多,但是参战的4个军中,有3个军是王牌部队,其中38军与39军是中国军队历史上最强悍的两支装甲部队(其实38军已经算不上是正规的装甲部队了,早在21世纪初,38军就开始向轻型化与快速反应部队的方向转型,只不过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方面需要建立更多的装甲部队,所以38军又回到了老路上来,但是比起39军这类正规的重装甲部队而言,38军只能勉强算得上是重装甲部队吧),其战斗力远远的超过了美军的同类部队。36军是中国军队中的老部队了,虽然一直是步兵部队,但是其装甲配置一点都不弱。在俄罗斯战争期间,36军就在装甲力量方面得到了加强,成立了单独的坦克旅,以此加强步兵部队的突击能力,所以也算得上是半支装甲部队。而42军则是中国轻型突击部队中的王牌,甚至可以说是王牌中的王牌!当时中国有12支轻型突击部队,而42军在排名上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从这样的兵力配置上来看,魏明涛几乎握有当时中国军队中最强大的4支部队,而且各部队之间的搭配比较合理,这能够让他照顾到战场上的多种情况。更重要的是,这4支部队都曾经接受过魏明涛的指挥,所以他在指挥这些部队作战的时候,就显得非常的自如了!
  这几乎是一支完美的军队,魏明涛深知这一点,而且对自己的军队充满了信心,这也是他敢于在兵力不如美军的情况下主动发起进攻,并且一改以往的传统,主动寻找决战机会的主要原因。其实,魏明涛以往不管在哪个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