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耳曼全面战争 >

第206部分

日耳曼全面战争-第206部分

小说: 日耳曼全面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连声范围立即让骑士恢复了信心——显而易见,统帅大人虽然怒极攻心,虽然掉进了野蛮人的圈套,但他并没有气糊涂——那么,只要有统帅大人的智慧,他们总还是有翻盘希望的!

于是,一群罗马骑士毫不客气的翻身上马,护卫着克拉苏转身朝着东南方向逃窜。

看到一群骑士逃窜,阿克里立即高高的举起手中的战矛,咆哮着用战矛在空中划过一个圆圈:“不反抗的就抓活的,来一百人跟着我!”

得到命令的同时,日耳曼同盟骑兵呼啸着冲进了罗马军事工程师的队伍中,毫不留情的用矛杆抽打着四散奔逃的罗马人,以带着日耳曼腔的拉丁语喊着“投降不杀”之类的话,并将所有的军事工程师驱赶到一块——他们做这事的时候熟练自如,就如同最老练的牧者在放牧自己的牲畜群一般。

而在大部分同盟骑兵们抓捕军事工程师的时候,一百来名同盟骑兵从队伍中分离出去,紧紧的跟上了阿克里,对逃窜的克拉苏紧追不舍——万尼乌斯的命令,绝对不能让克拉苏活着离开战场!

只有在这一点上,克拉苏猜错了——万尼乌斯并没有在北方安排下针对他的后手——毕竟,万尼乌斯兵力不足,在冒险做出了这样一个庞大而致命的陷阱之后,他已经没有更多的战士可以专门安排来抓住或者杀死克拉苏了。

事实上,如果克拉苏能鼓起勇气,带着他的卫队从北方直接突围,也许他真的能够成功的逃回营垒——到那时,汇合了营垒的武装奴仆,趁着万尼乌斯还没有完全解决掉那两个军团的时候撤回北方的大营,克拉苏就真正安全了。

但现在,做出了错误判断的克拉苏,只能祈祷自己的马足够快,不会被日耳曼同盟骑兵们追上。

——————————————————————————————

恩……

文字推的最后一天了。(确切的说周日上午还有半天)

存稿也见底了。(谁让你有了点存稿就想偷懒啊)

今天还是争取三更。明天争取两更。(万一再偷懒点就只好一更了啊)

下周一开始会恢复到一更,然后再存点稿子。

这一周收藏到了两千,会员周点和周票榜上也分别到了三四十和四五十名的样子。

虽然可能还很差劲,但对自己总算是不小的进步。

感谢一直以来给咱打赏的、投票的、留言的诸位朋友们。你们给了咱很大的动力,让咱能一直坚持写下去。

计划里,争取年底前完本——当然,是真正的完结,而不是烂尾。(哈,那你要超努力才行,总这么偷懒是做不到的)

总之,今天的第一更,撒花。

克拉苏065降者不杀

更新时间:201263019:24:22本章字数:4515

头顶,日耳曼人所发射的砖块不时掠过,狠狠的砸下来。

背后,熊熊大火伴随着同胞凄惨的嚎叫声,勾勒出一副地狱般的惨象。

面前,日耳曼人战鼓如雷,列阵以待。

惊慌失措的罗马人终于发现,在他们从土墙上跳下来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将自己置身绝地!

如果是在平地上,他们尚且可以希望冲入两侧的森林逃生。但他们眼下正处于日耳曼人所挖出的战壕的最低处!

为了和罗马人对抗,也为了使自己的战士有地方躲避罗马人投射的弩箭和石弹,万尼乌斯所做的最后一道防御设施,是一条横贯整个阵线的,宽阔的战壕。

这道战壕在罗马人的一边是垂直的,足有一人深。而日耳曼人这边,则是一道长长的缓坡,一直延伸到和平地登高——这样,当罗马人下到壕沟里和日耳曼人作战时,就要面临仰攻日耳曼人的处境。而这道战壕的两边,则和罗马人那边一样,是垂直的。

结果,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万尼乌斯的战壕所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罗马人无处可逃了。

为了求生,罗马人鼓起勇气,呐喊着向前冲锋,放弃了挺剑攻击,而是齐齐的放低身体,双手撑盾前进,试图在日耳曼人的阵列里杀出一条逃生之路。

但是,面对日耳曼人的阵列,他们的行动注定徒劳无功。

面对罗马人的强力推挤,日耳曼爷们枪按照万尼乌斯的交代,摆出了固守阵型——第一排的爷们枪战士半跪在地上,将长枪架在腿上,让枪柄抵住地面,用另一条腿压住枪身;第二排战士则侧过身体摆开弓步,双手端枪,枪身平举,并用右臂和肋骨夹住枪身,让自己的枪头和第一排的枪头保持平齐;第三排的战士,则站直身体,双手举枪,警惕的看着前方——当前方的长枪有顶不住的情况时,第三排的战士就要迅速的将长枪伸出,撑住罗马人的盾牌。

尽管实际上罗马人的人数占优,但由于显而易见的慌乱和混乱,后排的士兵们无法有效的对前排的士兵寄予支持,前排的士兵就要凭借自己的力气对抗正面的三名,甚至六名日耳曼人——这样的努力,毫无疑问是不会取得任何成果的。

而在两翼,罗马人的冲击同样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在罗马人的右翼,欧希西迪斯和他的战士们凭借沉重的巨斧,轻而易举的守住了整条阵线,甚至重新将阵线推进到阿累夷人溃败前的位置,即和整条阵线平齐。

这一举动成功的将日耳曼女兵们解放了出来,使她们迅速的投入到抢救伤员的任务中去。而在重装精锐斧兵带领下,在邓克德里人的监督下,阿累夷人也鼓起勇气,不断的用盾牌将冲得过进的罗马人推挤回去,使欧西西迪斯和他的部下有足够的距离发挥。

有人掩护,又有充分的距离发挥,重装精锐斧兵们得以心无旁骛的举斧,下劈,毫不客气的将每一个胆敢靠近的罗马士兵连人带盾一齐砍开——结果,没过多久,对于日耳曼重斧的畏惧就胜过了对于背后大火的畏惧——在欧希西迪斯和他的战士们所驻守的阵线上,由于罗马人的迟疑停滞,反倒最先达成了停战的状态。

至于左翼,除了普罗塞提和他的战士之外,万尼乌斯和他的卫队也投入了战斗。

伴随着狂战士们野兽般的咆哮,上下翻飞的钉棍毫不留情的掀起一片片的惨呼哀号,将罗马人的盾牌连同他们的手臂一起撕成碎片,甚至将整个罗马士兵也变成残破的碎片。

更加使罗马人胆寒的是,似乎对于灼烧有着特别的兴趣,有几个特别高大的敌人,往往喜欢将一个罗马士兵自下而上的一击打飞,让对方呼号着跌落到后面的火海之中!

之后,当注意到自己周围所有的罗马人都开始惊恐的后退时,万尼乌斯终于操着一口有着明显日耳曼腔的拉丁语大吼了起来:“降者不杀!”

听到这一句,万尼乌斯的卫兵们顿时也跟着吼了起来——虽然,他们仍旧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在这种关头,这样带着毫不掩饰招降意味的话,对于绝境中的罗马士兵而言,不啻于天籁之音。

后退是大火,前进是死亡,终于在双重的死亡威胁下找到天赐的生路,罗马士兵顿时再也没有了战斗下去的理由,争先恐后的丢掉了盾牌和长剑,同时紧张的看着发出“降者不杀”喊话的日耳曼人,生怕对方突然变卦。

随后,万尼乌斯收起钉棍的动作让所有罗马人都放下心来:“排好队,把手都举得高高的,一个一个出来。”

之后,在孟杜皮剑手开始捆绑罗马俘虏的同时,万尼乌斯带着自己的卫队向着中央阵列推进,而同样的喊声也开始向着中央的爷们枪阵列传播。

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失去了自己长枪的日耳曼爷们枪战士拔出了随身的短剑,和罗马人对战起来——然后,看到身边的战士们纷纷投降,而一群横行无忌的披着重锁子甲的日耳曼战士毫不费力的将每一个挡在他们面前的罗马士兵砍杀成碎片,最英勇的军团士兵也失去了战斗下去的勇气。

随着万尼乌斯的推进,中央阵线上的爷们枪兵也终于渐渐的得到解放和休息——没有受伤和受轻伤的仍旧持着武器,看押和收编俘虏;受伤较严重的则撤到后面去找日耳曼女兵们接受急救。

唯一的问题出现在左翼——尽管看到爷们枪战士们喊出这句话后罗马士兵就投降了,阿累夷人立即学着喊了起来,而对于那些真的丢掉武器投降的人也真的停了手,但欧希西迪斯这个战疯子却毫不留情的攻击砍杀,反倒绝了罗马人投降的念头。

直到这时,阿洛尤斯、默特萨克和邓克德里人才终于上前。

阿洛尤斯和默特萨克上前的目的,并不是迅速杀光罗马人,而是制止欧希西迪斯——按照万尼乌斯战前的安排,罗马俘虏日后还有用,所以多多益善。

排开有些不知所措的阿累夷人,默特萨克迅速的从后面冲上去,抱住欧希西迪斯,制住他的双臂将他整个人向后拖。阿洛尤斯则迅速的取下水囊,掀起欧希西迪斯的护面甲,将水泼洒到了欧希西迪斯的脸上。

“混蛋,干嘛!放开我!”阿洛尤斯原本以为,欧希西迪斯的嗜战如狂,和狂战士们是一个性质的,但是看到对方愤怒的瞪着自己斥骂,阿洛尤斯才意识到,欧希西迪斯并没有象狂战士们一样“杀红眼”,只是单纯的想要打个痛快而已。

然后,默特萨克站稳脚步,镇定的在欧希西迪斯的耳边低声宣布:“你大概忘记了,万尼乌斯首领的交代,降者不杀,”

这句话比任何一种魔咒都管用——欧希西迪斯顿时停止了挣扎,放松下来:“哼!我才没忘,可他们明明没投降!”

对于这种自辩,默特萨克也不争论,只是沉默的拉着对方向后退却。而阿洛尤斯则轻松自如的上前,重复之前喊过的内容:“降者不杀。”

之后,整条阵线上,最后一处的抵抗也停止了。

命令所有的罗马士兵双手高举,一个一个出来,日耳曼人毫不客气的剥光了他们的盔甲,之后取出皮绳将他们拴成长长的几串,方便看押。而日耳曼女兵们则开始对战场上受伤的日耳曼战士们展开急救。

而直到所有罗马俘虏都被捆好看好,直到女兵们对所有伤员都做了简单处理,直到日耳曼人将全部的物资都打包失守好,土墙上的大火竟然还没有熄灭。

这时候,万尼乌斯才知道后怕起来——如果不是他一开始就提前挖好了防火壕,恐怕眼下他布置在树林里的战士已经和罗马军团一齐灰飞烟灭了!

显而易见的,尽管之前实验过,万尼乌斯还是低估了火油的燃烧能力——早知道,他只需要准备一半,甚至更少的火油,就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

然而现在,大火彻底摧毁了罗马军队的同时,也阻断了万尼乌斯和他的军队北上的道路——而这时候,万尼乌斯所最重视的日耳曼同盟骑兵,还孤零零的呆在北边。

想到这里,万尼乌斯立即叫人发出暗号,叫来了分别埋伏在两个树林里的士兵们的信使,让他们传达自己的命令——马克西姆所率领的马克曼尼突袭兵,海尔曼所率领的夜袭团,黎克伯吉斯所率领的日耳曼标枪手和日耳曼射手,以及威利娅所率领的孟杜皮丛林猎手,全部立即通过森林北上,和阿克里的同盟骑兵汇合,原地驻守等待和自己的汇合。

一定程度的加强了北方部队的力量之后,万尼乌斯仍旧不能安心,于是立即带领剩下的全部部队,带着伤员俘虏和战利品向南撤回到自己的营垒里。

——————————————————————————————

第二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