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砖(1-21卷) >

第424部分

唐砖(1-21卷)-第424部分

小说: 唐砖(1-21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东西分得很清楚,只要是他的,哪怕一根毛你也别想白白从他手里拿走,除非他愿意。所以啊,观音婢,这个玉佩一定是假的,朕敢说,真的玉佩一定还在他手里,很可能就藏在书院的迷阵里,那小子不会把祸害放在家里。”




    *第五十二节 当游戏成为现实

    元日的前一天,官衙开始封印,皇帝开始封笔,全民的娱乐休闲活动正式开始,以前只有正月十五长安城才会金吾不禁,今年从元日就已经开始了,整整一个月啊,商贾们几乎乐疯了,万民殿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也会正式启用,李二找来了一百名长安的长者前来万民殿观看歌舞,当然了,你必须有七十岁的高龄才成。
  
  除夕夜守过岁之后,就给家里大大小小的丫头们发红包。狄仁杰穿着母亲特意让人从川中给他捎来了新做的冬衣、还有皮裘,没心没肺的在院子里拿骨头逗狗;莳莳也陪着自己的和尚父亲静静地坐到了天亮,其他的和尚都回到各自的寺庙去了,只有觉远陪着道信,准备年后参拜皇帝,做最后的努力,如果努力不成,寺庙纳税就无法避免;小武的心情很差,武家的人似乎忘记了她的存在,包括她的母亲也没有来一封信,更不要说有东西带过来。
  
  云烨在给小丫头压岁钱的说了一句:“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凭什么让别人控制你的喜怒哀乐?”
  
  小武想了一会,就回到屋子把自己积掼的一些零用钱包成一个小包袱,准备请云家去川中的掌柜年后动身的时候捎走。
  
    …

  云烨那都没去,窝在家里和牛进达一遍遍的推演大唐进攻高句丽的战争,当牛进达再次无功而返之后,长叹一声把小旗子扔在了案几上,一言不发。
  
  推演的人开始只有他们两个,后来李承乾来了,就变成了三个人,程咬金趁着过年拜访完元章先生之后,屋子里就变成了四个人。
  
  李绩拜访完李纲之后,也来云家转转,结果,两天都没回家了,还派人快马把李靖请来,当最后屋子里都塞不下人的时候,李二敌不过自己的好奇心,也骑着快马赶来了。
  
  云烨的面前有一个巨 大的辽东沙盘,上面的城寨密密麻麻,居然还有一条长城从扶余一直修到了大海里。
  
  当李二的眼睛从熟悉的辽东城、白岩城、扶余城、新城、盖牟城、安市城以及鸟骨城、卑沙城,一一掠过的时候,不禁勃然大怒,指着云烨说:“谁准许你把地图改成这个样的?这道长城那里来的?安市城什么时候高达八丈了,扶余城那里来的护城河?盖牟城北面的山林哪里去了?这个新城是怎么回事?鸟骨城属于高句丽吗?作战的时候,百济人为何会帮助高句丽守城?还断我军后路,笑话!”
  
  “回禀陛下,微臣现在是高句丽王高建武,大唐对我高句丽一点都不友善,所以本王就做了一点小小的防御,总的来说,就是城高、池深、坚壁清野,不管您如何挑衅,我只要守好城池就好。长城丢了,我就退居鸭绿水和干山,您就一点点啃吧,只要您有一座城池没攻下来,那就等着被我断掉粮道吧,新罗人有百济去牵制,我还要联系薛延陀人,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没理由不懂吧,渤海国的那些余孽,相比对大唐也不会太友善吧,还有树林子的那些野人,都是我利用的对象,哪怕不能和您正面作战,牵制骚扰一下还是能做到的,陛下,您看微臣这个高丽王做的可还合格?”
  
  惊怒交集的李二重重的在云烨后脑勺抽了一巴掌,怒声说:“你有这样的情报,为何不禀报给朕?知不知道这是军国大事,不是任你游戏的小事。”
  
  “陛下,这本来就是微臣为了给我牛伯伯解闷,出的一道题目,免得他过于烦闷,为何要禀报与您?”云烨很委屈的问李二。
  
  李二的脸色稍微好子一些,只要不是真的就好,他以为这是云家商队在高句丽打探来的消息,刚才还纳闷,为何百骑司没有上报,所以才失态。
  
  李靖叹了口气对皇帝说:“陛下,这种猜测,可能要成为现实了,九月边城军报上说,扶余城囤积了大量的筑城物资,并且高句丽人以打冬柴为名,囤积了无数木材,还听说,高句丽会国的罪囚全部被征发到了辽东,几项印证下来,恐怕高句丽是真的准备筑城了,还很有可能就是云烨猜想的这种长城。”
  
  李二的瞳孔缩了一下,正色问云烨:“这幅地形图真的是你胡思乱想出来的?”
  
  “是的,陛下,不光是我,还有青雀、公输木、希帕蒂亚,洪城也参与了,这本来就是微臣做一个战争游戏,是书院将来进行课外游戏的一种方式。”
  
  李二立马对断鸿吩咐道:“速速把云烨说的这几个人给朕找过来,朕有话要问。”
  
  断鸿立刻领命而去,不多时,就反正在云家喝酒的洪城给招来了,醉醺醺的洪城一看到李二,酒意会部化作冷汗就从后脊梁上渗了出来。
  
  李二阴着脸问:“洪城,你且告诉朕,这副沙盘的那一部分是你做的?”
  
  听到皇帝问这个事情,洪城顿时放下心来,指着盖牟城和新城对皇帝说:“陛下,这两座城池是微臣制作的。”
  
  “为何砍掉了盖牟城外的那片林子?还有,为何要在这里盖一座新城?”
  
  “微臣也领过军守过城,自然知晓城边就不该有林子,如果敌人进攻,那片林子既能藏军,又能砍伐下来制作攻城器械,微臣为何要留下这片林子?这座新城的地方办证好处在俩山夹一沟的险要上,只要建一座城,立刻就会掐断大路,咱们大唐的很多城池都是这样子,比如函谷关之类的,微臣需要守卫这地方,当然要建一座城池。”
  
  “没有人提醒过你这样做吗?”
  
  洪城奇怪的说:“云烨和魏王不懂军事,公输木只需要设计城池的样子,希帕蒂亚只负责比例尺,剩下的摆兵布阵自然是微臣的事情,开始不是这样子的,结果我们玩了很多回之后,就成了现在的样子,能想到的漏洞都填补了。”
  
  李二闭上眼睛,再次走到沙盘跟前司李靖:“如果有十万精锐之师能否攻下辽东?”
  
  “陛下自己就是军阵大家,怎会不知十万大军掠地足矣,攻城不行。想要吞并辽东,没有五十万的大军不足以达到目的。”
  
  李靖说完自己的意见,就不再说话,他的每一句,每一个字都似乎是斟酌之后才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
  
  “五十万大军的粮草我们根本就没办法供给,十万大军已是极限。”长孙无忌穿着燕居服饰,凑到李二面前诚肯的说。
  
  “哦?那朕就要问问这位高丽王了,你给朕说说十万大军如何可以攻破这些坚城?”
  
  李二又把头转向云烨,似笑非笑的看得云烨心里发慌,这家伙只要表露出这种这种表情自己就会遭殃,如果想不出办法,一定会倒霉。
  
  不过高句丽的事情云烨三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老崔如今都混成高句丽的贵族了,因为姓崔,所以在那个国度里,一向以高句丽人自居,这为云家的生意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陛下,微臣认为十万大军足够了,只要您的大军够勇猛,其他的不是问题。”云烨才说完,秦琼、程咬金、牛进达几乎一起大喝:“云烨慎言!”
  
  李二笑的很得意,朝三个急疯了的老将摆摆手说:“不妨事,让他说,今日我们只是在讨论一个游戏,不要太认真,有什么话都可以说,朕不会怪罪,云烨啊,李大将军都说最少需要五十万大军,为何你认为十万就够了呢?说的有道理朕会向你道歉,就为刚才抽了你一巴掌,如何?”
  
  “您刚才抽的我好疼!”云烨揉揉后脑勺,继续讨价还价,白挨打可不行。
  
  “你不是一直喜欢朕书房里的那面铜镜么,那可不是什么青铜铸造的,据说乃是海外石精磨制的,当世就这一面,朕拿它当赔礼如何?”
  
  云烨满意的点点头,李二今天已是少有的低姿态了,自己见好就收吧,朝着牛进达三人笑了笑说:“陛下,您发愁其实就是在愁在一个坚城的坚字上,如果高句丽的这些城池是云家督造的,陛下想要什么样的城池还不是您说了算?”
  
  “高句丽已经从辽东购买了不少的水泥,你有应对之法么?”李二郁闷的对云烨说。
  
  “他们怎么会有水泥?这东西全部都在工部的控制之下,大唐子民想要一点万分困难,他们怎么会有?”云烨一下子就跳了起来。
  
  “闭嘴,这是太上皇赏赐给高建武修建王宫用的,也是你能腹诽的?”李二的自己满肚子埋怨,却偏偏不许云烨埋怨,想想也是,不郁闷都不行,李渊收了高丽的大批财宝,听说高丽王只要一点修建皇宫用的材料,立刻就大笔一挥,同意了,还命李二派人把水泥给送过去,恨得牙齿都痒痒的李二当着各国使节的面也只好答应。
  
  “父皇,高建武用的水泥是孩儿拨付的,您不用担心,他们会有多么坚固。”李泰匆匆的从外面走进来,正好听到云烨在和父亲说水泥的事情,就从中掺了一句话。




    *第五十三节 繁荣的高句丽商业

    李二愕然的看着自己这个少言寡语的儿子,又把头转向太子问道:“承乾,还有什么是朕不知道的,一起说出来。”
  
  李二忽然怀疑自己是不是小看了这几个年轻人,找了一张椅子坐下来,准备听听这些年轻人,到底在这几年里干了些什么?
  
  李承乾从人堆里钻出来,站在李二面前说:“父皇,孩儿与几个伙伴,在前几年就对高句丽很不喜欢,所以提前做了些布置,如今高句丽最大的粮商是孩儿的门客,至于最大的药材商人,是三弟的门客,至于最大的毛皮,珠宝商人应该是云烨,辽东最有名气的建筑商人出自青雀门下,主事的是公输家的一个子弟,如今在高句丽已经被尊为”巧圣”。高句丽富贵人家的住宅,包括皇宫的修建,他们都会去问问这位巧圣的意见。”
  
  李二倒吸了一口凉气,儿子说的这些话太让他吃惊了,他只知道太子、青雀、李恪、云烨都在高句丽发财,只是没想到他们会搞得这么大,怪不得云烨会把辽东的地形当成玩具,怪不得青雀会把太上皇的赏赐给弄成废物,只是,这么些唐人今日高句丽,还把持如此重要的生意,难道向来还算英明的高建武会不知道?
  
  “太子,你给朕说说,那高句丽的王也就是高建武,他为人并不昏聩,你们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
  
  “父皇,儿臣的门客就是高句丽人,只不过他喜欢在大唐居住,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够获得大唐的户籍,所以,为了这个目标,他一直都很努力的在高句丽为孩儿做事。”
  
  李承乾笑着给自己的父亲解释,话说的轻描淡写,但是落在那些老将的耳朵里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意思,太子把锻炼谋划军政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国外,怪不得,长安虽然现在乱糟糟的,却依然从骨子里透出一股安定祥和之气,只要没有内耗,大唐怕过谁来?
  
  李泰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