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砖(1-21卷) >

第616部分

唐砖(1-21卷)-第616部分

小说: 唐砖(1-21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服了手下把勇士的尸体献给天神,其他的东西啊分给活着的勇士,吐蕃人喜欢烧东西的习惯,云烨非常的喜欢。

    带着全部的家将浩浩荡荡的就去了细柳营。八牛弩不敢带,强弩这东西云烨认为必不可少,远远就看见好多人站在高处对着吐蕃人的营地指指点点,甚至还有烧香磕头的,百姓们认为关中的土地爷,不喜欢脏兮兮的吐蕃人在自己的地面上胡折腾,特意给的惩罚,这一段时间,细柳营附近居住的人家丢只鸡都赖在吐蕃人身上。搞得地方官不胜其烦。

    云烨把自己的牌子扔给了看门的鸿胪寺官员,自从吐蕃人出事之后,帮着吐蕃人看门的人皇帝就换上了鸿胪寺的人,别人以为这是皇帝在限制吐蕃人的行动,只有少数人才知道这是皇帝在保护吐蕃人,有了唐人混在吐蕃人群里,绝对不会再发生地陷这种事。

    看到皇帝只是在催促关注洛阳悬尸案,对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五鬼搬运案毫不在意。已经混成精的房玄龄,杜如晦。唐俭,长孙无忌就认定了这件案子是云烨做的,要不然,皇帝一定会更加着急眼皮底下的事件才对。

    禄东赞找了个身体不适的理由不见云烨,这可不行,在大唐云烨想见谁总会见到的,给自己安了一个神医的头衔就埋头往进闯。

    “云侯,你就安生一些好不好,您这一路上风波不断,为何还要节外生枝?您是神医我们都知道,您开出来的药下官敢吃。就是陛下也吃得,可是您以为吐蕃大相敢吃么?他吃了您的药,立马暴毙下官都不吃惊。您还是回家歇息吧,吐蕃人就算是欺辱了府上的小娘子,您看看这一地的骨灰,什么气都该消了,王玄策,替本官送客!”

    鸿胪寺少卿朴元修和云烨也是老相识,知道云烨来者不善,干脆就一口回绝了云烨的要求,还把他的学生王玄策推出来送云烨这尊瘟神离开。

    王玄策乐呵呵的上前和旺财打了个招呼就牵着马头往外走,人家公事公办,云烨没有了往进闯的理由,只好任由王玄策带着走出了吐蕃人的营地。

    “先生,您这一次有些失算啊,如果下手再狠一点,把禄东赞的人马全部折在这里,等他回程的时候就会由咱们的人马送行,到时候学生会自动请缨去吐蕃看看要是找出一个控制雪原的法子那就太好了。”

    王玄策乃是书院出来的高材生,别人不清楚什么是延时装置,他知道。别人不知道渴乌取水他知道,别人不注意地上已经那些若有若无的盐花,他注意到了,至于鬼神之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书院里装神扮鬼的恶作剧层出不穷,想要找两个这种窍门太容易了,从那两根烧的黑黑的石头柱子出土,他就知道,这是绝对是先生干的。

    “闭嘴,就你聪明,你去高原也是危机重重,松赞干布和禄东赞都是一代人杰,凭着一万多人就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吐蕃,向雄人也是传承了几千上万年的族群,不是草原上那些野狼能比拟的,先在鸿胪寺学本事,时机到来了,再去吐蕃不迟。”

    王玄策嘟哝几声好像很不情愿,现在的大唐人都成了野心勃勃的杀才,不好好的种地,满脑子想着开疆拓土,名标铁柱,放眼望去,和大唐做邻居的都在倒霉,无不在小心翼翼的伺候大唐王朝这个巨无霸,原先嚣张的高丽,如今国内战火绵延不绝,高建武已经和渊盖苏文杀红了眼,鸿胪寺的官员非常好心的去调停,希望他们握手言和,结果碰了一鼻子的灰,恼羞成怒之下希望高建武或者渊盖苏文两方面向大唐求援,不需要礼物,只要说一声,屯留在辽河岸边的契苾,和李绩就会立刻大举进攻叛匪,还高丽百姓一个晴朗的天,甚至不用打招呼,契苾就想把辽河两岸变成牧场。

    听到这个消息,高建武和渊盖苏文立刻休战,契苾的骑兵才越过辽河,迎接他的就是超过十万人的高丽大军,高建武和渊盖苏文全在摆出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契苾只好又回到大唐这边,继续看高丽内斗。

    两个家伙这次居然有志一同的各自留下了三万大军驻守辽河,这六万大军不参与国内战事,唯一的作用就是盯着大唐,让李绩干咽着口水没有办法进取,试探了一下,结果发现,留在自己面前的都是高丽悍卒。

    傻子都知道大唐从上到下都充满了野心,算上今年,已经丰收了整整五个年头了,粮食价格始终稳定在一个铜元一斗的基础上,按照比例,也不过是原来五文钱而已,关中平原的百姓之家,每天吃三顿饭已经变成了常态,闲时喝稀,忙时吃干,这些老黄历早就一去不返了,粮食的极大丰富,也就催生了养殖业的发展。

    农户家在玉米地里掰玉米的时候,都知道剥两颗鸡蛋加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回庄子的路上云烨看着到处都是收割玉米的庄户,其实就没有弄明白,明明常平仓里的粮食已经多得要堆不下了,为什么这些百姓还要往死里种粮食?

    土豆可以做粉条,玉米现在是最好的战马饲料,除了这两样,油菜,芝麻,青菜,辣椒,花椒,果树,这些东西都可以种植,那一样都比种粮食划算,你只要看看旱塬上的百姓就明白,他们靠种西瓜,日子已经过的比平原上还要好。

    每回看到旱塬上的农户笑眯眯的拿西瓜换麦子的时候,云烨就想笑,一斤西瓜换一斤麦子,平原上的人还觉得占了便宜,这是什么道理,聪明的云家庄子人也不例外,只要是换麦子的人过来,就拿自家的麦子去换,大方得很,他们就不想西瓜的亩产是多少,麦子的亩产又是多少,两者有可能等价吗?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云烨不去找不自在,农户们撒起泼来,侯爷家也扛不住,如果是商贩撒泼,侯爷家就是敲断他的腿,也没人理会,如果是别的大户家,百姓说不定会看热闹,如果是贼偷,大家伙就开心了,把这家伙绑在牌坊上,可以让乡亲们娱乐很久。

    农户就不行了,只要脱掉鞋子,把自己的头发弄乱,坐在侯府哭天抹泪,用不了一刻钟,府门就会被乡亲们团团围上,虽然没人吱声,可是那种鄙夷的目光会让你后脊梁汗毛竖起来,官府也会来,不会问青红皂白的,先把农夫安抚好,精神亢奋的如同公鸡一样的地方官就会递帖子登门,话说的难听不说,礼貌还不周全,能给你拱拱手算是不错了,看得人只想乱棍打出去。

    人家还真的不怕这个,说不定心里正在等你殴打,这要是挨了揍,一个强项令的名头准跑不了,这样敢于为民请命的好官需要大用,勋贵家和农户家相争,有理也没理,你如果觉得自己手段了得,官府不会发现,那就半夜挖个坑把农夫全家埋了。

    官府查不出来则罢,一旦查出来是你干的,淮安王李神通的二儿子就是前车之鉴,把人家闺女睡了不认账,闺女的老父老母找上门去,结果被打了出来,晚上一家六口人就消失了,最后官府从李神通家的果园子里把人给挖出来了,结果,李神通百战得来的王爵被降,二儿子验明正身之后菜市口斩首,恶奴一十一人一同被斩,从此他家的名声就臭了。

    



    *第五十四节 小麻烦?

    云家门口现在就坐着一个农户,样子非常的凄惨,浑身的衣衫被撕得破破烂烂,大腿上,屁股上血迹斑斑,背靠在云家的石狮子上,气息奄奄。

    这是怎么回事?刚刚从长安赶回来的云烨很奇怪,云家这些年以来,从没有欺负过农户,怎么今天就出了事?

    看见老钱蹲在那人跟前小声的说着话,看样子已经在处理了,既然钱管家接了手,云烨就没有再去问的道理,下了马,从侧门直接回了家。

    一进门就发现云暮趴在门缝里往外看,见爹爹回来,立刻就跑过来,抽抽噎噎的给爹爹说事情的前因后果。

    果然不出所料,是云暮的旺财惹祸了,藏獒这东西,其实很蠢,为什么只认一个主人呢,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大脑处理不了那么些复杂的关系,从人烟稀少的草原来到繁华的长安,短时间里还不适应,有人看云暮招人喜欢,多看了一眼,结果旺财就发了怒,要不是小丫头极力束缚,门外面的那个人一定会没命。

    既然是误伤,那就没关系了,不过是赔些钱财就是了,老钱会处理好的,云烨拖着闺女走到门外,对那个农户拱手说道:“家中猛犬未能拴好,如今伤人在先,其罪在云家,尽管放心,但凡所有伤药,都会由云家支付,养伤的这段时间耽搁你家中的进项一一报来,管家会处理,自然给你一个交代。既然是小女的失误,我这个做父亲的给你赔礼了。”

    按理说云烨堂堂的侯爷已经赔过不是了,并且答应会给补偿。此事就会了结,谁能想到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云烨的预料。

    第二天一大早,十几个穿着孝衣打着灵幡的人抬着一个死人就堵在云家门口,上了年纪的老婆婆一个劲的就要往石狮子上碰。说儿子死了她活着也没意思,不如一起被云家的大狗咬死算了,别人拖都拖不住。

    “老钱,昨日你送他回去的时候郎中怎么说?”云烨坐在大厅上问守候在一边的钱管家。昨天怎么看那个人都不像是要死的样子,怎么一夜间就一命呜呼了?

    “侯爷,庄子上的郎中昨日里看过了,伤的确实不严重,大部分都是皮外伤,就是被吓的不轻,按理说没有死的理由,老奴昨日还当着乡亲们的面给他补偿了十枚银币,陶四宝自己也很满意,一个劲的说赚了。”

    “那就让官府来处置吧。你让庄子上的郎中再去看看他为什么死了。我总觉得这件事情那里不对,这些天庄子上的警卫一定要加强,外面的那些人如果用钱可以平息,就用钱去平息,这样下去对云家没半点好处。”

    老钱点点头就出去办事了,那日暮领着小丫头惶急的从里屋走出来,看到小丫头被吓得不轻,云烨皱着眉头对跟在后面的辛月说:“狗咬伤人,怎么都去怪孩子了?才四岁的孩子懂什么,你看把孩子吓得,事情出了那就解决事情,不许你们再惩罚闺女。”

    云烨把云暮抱在怀里,见孩子总是去捂屁股,就把她的小裙子撩起来,褪下小短裤一看,发现她的小屁股上印着两个红红的掌印,这就怒了,狠狠的瞪了辛月和那日暮一眼,抱着云暮就去卧室用药酒给孩子擦拭。

    让云宝宝和云暮坐在软榻上,云烨很有兴致的给两个孩子教《三字经》,自己念一句,孩子跟着念一句,没到一刻钟,云暮就记住了其中的九句话,很聪慧的孩子,云宝宝到底还是差了一点,整个上午,没人敢到书房打搅他们父子,辛月、那日暮躲得远远地,支使小铃铛往书房送了一回水,两回点心。

    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老钱回来了,一进门就说:“侯爷,那家人就是想要些银钱,没有其他的意思,郎中说那个人死于惊厥,没有什么可疑之处,老奴就给那个老妇人赔偿了一百枚银币,算是把事情了结。”

    云烨很满意,现在是多事之秋,只要把事情平掉,就好,云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比什么都好。

    下午出门去书院的时候果然没有看到那一家人,老钱平事的速度还是不错的,两个娃子都带上,去书院父子三人还能玩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