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陆权强国 >

第338部分

超陆权强国-第338部分

小说: 超陆权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算是精锐了。但是跟北洋六镇新军却完全无可比性。不过我听说他那军队营级以下的编制火力要比北洋六镇新军还要高上一线,使用的不但都是洋货,而且听闻炮营普遍要比北军多出十二门炮。现在湖北、四川两座兵工厂尽数落入他之手中。只要他能控制着军队,未来我看袁大总统卸任之后,他是最有利的竞争者!”

    一旁钱均夫一愣,笑道:“没想到百里兄对他倒是十分推崇,我跟阆声兄昨晚也争论过他。为他地方自治的事情还吵了一架!”

    张宗祥脸上一红,灿灿道:“不错,川鄂强制推行的与民减税跟‘三七五’着实令人佩服。不过我却认为现今两省下面许是有些动荡不稳,为了巩固局势理应收编地方县镇权力才是。地方自治不急一时,还应缓缓再说!”又看了看似笑非笑的钱均夫,道:“没想到家治兄却反驳说乱世掌兵便是集权,据说川鄂两省已经编练跟正在编练的民军合计八镇,即便精简一些也有五六镇之多,足够应付两省局面了!”

    蒋方震叹气,“阆声兄,你是君子,读得是圣贤书,结交的又都是江浙大儒,自然会有这种看法。家治兄与我都曾东渡*见识了扶桑之威,乱世掌兵家治兄,好一个乱世掌兵!”

    轮船传来一阵汽笛声,要进武昌码头了。三人对视一眼笑笑不再说话,拎起行李往那似乎完全没有因为持续几个月的战乱而衰减半分的武昌码头,码头上人来人往,还有不少报童、行商在兜售东西,三人又站了一阵,待到船停稳了之后方才互相搀扶着,下了船去。

    “先生,要来点吃食吗?”

    “先生,要份报纸吗?最新的‘中国之声’!”

    “先生,要来点红薯糖吗?”

    三人才刚下了船,人还未站稳,身周顿时多了不少的报童行商,无奈的笑了笑,蒋方震要了一份最新的中国之声报纸看了起来,也想知道知道他们在江上漂泊的这几日国内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倒是那钱均夫可能是因为孩子刚出生的关系,对于一个跟他推销什么‘红薯糖’的小童不忍拒绝,于是小声询问道:“小哥儿,你卖的这红薯糖是个什么东西?可是什么地方特产?”

    卖童是个十二三岁模样的孩子,他从口袋里背上背着的囊中掏出几根长条装的东西,看上去略显灰黄色,闻起来却有些甜丝丝的。对着钱均夫道:“先生,您就买一下吧。这是荆州糖果厂生产的东西,可甜了你买点回去吃吧!”

    “糖果?”

    正站在一起看报的蒋方震跟张宗祥也被吸引了过来,清末国内的制糖业产量并不高,一般这个季节除了两广、福建等地区之外。内陆省份即便还有售糖,也多是早前囤积的货物,而且售价极高,一般人家想买都很难买到。面前这东西看上去跟三人知道的赤糖、白糖颜色都不一样,难道跟那个什么红薯有关系吗?

    三人中的两位都是贫苦出身,小时候没少吃过红薯,倒不陌生。

    孩童道:“是荆州糖果厂产的糖果,可好卖了,先生要是不买等会可就吃不到了。价格也不贵,一块才三十文钱!”

    这价格可不便宜,不过比起白糖、赤糖可要便宜了不止一点两点了。

    钱均夫笑着询问道,“给我来几块吧!”

    他挑了三块,分别递给蒋、张二人,从怀中掏出一把铜钱,都是宣统元年的制式。现在国内币制混乱,各省军政府大多为了财政开足了马力印制钱币,比起清廷的铜币多数分量不足,因此在国内银元还要数清廷早年印制的跟洋元市场最是喜欢,铜币则是清廷宣统三年前的货币最是吃香,至于南京印制的货币,在南京城内都没多少愿意接受其购买力的商贾,更别提外省了。

    孩童数够了数笑着刚要立刻,这边,钱均夫三人咬了一口那叫做‘红薯糖’的东西,顿时眼睛一亮。

    “好吃!”

    蒋方震笑着道了一句,虽然有些粘牙,不过甜甜的味道还真不错,这种叫做‘红薯糖’的小吃倒是蛮不错的。

    “小哥儿别急着走,再给我来几块吧!”

    蒋方震从身上掏出了些钱币,又让他给包了几块,接过之后有些好奇的问道:“小哥儿,这荆州糖果厂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我经常来往湖北,怎么没听说过这地方?”

    卖糖的孩童似乎因为他们买了不少东西,心情很不错。笑着道:“三位先生想必有段时间没来咱们湖北了吧?那荆州糖果厂是月初才成立的,听说是军政府出的技术跟机器,在荆州成立的官督商办企业。前段时间据说还招了不少股,这红薯糖可好卖了,老爷、小姐、少爷们都喜欢吃。小的也尝过一次甜丝丝的比冰糖还好吃!”

    见蒋方震脸上若有所思,孩童见了一礼,“先生,要是没事小的先走了,趁这会人多,还能再多卖一点呢!”

    “去吧!”

    蒋方震摆手笑着放他离开,回过头来脸上却苦笑着从身上掏出一抹手绢,“这红薯糖味道确实不错,不过就是太黏了些。”

    他留着胡子呢,方才没注意胡子上沾了点糖汁,现在一缕一缕的,都黏在一起了!

    张、钱两人吃的正欢,看他狼狈对视大笑。蒋方震白了两个好友一眼,三人玩笑着往武昌城中走去!

    “敬礼,报告都督,武昌三镇所募劳工共计四万六千一百七十七人尽数在此,请大都督训话!”

    主席台下,蔡庆快速的敬了一礼,将已经完成了劳工登记,获得军政府颁发的劳工身份证明的四万多三镇招募的名册放在了李汉的桌前。

    “都没什么疏忽吧?”

    他低声询问了一句旁边的张梅生,老先生刚从应城赶来没几天,被李汉任命为民政部长之后,张梅生已经帮他将大半的民政琐事都挡了下来,让他能够腾出手来关注军备跟财政。

    “都督,全部完成了劳工登记,火车已经准备好了,这一批人中多数是要送往应山县的!”

    “嗯,那就好!”

    李汉点了个头起身,微微清了清喉咙,望着下面几万双眼睛一直盯着自己,即便是究竟大场面了,他也感觉到一丝不适,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压得他有些微微气喘。

    “诸位,废话李某也不多说了。这天气虽已早过了立春,不过今年晚冬,现在还能感觉到冷意!李某要跟诸位说的是,我们大家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皇帝被打倒了,满清被推翻了。现在是民国,何为民国,咱们普通老百姓能说上话,能过上好日子,这便是民国。这一次为了跟国外的友好势力谈成铁路修筑计划,军政府付出了不少代价。不过,请诸君放心。李某对得起祖宗,没有做出一点有损国权的事情,更不会学它满清搞什么铁路国有,把属于老百姓的东西抢过来。诸位中的很多人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修筑铁路培训,所以,今天诸位将被送到即将开始动土修建铁路的县镇去,在那里,你们将接受短暂的半个月的培训,半个月之后,我湖北、四川,将有数条铁路要开工修建了。新民国、新气象,每个人的待遇在签订劳工证明的时候,上面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了。由军政府出钱,诸位出力,咱们管吃管住。这么好的待遇,若是铁路还没有赶上工期完成,诸位可就着实愧对了我湖北、四川数千万父老乡亲的期待了!铁路一旦建成,日后,我们要十天才能赶完的路,到时候两天、不,一天内就能走完了。我们这个国家,也能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了!所以,诸位抵达地点之后务必要好好跟那些有铁路修筑经验的前辈们学习,一切就拜托了!”

    他站起来鞠了一躬,引得下面掌声不断。

    身份不同了,李汉却恨不得将自己整个人分成数份来,没办法,他这个川鄂联合军政府大都督现在实在是太忙了。最近半个月来几乎每一天,他的日程都安排的慢慢的。这不,才刚过了江到汉口跟三镇招募的民工简单的见了个面说了几句话之后没多久,他又在警卫队跟副官的陪同下乘坐上了往武昌的船!

    “蔡庆啊,等会的安排是什么?”

    中午刚刚出席了一个汉口租界区洋人为他召开的酒会,不外乎就是关税、外债跟川鄂两省铁路的修建问题。他跟一帮老外喝了不少酒,现在头还有些晕晕的。

    蔡庆连忙翻出最近新弄的事件簿,翻看了几眼之后,道:“回都督,您跟胡部长(胡瑞霖)下午还有个会议,另外方才张部长也说了,从应城来了几个人,都督您最好还是回武昌之后跟他们见一见,说是跟您之前说好的人。除此外,晚上您跟松琦领事已经约好了!”

    李汉揉了揉脑门,苦笑着摇头。

    “我都不记得现在还有这么多事情了等等,你说是张部长提到的人来了?回去之后通知一下胡部长,我们的会议押后到明天,今天我要去见见张部长提到的那些人!”

    船上李汉本来还有些疲惫的精神,在他突然说道张梅生提到有什么人来到武昌之后,顿时精神一震,压低了声音快速的说道。

    这段时间军政府为了缓和地方因‘三七五减租’而引起的动荡,除了选择了低价出让了部分原本麾下的官督商办实业的股份之外,他还费劲脑筋的又想出了不少技术含量不算多高,但是短时间之内却能够赚到钱的实业。比如依托于军政府大量收购的红薯,以粉碎打成浆糊的红薯跟少量的面粉再加上一丁点的砂糖,便可以制出来的前世他小时候经常吃的特色美食红薯糖。除了大量的打浆需要用到机器以外,根本没有半点生产技术可言,但是荆州糖果厂成立之后却成功招股四十多万两白银,短短半月销售的红薯糖便赚到了两万多两银子,因为国内糖价高昂加生产力较低的原因,结果造就了一个堪称暴利的市场。

    除此外还有味精这种神奇的东西。说起来这味精的出现完全是个意外,李汉虽然模糊记得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并且中学时的化学课上学过,但是根本不知道这玩意该如何从大豆跟小麦之中提取出来,所以,他虽然记得味精这东西的暴利,但是因为不具备相关技术,根本没想过该如何去弄出来他。但是二月中旬,新上任的工商总局局长周善培却带着一个年轻人来到了他的面前。他叫吴蕴初,来自上海。是跟一个叫做杜博的德国人一起来湖北的。德国人杜博曾在陆军部上海兵工学堂当教师,前段时间他派人往上海等经济繁华地区大量招募教师,这个化学知识非常渊博的德国佬在获得了军政府花费七万两给他置办一个化学实验室的承诺之后,带着他的得意门徒——吴蕴初一起来到了武昌。

    吴蕴初化学能力青出于蓝,家中贫瘠的他想要靠自己的能力赚更多的钱反哺家中,于是便到工商总局毛遂自荐,称自己掌握了*人才掌握的‘味之鲜’提取技术,希望能够获得军政府的投资办厂。*人在1909年发现了味精之后,这两年通过在华众多的洋行,将味精卖到了长江流域大部分省份,周善培自然分得清轻重,便将他带到了连面前来。吴蕴初果然发现了味精其实就是谷氨酸钠的事情,不过他的技术却落后了*人不少,而且,也是从海带中发现的谷氨酸钠!

    意外的发现了一位化学天才,李汉自然心中欢喜。他还记得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