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

第789部分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第789部分

小说: 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笨蛋,当然是出兵了,快点传令下去,所有船只,立刻离岸,迅速支援北岸的水军大营!”曹彬慌张地叫道。

刘巴听后,急忙阻止道:“王爷且慢,这个时候出兵,正中了敌人的奸计。水战非比陆战,战船的行驶完全受到水流的影响,不可能来去自如,估计我军这边还没有抵达北岸,北岸的战斗就已经结束了,又或者是敌军故意引蛇出洞,只要我军一出营寨,敌军就会在中途伏击。现在天黑难辨,万一是敌人奸计,则必然会全军覆没。我以为,当紧闭水军大营,南岸的大营远比北岸的坚固,就算是隔江相望,敌军若不是大举进犯,也不一定能够攻克此寨。何况士兵大多都在岸上,这时登船,只怕会乱了方寸。”

曹彬听后,觉得刘巴说的有道理,当即悔恨地道:“本王只怪当初没有听刘大人的话,执意在北岸立下营寨,以至于被华夏军洞悉了薄弱之处,本王真是无颜面对那一万将士啊。”

“王爷放心,紧守此处要紧,先守住了这里,再见机行事,以求日后有击退华夏军的可能。”刘巴建议道。

“也只有如此了。”曹彬对亲兵说道,“速去传令,紧守营寨,没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出营。违令者,斩!”

“诺!”

江北大营里,这些投降给魏国的蜀军一经遭受到华夏军的猛烈攻击,就乱作一团,谁会想到华夏军会夜袭营寨呢。他们又见南岸没有一点动静,见死不救,登时便土崩瓦解,纷纷宣布投降。

大火虽然烧毁了营寨以及北岸大营的部分船只,可是水军将士却没受到太大的损失,数百人被大火烧死,几百人落入冰冷的江中,其余的人都上岸了,连抵抗都没有,便宣布投降了。

以华夏军现在的姿态,想攻打蜀地,以及没有人可以阻挡了,即使阻挡,也是做无谓的牺牲,更何况这些本来就是蜀汉的旧军,因为魏军没有水军,只好用蜀军作为代替,蜀汉旧军和华夏国无仇。又听闻华夏国善待巴郡的百姓,对蜀地百姓很好,一比较下来,自然愿意投降华夏国了。

从华夏军发动袭击,到扑灭北岸的大火,整整只用了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后,甘宁率领众将上岸,正式将降军纳入自己的部队中,又通过降军的口知道南岸大营的布置,甘宁则做出相应的部署,准备明天一早便率领所有的水军齐攻南岸大营,一战搞定他。

第二天早上,甘宁起得很早,可是刚一掀开帘子,整个人便吃惊不已,因为今天是大雾天气,能见度很低,这使得他昨夜布置的攻击计划完全破产了。

这时,诸葛亮来到了甘宁的面前,看到甘宁一脸的愁眉,便道:“大将军莫不是为了这大雾而烦恼?”

“正是。照此大雾,我军如何强攻敌军营寨?不等我军靠近,敌军必然会用箭乱射,对我军不利。我听闻魏军有一种箭叫做透甲锥,威力惊人,若他们用这种箭来对付我们,只怕会损失惨重。正所谓兵贵神速,看来只能延期了。”甘宁唉声叹气的道。

“大将军不必烦恼,我早已经让人做好了一切。大将军只管随我登船即可,我们去找魏军把透甲锥借过来用一用。”诸葛亮笑着说道。

“借箭?军师莫不是糊涂了?魏军怎么肯把箭借给我们?”甘宁糊涂地道。

“凡是总是有个例外嘛,大将军跟我登船,一看便知。”

甘宁见诸葛亮卖关子,搞得神神秘秘的,当即说道:“好,我就看你搞什么名堂。”

两个人一起来到了岸边,但见有四十条轻舟停靠在岸边,轻舟的周身都用稻草和木板相间假人布置着,穿着华夏军的衣服,看上去像是真人一般。

甘宁指着这船问道:“军师,你这是干什么?”

“借箭啊,大将军,请跟我一起上船,我们去对岸找魏军借箭去!”

带着一丝狐疑,甘宁登上了船只,和诸葛亮坐在船舱里,诸葛亮热情地招待甘宁,可是甘宁无心饮酒,只问如何借箭。

诸葛亮笑道:“一会儿大将军便知道了,还请大将军安排大军随后,待我军回来之后,便可启程攻击南岸的大营。”

“好。”甘宁随即让人去给郝昭、令狐邵、邓翔传令,让他们各就各位,准备随时出征。

“开船!”

随着诸葛亮的一声令下,四十条轻舟全部离开了岸边,朝着长江南岸驶去。

驾船的人,都是蜀汉的旧军,他们对这一带的水纹非常的了解,同时也知道大营的位置,加上华夏军又有指南针可以辨别方位,每条驾船的人都知道方向,排成一排,朝着对岸驶去,虽有大雾,却并不受到影响。

江心起了大雾,曹彬一起来之后,害怕华夏军乘着大雾天气进攻,便布置许多弓箭手在岸边,而且用的都是透甲锥。

辰时一刻,忽然江面上传来了隆隆的战鼓声,曹彬便立刻让人朝江中放箭,虽然看不清方向,但是只要朝着战鼓声音传来的方向射去便不会错。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透甲锥纷纷朝江中射去,但是江中的战鼓声却一直擂个不停,无论怎么射,都一直听到鼓声隆隆。

江心中,四十条轻舟分成两排,每二十条一排,一字型的排开,透甲锥射过来的时,只听见射到了稻草人身上的声音,箭矢钉在了上面,不一会儿便开始失重了。

甘宁坐在船舱中,看到外面的甲板上都落满了箭矢,便问道:“军师,透甲锥如此厉害,按理说应该能够射穿稻草人,为什么他们只是钉在了上面?”

“因为在稻草人身上还有两层铁甲,中间夹着木板,箭矢以来,便会钉在上面,到时候只需取下来便可。”诸葛亮答道。

“哈哈,军师果然聪明,此等借箭法,倒是很高明。”甘宁笑道,“好一个草船借箭,军师只怕以后要流芳百世了。”

(ps:从今天起,外出旅游,每天一更,将持续二十天,放松下心情,以及构思后续内容,请勿拍砖。)

950定西蜀三英争功(6)

箭矢扔在不停的射着,四十条轻舟的一侧已经落满了箭矢,随即诸葛亮下令将船身横摆过去,换另外一侧接箭。

大概半个时辰后,船身两侧都已经落满了箭矢,诸葛亮、甘宁等人满载而归,也将战鼓声停止了下来。

南岸的曹彬听到战鼓声退去,这才松了一口气,但是大雾一直浓厚,十万支透甲锥全部射完了,无奈之下,只好再去搬运其余的普通箭矢,仍然让弓箭手驻守江岸,以防止华夏军袭击。

甘宁、诸葛亮等人回到江北大营之后,便让士兵将箭矢全部取下来,一个时辰后,累计得到九万多支透甲锥,全部运载到了战舰上。

甘宁登上战舰的甲板,当即对诸葛亮说道:“一会儿战斗必然会较为恶劣,军师还是留在北岸的好,以免伤到了军师。”

“大将军,众多将士都亲冒矢石,我也是华夏国的一份子,为什么不让我出战?大将军不必为我担心,我自然会照顾好自己,何况有沙摩柯在,一切无忧。”诸葛亮道。

说话间,沙摩柯便走了过来,抱拳道:“大将军,有我保护军师,你大可放心。”

甘宁道:“那好吧,那就一起出征吧。”

一个时辰后,大雾渐渐消散,只有江上还是烟波浩渺,诸葛亮、沙摩柯跟甘宁在一条船上,郝昭、令狐邵、邓翔、施杰各指挥一支船队,两万的华夏水军以及八千多蜀汉降军浩浩荡荡的朝着南岸而去。

这一次,华夏军紧锣密鼓,所有人都默不出声的朝着南岸而去。

由于是大雾天气,南岸上的魏军始终无法看到江心中的华夏军,北风呼啸,寒冷刺骨,江水惊涛拍岸,撞击在岩石上掀起层层的波lang。

忽然间,薄雾中密密麻麻的箭矢朝着南岸上射了过来,用的正是他们刚刚射出去的透甲锥,一簇箭矢放完,第二簇箭矢紧接着便又射了过来。

魏军将士纷纷逃窜,找地方躲闪,但是即使有防备,以透甲锥的威力,也能射穿他们的铠甲,一时间岸上伤亡惨重,有些透甲锥射进了帐篷里的地面上,将一些在营帐里休息的人也都射死了。

华夏军连续五波的透甲锥攻击,南岸的守将死伤过半。紧接着,华夏军的战舰纷纷从薄雾中驶出,将炸药包捆绑在巨弩上,然后用巨弩车向前射出。一时间魏军那些木质的战舰纷纷被炸的不成样子。

轰隆隆的声音一经响起,士兵纷纷逃命,有的直接跳进了冰冷的江水中,还没有游走,便被华夏军用连弩射穿了咽喉。

华夏军巨大的战舰一经驶出,让魏军的水军将士都感到一阵惊诧,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战舰,一艘战舰比他们三艘斗舰还大。

甘宁指挥水军左右包抄,他自己率军直接冲撞魏军水军的营寨,战舰的首部有一根粗大而又尖锐的铁杵,一经冲到魏国水军的营寨里,顿时将魏军的战船冲撞的不成样子。

华夏军顺风,船速快,船桅上还升起了船帆,加上船舱底部的人工带动和风速的影响,立刻便将水军冲撞的不成样子。

曹彬在岸上看到自己带领得水军在华夏军的面前竟然如此的不堪一击,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率领剩余的四千多人纷纷向南撤退,离岸边稍远一些,等到华夏军登岸之时,便可以发动进攻。

这个想法本来是好的,可是华夏军的巨大战舰根本不靠岸,而是放下小船,战舰上装的士兵开始驾着小船舞动着刀牌,耀武扬威的朝岸上去,同时还不停地朝岸上放箭。

曹彬也不示弱,立刻组织人开始朝岸边放箭,但是普通箭矢对华夏军没用,失去了透甲锥这一巨大的利器之后,魏军的攻击就像是蚂蚁咬人。

甘宁身先士卒,一手持着盾牌,一手握着大环刀,一经靠岸,第一个便从轻舟上跳了下去,也不在岸边结阵,仗着勇气,便朝对面的魏军冲了过去。

身后的士兵纷纷跟着甘宁冲了上去,五千人的海军陆战队一经上岸立刻便彰显出与众不同的一面,跑得真叫一个飞快。

与此同时,郝昭、邓翔两人驾驶的战舰靠近了岸边,在距离岸边还有很长一段路时,便抛下了锚,然后放出小船,横在了那里,在小船上架上木板,一直延伸到岸边,俨然成为了一条道路。而这个时候,战舰中的骑兵开始涌了出来,踏着那条铺设好的道路上了岸,直接朝着魏军冲去。

“王爷,华夏军势大,不可抵挡,当暂避其锋芒。”刘巴见状,急忙对曹彬说道。

曹彬道:“我身受皇恩,岂能不战自退?给我杀!”

刘巴见曹彬死战不退,又见华夏军来势凶猛,这场战局已定,他重重地叹了一声气,仰天长叹道:“任何人,已经都无法阻止华夏军入蜀的脚步了……”

太阳穿透了乌云,使得雾气纷纷散去,长江岸边,战火纷飞,血流成河。

不到一个时辰,战事就结束了,曹彬死在了乱军当中,岸上的魏军两千人被杀,其余人全部投降。

战事结束后,华夏军开始清扫战场,诸葛亮、沙摩柯也登岸了,看到刘巴被人绑着,诸葛亮便亲自去松绑,一番劝慰,刘巴便投降了华夏军。

此战结束后,诸葛亮便对甘宁道:“大将军,以我华夏水军的威力,只要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或许比陆路要早抵达成都,现在正值冬雪消融之际,陆路难走,如果我们现在乘势杀到成都,兵临城下之时,必然是平定西蜀之日。”

甘宁想了想,觉得诸葛亮说的也对,而且他也不愿意将战事托的太久,当即便决定带着水军继续朔江而上。并且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