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当保镖 [校对版] >

第443部分

回到三国当保镖 [校对版]-第443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当保镖 [校对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缓蟆克邓梢愿夷且淮蟊是⑶医鸲庸プ×耍灰彼档秸饫锼蝗徊欧从词裁矗醋帕璋推婀值奈实溃骸八晕也呕崞婀郑庥衽逍鸲允腔崴嫔硇模嵋拙圆换嶙桓鹑耍晌裁椿嵩谀氖掷铮俊

凌巴突然抿唇半晌不语,直到黄忠主动开口问道:“是不是……”

“节哀。”凌巴只吐出了这么两个字,语气间听不出什么,脸上却一片萧索之色。

黄忠沉默了片刻,才笑到:“没事,我早想到了,看到这玉佩就知道了,我说叙儿他不会轻易、其实我们早就约定过这个信物,如果我再次见到玉佩却没有见到他人的时候,那他肯定就已经不在了。”深吐了口气,但他笑得实在勉强,显得很难看。

一时间两人之间气氛变得很沉默,直到被一个聒噪的声音打破:“凌卫,你、你、你……你这个无耻小人”

是董卓破锣锅一般的声音,凌巴冷冷的看了那边一眼,虽然看不清对方的脸,但模糊的影中透着让他讨厌的五月中文,“无耻小人叫谁呢?”

“无耻小人叫你……啊”话说到一半,董卓终于才醒悟了,这是凌巴的一个话套,惊叫了一声,旋即脸便涨得通红,一双眼睛更是直欲喷火般紧紧盯着一脸似笑非笑的凌巴。

虽然彼此都看不清对方的脸,但都在脑海中模拟出了那个样来,不得不说他们真的是让人相当无语。

“哼”见董卓无话可说了,凌巴这时候也不甘示弱着冷哼道:“本将军还不知道这世道什么时候变天了,无耻之辈无耻之尤,竟然到了逮谁咬谁的地步。”

“你……”这回又是过了好一会儿董卓才反应过来,凌巴这是在骂他,说他咬人岂不是等于在说他是狗?不禁更加恼羞成怒,可再恼羞成怒,想要和凌巴打嘴仗,他又怎么跟得上那节奏?所以没有悬念地又一次被凌巴抢白了,凌巴笑着说道:“什么你你我我的……其实你也不算太无耻,至少你刚才已经承认了自己是无耻小人,总比那些无耻之尤却仍不肯承认的虚伪小人要好得多了。”他脸上还挂着淡淡的微笑,说起话来却是毫不留情,而且此话内里大有深意,绕来绕去的可不只是董卓,也不知道已经将多少人骂进去了,知道的人就知道也不会说出来,不知道的人则都认为他将矛头对准了董卓,此时讨董联军众人更是轰然大笑,整个战场的气氛一时竟也有些缓和下来。

要和凌巴争辩,董卓显然还不够格,不讲说他学识如何、说话如何,但这颠倒乾坤的功夫,要和凌巴这个饱受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上各种雷人雷语轰炸的后世人比起来,这个时代里大概也就只有诸葛亮等有数几个以辩论为长且本来就机智灵敏的牛人才做得到,而且凌巴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站着的,可是后世能够想出那各种经典语言或者是各种话语间的艺术与反驳技巧的聪明人,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都塞过一个诸葛亮了,更何况是那么多聪明人,当然现在的诸葛亮也远远没有成长到“舌战群儒”的那个程度就是了。

董卓身边的李儒到了现在也只能够苦笑,聪明人都看得出来,这个车骑将军口舌功夫相当厉害,别说是自家这个岳父了,就是自己恐怕也在言语上没法在他嘴上讨得了好,这种时候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沉默,保持沉默不予计较,可他无比清楚董卓的性情,这种时候又怎么可能让他停得下来冷静下来?

不是丧失了思考的能力,而是整个说话的走向已经被凌巴所掌控了,而董卓只能够跟着他的节奏走,而且还往往都跟不上,这种情况下凌巴想要说些话激怒董卓是很轻松的事情,而董卓也确实被激怒了,只是还不到爆发的时候,这不是理智,同样也只是性格使然。

回到三国当保镖第630章、老当益壮黄汉升(下)(正文)

第631章、洛阳城外落幕战,十万大军动雷霆

第631章、洛阳城外落幕战,十万大军动雷霆

“大将军”眼看着董卓还要再多说什么,尽管知道自己的劝阻在对方暴怒的时候不一定会被听取,李儒还是不得不开口叫住了他。

让他惊讶的是岳父居然被自己叫住了,而且转过头来看着他的时候虽然面沉如水,但却并没有刚才说那话的时候的五月中文。

“大将军……”李儒心中疑惑,还是要硬着头皮上前劝阻,却旋即被董卓挥手打断了,“文优不必多言,也不必担忧,某知道该怎么做的。”

虽然心有不甘,李儒还是遵令不再说话,退到一边去看着。

董卓又对着凌巴的方向,冷冷一笑,眼中的寒芒异常耀眼,然后又看向了还在董卓军阵营后方就在他不远处肆虐的吕布、张辽等八人,深色更冷,口中不禁高呼道:“众将士,最后冲锋一次,将这些混蛋赶尽杀绝,西凉铁骑威严绝不容忍挑衅”说着专门指向了吕布等八人,声音语调更厉:“尤其是此獠,莫非你们已经软弱到了可以任人欺近自己家门的地步了?”

“不行、杀了他们……”

“杀、杀、杀”

“西凉铁骑,冠绝天下……”

“吼吼……”仅仅是极具极具挑动性地话,就让整个董卓军的士气明显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然后引得各种兴奋的叫喊此起彼伏,整个军团都笼罩在一片沸腾的海洋中,不得不说董卓在董卓军中的作用的确是无可替代的重要,就是凌巴在“狼牙军”中的地位也远远不能够与之相比,更不用说对他还不算熟悉的十万大军和现在的讨董联军了。

而讨董联军在这个时候却也毫不示弱,不管是黄忠的“临阵投降”,还是吕布和张辽他们八骑明显在董卓军大后方继续肆虐,都给了他们更甚于强心剂的作用。

“杀……”

“白马义从,冲锋……”

“并州儿郎们,最后一次冲锋,最后的时刻来临啦……”

“陷阵、陷阵”

“胜利终将属于咱们”

“荆州儿郎……”

“淮南儿郎们,展现你们英勇的时刻到了……”

“渤海儿郎们……”

“先登、先登”

“最后决战时刻,绝对不能退缩,都给老上”

“杀啊,冲呀……”

总之各种呼喊声,内容倒是大同小异却是各具特色,讨董联军的情况要远比董卓军要复杂得多了,所以叫喊声自然更做不到同意,唯一比较庆幸的是,他们各自诸侯自己的军队仍然基本上能够围拢成一团一团,虽说这样从整体上来讲过于分散,可局部上的好处却也是很明显的,至少这样可以让他们能够在局部细节上的配合尽量做到好,毕竟同伴都是自己所熟悉的面孔,而且所熟悉的也是那些长官的智慧,至于凌巴这个三军主帅,还要讨董联盟的盟主,其实还是象征意义大于在现在这个战场之上的实际意义的,在这里大概只有“狼牙军”是能够完全听从他指挥的。

然而此时凌巴本人也是在后方点将台上,坐镇中庭却对于传达消息命令多有不变,所以也干脆赋予了他们自己能够独断的权力,比如说已经和“狼牙军”初步契合了下来的高览展现了不错的指挥能力,显然代替裴元绍和诸葛渝成为“狼牙军”新的都统是迟早的事情。

除此之外整体上和局部上的大战中,还是有一些更小的细节也很引人注目的,尤其是讨董联军中涌现出来的一批批表现出色的猛将,虽然至今无人能够抢走最前面那八个人的风头,可没有人能够怀疑他们的实力。

凌巴手下的高览、裴元绍就不用多说了,前方的“并州八人组”更毋庸置疑成为全场焦点,此外还有河南刘备军的关羽、张飞,荆州曹操军的夏侯惇、曹仁、乐进、于禁,渤海袁绍军的文丑、颜良,淮南袁术军的纪灵,冀州麴义军的韩猛;此外还有那些在这一战中大多是首次在天下诸侯间共同亮相登场的特殊部队,凌巴的“狼牙军”就不必说了,幽州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冀州麴义的先登军、并州高顺的陷阵营等都是其中佼佼者。

有着这样的阵容,一旦度过了比较艰难的前一段磨合期,接下来全面发力之后,想要失败都是一件难事。

而这个时候,从自己情绪中走出来的黄忠也终于按耐不住,向凌巴请命要上阵,这一举动也等于是承认自己要归服车骑将军手下。

凌巴自然是很高兴,对黄忠这等武将肯定是来者不拒的。

只是……

“汉升”凌巴突然叫住了黄忠,等对方转过身来,顿了顿才笑道:“好吧小心些,本将军可不希望你刚刚归入我麾下,立刻就光荣牺牲了啊。”虽然说着是玩笑,但他心里面确实有这种担忧,毕竟刚才知道了真相的黄忠情绪的确是很不对劲的,万一、好吧哪怕只是万一,对方做出了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也不是不可能的,自己必须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之前不知道是黄忠的时候还好,现在知道是黄忠了,那可就说什么都不能够放过对方,当然也要保证他的安全了。

想想这样一来“蜀汉五虎上将”都被自己聚齐了,凌巴就不免有些好笑的感觉。

好吧这可以理解为他个人的恶趣味,但这的确是一个意外地收获、是惊喜不是么?

黄忠自然是点头应是,那信誓旦旦甚至可以说巴不得尽快立功回来“将功赎罪”的模样,就差指天发誓要效忠于凌巴和大汉朝了。

而看着黄忠拍马离去的背影渐渐远去,凌巴再一次陷入了思考中。

接下去的事情,却不需要凌巴多去考虑了,战争一如既往的惨烈,只是虽然董卓军的反击也是一如既往的激烈,而且他们的战斗力经过了这么久依然不减虚弱不得不说真的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见他们的耐力是很不错的,也可见董卓军在某些方面的确超脱了普通的队伍,但也就像其他某些出乎了凌巴预料的事件一样,此时完全雄起了的讨董联军却已经不是此时仅仅是被董卓调动了一下士气的董卓军可以抵抗得了的了,或者说董卓的言语对于麾下将士的挑拨只是暂时的。

要知道讨董联军就是经过了这么一番厮杀,可现在还剩下了最少十万人数的大军,如此多人最后一齐压上,那压力是空前巨大可想而知的;而而董卓军到现在只剩下差不多才四万人,虽说前期可以说基本上是用是一比二乃至一比三的损失率来和讨董联军都,然而讨董联军方才的十五万大军倾巢而出其实很多人都还没有完全上,只是在附近打打酱油,也就是还有部分原本还没有出力的生力军,可董卓军除了失去战斗力的其他基本上也都是筋疲力尽。

在这样明显的对比之下,战斗结果会怎么样是再明显不过的了,最终董卓军只能够在如潮攻势下节节败退,而且一退之后本来就大受打击的士气更是一下几乎到了低谷,再也提不起多少反抗之力,而双方的地位自然完全颠倒过来,变成董卓军被讨董联军压着打了。

当然讨董联军一直到现在为止也都不是那么好过,他们毕竟有着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人多的优势来,所以损失上比董卓军要多上整整一倍,而整支大军的疲劳值也更多。

只是不管怎么说,持续一个下午的洛阳城外大会战,以李儒竭力劝阻住了险些再次暴怒的董卓,无奈董卓军全线收缩撤退入洛阳城,而终于告一段落。

虽说洛阳城外这一场大规模战役结束,但并不意味着一切就都结束了,董卓军退缩入洛阳城休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