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追忆似水年华 >

第13部分

追忆似水年华-第13部分

小说: 追忆似水年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就开始增多,他们却没有子女来共同分享这些时间。
  “我相信,他那位爱卖俏的妻子够他操心的。在贡布雷谁不知道她跟一位夏吕斯先生同
居呀?传得满城风雨。”
  我的母亲倒发觉斯万先生近来脸色开朗多了:“他一不顺心,就跟他父亲当年一样,揉
眼睛、摸脑袋。不过他近来这种动作少多了。照我看,他其实已经不爱他的妻子了。”
  “那是自然的,他已经不爱她了,”外祖父说,“我收到过他的一封信,这是很久以前
的事了,信上说到这件事。我尽量不把它当真,不过他在信里倒把自己的感情表白得很清
楚,至少说明他对妻子的爱情已经淡漠下来,哎!你们俩呀你们俩!怎么不谢谢他送来的阿
斯蒂麝香葡萄酒呢?”外祖父转身问他的两位小姨子。
  “怎么?我没有道谢吗?说句良心话,我还以为自己转着圈儿已经对他委婉地表达了谢
意呢,”姨祖母弗洛拉回答说。
  “不错,你转弯抹角地说得很得体,我真钦佩你,”姨祖母赛莉纳说。
  “你也一样,说得很有分寸。”
  “是的,我提到芳邻的那段话,连我自己都深感得意。”
  “什么?你们这也算感谢人家!”外祖父失声叫道,“这些话我倒都听到了,不过我怎
么也想不到你们是说给斯万听的。你们不必怀疑,我认为他根本没有听出你们的弦外之音。”
  “看你说的,斯万可不是笨人,我肯定他领会到了。我总不能跟他提到几瓶酒、多少钱
吧?”
  我的父亲和母亲在花园里单独地坐了一会儿,后来父亲说:“咱们上楼睡去吧,好吗?”
  “你愿意上楼咱们就上楼吧,亲爱的,虽然我现在一点都不睏;倒不是冰淇淋里的那点
儿咖啡弄得我这样精神,我发觉佣人的房间里灯还没灭,可怜弗朗索瓦丝一直在等我呢。我
要去请她帮我解开紧身上衣后面的搭扣,你先更衣去吧。”
  母亲打开了安着铁花条的门,走进正对着楼梯的门厅。我很快就听到她上楼关窗的声
音。我蹑手蹑脚走进过道,心怦怦乱跳,激动得几乎寸步难移,不过这至少不是难过得心
跳,而是提心吊胆,是过分兴奋。我看到楼梯井下烛光摇曳,那是我母亲秉烛上楼,接着我
看到了妈妈,我扑上前去。她先是一愣,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随后她显出怒容,一声不
吭,事实上过去为了更微不足道的过错她都能一连几天不理我。如果那时妈妈对我说一句
话,这虽然意味着她不会不理我,但对我来说也许是更可怕的征兆,因为比起严厉的惩罚
来,不理我、生气毕竟只能算不足挂齿的小事。她若开口,那就象辞退佣人似的,虽说得平
心静气,但是下了决心的;送儿子出门的母亲,给儿子一吻是为了告别;而只想跟儿子生几
天气就了事的母亲是不肯吻儿子的。然而这时妈妈听到已经换好衣裳的父亲走出更衣室上楼
来了,为了避免父亲训我一顿,她急得呼哧呼哧对我说道:“快跑,快跑,别让你爸爸看到
你象个疯子似的等在这儿!”
  可是我还是反复地说:“来跟我说声晚安!”我一面说,一面提心吊胆地看着父亲的烛
光已经照到楼梯边的大墙上。不过父亲越来越近倒正好可以被我用来作为一种讹诈的手段,
我希望妈妈为了避免父亲见到我,对我说:“先回到房里去,我呆会儿来看你。”
  来不及了,父亲这时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跟前,我不觉念念有词地说了句谁也没有听到的
话:“完了!”
  然而我并没有遭残。父亲向来不象妈妈和外祖母那样对我宽容,允许我这样那样;凡她
们允许的,父亲总不允许。他根本不顾什么“原则”,也谈不上什么“人权”。譬如例行的
散步,别人是不会不让我去的,即使不让,起码也得给我许个愿。父亲却随口说个理由,或
者干脆毫无理由,就在将要出发之前突然取消我去的权利。要么就象今天晚上那样,明明离
开晚饭的时间还早,偏打发我快走:“上楼睡觉去,不必多说!”但是,也正由于他如外祖
母所说没有原则,也就无所谓坚持了。
  他绷着脸奇怪地看我一眼。后来妈妈尴尬地解释几句。他说:“那你去陪陪他吧。你不
是说还没有睡意吗?你就呆在他房里好了,反正我不需要你照应。”
  “可是,亲爱的,”母亲不好意思,回答说,“这跟有无睡意无关,总不能惯孩
子”
  “谈不上惯,”父亲耸耸肩膀,“事情明摆着,这孩子心里不痛快,脸色那么难看,做
父母的总不能存心折磨他吧!等他真弄出病来,你更要迁就他了。他的房里不是有两张床
吗?吩咐弗朗索瓦丝为你收拾一下大床,你今晚就陪他睡吧。好,晚安,我不象你们那么好
激动,我可要睡了。”
  我还不能够感谢父亲;他凡是听到他称之为感情用事的话,只会恼怒。我不敢有所表
示;他还没有走开,已经在我们跟前显得那么高大,他穿着一身白色睡袍,头上缠着淡紫和
粉红两色的印度开士米头巾;自从得了头痛病之后,他睡觉总以此缠头。他的动作就象斯万
先生送给我的那幅版画中的亚伯拉罕①,那幅版画是根据伯诺索·戈索里②的原作复制的,
画中亚伯拉罕要萨拉狠心舍弃伊萨克。这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当年烛光渐升的那面楼梯旁
的大墙早已荡然无存。有许多当年我以为能在心中长存不衰的东西也都残破不堪,而新的事
物继而兴起,衍生出我当年意料不到的新的悲欢;同样,旧的事物都变得难以理解了。我的
父亲也早已不会再对我的母亲说:“陪他去吧。”出现这种时刻的可能性对于我来说已一去
不复返。但是,不久前,每当我侧耳倾听,我居然还能听到我当年的哭泣声。当着父亲的面
我总竭力忍着,等到与母亲单独在一起时我才忍不住地哭出声来。事实上这种哭泣始终没有
停止过;只因为现在我周围的生活比较沉寂,才使我又听到了它,好比修道院的钟声白天被
市井的嘈杂所掩盖,人们误以为钟声已停,直到晚上万籁俱寂时才又遐迩可闻。
  ①亚伯拉罕:圣经中的人物,据说是希伯莱人的祖先。上帝为了考验他,要他献出
自己的儿子伊萨克祭神,他同意了。萨拉是他的妻子。
  ②伯诺索·戈索里(1420—1497):意大利画家。上面说到的那幅画系他所作的二十三
幅“旧约故事”中的一幅,作于1468—1484年,原存比萨“康波·圣托”教堂,第二次世
界大战时毁于兵燹。
  那天晚上我的母亲就在我的卧室里过夜;我犯了这样严重的错误,准备受到让我离家住
校的惩罚,不料父母却对我恩宠备加,过去我做了好事都从来没有得到这样的奖赏。我的父
亲即使对我恩宠备加,他的举止言谈仍具有专制武断、奖罚不当的成分,这已成为他行为的
特征;在一般情况下,他办事多凭兴之所至,难得深思熟虑。他打发我睡觉去的时候,那种
态度我称之为严厉恐怕太过分,其实赶不上妈妈和外祖母严厉。他的天性在许多方面虽说同
我很不一样,但同妈妈和外祖母就更有天壤之别。他八成直到现在都没有猜到我每天晚上有
多伤心,而这一点妈妈和外祖母却了如指掌,只是她们太疼我了,不忍心让我尝到痛苦的滋
味,她们要我自己学会克服痛苦,以此来减轻我多愁善感的毛病和磨练我的意志。至于父亲
对我的疼爱,那是另一种类型的,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她们那样的勇气:他只要一发现我心里
不痛快,就对我的母亲说:“去安慰安慰他。”
  妈妈那天晚上就呆在我的房里了。弗朗索瓦丝看到妈妈坐在我的身边,握住了我的手,
任我哭个不停也不训斥我,她看出必定发生了什么非同小可的事,便问妈妈:“夫人,少爷
怎么啦,哭成那样?”我本来是有权盼望妈妈来同我道晚安的,可是眼下的情况那样不同,
妈妈看来不想以任何懊恼之情来损害这不同寻常的时刻,便这样回答说:“他自己也弄不明
白,弗朗索瓦丝,他神经太紧张;快给我铺好大床,然后上楼睡去吧。”就这样,破天荒头
一回,我的忧伤没有被看作应该受罚的过错,而是一种身不由己的病症。方才妈妈正式承认
了,这是一种精神状态,我是没有责任的;我松了一口气,我不必在苦涩的眼泪中搀进什么
顾忌了,我可以痛哭而不至于犯下过失。在弗朗索瓦丝面前,我深为这种人情的复归而自
豪。一小时前,妈妈拒绝上楼到我的房间里来,还不屑一答地吩咐我快睡;如今她那番通情
达理的话,把我抬到了大人的高度,使我的痛苦一下子脱离了幼稚的境界,达到成熟,我的
眼泪由此获得解放。我应该感到高兴,然而我不高兴。我觉得母亲刚才对我作出的第一次让
步,她一定很为之痛心,她第一次在她为我所设想的理想面前退缩;她那么勇敢的人,第一
次承认失败。我觉得,我取得胜利是跟她作对;我使她的意志松懈、理性屈服,不过是因为
她怜恤我有病,怕我伤心过度,顾念我年幼。我觉得那天晚上开始了一个新纪元,而且将成
为一个不光彩的日子留传下来。倘若当时我有勇气开口,我就会对妈妈说:“不,我不要,
你别睡我这儿。”但是,我深知妈妈有审时度势之明,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很现实主义。这
种明哲的态度,使她的理想主义天性有所收敛,不象外祖母那样热得象团火。我心里有数,
现在既然毛病发作,妈妈宁可让我起码得到些慰藉,免得惊动父亲。当然,在妈妈那样温柔
地握着我的手,想方设法止住我眼泪的那天晚上,她的俊俏的脸庞还闪耀着青春的光彩;但
是,我偏偏认为不该这样。她若怒容满面,我或许还好受些;我童年时代从来没有见到过她
这样温情脉脉,这反倒使我感到悲哀。我仿佛觉得自己忤逆不孝,偷偷地在她的灵魂中画下
第一道皱纹,让她的心灵长出第一根白发。想到这里,我就哭得更凶了。这时候,我看到了
从来没有依我亲昵撒娇的妈妈,突然受到我情绪的感染,在竭力忍住自己的眼泪。她感到我
看出她想哭,便笑着对我说:“瞧,我的小宝贝,我的小傻瓜,再这么下去,弄得妈妈也要
像你一样犯傻劲儿了。好了好了,既然你不想睡,妈妈也不困,咱们别这么哭哭啼啼地呆
着,倒不如干些有意思的事,拿出一本书看看吧。”可是偏偏房间里没有书。
  “要是我把你外祖母准备在你生日那天送给你的书先拿给你,你不会不高兴吧?想好
了,等到后天你什么礼物也没有,你不会失望吧?”
  正相反,我高兴极了。妈妈去拿了一包书来,从包装纸看,那些书又短又宽,仅凭这初
步印象,(虽然是笼统的,而且还隔着一层纸)它们的吸引力就已经大大超过新年颜料盒和
去年的蚕宝宝了。那几本书是《魔沼》、《弃儿弗朗沙》、《小法岱特》和《笛师》。后来
我才知道,外祖母起先挑选的是缪塞的诗,卢梭的一本著作,还有《印第安娜》①;因为,
外祖母固然认为无聊的书同糖果点心一样对健康有害,但她却并不否认天才的恢宏气魄甚至
对一个孩子的思想都能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