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追忆似水年华 >

第84部分

追忆似水年华-第84部分

小说: 追忆似水年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是由于一种心灵感应,就如同当拉贝玛演得最精彩时就连最无知的观众席中也会掌声雷
动一样,感到她该是一个名人。他们心里纳闷:“她是谁?”有时也会问问行人,也会努力
记住她的服饰,好向消息灵通的朋友打听个究竟。还有一些散步的人停下脚步,说道:
  “您知道她是谁?是斯万夫人!您记不起来了?奥黛特·德·克雷西?”
  “奥黛特·德·克雷西?我刚才也在嘀咕呢,那双多愁善感的眼睛她现在可不是那
么太年轻了!我记得我是在麦克马洪辞职那天①跟她睡觉的。”
  ①麦克马洪(1808——1898)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他本是君主派。
1879年1月,当参众两院都由共和派控制时,麦克马洪被迫于1月30日辞职。

  “奉劝您别再向她提起。她现在是斯万夫人,她先生是赛马俱乐部的,是威尔士亲王的
朋友。再说她还很漂亮呢。”
  “不错,可您当年要认识她就好了,她那时那个美啊!她住在一所挺怪的小房子里,满
是中国小摆设儿。我记得我们老是听到街上报童的叫喊声,后来她就催我起身了。”
  我也就没有再听那些往事,只感到她周围全都是关于她的卓著名声的窃窃私语。我的心
焦躁地直跳,心想还得再过一会儿,所有这些人(很遗憾,他们当中还没有一个被我认为会
瞧不起我的黑白混血银行家)才能看到这个他们一直未加注意的年轻人向这位以貌美、放
荡、风度而遐迩闻名的女人致敬——说真的,我并不认识她,不过我认为我有资格这样做,
因为我的父母认识她的丈夫而我又是她女儿的伙伴。我现在已经紧挨着斯万夫人了,我脱下
帽子,伸长胳膊,久久地鞠一大躬,弄得她都忍不住微微一笑。有些人也笑了起来。至于她
呢,她从来没有见我跟希尔贝特一起玩过,也不知道我姓甚名谁,在她心目中,我跟林园的
看守、船夫、湖里的鸭子一样,是她在林园散步时的一个小角色,虽然见过但不知其姓名,
所以也跟跑龙套的一样没有什么个性。有些日子我在槐树路上没有见着她,却在玛格丽特王
后路上碰到,那里是那些希望单身独处或者希望显得是想单身独处的女人的去处;她总是单
独呆不多一会儿,就有一个朋友来和她会合,他时常戴一顶灰色高顶礼帽,我不认识他,他
跟她聊得很久,他们的两辆马车一直在他们身后慢慢跟着。
  布洛尼这个林子的这种复杂性使得它成了一个出于人手的产物,成了一个动物园或者神
话中的园子:这种复杂性,我那年①在穿过林园到特里亚农去的时候又体会到了;那是十一
月初的一个早晨,在巴黎,蛰居室内,匆匆逝去中的秋色近在身畔而你未能一顾,这就难免
勾起你对落叶的眷恋之情,甚至可说是一种狂热,折腾得你难以入眠。在我那紧闭着的卧室
里,一个月以来我就一直想去观赏,这落叶就经常在我的思想和我思维的对象之间出现,就
跟有时当我们注视一个物体时在我们眼前跳跃的黄色斑点一样在我眼前盘旋纷飞。那天早
上,耳听得不象前几天那样有雨声了,眼看晴朗的天就跟幸福的秘密从紧闭的嘴巴中泄露出
来一样从关着的窗帘角边向我微笑时,我感觉到,我就可以欣赏这些枯黄的叶子,在灿烂的
阳光下的超凡的美了;当年在孩提时听到狂风在壁炉里呼啸,可以强压自己到海滨去观赏的
愿望,而现在却再也不能不去看看那些树木,我这就走出家门,穿过布洛尼林园上特里亚农
去。这正是林园呈现出最丰富多采的面貌的时刻和季节,这不仅因为这是它被分割得最厉害
的时候,而且因为那是以另一种方式分割的。即使在那些可以看到一片广阔的空间的开阔
地,面对着远处那些有的还保留着夏日的树叶,有的则已经秃光了的黑压压的树群,也还可
以看见两行橙红色的栗树,仿佛这是在一幅刚开始落笔的画上,画家唯一上了油彩的部分,
其余部分都还没有着色;这两行树把它们当中夹的那条道路伸向阳光灿烂之处,供日后添上
的人物偶尔散步之用。
  ①那是在1913年,离“我”在这里见到希尔贝特那年(1895)已经十八个年头了。

  再往远去,有个地方所有的树还都覆盖着绿叶,只有一棵小树,矮壮粗实,顶枝虽截却
坚强不屈,迎风摇曳着它那一头难看的红发。还有的地方依然还是五月树叶开始苏醒时那副
模样,有一棵白蔹的叶子简直是神了,象一株在冬季开花的红山楂一样满面笑容,打清早起
就舒展怒放。这布洛尼林园一时看起来倒象是一个苗圃或者一个公园,为了什么植物学的原
因或者是准备过什么节庆,在还没有拔除的同一种树木之间,刚栽上两三种名贵的品种,枝
叶怪诞,仿佛是要在它们周围保留点间隙,疏通疏通空气,多留一些光照。就这样,这是布
洛尼林园展现出种种特点,将最多的各不相同的部分组成一个复合的综合体的季节。这也是
这样的一个时刻。在树木还保留着叶子的那些地方,当早晨的阳光几乎是水平地照射着的时
候,这些树木仿佛又变了一种质地,而再过几个钟头,当薄暮来临,阳光象一盏灯从远处向
树丛投上一个人造的温暖的反光,使树巅的叶子又发出强光,树木本身则象一支插着它那熊
熊燃烧的巅顶的燃不着火的烛台时,这些树木仿佛又变了一种质地。在有的地方,阳光厚得
象一层砖,跟饰有蓝色图案的波斯黄瓷砖一样,在空中胡乱涂抹在栗树叶上;在有的地方,
树叶向天空伸出它们卷缩的金色的手指,阳光却插到它们与天空之间,把它们分隔开来。在
一棵缠着野葡萄藤的树的半中间,阳光嫁接上并且催开了一大束红花,太耀眼,不可能辨别
得太清楚,多半是康乃馨的一种变种。林园的各部分,夏季是一片苍翠,那么厚实,那么单
调,现在各现本色了。从一些比较开阔的地方,几乎可以看到通向所有各部分的道路,也可
以说是每一个浓密的叶丛都象一面往日王室的方形红旗一样,标志着通向各部分的道路。我
仿佛在一幅彩色地图上看出哪是阿姆农维尔,哪是加特朗草地、马德里、赛马场、布洛尼湖
滨。不时出现一些无用的建筑物,什么一个假的山洞啦,挪开树木腾出位置修的或者是在草
地软绵绵、绿油油的平台上修的什么磨坊啦等等。可以感觉出来,林园并不仅仅是个林园,
它还要适应与树木的生长毫无关系的一些用途;我心里感到的激奋也并不仅仅是由观赏秋色
而产生,还出之于别的什么意念。这种愉快之源是我们的心虽然感觉得到却不知其原由,也
不领悟这是任何身外之物所不能促其产生的!就这样,我以无法得到满足的温情注视着这些
树木,这种温情迈过它们,在我不知不觉之中奔向这些树木每天都要荫庇几个小时的那些漂
亮的散步的女子。我向槐树路走去。我穿过一些高大的乔木林,早晨的阳光将它们进行了新
的区划,修剪了它们的枝条,把各式各样的树干结合在一起,编组成一个又一个的花束。阳
光巧妙地把两棵树拉到一起,借助于它有力的光与影的大剪子,把每棵树的树干和树枝都剪
去一半,然后把剩下的两个一半编织在一起,或者构成一根暗影的柱子,两边都是阳光,或
者构成一团鬼魂似的光,它那看着别扭、颤动不定的轮廓四周镶嵌着一团黑影。当一道阳光
把那些最高的树枝涂抹成金黄色时,它们就象是抹着一层闪闪发光的湿气,刺破整个乔木林
浸沉于其间湿漉漉、翠绿色的大气圈,兀然耸立在空中。树木继续凭它们的生命活力活着,
就在当它们光秃得没有一张叶子的时候,这生命活力依然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辉——或者是在
裹着它们的树干的绿色绒鞘之上,或者是在一直长到杨树顶上、圆得跟米开朗琪罗那幅《创
世纪》中的太阳和月亮一样的槲寄生①的白色绒球之中。可是,既然这些树木多年来可说是
通过嫁接这种方式,跟那个女子有着共同的生活,它们就叫我想起了那个希腊神话中的山林
仙女,想起那个行动矫健,面色红润的美丽的社交女子,当她走过的时候,它们以它们的树
枝覆盖着她,使她也跟它们一样,领略这季节的法力;这些树木也叫我想起当我还年轻,还
有所信仰的幸福岁月,那时我急切地来到这女性的美的杰作在这不知不觉地当了同谋者的叶
丛之间一时展现出来的地方。然而,布洛尼林园的冷杉和槐树(它们比我就要到特里亚农去
看的栗树和丁香还要撩乱我心),它们叫我向往的美却并不附着在我身外,并不附着在某一
历史时期的回忆,某些艺术作品之上,并不附着在门口堆放着金黄色的树叶的爱神之庙之
上。我到了湖边,一直走到射鸽场。我心中的完美观,那时我觉得它体现在一辆维多利亚式
敞篷马车的高度上,体现在那几匹轻盈得象胡蜂那样狂奔、双眼象狄俄墨得斯用人肉喂养的
凶狠的战马那样充血的骏马的精瘦上,而现在呢,我一心只想重新看到我曾经爱过的东西,
这个念头跟多年前驱使我到这同样几条路上来的念头同样强烈,我真想再一次亲眼看一看斯
万夫人那魁梧的车夫,在那只有他巴掌那么大、跟圣乔治一样稚气的小随从的监视下,竭尽
全力驾驭那几匹振其钢翅飞奔的骏马。唉!如今只有那由留着小胡子的司机驾驶的汽车了,
站在他身旁的是高如铁塔的跟班。我真想拿到眼前看看,现在女帽是否跟我记忆中那低矮得
就跟一个花环那样的帽子一样迷人。现在女人戴的帽子都其大无比,顶上还装饰着果子和
花,还有各式各样的小鸟。斯万夫人当年穿了俨然象王后一般的袍子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
是希腊撒克逊式的紧身衣服,带有希腊塔纳格拉陶俑那种皱褶,有时还是执政内阁时期的款
式,浅底子的花绸上面跟糊墙纸那样缀着花朵。当年可能有幸跟斯万夫人在玛格丽特王后小
道上散步的先生们头上,现在再也看不见有戴灰色高顶礼帽或其他式样的帽子的了。他们如
今是光着脑袋上街。眼前这景象中的形形色色的新玩意儿,我简直难以相信它们一个个都能
站得住脚,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甚至是否都有生命;它们支离破碎地在我眼前过去,纯属
偶然,也无真实可言,它们身上也没有我的眼睛能以象往日那样去探索组合的任何美。女子
都是平平常常,要说她们有什么风度,我是极难置信的,她们的衣着我也觉得没有什么了不
起。当我们心中的一个信念消失时,有一个东西却还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强烈,来掩盖我
们丧失了的赋予新事物以现实性这种能力——这个东西就是对旧事物的偶像崇拜式的依恋,
仿佛神奇之感不生自我们之身而存于这些旧事物之中,仿佛我们今天的怀疑有其偶然的原
因,那就是众神都已死了。
  ①槲寄生为常绿小灌木,茎和叶子中医入药。

  我心想:真是可怕!人们怎能觉得这些汽车跟当年的马车一样有气派呢?我也许岁数已
经太大了,我可看不惯这么个世道,女人居然裹在都不是用衣料缝成的衣服里。当年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