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霸王传 >

第131部分

春秋霸王传-第131部分

小说: 春秋霸王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丹清抬头向重耳看了一眼,回答道:“因连降几场大雪,山道陡滑,没有人敢骑马通过谷中,妾身担心公子……一行,本派了族人前来谷口迎接,可最近大雪封山,不得已,才想出此招,请大家不要介意。”

“怎么会介意呢,当然不,得谢谢你才是,否则那丫头定然第一个摔落悬崖。”重耳说完便招呼裘无极过来,”你记好路线,待我们进入戎族后,你再返回,接引介子推他们,记得,不可骑马入谷。”

琉璃刚鼓起眼睛,却见重耳聪明的转到正题,这让她无从反击。遂气鼓鼓的对着乌娜吼道:“把你们那个熏什么草的法子告诉我,我也去泡泡,看看能否香飘数里。”

“哈哈!”

一行人包括狐射姑在内,全被她这番极为童真的话给逗得大笑起来。

甚至连乌娜也从惊惶中转过神来,一丝笑意漫上眼角。心底亦涌起思潮:“这些外族人不像族人说得那样可怕啊,而且外族的女人都那么美丽,男人也……”

想到这里,她不禁偷偷草重耳看去,谁料重耳的感应能力极强,瞬间便捕捉到她的目光。

她顿时心跳如鼓,连忙低头前行。

一行人谈笑间已踏上孤岭山腰,这里人烟渺茫,终年云雾不散的纠缠绕着孤岭山腰,像个俊美的男子腰缠一条白色的绸带,看上去分外妖娆,行走却是万分艰难。

越是靠近孤岭之顶,阳光越是明亮,但却亮而不热,似乎所有的灼热均被皑皑白雪所消散,无论日光如何猛烈,却依旧晒不化满山的白雪。

彻骨的劲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却止不住众人对孤岭奇观的赞叹。

没有人喊冷,亦没人觉得累,连身体柔弱的小凤,亦精神振奋。大家都觉得是不虚此行,能观赏到如此美景,纵是一向喜欢和重耳斗嘴的琉璃也安静下来,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天地无垠的大自然中。

缓慢的行走,静静的呼吸,孤岭陷入一片沉寂。

“听说蘅狄那老头又收了个关门弟子,是你们族长之子?伏洪还是伏荒?”雪丹清注视着乌娜的背影,忍不住问道:“那老头连你的两名侍女都传了几招,怎么没传你,奇怪。”

乌娜身体顿了顿,不作回答。

重耳想问她蘅狄是怎么回事,但见乌娜也在,便又忍住,只好等下次再问。抬头仰望远处山峦,蓦地见远方灯火一闪。

“咦!白天有灯火,怪了。”重耳喃喃道。

“嗯!确有火光。”季槐快进两步,与雪丹清并肩道:“是你族的信号吧。”

“槐妹妹聪明。”雪丹清赞许一声道:“进入孤岭峰后,我族每隔十里便设有烽火哨,若有火光,便表示平安……”

“不对啊,怎么你们这一套正与周朝相反,我们是有情况才点起狼烟,烟飘数十里。”重耳不解,“若遇雨雪天或刮狂风,你们的火把还点得燃么?”

雪丹清得意的笑道:“我族所用的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火种,而且用山中一种特殊材料熏制而成的,风雨不灭,且极为耐烧,但想点燃却得花费不少的时间。因考虑到报警的速度很关键,是以才决定亮安灭险。”

重耳闻言,挑了挑眉,未置一词,但嘴角却升起一丝笑意。

“我好像看见戎族的聚居地。”

雪丹清清楚重耳的目力,自然地点了点头,指着远处朦胧的白色道:“再穿过两个烟火点,便是我族的居地,我已经遣人在为大家安排宿地,圣湖旁有块极为广阔的平原,公子意下如何。”

走在前面的乌娜却猛然止步,瞪大眼瞧向重耳,像是看一头怪兽般,一脸震惊之态。

她的目力才勉强看到第一个烟火点,而这个男人竟说自己能看见两个烟火点后的戎族居地,岂不是神眼。而雪丹清毫不怀疑的态度也使得她不由不信,这个男人像个魔鬼。

“我们族长迎接公子来了。”

雪丹清脸泛喜色,向着前方奔去。

雪道中,飞闪着六道人影,中间一位最为惹眼,不用雪丹清介绍,重耳便知他就是东戎族的族长。鹿皮缠住披散的头发,身披金黄色的虎皮长罩。左手持着一根戎族族长象征的白玉小鼎,右手握着一根人腿骨制成的人骨笛。颈下,挂着一串长及腰腹的戎珠。身高八尺,行走在雪地上却犹如小鹿般轻灵,足见高手风范。

紧跟他右侧的是东戎族的右长老,一个年约半百的戎人,雄壮而阴森之气外露,羔羊皮袍夹层露出一柄刻有虎头的砍刀。左侧疾奔的那位即是左长老,年约花甲,皮袍飞舞间却显得气定神闲。戎族的五位最具权势的人除了巫祝未到外,竟出动四位迎接重耳。

最后一位剽悍的戎族男子至今满脸不茬,只是个逃难的王子罢了,即使他拿《易天大法》的上部作为大礼赠送,但也不至于族长与两大长老,甚至……圣女也亲来迎接啊。

中间是一老一少两位戎族女子。老的脸上皱纹挤成一堆,衣服本就裹得多,身体显得非常臃肿,但行走间却犹如年轻人般快捷;少女则身材修长,同色的裘皮披肩,眉目如画,有如淡雅的天空般秀气动人,矫好的身躯闪现出一种夺目的气质,举手投足间,与人清丽脱俗的空灵之感。

“丹姐姐!”少女娇呼着向雪丹清跑去。

后面那位戎族男子也眼神大亮,脚下加速,似乎他们两人只对雪丹清感兴趣,根本就没瞧前面一群贵客。

倒是落在后面的四个人眼神齐刷刷的盯向重耳。

雪丹清先是对两位年轻族人展颜一笑,便为双方作了个简短的引荐。

重耳带着一干人快步上前,施礼一躬,朗声道:“晋之失意人能得族长亲迎,真是愧不敢当。”言毕又和另外三位族老说了几句客气话,然后对季槐道:“槐儿把戎族遗落的秘籍献给阿里木族长吧。”

季槐淡然一笑,双手托起一方红布包就的锦盒走向阿里木族长。

顿时,六名老少戎人眼神皆现出激动之情。目光迥迥的盯向季槐手上的东西。

失落百年的镇族绝学,终于回到戎人怀抱。

一直强忍激动的阿里木族长刚接过锦盒,便学起中原的礼节,对着重耳便一揖到地。

“公子送回我族至宝,便是我族的恩人,请容我代表族人向您表达最诚挚的谢意。只要公子有需要的地方,我东犬全族定会全力以赴。”

重耳等的就是这句话,初步要求已然达到,便装出一副恐惶的样子,连忙扶住阿里木,歉声道:“族长这是……不要折杀重耳了。”

戎族视为至宝的‘容易天大法’终于回归,族老们感慨的情绪影响了两个年轻人,他们不再缠绕在雪丹清身边,而是好奇的盯着阿里木手上的锦盒。

“父亲,有了这个,便能练成丹姐姐那样的武功吗?”小女孩乖巧的依着阿里木族长,明亮的眼睛里透出无限的期翼。

“当然能,等我练好了再教你。”年轻的戎族男子胸膛一挺,偷瞧了雪丹清一眼,“圣女花了多少时间完功的啊?”

雪丹清想起了练功的情景,不由脸颊泛红,娇躯微微一晃,道:“垣齐你是我族男子中最具天赋的人,亦是族长继承人,练起来,当然比我的时间要短。”

垣齐太高兴了,并非因为只有他最有资格去修炼这戎族绝学,而是难得听这冷艳的圣女如此赞他。一时间,他甚至忘了雪丹清其实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重耳看着他的眼神,顿时心中有数。这家伙原来在打我丹儿的主意,如果没有我指点,你即便是练上一千年,也没有用。

当然,既然知道此人打自己女人的主意,重耳是绝不可能去指点他的。

两群人又互相寒暄了几句,便在戎人的带领下,向内谷走去。

连续转过几道弯,眼前豁然开朗,一个群峰环绕的谷地呈现在眼前。虽周边山峦之上揖覆盖白雪,但可以想象到春夏之季的郁郁苍苍,林木繁盛。

越往下行,越感温暖,凛冽的罡风已被四周的山峦所挡,甚至雪花也极少飘落谷中。原来陡峭的山道已变得平坦,白静的山峰中央依稀可见一块泛着莹光的大镜子,又如镶嵌天空的一块宝石。重耳叹道:“那便是圣湖吧,好一个灵秀宝地,难怪戎族的女人皆如此灵秀,若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想不美都不成。”似乎想证明自己所言不差,他说完便把目光转向戎族水女柔美的娇躯上。

族长的娇女立即俏脸绯红,羞涩言道:“丹姐才是集圣湖灵秀于一身的美女,哈林眉达跟不了万一哩。”

重耳哈哈一笑,“哪里,你还小,等上几年,你也能与你丹姐姐媲美。”

哈林眉达兴奋道:“真的吗?”

重耳正待说话,只见犬戎族右长老忽然眉头一皱,瞪大了眼睛,喃喃道:“这不是西戎的乌娜圣女吗?怎么……”

雪丹清接口道:“是我把她擒来的,她冒犯了我族的贵客。”

“荒唐!”阿里木一手握上脖子上的念珠,眼内精光骤闪,半晌,才长呼一口气道:“这下麻烦大了,西戎正没有借口向我发难,如今……”

正在这时,原本火光闪烁的第一道烟火点突然熄灭。

垣齐脸色大变,惊呼道:“有人来袭。”

“不必惊慌,最多是西戎前来索人,冬雪之天,不利于进攻。”阿里木族长迟延半晌,手中的白玉鼎指向左长老与垣齐道:“你们两人领五十勇士与一百弓箭手前去,尽量不要与其开战,若西戎有诚意,可与我一谈。”

两人遂领命而去。

毕竟是因他的入谷而引发的事端。开始重耳还有些惶然,这兆头可不好,还未落脚,便惹来麻烦。不过他见雪丹清一副心定神闲的模样,便猜出这种小摩擦必然经常发生,是以也就少了许多内疚。

阿里木族长又说了一番客气话,便引着重耳一行登上一个小丘之顶,俯视广阔的牧场和戎族的寨子,眼放神光,道:“我族守护的范围极大,但山高路险,投入到防卫的力量极其有限。平常由“噶鲁”(犬戎族专司战事的头人)率三十名一等勇士巡哨既可,若有警迅,所有从事捕猎、放牧、耕作的族人会在第一时间拿起兵器投入战斗。若敌人越过两道哨点,将会遇上外寨设置的陷坑等障碍物。”

重耳大感有趣的向寨中望去,黑压压的一大片,映衬着这白色的世界。

“怎么全一个样式的……连朝向也完全一样?”季槐发现一件怪事。

右长老呵呵一笑,粗声粗气道:“我族在刚进入初冬时便放火烧掉草场,然后所有的游牧群皆迁入山寨过冬。为了避免风雪,房间都得建在山之阳,背风向日面水。而为了节省建房与拆迁方便,是已所有的皮帐与木屋都是一个样式。诸位请向北看,只要看到不高也不低的山,山阳三面平旷开朗,有小溪而多树木之处,必有我族的小寨。小溪不会断流,有饮水可用,树木可做取暖之用。”

季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指向山谷密密麻麻处,“戎族像这般大小的寨子有多少呢?”

哈林眉达抿唇淡笑,俏声道:“这是我族最大的寨子,当然只有一个,居有族人六千余人,三面绕山,一面有小河,想进寨只有一条路,河上的小吊桥奇_…_書*…*网…QISuu。cOm。最初有大小皮帐篷、木屋二十八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到现在快二百座,就像你们城池。”说到这里,哈林眉达突然顿了顿,眼波一转,笑问道:“你们的城池比我们的寨子还大吗?”

“差不多吧,不过也有比这个大的。”季槐微微一笑,“想不想和姐姐去看看我们的城池啊?”

“当然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