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113部分

跃马西凉-第113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旁皆是高门大户,一看便知是住在这里的人都是非富即贵。
  贾安又问了好几人,才带着罗征和许褚来到一座占地较小的宅子前。
  上前敲了门,开门的是个年近六旬的老翁。
  “老徐!”
  “六爷!”
  贾安和老翁同时认出对方,叫出声来。
  “六年快快请进!”
  老翁似是早知贾安会来,忙将三人请了进去。
  贾安问道:“老徐,兄长可在家中?”
  老徐道:“老爷去了公署,尚未回来,安爷请到内堂奉茶!”
  贾安点点头,跟着老徐快到内堂时,得到消息的管家已经迎了出来。
  “六爷!”
  “老贾!”
  管家也姓贾,连忙施了一礼,忙着奉茶让座。
  贾安又介绍了陈平和许褚,问道:“老贾,不知兄弟何时回府?”
  老贾作难道:“这个,老爷公务繁忙,老奴也是不知。”
  贾安点点头,就不再问,喝过茶,又去偏房休息。
  罗征和许褚随遇而安,也在一间厢房歇息,等候贾诩回府。
  下午吃过晚饭。快到天黑的时候,贾诩总算回来了。
  罗征和许褚请被到偏厅时,贾安和贾诩已经叙了好一段时间的旧。
  贾诩四十来岁。面相清奇,身材、个头都是中等,无甚出奇之处,唯有一双眸子极为清亮有神,似是能洞彻人心,一看就是极富心机和智慧之辈。
  贾安指着罗征道:“兄长,这位就是南阳人陈平!”
  罗征拱手道:“久闻先生大名。今路过武关,特来拜会,冒昧之处尚请海涵!”
  许褚则瞪着虎目。盯着荀彧,一言不发。
  贾诩打量了罗征一眼,又看了一眼许褚,眼里掠过一道讶色。眼神忽然变的无比犀利起来。盯着罗征道:“足下究竟是谁,为何要混入武关?”
  贾安怔了下,不解地看了一眼兄弟,又看看罗征,脸色渐渐就变了。
  罗征沉声道:“先生此话何意,在下甚是不解!”
  贾诩哼了一声,道:“凡身居高位者,皆手掌生杀大权。言行必异于常人,只观足下言行举止。便是习惯于独断专行,手掌生杀大权之辈。足下就算掩饰的再好,也只能瞒过一些普通之辈罢了,又岂能瞒得过在下。足下究竟何人,混进武关有何目的,若不速速从实招来,莫怪在下命军士进来将汝二人拿下,严刑拷问。”
  贾安脸色再变,盯着罗征和许褚的眼神已经隐隐有些不善了。
  “嘿嘿,哈哈哈!”
  罗征脸皮抽出,忍不住仰天长笑起来。
  心里却在也同时暗暗吃惊,这厮眼睛竟然如此毒辣。
  虽然没识破自己的来历,但却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编造的身份是假的。
  贾诩不愧是贾诩,只是这份眼力,就已经少有人能及。
  贾诩毫不动怒,淡然道:“足下有恃无恐,却不知有何依仗。贵属虽有勇力,但武关足有守军八千,只要在下一声令下,你二人便插翅难逃,有什么好笑的!”
  贾安则怒视罗征,喝问道:“你究竟是谁?”
  罗征奸笑道:“想知道本将军是谁?稍后你们兄弟二人便知道了。”
  说罢猛的把手一挥,许褚立刻扑了上去。
  贾诩脸色一变,刚想叫家将进来,却已经被许褚拿住。
  贾安大惊失色道:“你敢……”
  话音方落,已经被许褚一记手刀砍在脖子上,很干脆的晕了过去。
  贾诩大为吃惊,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那就是没有料到,这藏头露尾之辈竟敢毫不顾忌的在自己家里动手行凶。
  “老爷,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时,听到动静的家将奔了过来,在门口大声问。
  罗征眼神一厉,狠狠盯了贾诩一眼,然后摆了摆手。
  许褚立刻松开贾诩,垂手站在贾诩身手。
  贾诩果然是个聪明人,若无其事的弹了弹衣袖,道:“没事,你们退下!”
  “是,老爷!”
  家将答应了一声,立刻退走。
  罗征看着贾诩,嘿嘿笑道:“没想到足下也怕死呐,哈哈哈!”
  贾诩却不以为意,淡然道:“蝼蚁尚且惜命,何况人乎?”
  罗征哂笑道:“能把贪生怕死说的这般冠冕堂皇,足下也算是一种境界了。现在你兄弟二人小命皆操于本将军之手,不知足下有何感想呐?”
  贾诩顿时眼神一凝,沉声道:“你究竟是何人?”
  罗征道:“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平狄将军罗征是也!”
  “这……”
  贾诩这下可是真正的大吃一惊,半晌无语。
  平狄将军罗征,这厮单枪匹马跑到武关来干什么?
  见过胆子大的,没见过如此胆大包天的。
  况且罗征背弃董卓,占据金城、武威二郡,现在也算是一方军阀的,身为三军之主不在金城坐镇,怎么会跑到武关来,这也实在太让人意外了。
  纵然以贾诩的镇定,也不禁有些摸不着头脑。(未完待续。。)


第157章 贾诩跑了?

  贾诩凝然道:“不知将军前来武关,所图何为?”
  罗征狞笑,“这个你就不必问了,贾诩,本将军只问你一句,可愿为我效力?”
  贾诩道:“这个,在下才疏学浅,恐怕难堪大用!”
  “这可就由不得你了!”
  罗征大手一挥,道:“速命下人备好车马!”
  贾诩到也光棍,知道小命操在人手,也不反抗,当下出门去叫管家。
  许褚寸步不离,跟在贾诩身后,虎视眈眈。
  贾诩也算是看出来了,这恶汉绝对是一等一的猛人,非是府中家将可敌。只凭方才自己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此人拿下,就足见此人身手之强,反应之快。
  若敢不配合,怕是当下就有小命之忧。
  马车很快备好,罗征和许褚‘陪’着贾诩登上马车,又将昏迷的贾安扔进车厢,贾诩吩咐一声,管家虽然满心疑惑,但也不敢多问,满头雾水的赶着马车直奔东门。
  到了东门,城门守卒正在关门。
  贾诩亲自上前交涉,城门守卒就有些为难。
  马上要宵禁了,这个时候出城,天亮开城之前肯定是进不来的。
  贾诩道:“在下奉将军军令,有紧急公务要出城,让开!”
  城门守卒不敢阻拦,只得让到一边。
  贾诩在罗征和许褚的护卫下,登上马车,管家立刻赶车出城。
  马车顺着官道一路往东狂奔,等奔出一里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停车!”
  罗征喝斥一声,管家吓了一跳,连忙收住马车。
  心里却是纳闷。这厮怎的反客为主,反而发号施令起来了。
  更奇怪的是,老爷为何会默不作声。
  尽管心里有万千疑问,却不敢多问半句。
  管家也意识到,有可能发生大事了。
  罗征看了眼贾诩,嘿嘿狞笑起来。
  贾诩心头就是一跳,这厮该不会是要害命吧?
  罗征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一记手刀砍在脖子上,将贾诩敲晕。
  许褚也掀开车帘,拎着管家跳下马车。一记手刀敲晕了过去。
  罗征打开菜子里,将贾诩、贾安兄弟和管家全部扔了进去,取了两匹战马,和许褚各骑了一匹。一刻也不停留。趁着夜色,顺着官道摸黑往东狂奔。
  直到奔出数十里,才停了下来,钻进了菜园子里。
  武关,李利官邸。
  “将军!”
  有小校奔进内堂,向李利拱手禀道:“方才接到城中守卒禀报,贾诩先生自称奉将军之令有紧急军务要办,守门守卒不敢阻拦。贾诩连城出城去了。”
  “贾诩?”
  李利惑然道:“天都黑了,贾诩还出城去干什么?”
  小校答道:“小人不知道。贾诩先生出东门去了。”
  “东门?”
  李利蹙眉想了半天,道:“可有随行之人?”
  小校答道:“只有两名家将随行。”
  李利刹时脸色一变,道:“不好,贾诩家小皆不在武关,莫不是弃官而逃了?”
  “呃!”
  小校噎了下,才道:“贾诩是凉州人,不可能会投靠关东诸侯吧?”
  “这个,也是!”
  李利想了下,也不相信贾诩会去投敌。
  况且最近也没发现有什么可疑之人与贾诩接触,贾诩实在没道理叛逃。
  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贾诩趁夜出城去干什么。
  李利只好把手一挥,道:“算了,等天亮再说吧!”
  小校答应一声,连忙退下。
  不料次日等到中午,贾诩依旧没有回来。
  李利派人去找,在城东一里外的官道旁发现了贾诩乘坐的马车。
  然而除了马车,贾诩和随行的家将、车夫却根本不见踪影,就连战马都不见了。
  李利派人遍索方圆数十里,却不见踪迹,仿佛贾诩就这么人间蒸发了。
  如此一个大活人,就这样凭空消失了,实在透着蹊跷。
  李利虽然大惑不解,但也只得作罢。
  反正贾诩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书记官,走就走了罢!
  允吾,平狄将军府内院。
  甘倩正在心不在焉的做着手中活计,忽然没来由的一阵呕心,不由皱了皱秀眉。
  下一刻,她连忙放下手中活计,起身往门外奔去。
  “姐姐,你怎么了?”
  旁边任开怔了下,连忙跟了上去。
  出了门,就见甘倩爬在院子里的花圃上一阵干呕。
  “姐姐,可是哪里不舒服?”
  任妍忙走过去,帮甘倩拍了两下背,问道:“要不要叫郎中来看看?”
  甘倩脸色有些微微发白,道:“不用了,我没事!”
  任妍疑惑道:“那姐姐为何会忽然……”
  猛的想到了什么,不由大喜道:“姐姐该不会是怀上了吧?”
  甘倩脸红了下,有些不确定地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只是最近有些不太舒服。”
  任妍娇呼一声,立刻呼仆唤婢,异常小心的将甘倩扶了进去。
  仆婢丫鬟们口口相传,也很快知道了消息,皆为主子所喜。
  任妍还不放心,又吩咐仆佣去请来郎中给甘倩诊脉,果然传出喜讯。
  将军府内院立刻爆竹阵阵,丫鬟们进进出出,比过年还要热闹。
  任妍和吴贞将仆婢们使的团团转,后院忙的不可开交。
  真保从旁边的一间厢房出来看了几眼,低声嘀咕了几句又缩了回去。
  顺阳以南十里,张老汉甩着鞭子。赶着黄牛,扶着耙犁,正在犁一块水田。
  牛性温和。力气也大,是农民最好的伙伴。
  庄稼地里的活计不但耗力,而且十分琐碎,很不好干。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农民永远是最辛苦的。
  犁地是庄稼地里最耗力气的活,如果没有牲口使,不但费力。而且耗时。
  张老汉一家都是黄大户家的长工,这些年战乱不断,日子很不好过。特别是黄巾军起议的那阵子。简直就如末世降临,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甚至活不下去,卖儿卖女的也比比皆是。
  张老汉在在那场灾难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田地,为了给刚刚两岁的孙子看病。不得不卖掉十多亩上好的田地。成为黄大户家的长工,给黄麻子种地挣口饭吃。
  每每想起这些辛酸事,张老汉就不由一阵长吁短叹。
  不远处,两个年轻人往这边走了过来。
  张老汉扫了一眼,两个人都很年轻,也就二十多岁。
  其中一个身材适中,相貌堂堂,像是主子。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