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335部分

跃马西凉-第335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孝子,为进爵楚王正名。
  六月,刘备以徐庶、庞统为左右军师,张飞、黄忠为前后将军,负责操练兵马。
  七月,南蛮反,纵兵两万攻掠西川南部郡县,益州告急。
  罗征命大将赵云领军三万前往征讨,复以诸葛亮、司马懿随军参谋军事。
  八月,赵云兵至川南,纳诸葛亮之计,十战之败,将南蛮大军诱进深谷围困。
  诸葛亮建议义释蛮王,招安之,以免将仇恨种深,毕竟川南太远,大军征讨不易,仇恨越结越深,只怕南方不稳;司马懿则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应屠其众,夷其族。
  赵云再三考虑,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
  说实话,赵云并不是嗜杀之人。
  但主公罗征一直以来对外族的太度,就是斩尽杀绝,司马懿屠其众、夷其族的建议根本就是照搬主公的对蛮策,所以赵云再三考虑,还是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
  放了一把大火,将两万蛮兵烧了个飞灰烟灭。
  赵云随即进兵,入深山大泽征南蛮三十六洞。三万大军皆为临时抽调的川兵,对山地作战并不陌生,否则若是北方的士兵,只是这又湿又热的气热,就绝对受不了。
  纵然是赵云、诸葛亮、司马懿等人,也很不适应川南的气候。
  十月,赵云踏平南蛮三十六洞七十二部,老幼皆杀之,青壮皆征之,妇女皆抢之,得胜回朝,罗征遂下令置云南郡,选拔官吏前往治理,又从西川十万户南下,开拓南方。(未完待续。。)


第446章 罗征家法

  公元二零九年,孙权、刘备联姻,正式结盟。
  孙权将幼妹孙仁嫁与刘备,结盟共抗西乾。
  二月,西乾群臣再次上表,奏请乾王罗征登基称帝。
  罗征不允,群臣作罢。
  三月,刘备纳右军师庞统之见,起兵南征交州。
  七月,桂阳豪强张虎反,刘备从交州撤军。
  八月,西乾群臣再次上表,奏请罗征登基称帝。
  罗征有感天下纷乱,百姓盼君,遂纳群臣之谏,下令于与长安北郊筑台,率群臣祭告天地鬼神,于十月初一在长安登基继皇帝位,国号大乾,改元开平。
  仪式乃成,罗征正式称帝,立甘倩为皇后,嫡子罗琤为太子。
  罗征登基称帝后,废秦汉以来沿袭的三公九卿制,首创三省六部制,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中书省负责制定国策,门下省负责审议中书省提出的国策是否可行,尚书省则负责具体的监督执行,又另设御史台监察百官,御史台长官位于三省长官,以分相权。
  三省及御史台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各司其职,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贾诩为中书令,荀彧为尚书令,法正为门下纳言,成英为御史大夫,合使相权。
  罗征又废秦汉兵制,不再设立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职,设立十八级武官统领各部军队,非武官型军职最高为兵部尚书,从一品;武官型统兵将领军职最高为保留下来的四征将军,亦为从一品。掌征伐,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三省及兵部调令。
  消息传出,天下沸腾。荆扬震动。
  开平元年(公元210年)三月,孙权于建业称帝,国号吴。
  开平元年六月,刘备于公安称帝,国号汉,叫响了振兴汉室的口号,史称后汉。
  五月,关中酷热难耐。
  罗征下诏,命工部在起居的乾元宫旁的御花园里建了个大水池。白天的时候只要不处理政务,大多数时间就都泡在水池里,偷闲纳凉。
  都说当皇帝累,这话一点不假。
  以前当军阀的时候,手下有几个能干的臣子,完全可以做甩手掌柜,交给贾诩和荀彧去处理,哪天想起来了问问结果就行,根本就不用事事过问。
  当了皇帝就不一样了。该皇帝处理的事情,必须要亲自处理,不能做甩手掌柜。
  否则上行下效,这朝堂马上就乱了。
  当了半年皇帝。罗征已经不堪其烦,如果不是儿子罗琤岁数还小,不足以摄朝政。加之孙刘未灭,他都想把皇位传给子。自己做太上皇,享清福去了。
  日头高高的挂在天上。烤的人脸上起皮。
  罗征懒洋洋的躺在水池子里,任由甄宓和小乔给他擦洗身子。
  甘倩在旁边一边缝制一件锁子甲,一边说道:“皇上,这宫里太冷清了,历代天子哪个不是三千佳丽,皇上也应该多纳几个妃子,也好开枝散叶!”
  这话一出,几个女人脸色就有些黯然。
  罗征草根出身,宗族已不可考,这也就罢了,可眼下罗征贵为大乾开国之君,膝下却只有一子,这对于皇权的延续是极其不利的,甘倩都有些急。
  然而除了甘倩其他女人都只生了一个闺女,肚皮就再没了反应。
  “不许!”
  罗征挥了挥手,道:“荒淫乃取祸之道,看看历史上的那个昏君,十个里面有一半荒淫无道。虽说好女色是男人的本性,但沉湎酒色最易使人丧志。告诉宗人府,再给朕加上一条宗律,凡我罗氏子孙,娶妻妾不得超过十个,继任大统者也不能例外!”
  “这……”
  甘倩吃了一惊,忙道:“若嫔妃不能超过十个,恐于我罗氏香火传承不力。”
  “无妨!”
  罗征知道自己身体有些问题,但儿子罗琤应该没问题,又岂会影响到香火传承。
  这年代没有计划生育,就算婴儿的成活率极低,但以皇家的条件,十个婴儿里面也能活下来九个,开枝散叶根本不是问题,十个女人平均每人生两个,也有二十个了。
  之所以妇女的生育率极低,是因为年龄的问题。
  这个年代的女人十五六岁就嫁人,早的甚至十三四就嫁人,毛都没长全呢,又怎么能怀上孩子。就算勉强受孕,估计也是畸形儿,所以才多先生弱智或残缺儿。
  罗征道:“再加一条,皇家选妃必须年满二十岁,男丁二十岁之前不得行房事,但有犯者必定重罚,屡教不改者削爵减俸。若太子荒淫无道可废。嗯,最后一条涉及大统还需写入乾律皇纲里,回头朕交待贾诩。最后一条,皇家所选之女也必须年满二十岁。”
  “这……”
  甘倩听的一愣一愣,“这是为何?”
  罗征道:“皇后不必多问,只管照办便是!”
  “臣妾遵命!”
  甘倩只得应命,果然不敢再问。
  罗征虽然不是暴君,但杀孽之重只怕连始皇帝都有所不及,更没有什么情调,一直独断专行惯了,不但朝中大臣无人敢犯君威,连妻妾也是丝毫不敢忤逆。
  况且这些年来,罗征的一些改革都已经被证实,确实都有其独到之处。
  当时虽然不被人接受,但时间已经证明,许多改变都是对的。
  甘倩虽然不明白为何要在宗律里加上这些古怪的规定,但皇上肯定是有用意的。
  罗征却又想到了皇统延续的问题,这个年代皇位传长子的观念正在发展,还远远没有真正成形,前汉孝景帝就曾废太子而立胶东王刘彻,其后两汉也多有先例。
  从封建思想的角度来说,立长是正确的,可以确定皇权传承的稳定。
  但从科学角度来说,立长也有其无法忽视的弊端和局限。
  如果太子根本就是个废柴,那皇位传到手里,岂非是祸国殃民。
  罗征是不赞同皇位传长这种思想的,但如果打破这种观念就要承担其他的风险,比如说祸起萧蔷,再比如由皇位之争而引发的党争,都是会动摇皇朝根基的。
  如何制定一套法度,还得与贾诩等人仔细商议之后再说。(未完待续。。)


第447章 给川人治病

  从公元二零八年到二一零年,罗征三次下令移民,移河北、中原、西川的五十万户两百万口分批迁往大漠、八百里羌原等地,并选派了官员进行治理。
  这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从此之后,辽阔的大漠及西羌将只有汉人。
  自先秦以来,虽然汉廷也曾征服大漠及西羌,但却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将这些塞外蛮荒之地变成汉人的领土,因为游牧民就好像是大草原上的野草一样,从来都烧不尽,即使生存条件再怎么恶劣,这些游牧民也会一茬一茬不停的长出来。
  要想把这些地方真正变成汉人的领土,唯一的办法就是迁徒。
  将大量的汉人百姓迁徒过去,再严格控制游牧民的人口增长。如此数十上百前后,这些地方才能够真正变成汉人的领土,让游牧部落彻底消亡。
  就算大草原上的百姓也会继续放牧,那也是汉人而不是异族。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庞大的国力和人力支撑。
  好在经过十年的积蓄,关中、凉州、河套等地不但人口爆发式增长,已超千万,而且有金米之利,各地粮仓更是屯积了大量的钱粮,支持移民不成问题。
  而迁往大漠和西羌的汉人百姓,几乎全都是贫困户,在官府给开出长达十年免一切徭役赋税的政策后,再加上官府的强行征发,才不得不离开故土,迁往他乡。
  关中和凉州百姓生活安定富足,是绝对不愿意迁往苦寒的大漠和西羌的。
  如果强行迁往。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
  只有那些贫困户,在官府给出巨大的免税政策后。抵抗心理才不会那么强烈,强行迁徒也不会引发社会动荡。而西川迁往西羌的近百万口则全是豪强佃户。
  当年西川士族投靠罗征,有着一定特殊性。
  为了确保西川局势稳定,罗征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将关中政策在西川强制推行。这些年来西川人口一直在稳定的增长,据官府的不完全统计,西川口众至少不下七百万众。
  如此庞大的人口,然而官府在册的百姓口数却只有不到四百万。
  也就是说,西川给官府上税的百姓只有三百多万,剩下的一半人口全都是豪强大族的佃户和私兵,这些人是不用向官府缴税的。这显然有点不太科学。
  罗征不是皇权继任者,而是建立一朝基业的开国之君。
  作为大乾的开国之君,又岂能容忍这种现象存在。
  之前不去碰触西川土族的利益,是出于为大局的考虑。如今天下定鼎在即,也是时候解决西川的问题了,百万移民大屯边,就是朝廷直接下给益州刺史部的指标。
  为了移民顺利进行,罗征的一干臣子,给他制定了一系列对策。
  首先就是对西川的兵力部署作出调整。首先就是起用一批西川本土官员,益州刺史张松被调任尚书中丞,一跃位列中区,直接参议朝政。
  罗征又下旨加封西川名将张任为二品镇南将军。赐符节,制成都。
  其余西川本土士族也各有封赏,该升官的升官。该赏赐的就赏赐。
  除了人事调整,罗征又对剑阁的兵力部署也作出了调整。如果说大肆起用西川士族并将嫡系军队全部撤出西川是示之以恩。调整剑阁一线的兵力部署就是以防万一了。
  如果西川有变,长安西郊大营的十万西军就会第一时间入川平叛。
  控制了剑阁等几座险关。就等于打开了西川门户。
  只要十川西军能第一时间赶到西川,任何叛乱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扑灭。
  大乾开平元年,西川各郡属国皆发生了小规模叛乱,造反的皆为当地豪强。
  消息传到长安,朝廷当即下令镇南将军张任及各郡太守平乱。
  叛乱持续了还不到三个月,就被镇压了下去。唯一造反的地方郡守,健为太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