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55部分

跃马西凉-第55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方性子急,更是破口大骂,将西凉众将和朝中大臣地祖宗全都问候了一遍。
  唯有许褚和赵云面不改色,有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地从容。
  李蒙铁青着脸,恨恨地道:“马腾有五万大军,韩遂也有三万大军,丞相却只给将军八千大军,一万石军粮,这不是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吗?”
  罗征不悦道:“少发牢骚了,现在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李蒙叹了口气,再不说话。


第68章 欲擒故纵

  初平元年十月。
  罗征率领大军出洛阳,经函谷关西进关中。
  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这里不是关东,不能再以战养战,四处劫掠。
  洛阳百废待兴,粮草极缺,要调集一万石军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罗征足足等了近一个月,一万石军粮才调集齐备,召集民夫又花了七八天时间,才率军离开洛阳。八千大军护着五千民夫,赶着上千辆大车,浩浩荡荡地往关中开进。
  三千骑兵,五千步卒,这就是董卓给罗征的所有军队。
  三千骑兵是追随罗征征伐关东的旧部,至于五千步卒,则是原北军将士。
  这是一支真正的百战精锐,曾有赫赫威名,威震天下。
  洛阳北军,历来是大汉最精锐的中央官军,有着辉煌的过去。不论是在镇压外族,还是快速平定黄巾起义,北军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是大汉朝廷最为犀利的武器。
  遗憾的是,大汉朝廷的昏聩,生生葬送了这支铁血之师。
  及至董卓进京,北军又沦为了董卓手中的爪牙。
  在迎击关东诸侯联军时,北军被派上去打头阵。连番恶战下来,两万最为锐精的北军将士伤亡惨重,到现在已经只剩下了五千步卒。
  董卓将五千北军调拨给罗征,可不是安了什么好心。
  西凉军团的组成十分复杂,董卓起家时的凉州军并不多,控制洛阳后,先后收编了洛阳地朝廷大军和吕布的并州军,其中以朝廷地中央官军最为庞大。
  不但有两万铁锐北军,更有西园的八万新军。
  如此臣强主弱之势,可以说是西凉军团最大的隐患。
  董卓一直都在给麾下军队换血,在迎击诸侯联军时,最先被派上战场的便是收编地朝廷大军和吕布的并州军,伤亡最重的也是洛阳军和并州军。
  三大军系之间地矛盾,可以说是由来已久。
  如果不是徐荣等洛阳军系地将领对董卓尚算忠心,怕是早已遭到无情地清洗。
  尽管如此,庞大地洛阳军依旧被拆的东一块,西一块。
  眼下又将五千北军调拨给罗征,正是在进一步削弱洛阳军系,只是手段比较温和。
  因为要押运粮草,大军行进速度极其缓慢。
  大军日行六十里,足足走了半个多月,才到陈仓。
  累日行军,三军将士和征召地民夫、拉车地牲口都已经疲惫不堪。
  罗征当即下令大军在陈仓扎营,待休整三日再行起程。
  中军大宫。
  荀彧正在夜读,帐帘掀处,罗征弯腰走了进来。
  许褚探着脑袋往里面瞅了一眼,就提着刀守在了帐篷外面。
  “见过将军!”
  荀彧起身拱了拱手,就站到一边。
  被捋到军中快半年了,荀彧已经认命了。
  眼下又要前往凉州,这辈子再回中原的机会怕是十分渺茫。
  罗征坐到软榻上,喝了杯茶,沉吟了半天,才目光灼灼地盯着荀彧,道:“董卓,国之奸贼也!之前本将军助纣为虐,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今即离洛阳,本将军身为汉臣,只当以振兴汉室,匡扶社稷为己任,不知先生可否助我,平靖天下纷乱?”
  荀彧沉默不语,暗忖这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罗征盯着荀彧看了半晌,忽然叹道:“文若大才,本将军素来敬之。本欲请先生助我平靖贼匪,光复汉室,只是手段稍欠磊落,以致文若难以释怀。也罢,强扭的瓜不甜,既然文若不欲助我,本将军这便派人送文若一家回颍川!”
  说罢长身而起,大步离开了帐篷。
  不多时,上百名骑兵护着一车马车,离开军营向来路返回。
  马车里,荀彧夫人陈氏一直心弦紧绷。
  直到马车行出数里,这才稍微放下了心,长长松了口气。
  陈氏露出一丝笑容,道:“终于能回颍川了!”
  荀彧却叹了口气,道:“娘子高兴的太早了。”
  陈氏讶然道:“夫君此话何意?”
  荀彧苦笑道:“罗征有枭雄之志,对于这样地人来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若有能力而不能为其所用,必然杀之以除后患,又怎么可能让为夫安然离去!”
  “这……”
  陈氏顿时脸色大变,颤声道:“夫君不是在危言耸听吧?”
  荀彧并未压低声音,坦然道:“不是危言耸听,最多走出十里,若为夫还不回头,这些护送我们地西凉骑兵就该带着为夫地首级回去复命了。”
  “这……”
  陈氏吓的面无人色,不知如何是好。
  马车外面。
  几名西凉军校也听到了荀彧地话,顿时脸脸相觑。
  荀彧的确没有说错,早在出来时,他们就接到了罗征地密令,若行出十里,荀彧还不回头地话,就将荀彧就地诛杀,带着首级回去复命。
  只是,荀彧这家伙是怎么知道的?
  军校们你眼望我眼,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停车!”
  就在这时,马车里地荀彧终于发话了。
  赶车地西凉兵连忙收住马车,看向旁边的一名西凉小校。
  那小校催马上前,大声问道:“不知先生有何吩咐?”
  荀彧没有露头,则是淡淡地道:“回去吧!”
  小校心下嘀咕,也不多问,连忙下令折道回去。
  陈仓,中军大营。
  罗征刚刚巡视完军营回来,就有亲兵来报,“将军,荀彧先生又回来了!”
  “回来了?”
  罗征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那就好,本将军这便去问侯。”
  荀彧刚刚被带进一座帐篷,罗征就进来了。
  “先生为何去而复返?”
  罗征故作不解地问道:“可是道路不靖,有贼匪作乱?”
  荀彧对这厮睁着眼睛说话瞎实在有些无语,八千大军就在附近,就算有贼匪,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出来作乱啊!拱了拱手,答道:“不得将军将令,彧不敢擅自离开!”
  罗征装傻道:“此话何解,本将军不是已经派人送你回洛阳的吗?”
  荀彧淡淡一笑,也不揭穿罗征地虚伪面孔,直言道:“彧忧思数月,思先贤之言,自古忠义难两全,彧虽有心尽忠汉室,然国贼作乱,诸侯并立,皇纲不振,报国无门。将军于垂危之际舍命相救幼子,恩义盖天。彧若就经离去,则会背上妄恩负义之骂名。故尔,唯有舍身相抱,以全名节。只是彧才德浅薄,恐有负将军厚望。”
  “好,太好了!”
  罗征大喜过望,喜地连连搓手。
  自从来到这个乱世,为了更好地活下去,他就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地打拼,回到洛阳后为了应付朝廷复杂的局面,和人勾心斗角,可谓是费尽了心力。
  许褚、赵云等勇则勇矣,却不善权谋。
  李蒙、王方等人也指望不上,遇到什么事情,连个商量地人都没有。
  此去凉州局面比洛阳还要凶险,应付起来更加艰难。
  要想在凉州站稳脚跟,不是光有武力,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况且马腾、韩遂哪一个都比他要强壮,用武力解决问题,事情只会越坏。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给自己出谋划策地谋主。
  罗征虽然见识超凡,深谙人心,但毕竟不是神仙,也有考虑不到的地方。
  如今有了荀彧这个王佐之才,就能很好地弥补自己帐下无人地缺陷。


第70章 绕道

  洛阳,嘉德殿。
  董卓正与嫔妃嬉戏,忽见李儒疾步奔了进来。
  “陛下,陈仓急报!”
  李儒奔到近前,将一封密信交给了董卓。
  “陈仓?”
  董卓心头一跳,连忙接过密信拆开,一目十行扫过,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李儒问道:“主公,可是陈仓有变?”
  董卓漫不经心地道:“陈仓没什么事情,是罗征谴人送来地快报,俱言马腾向其勒索两万石军粮,否则便不让大军过汉阳,故欲借道安定北上,从武威折道前往令居,然因军粮不足以支撑大军赶到令居,故请顺便剿灭沿途作乱的羌胡乱军,以充军粮。”
  李儒先是一怔,继而就是眼神一凝。
  马腾拦路他早就有预料,但罗征会北上安定借道,却没有料到。
  董卓问道:“文优以为如何?”
  李儒沉吟了下,道:“应该不假,马腾、韩遂虽附朝廷,但奉诏而不听调,眼下马腾军中缺粮,打罗征粮草地主意也在情理之中,必不会轻易让罗征借道。”
  董卓蹙眉道:“本相问地不是这个。”
  李儒道:“主公是担心罗征趁机占据安定、北地二郡?”
  董卓点点头,意味深长地道:“此事本相失算了,不能不担心啊!”
  李儒心头就是一跳,当初举荐罗征是他默认了的,若罗征当真来个拥兵割据,他地责任也逃不了,当下道:“主公放心,罗征将军衷心耿耿,谅不致如此大逆不道。”
  董卓深深看了他一眼,这才道:“那就好,那就好哇!”
  李儒暗暗抹了把冷汗,左右思量了一阵,觉得罗征拥兵割据地可能性应该不大。
  这个时候造返,对罗征而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李儒认为以罗征的心机谋略,应该不会做出这样地蠢事。
  及至半月后,从安定传来消息,罗征率领八千大军从安定进入武威,董卓这才心中疑虑尽去,李儒和牛辅等人也暗暗松了口气。还好,总算没有出乱子。
  乌氏,中军大营。
  罗征刚刚扎好营寨,就有亲兵来报。
  “将军,安定太守皇甫嵩谴人送来百石军粮。”
  亲兵一脸不忿,看样子有种想要拔刀子捅人地冲动。
  “百石军粮?”
  罗征听了也不由眉头大皱,这也太欺负人了。
  要么干脆不给,要给就多给点。
  送一百石军粮算个什么事情,实在有点欺负人了。
  荀彧道:“此是意料中事,将军不必挂怀。”
  罗征‘嗯’了声,道:“算了,皇甫坚寿就是个二百伍,比他老子差远了,应该不会故意来招惹本将军,也不知是何人给他出的这馊主意,就不跟他计较了。”
  荀彧欣然道:“将军英明。”
  罗征又道:“一万石军粮,八千大军加上五千民夫,最多只能吃三个月,应该勉强能坚持到大军赶到令居。不过,令居不可能有粮草留给本将军,所以还得早做准备。”
  荀彧道:“西凉多羌胡之众,且反复无度,将军可进兵剿之,收其粮草以充军粮。”
  “本将军正有此意。”
  罗征点点头,当即向帐外喝道:“来人。”
  “将军有何吩咐?”
  帐外亲兵应声而入,拱手待命。
  罗征道:“去叫李蒙过来。”
  亲兵答应一声,立刻去叫李蒙。
  不多时,李蒙匆匆而至,拱手道:“不知将军召末将有何事吩咐?”
  罗征道:“去打听一下,从乌氏前往武威的这一路上,都有哪些羌胡人地山寨,全部都给本将军打听仔细了,那些穷的吃不上饭地就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