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60部分

跃马西凉-第60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忙的几乎脚不沾地,短短数天时间,便瘦了一圈。
  罗征官邸,内院厢房。
  柴火烧的‘噼啪’作响,火苗突突地往上串。
  罗征就着土石砌成的火炉子,眉头都快拧成了一条‘川’字。
  里间地火炕上,甘倩、任研正在缝衣制袄,一边低声私语说几句闺房话。
  “爷,喝杯热水吧?”
  怯怯地声音,小女孩端了一碗热腾腾地开水,递到罗征身前。
  罗征扭头看了看,就将碗接了过来,放到一边。
  小女孩五六岁,瘦地厉害,身上穿了件羊皮袄子,头发还有些枯黄。
  不过比起在漠北初见时的那副凄惨模样,却又好上许多。
  小丫头就是罗征在漠北收留地汉人逃奴之一,只剩下娘俩相依为命,因为实在无力唯持生计,罗征就让小丫头地母亲在府中做杂役,小丫头也在后院做些力所能及地事情。
  “冷不冷?”
  罗征握住小丫头冰冷地小手,放缓语气问道。
  “冷,不冷!”
  小女孩有些畏怯,说话也没有逻辑,前后颠倒。
  罗征叹了口气,“可怜地孩子。”
  伸手将小女孩抱了过来,放在腿上烤火。
  五六岁地孩子,又能做些什么。
  放在21世纪,这个年纪地孩子,正在父母地呵护下,享受最快乐地童年。
  然而这个孩子,却已经经历了最为悲惨地颠沛流离。这么小的年纪,能在比恶狼还要凶残地鲜卑人手里活下来,就已经是一个天大的奇迹了。
  小女孩瑟瑟发抖,实在害怕地厉害。
  罗征握着她地小手,和声道:“别害怕,叔叔不会打你的。”
  小丫头颤声道:“爷,奴,奴会听话的。”
  罗征呵呵笑道:“以后别叫爷,就叫我叔叔!”
  小丫头怯声道:“可是,可是娘亲说奴是贱籍,让奴叫,叫爷的。”
  罗征道:“你娘说的不对,叫叔叔就行了。”
  小丫头畏惧地点点头,被罗征抱在怀里,动也不敢动一下。
  罗征又道:“你还没有名字吧?这样,叔叔给你取个名,对了,你姓啥?”
  小丫头想了半天,才道:“啥是姓?”
  罗征一拍额头,这才想起来,小丫头的父亲是谁,连他娘都不知道,又哪里有姓,只好说道:“算了,就跟我姓罗吧,叫,叫罗美好了。”
  小丫头还不知道名字代表了什么,瑟缩着没有吭声。
  正好这时甘倩从里间出来,笑道:“夫君怎地给人家孩子取名?”
  罗征道:“这孩子可怜,能在大漠活下来不容易,为夫看了都心疼,她娘被,这事你也知道的,汉人女子被鲜卑人捉去会是什么下场,也不知道她爹是谁,就跟我姓好了。”
  甘倩刹时母性大发,看向小丫头地眼神变地柔和了许多。
  罗征又道:“以后饮食上注意一下,多给这孩子弄点大补的吃的,好好补补,看这头发黄地跟枯草一样,再不好好补下身子,能不能长大都是问题。”
  甘倩嫣然道:“夫君放心好了,交给妾身吧!”
  罗征‘嗯’了声,将小丫头交给甘倩。
  甘倩接过小丫头,却没有回内屋,就在旁边坐了下来,关切地问道:“夫君这几日愁眉不展地,可是有什么难决地事情,能跟妾身说说吗?”
  罗征道:“大军缺粮,近两万人要吃饭,这天寒地冻的,上哪去弄粮草。不过妇人不问国政,这些事情以后你就不要过问了,打理好内院诸事就好。”
  “妾身遵命。”
  甘倩叹了口气,不再多问,抱着小丫头回了内屋。
  妇人不问国政,可不是什么大男子主义。
  这个年代地女人,唯一的职责就是相夫教子。
  女人干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
  东西两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有好些个帝王幼年登位,威望不足以服众,能力不足以处理国政,朝廷大权就落到了太后手中,每每引发外戚和官僚士大夫争权。
  对于朝廷来说,这类斗争只会徒耗国力,而不会有任何益处。
  罗征不让甘倩过问这些事情,自是不想给子孙埋下隐患。
  不但不能过问,而且连苗头也不能有,否则只会坏事,而不会有任何好处。
  好在甘倩只是关心自己,而不是真的想问军政要务。
  罗征坐了一会,心里实在烦躁的不行,就起身来到了官邸公署。
  衙门里,荀彧正在和一众将校商议开春后如何分发田地,屯田养兵之事。
  罗征扫了一眼,惊讶地发现吴懿和几个吴氏族人竟然也在。
  这家伙举族被罗征绑架,先在洛阳被软禁近月,如今又被绑来了凉州这苦寒之地,看样子似乎已经认命了,和几个族人跟荀彧讨论地不亦乐呼。
  “将军!”
  “主公。”
  看到罗征进来,所有人全都站了起来。
  罗征点点头,径自走到上首落座,压了压双臂,令众人落座后,才看向吴懿和几名在座地吴氏族人,笑呵呵地问道:“凉州地风光怎么样,诸位还满意吧?”
  吴懿和几名族人默然不语,都有些难堪。
  罗征又道:“既然打算出仕,那就好好干,本来军对有功部属,从来都很大方。”
  荀彧急忙道:“将军,令居无人可用,军中将士又多目不识丁,彧实在忙不过来,所幸吴懿兄世代诗书传家,才帮了在下地大忙。”
  罗征点点头,“这些事文若做主就可以,本将军概不过问。”
  荀彧这才松了口气,道:“主公宽宏大量,彧佩服。”
  罗征摆了摆手,又问站在一侧地许褚,“仲康,许氏也是谯县豪族,虽然不是经籍诗书传家,但你族中念过书地人也不少吧,为何不征辟过来,在文若手下听用?”
  “这个……”
  许褚怔了下,道:“某给忘了,回头就找人来给文若先生使唤。”
  荀彧失笑道:“同为将军效力,又不是在下地仆佣杂役,彧怎敢使唤!”
  “哈哈哈!”
  赵云、李蒙、王方等将校全都忍不住轰然大笑。
  吴懿皆其族人也都露出了笑容,一扫方才有些压抑地气氛。
  许褚‘嘿’了一声,虎目圆瞪,狠狠剜了起哄地赵云和李蒙等人一眼。


第75章 定策

  罗征毫无形象地盘腿坐在软榻上,撕了口亲兵递上来的烤羊腿,说道:“再过几天天气就要开始回暖了,积雪也开始融化,春耕准备地怎么样了?”
  荀彧道:“将军放心,等到积雪融化,在下便派人清丈境内枝水两岸荒废地农田,只待土地解冻便组织民夫及俘虏翻土耕地,引水灌田,误不了春耕。”
  罗征连连点头道:“这就好,这好就哇!西北苦寒,听说一年只能种一季麦子,要是误了春耕,近两万张嘴今年就得去要饭了。所以,开春地春耕就是最大地事情,不过有文若主持大局,本将军就放心了。对了,种子可足够?”
  荀彧道:“够是够了,不过,剩下地四千石粮种也不是什么好种,在下正在派人跟附近的小月氏和勒姐羌部交涉,看能不能用牛羊马匹换些好地粮种。”
  罗征立刻精神一振,‘哦’了声道:“说说周边羌胡人地情况!”
  荀彧命人挂起山川地理图,走到屏风下指着地图道:“将军请看,自前汉时间,游牧在西陲八百里羌原上的羌人就不断内迁。至光武中兴,伏波将军马援征服西羌,羌人开始大规模内迁,主要在凉州金城、陇西、北地、安定、汉阳等郡安居,后来还有一部分羌人迁到了三辅定居,凉州一直以来战乱不断,可以说和羌人内迁有直接地关系。”
  “实际上凉州大部分地区的羌人要远比汉人多,就拿护羌校尉部来说,汉人百姓还不足千户,但未入官府户籍地羌人,至少不下五万人。其中最大地勒姐羌和小月氏,据说人口就超过了两万,一直在龙尾山(非河南龙尾山)和鸡鸣山一带游牧。”
  罗征蹙眉道:“在册百姓不足千户,怎么这么少?”
  荀彧苦笑道:“将军有所不知,彧清查户籍时,发现护羌校尉部在光和五年有百姓一千五百九十二户,口四千八百二十六人。但这些年凉州连年战乱,百姓不是死于饥荒和战乱就是大量逃亡,具体户籍数暂时还无法统计,估计能有五百户就不错了。”
  罗征脸色刹时变的十分难看,“五百户百姓,最多也就千来号人,这么点人,如何能养得住本将军地八千大军,以后募兵都无丁可征。”
  荀彧叹了口气,这是先天条件,非人力所能克服。
  罗征又问,“除了小月氏和勒姐羌,令居还有哪些异族部落?”
  敬彧道:“还有大大小小地十几个部落,人口在数百到数千人不等。”
  “小月氏和勒姐羌有多少可战之兵?”
  罗征缓缓敲着桌案问道,脑子里面已经开始在考虑要不要去劫掠这些外族。
  荀彧答道:“勒姐羌控弦之士不下八千,小月氏控弦之士不下五千。”
  罗征道:“中平年间羌人都反了,勒姐羌和小月氏怎么没有造反?”
  李蒙抢着道:“将军,这个末将知道,勒姐羌和小月氏都是女人当家,娘们就该躲家里伺候男人生娃才是本分,造反又当不上皇帝,还有被灭族地危险,娘们才不干。”
  “哈哈哈!”
  众人全都听的大笑起来。
  罗征也面露恍然,随即又淫笑道:“一个女人能管两三万人,连男人都能驾驭,这样地女汉子本将军到要见识一下,就不知长地如何。”
  王方嘿嘿笑道:“最少都是四十岁以上地老女人了。”
  罗征眉头一皱,“那还是算了,本将军对老女人不感兴趣。”
  “嘿嘿嘿!”
  武将们全都笑起来,笑地十分**。
  罗征又道:“派人传告诸羌,按十人一羊,百人十石粮计,限十日之内将所计粮草和羊送到护羌校尉部,若敢不从,本将军定发兵踏平山寨,人畜不留。”
  “且慢!”
  荀彧连忙道:“将军,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且勒姐诸羌并未反叛,若差人强索,与强盗行径何异,届时必会引起诸羌反弹,反不利于西羌稳定。”
  罗征蹙眉道:“可是,眼下我军已无余粮,剩下地牛羊也吃不了几天,若是再不想办法弄点粮秣,近两万口人食不裹腹,如何是好?”
  荀彧道:“据在下所知,主公财货颇丰,何不谴使遍出诸羌及小月氏,以财货与诸羌交换牛羊粮秣,若不从,再发兵往讨不迟。”
  罗征想了想,便断然道:“就依文若之言,速办。”
  荀彧拱手道:“在下遵命。”
  罗征又道:“除了令居一县,护羌校尉部统属的还有哪些大地羌人部落?”
  荀彧道:“尚有钟羌别支,有口万余;烧当羌部,有口三万余。这两支羌人部落皆游牧于皋兰山北麓。且冻羌部,有口六千余,游牧于龙尾山东部;滇那羌部,有口四千余,游牧于拉鸡山南麓;巩唐羌部,有口一万五,游牧于皋兰山南麓,还有一些数千人的小部落暂时无法统计,至于剩下地羌人大部,全都造反了。”
  罗征点点头,道:“谴人传告这些羌人部落,就说本将军出镇西羌,只要他们按时将该缴纳地赋税缴纳上来,本将军也不想与他们为难。”
  说此顿了顿,目露狠辣之色,道:“若有不从者,本将军绝不轻饶。”
  荀彧迟疑道:“护羌校尉部虽有向羌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