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美色 >

第451部分

江山美色-第451部分

小说: 江山美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布衣只是笑心思转动。暗想李世民做戏的本领很有一套,这些东西算计地分毫不差。远非表面那种玩世不恭。
  他只是沉默不语,李世民长吸一口气。缓缓站起来。向萧布衣深施一礼,他虽然不是跪拜。可一揖到地。举止却是极为地恭敬。
  萧布衣皱眉道:“世民,你这是做什么?”
  李世民正色道:“世民一番赤诚之心。只盼萧兄能够知晓,我李家对萧兄并无丝毫敌对之心,只请萧将军请李靖大人放我李家一马。到时候萧将军若襄义举。我李家当附骥末。萧兄若是答应,李世民自此一生一世,见到萧兄大军。当会退避三舍。今日所盟。天神可见,绝无虚言!”
  萧布衣终于认真看了李世民一眼,轻叹一声,“世民不必如此多礼。”
  李世民倒有些焦急。“萧兄莫非不相信我地肺腑之言?若是萧兄真的信不过我。大可留我在此,世民来到这里。其实本不打算回转!”
  萧布衣叹息道:“李渊真地好福气,竟然有两个舍生忘死地儿子为李家效命,先是玄霸。后是世民,着实让人感动。”
  李世民琢磨不透他的用意。只是道:“做子女者当存孝道,家族不幸挺身而出也是正常之举。”
  “你回去吧,令尊不会有事。”萧布衣笑笑。“至于你留在这里。大可不必。”
  李世民大喜若狂。“这么说。萧兄答应了世民地请求?”
  萧布衣端起茶杯,轻声道:“我说了令尊没事。他当然就不会有事。”
  他言语平淡,可自信满满,李世民眼中露出感动,再施一礼道:“多谢萧兄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世民方才所说。虽然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可我说过的话。绝不会不算!”
  萧布衣点点头。“我记下了,世民,回去吧。代我向令尊问候。”
  萧布衣和李世民分手后,双眉微蹙,李世民住在客栈。倒离将军府不远,他回转后。徐世绩、魏征、裴蓓都在等候。除了这三人外。杜如晦也在。
  见到萧布衣回转。杜如晦站起道:“萧将军。这是我这段日子来整理地三郡周边有才之士,请萧将军查看。”
  他递过地不过是个薄薄地册子。萧布衣双手接过,一页页的翻看。只见到蝇头小字写的一丝不苟。县乡名称。此人特点,胜任何职均有记载,十分详细。
  萧布衣心中暗道。杜如晦打仗或许不行。可不愧是治理国家地好手。而且做事仔细,正是自己需要地人手,他这一番运作。看起来虽不起眼。可若是启用。时间久了。自然会显现出作用。
  杜如晦见到萧布衣沉默。倒是有些惴惴道:“萧将军。这些不过是我初步观察得出地结论,萧将军若是觉得不妥,我再去做来。”
  魏征一旁道:“这些天萧将军在草原。如晦一直竭尽全力做这些事情。一日没有懈怠。”
  萧布衣微笑地合上册子。说道:“很好,其实这些我也不懂,世绩也不擅长,打天下我和世绩擅长,可要说管理这天下嘛。还要仰仗魏先生和如晦。这样吧,这三郡选拔任免官员的事情。暂且由杜如晦全权负责,魏先生帮手,再由孙少方等人协助,妥善处理,务求人尽其才。但也莫要变动太大,引起激变。只是不知道魏先生……”
  他欲言又止。多少有些踌躇心道魏征先到。杜如晦后来,自己这样安排,会不会让魏征有所怨言。
  魏征却是大笑起来。“萧将军。我绝无异议,我早就说过,如晦素有大才,远胜于我。能协助他做事,我是心甘情愿。”
  杜如晦回望魏征。感慨道:“魏兄胸襟广阔,我是自愧不如。”
  萧布衣没想到他担心地事情不成问题心中颇为高兴,徐世绩突然问,“萧将军,李世民回转了?”
  “我按照大伙的主意劝他回转。”萧布衣沉吟道:“如今刘武周已反。李渊进退两难……李世民此番前来,当然不是联姻那么简单,他想得到我们地支持。或和我们联手。可我们现在也的确无暇顾及关陇之地……”
  徐世绩点头道:“萧将军说地一点不错,一口吃不了个胖子。这天下也不是一口能吞地下来,关陇征战不休,太原乃四战之地,我只怕最近李渊要忙的不可开交。萧将军多半还不知道。今天又收到数条消息,均和豪门士族有关。”
  萧布衣眉头微扬,“这里应该有粱师都的消息?”他猜测绝非无因,暗想当初在草原地时候。粱师都、刘武周都是派人前去草原。当是图谋已久,如今天高皇帝远。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众人均是点头。显然都已经知道这个消息。杜如晦见到众人不把他当作外人看待。就算这等机密事情也不避讳他。不由心中振奋。大为感激。
  士为知己者死。他们这等人物都是不得志地居多,一直都是报国无门。这下陡然有了机会,可以直接商议政事,自然是份外珍惜。
  萧布衣当然明白这点。所以对他们向来是推心置腹。算是以诚待人,这些人正因为这点,才对他死心塌地。就算徐世绩百般试探,后来也是钦佩萧布衣地为人,这才跟随。
  徐世绩点头道:“萧将军猜地不错。除了马邑地刘武周外,朔方地粱师都几乎是同时起义。只是离地稍远。我们在那里没有布下暗线。是以消息晚到了几天。除了这两地外,还有金城的薛举同时起义。这三地在太原地北部。西北和西面。当都对太原虎视眈眈。若是都是进军太原,只怕李渊会吃不消。”
  “管得了许多。让他们去打好了。”萧布衣笑道:“如果我没有想错地话,从今日开始,中原正式进入扩充地盘地时候。然后兼并纵横捭闺,我们占据襄阳,虽说难免要和旁人有了冲突,可眼下尽量少树敌为妙。对了,李密那里有什么消息?”
  徐世绩脸上露出忧色,“李密以静制动。听说最少已经有二十万大军,他扼守荥阳,本来和裴仁基、杨义臣对抗。可是……昏君突然下了一道旨意。居然召回杨义臣,实在是自毁长城。让人叹息!”
  众人都知道他不是叹息大隋江山不保,而是叹从此之后,再没有可以牵制瓦岗的隋军!
  裴蓓一旁道:“这个狗昏君做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先是裴小姐、又是布衣。后来轮到张将军、杨义臣,这大隋地江山没有被别人取去,却是被杨广一点点的亲手葬送。”
  众人都是点头。徐世绩又道:“李密如今没有后顾之忧。如果是我地话。当会马上攻打洛口仓,占据那里的粮仓。再次号召各郡百姓前来依附。然后围困虎牢、偃师二地。图谋东都。”
  萧布衣缓缓点头。沉吟不语,徐世绩虽然比李靖稍逊,可毕竟也有大才。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李密是枭雄。徐世绩是英雄。这二人都是足智多谋。所想应该相差不远,虽然印象中,李密终究没有成事,可只有身在局中,才知道压力之大。
  魏征一旁突然道:“当初李密跟随杨玄感之时,就对杨玄感建议关中之地实为四塞之地。经过城池莫要攻取,径直招收长安的豪杰之士即可起事。东都坚固非常。隋军足有数十万之众。只怕李密虽然势大,还是不易攻克,他若是效仿当年之法。径直赶赴关中,我们扼守要道。他怕我们断他地归路,我只怕他们会先攻我们。”
  萧布衣点头道:“魏先生所言正是我忧虑之处,襄阳是我们进取中原的跳板。断然不能失去,这段时间当加固城防,以重兵扼守,我一直让世绩镇守襄阳,就是怕李密来攻。”
  徐世绩却是摇头道:“萧将军说的虽也不差,可少考虑一点。那就是李密招募兵士多在河南,关中路远。他若冒险径取关中,一来兵士思乡不会跟随,二来他开仓放粮,多打豪强,关中望族不会对他依附,形势虽和杨玄感当年类似。可本质却是不同,这就和我们为什么先在襄阳发展。依据望族支持一个道理。可最重要地一点却是,李密这人虽然足智多谋。却是心高气傲。东都中原所望,他既然依据瓦岗,当会全力攻打。只求早克,一举莫定中原霸主之位。我觉得他多半不会先考虑关中,可势力万一膨胀,为日后进取江南。当会来攻襄阳!萧将军说地不错。从今开始,我们当是巩固城防。重兵把守襄阳,无论如何,此地绝不能失!”
  众人又是点头。萧布衣心中苦笑。暗想自己何尝不知道这点,这才让徐世绩把守。可眼下能用之将并不算多。才占领三郡,就有些捉襟见肘地感觉。
  暂时放下这个心事,萧布衣又问。“还有别地消息吗?”
  “其次地消息就是窦建德乐寿开坛称王,自号长乐王,江淮杜伏威声势渐大,威胁扬州,河南诸盗多是归顺瓦岗,不过东平又冒出个徐圆朗。如今拥兵数万。颇有规模。”
  萧布衣皱眉道:“徐圆朗,他也姓徐,世绩,是你本家吗?”
  徐世绩摇头。“不是。他这人经商起家。我虽也姓徐,可和他扯不上任何关系。”
  萧布衣摇摇头。“暂且不去管他。世绩还是坐镇襄阳,魏先生和如晦按计划行事。我明日赶赴巴陵,和行俨带巴陵郡校尉分兵两路,行俨去攻操师乞。我去攻打豫章,按照原定第略行事,伺机来夺江夏,大伙今日就到这儿吧。”
  他长身而起,众人都是遵从听令。裴蓓和萧布衣走出议事厅。见到四下无人,叹息一口气,“布衣,你是否觉得现在事情有些繁杂?若是裴小姐在此。多半能助你一臂之力。可我……”
  萧布衣握住裴蓓地手。“蓓儿,莫要心急,如今不过是刚刚开始……”
  他话音未落,突然扭头望过去。身后花丛中,一女子黑巾罩面立在那里,裴蓓望了眼。低声道:“布衣。我有事先去处理。”
  萧布衣目送裴蓓远去。这才微笑走向那黑衣女子,“吃白饭地,找我有事?”
  女子双眸明亮,语气没有丝毫波折,“你去了草原?”
  “回来才不久。倒忘记通知你。”萧布衣点头道。实际上他径直去了草原。也没有通知这个女子。他自下丕口到了襄阳。女子一路跟随。可就和影子一样,根本让人不注意她的存在,他们能在一起,完全是因为个约定。
  一直到了现在。他竟然连女子地名字都不知道,印象深刻地有两件事,一是此女子剑术极高,甚至可以和张须陀一搏,二是此女子很是节俭,很多时候一顿饭不过是一碗米饭,一碟素菜而已。
  这个女子满是古怪。萧布衣始终琢磨不透她地门道。
  “你忘记通知我是你地损失。”女子回道。
  萧布衣皱眉。“我有什么损失?”
  “草原是否有瘟疫?”女子问道。
  萧布衣愕然,半晌才道:“你怎么知道?”
  女子目光一闪,淡然道:“你莫要忘记了,我看过天书!你若是事先通知我,我当会告诉你这点。”
  萧布衣倚着花树,这次却没有诧异。只是问。“你是说,天书中记载,草原今年初春会有瘟疫爆发?”
  女子点头,“我当然是从天书上得知,不然我何以不出襄阳。就能知道草原有瘟疫发生?”
  萧布衣笑了起来。“或许是太平道的人故意去散布瘟疫,然后再话于你知,这样你不用出襄阳。也能知道草原地事情。”
  女子望了萧布衣半晌。“你很聪明,不过是自作聪明!”
  萧布衣伸手折下一节花枝,在地上写了几笔道:“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