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美色 >

第649部分

江山美色-第649部分

小说: 江山美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茶所提要求,难免有无法做到,其中若有一环无法做到,可由三司祭祀和圣女共同协商,若觉得对方解释合理,亦可重提要求!是以西梁王即便婉拒大苗王所求,但还有回旋的余地。”
  萧布衣闻言暗喜,萧舒了口气,李孝恭却是脸色微变。
  马周听到司马给与解释,合情合理,虽以前从未听过,但亦觉得苗人倒也通情达理。只是一旁听司马说地文绉绉的,不由大为诧异。原来萧布衣虽说众生平等,可在中原人看来,苗人一直都是蛮夷之人,不通礼节,但是这个司马旁征博引,振振有词,说辞不让他们,倒是件极为古怪的事情。
  大苗王听完司马的解释,不动声色道:“我方才听西梁王的确诚心一片,既然有此规矩,就请西梁王到圣女祭祀前。再定结盟之事,不知道西梁王意下如何?”
  萧布衣暗喜。正色道:“本王多谢苗王大义。”
  大苗王沉吟片刻,“只是要见圣女,还需在十日之后,不知道西梁王可否等得?”
  萧布衣微愕,不知道为何还要延续十日才能见到圣女,可为山九仞,当不会功亏一篑。只要有希望,他当然不会轻言放弃,“本王等得!”
  大苗王点头道:“既然如此,一切等到见圣女祭祀后再做决定!西梁王,苍溪苗寨简陋非常,若西梁王不嫌简慢,不如在这里暂且休息如何?”
  萧布衣感激道:“恭敬不如从命!”
  李孝恭却是恨到骨头中,大苗王把萧布衣安排在苍溪苗寨,自己再要动手,那是极有难度。难道说大苗王早就有意和萧布衣结盟。这才诸多便利?
  恨恨的出了苗寨,君集早早迎上来,“郡王。进展如何?”
  其实不用问,见到李孝恭笑容中的冷意,君集已经明白了一切,李孝恭素来淡定自若,可出了苗寨,虽还是笑。拳头却已握紧,这说明事情大为不顺。
  听李孝恭将七茶结盟一事说完,君集也吸了口凉气,半晌才安慰道:“郡王,七茶结盟绝非易事,最后三关当是一关难过一关,萧布衣在第六杯受阻,就算重提,他也未必能够通过。”
  李孝恭收敛笑容。仰天长叹道:“君集此言差矣。大苗王都肯收回要求,依我看来。这结盟一事,其实早无障碍。什么圣女、祭祀一说,均不过是个幌子而已。想圣女是大苗王立下,祭祀又是跟随大苗王多年,如是大苗王有意结盟,他们二人怎会为难?”
  君集皱眉道:“郡王,难道……我等辛苦这久,终归要无功而返吗?这个大苗王,就算萧前来,都是不能动大苗王结盟之心,为何萧布衣一来,他竟然也赶到了苍溪?”
  李孝恭皱眉道:“此事我亦百思不得其解,我方才问了郎都察杀,据他所言,大苗王这段日子的确从未和外族人接触,至于立圣女一事,更是让人莫名其妙。”
  君集也是长叹一声,“郡王……莫非我们再无还手之力了吗?”
  他实在有点输的心不甘情不愿,想几日前,他们还是占尽了上风,萧布衣还是惶惶而逃,看似没有半分挽回的余地,哪里想到奇峰突起,只是一日地功夫,惶惶难安地竟然变成了他们!
  李孝恭长舒一口气,脸上又是露出难测的笑容,“君集,你可记得我说过,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难料。”
  君集精神一振,“郡王难道还有奇招未出?”
  李孝恭喃喃道:“不到最后,我也实在不想玉石俱焚。我只盼最后一杯茶,萧布衣终究还是喝不到,可若是苗人不知好歹,真的不分轻重,让萧布衣喝到的话,只能说是彼此的不幸。”
  “玉石俱焚?”君集喃喃自语,心中有了寒意。这段日子,他一直跟在李孝恭身边,知道他从不无的放矢,他既然说出是玉石俱焚,只怕苗人真的要有极大的灾难。但是未防大苗王不满,他们只带数百精锐前来,这些人对付苗人,那还是远远不够。再说现在萧布衣亦是相助苗人,他实在想不到李孝恭能有什么手段。
  李孝恭却是不语,良久才道:“唐王那面可有什么消息?”
  君集回过神来,“启禀郡王,唐王有消息传来,如今已是开春时分,西秦霸王薛举亲率十万大军再袭关中,如今已为乱泾州……”
  李孝恭点点头,却不言语,他还在想着巴蜀一事。
  君集微笑道:“上次薛仁果率三十万大军激战扶风,结果还是大败而归,这次薛举只带十万人……”
  “等等。”李孝恭回过神来,脸色微变道:“这次带兵是薛举吗?”
  君集点头道:“是呀,儿子去年打了个大败仗,老子当然要扳回这个面子。不过薛仁果三十万大军都是丢盔卸甲,这次想必也是不行。”
  李孝恭却是皱眉道:“难道萧布衣神机妙算如此?”
  君集不解道:“郡王说什么?”
  李孝恭有了凝重,“当初我见他之时,他说算定开春时分,薛举就要来攻,让我转告唐王小心。”
  “他还有那个好心?”君集冷笑道。
  李孝恭沉吟道:“他当然没有那个好心,但是此人竟然猜中薛举会攻。难道说……他和薛举有什么联系?”
  君集变了脸色,“萧布衣若真的和薛举联手。唐王只怕腹背受敌!”
  李孝恭反倒镇静下来,“萧布衣要攻关中,眼下只有潼关、武关两途。为防襄阳偷袭,唐王早派李神通大将军严防武关一途,至于潼关实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萧布衣想要攻克,简直是绝无可能。其余路径是有。但是长途奔袭,后继乏力,萧布衣如何肯冒险轻易来攻?眼下萧布衣无法出兵相助薛举,想必还是虚言恫吓了。”
  君集露出钦佩之意,“萧布衣饶是奸狡如鬼,可碰到郡王,还是无计可施。”
  李孝恭没有丝毫洋洋自得,只是叹道:“君集,你若是这么想法,可是大错特错。萧布衣诡计多端。就算是我,都不知道他下一步棋落在哪里。眼下巴蜀、燕赵之地是我等争夺重点,他早早地击溃了李密。占据了攻打燕赵的先手,实在出乎太多人的意料。唐王还要对抗薛举,天时已差了很多。本来唐王虽后发起义,但拥天时地利人和,已经和萧布衣平起平坐,但眼下薛举不除。难以他图,其实已经落在下风。唐王对我器重有加,只望我在巴蜀扳回先手,哪里想到奇峰突出,难道老天真的对我们并不眷顾,让萧布衣再次得意下去吗?”
  君集头一次觉得李孝恭有些心灰意懒,不由骇然。想他跟随李孝恭良久,从来只见到他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哪来想到他和萧布衣第一次正面交锋。就有了颓意,实在让他难以想象。
  李孝恭沉吟半晌。暂时不理萧布衣,关切道:“这次唐王可是派陇国公出马吗?”陇国公就是李建成,李孝恭和他素来交好。
  君集摇头,“不是,还是派的敦煌公。”
  李孝恭皱了下眉头,“还是世民,这下……恐怕有点糟了,长孙顺德没有从草原回来?”
  君集不解,“郡王何出此言?”
  李孝恭惋惜道:“长孙顺德若在,绝不会同意敦煌公领军。”
  君集诧异道:“郡王为何这般说法?想敦煌公不久前才击败万人敌薛仁果的三十万大军,锐气正锋,这次再击薛举,还不是举手之劳?”
  李孝恭淡然道:“唐王若真的和你一样地想法,只怕大败在即。”
  君集脸上泛红,他不能不承认,饶是他心比天高,但是比起李孝恭来,还差了许多,虚心问道:“不敢请教郡王地高见。”
  李孝恭凝望远山,“唐王数子中,年幼暂且不提。李元吉少不经事,难成大器,唐王一心想将陇国公、敦煌公培养成手下的能臣良将,陇国公、敦煌公的确也是不负所托。若论聪明,敦煌公略胜,可若说沉稳,还是陇国公稍胜一筹。薛举绝非薛仁果能比,薛仁果号称万人敌,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罢了,但是薛举老谋深算,也早想入主关中。只因为不占地利,这才被唐王先拔头筹。这次他亲率精兵前来,虽是十数万,我想绝对不差于当初薛仁果地三十万大军。再加上长孙顺德才分化了薛举和突厥的关系,薛举再次卷头重来,想必又和突厥重归于好。突厥反反复复,这点毫不稀奇,薛举若得突厥人支援,显然有备而来,敦煌公却是事事顺利,才逢新胜,难免骄敌……”
  “虽是敦煌公领军,可唐王却是统筹大局,早就安下伐敌妙策。”君集不赞同道:“上次亦是如此,所以在我看来,这次和唐王亲征没有什么区别。”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只怕敦煌公年少意气行事,不尊唐王的号令。”李孝恭笑容有些发苦,“若依我建议,还是由陇国公出马更加稳妥。”
  “既然郡王并不放心,何不请唐王换帅?如今只怕尚未交兵。”君集建议道。
  李孝恭沉默良久,“临阵换帅。兵家大忌。更何况如此一来,敦煌公定对我怀恨在心。而且此举是唐王所定。我越俎代庖又会被唐王猜忌,只怕不妥。”
  君集望了李孝恭半晌,“那郡王的意思是?”
  李孝恭沉吟半晌,“君集,我书信一封,你派人快马加鞭送与唐王,只盼莫要酿成大错。至于怎么写这封信。我再想想……”
  李孝恭沉吟酝酿之时,萧布衣等人亦在商量对策。
  众人多少有些振奋,本来以为山穷水尽,没想到柳暗花明,萧布衣拒绝了大苗王地提亲,谁都以为结盟夭折,却没想到中途还有变数。萧瑀沉吟道:“西梁王,我从未听过拒绝还可以续盟,可大苗王竟然说还有这种规矩,我几乎以为他是为你而设定。”
  马周一旁亦是道:“的确如此。由此可见大苗王的确真心结盟。”
  史大奈大声道:“是呀,他奶奶的,来到这巴蜀之地。本来处处憋气,觉得大苗王老迈昏庸,没想到看到最顺眼的就是这个大苗王。苗王老是老了,可一点都不糊涂。美中不足的是,总有那个丫头碍事!”
  他说的丫头当然就是云水,众人一笑。云水不把所有人看在眼中,率意任为,别人看她是郡主,能忍就忍,唯一敢和云水叫板的也就是这个史大奈。
  众人笑过,只见到秦叔宝手有些发抖,不由又是心中难过。萧布衣沉声道:“如今只剩下见圣女一关,若能通过,我等第一要求当是为秦兄求得七情蛊解药。”
  众人对蛊毒一窍不通,都是点头。史大奈嘟囔道:“丫头要是不给。看我给她好看!”他握紧拳头示威,秦叔宝却是咬牙道:“这个不急。不过我总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对。”
  “有何不对?”众人异口同声问。
  “我总觉得还是有些顺利了些,只怕其中有诈。”秦叔宝苦笑道。
  史大奈摇头道:“这要是顺利,那天底下真的没有不顺的事情了。萧尚书被人扣住,我们远道而来,卢老三、周慕儒陷落不明。我们深陷重围,几乎殒命,若不是西梁王出手,只怕活命者少。再说虽然解了阿锈和老四地蛊毒,秦兄你却天天受到七情蛊地折磨,这也叫顺利吗?”
  众人黯然,心道这次巴地行,实在是磨难重重。阿锈突然道:“秦兄,我宁愿……中七情蛊的是我!”
  老四亦是点头道:“秦兄大恩,我老四永生难忘。”
  这二人虽都是感谢,其中含义却是大有不同,老四只想救命之恩,当以性命回报。阿锈却是想,我宁愿自己中了七情蛊,她那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