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美色 >

第973部分

江山美色-第973部分

小说: 江山美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士喏喏道:“太子,屈将军已渡过河去,眼下……应该已和西梁军交上手了。”
  李建成心乱如麻,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世民不知道只是一天的功夫,河东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止河东,河东的外围也是波涛暗涌,杀机四伏。
  李世民只想着围剿萧布衣,为尽快追击西梁军的尾部,他命兵士只带了三日的口粮。唐军月余苦闷,在这一朝发泄。
  李世民没让兵士带太多的口粮,是因为觉得河东亦有军粮,若对西梁军合围势成,取河东军粮即可。若是不成,退回翼城再守,也无需带太多的口粮。
  左思右想,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李世民虽带兵急行,可仍小心翼翼,将到闻喜的时候,听游骑禀告,“秦王,前方出现西梁大军!”
  李世民微惊,他已派人快马通知河东的郭子武,让他配合这次行动,对西梁军前后夹击,没想到他出征前西梁军已过闻喜,到他追进的时候,西梁军竟然还在闻喜?
  西梁军有诈?
  萧布衣在等他?
  李世民想到这里的时候,勒住马缰,命唐兵稍整阵型。这时候不能乱,乱就会败。李世民虽镇静,可已感觉到地面震颤有声,不远处的湅水,似乎都在抖动。水波荡漾,有如心绪思潮。
  西梁军已现行踪,远处地平线上,涌出一道黑线。那道黑线迅即扩张变阔,中间泛着金属亮白的光芒。
  那道黑潮带着白线,由远及近,宛若深夜的海催来了怒吼的波涛!
  李世民知道西梁军是盾牌兵先行,看阵仗,他们要和唐军打场肉搏战!
  段志玄命令急传,唐军马上列方阵而行,盾牌兵开道,弓箭手隐在盾牌手之后。李世民带铁骑隐在侧翼,随时准备进攻。他的玄甲天兵从幽州回转的时候,被西梁骑兵追击的时候还完好无缺,但在太行山中却损失惨重,后来侥幸回来一些人马,但军阵早就不整,这次李世民所率骑兵是抽掉唐军骑兵中的精锐,使用起来并不得心应手。可两军对决,不一定要看骑兵。
  李世民不想退,也不能退,对手来势如此凶猛,若是不战就退,只怕以后再也不用和西梁军交手。
  风行草偃,兵势如风。两军均不退缩,彼此间很快面目可见。
  长箭如雨,半空交织倾斜军不约而同的齐声呐喊,以壮声势。见对手气势汹涌,却均不退却,从小步到大步再到疾步,两股势力撞击在一起,掀起了狂风飙舞。浍水和湅水之间的一段开阔平原中,转瞬展开了一场对攻战。
  西梁军气势恢宏,唐军亦是不甘示弱。
  两军犬牙交错,竟一直激斗到近黄昏时分。
  鲜血流淌,染红了黑土碧草。红花更艳,血气冲天,已和落日天边的晚霞连成一片。血气如霞,霞泛血光,照红了西侧半边幽寂的天。
  李世民大为皱眉。观战中,已看到段志玄负伤多处,秦武通亦已血染征衣。唐军这方虽还能抗,但是已疲已累。
  虽知道眼下比的就是毅力、决心,若有生力军加入,可能就会扭转局面,可李世民还没有出动骑兵。在这开阔的平野中,双方几番拉锯,他已看到对手的弱点,知道只要骑兵冲出,肯定能冲垮对手的步兵。
  但李世民没有动,因为西梁的铁甲骑兵没有动,萧布衣也没有动。李世民要等萧布衣先出,然后再后发制人,他若先击,只怕会丧失先手。
  对于萧布衣铁甲骑兵,李世民还是心有余悸。
  李世民只见到西梁军阵侧翼的骑兵埋伏,却并没有见到萧布衣。激战一日,见到远方的湅水有如镀金般,泛着黄灿灿的光芒时才醒悟到,天色已晚!
  总不能一直这样战下去,李世民暗想。
  西梁军早有准备,既然如此,不如暂退?李世民想到这里,吩咐传令官传令,命段志玄断后,秦武通带兵稍撤。唐军有五万大军,西梁军气势汹汹,亦是人数不少。唐军稍撤后,有伏兵断后,西梁军见唐军撤退有距,阵型不散,知道这种撤退随时会迅疾反击,一不留神,就会落入到对手的围攻之中。所以唐军虽撤,西梁军并不借势掩杀,也是稍微退却。李世民见状,心中稍安,暗想真的步兵对仗,双方实力等同。可唐军处境稍显尴尬,因为李世民南下追击,本来想入闻喜或河东郡的夏县暂歇,哪里想到才到湅水就前进不得。夜色已晚,这些大军又到哪里安置?
  李世民心中沮丧,极想明日再战,可又觉得在附近暂时休息,又会有西梁军冲击,深更半夜,那可真的疲于奔命。
  段志玄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建议道:“秦王,不知道郭子武为何不出兵相助,我等不如暂退浍水,然后再谋其它。若在这里休息,只怕敌军夜半来袭。”
  李世民点头,吩咐唐军趁薄薄夜色起兵。让唐军感觉诧异的是,西梁军并没有尾随追击。李世民总觉得不妥,搞不懂西梁军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西梁军为何要重兵在闻喜县拦截自己,可自己退却,他们又不跟随,难道只是虚张声势?疑惑不解中,新月已升,撒下淡淡的光辉。星夜照耀下,远山近树如被撒了层水银,李世民见了,只觉满是凄凉之意。
  唐军默默而行,只想赶到浍水后,然后再安营休息,可等到了浍水前,不由都是大吃一惊。
  李世民也是难以置信的揉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因为本是浅浅的浍水,蓦的深达丈许,远远拓开,有如一条白练般从西到东横过去,月色铺在河面上,萧瑟冷清,却已拦住了唐军的归路!
  河上有船,船上有兵,兵士搭弓挽箭,如静静流水一样,安寂的对着要靠近河边的唐军。小船密集,如过江之鲫,箭头寒光,似天上繁星!
  唐军已不能靠前,不敢靠前。
  他们处于极为尴尬的局面。要去翼城,就要先渡浍水,可浍水一天之间暴涨,他们无舟可过。河上有舟,但满是西梁人马,他们只要一接近,就会被乱箭穿身。他们是北方兵士,善泳者少,既然如此,要去翼城已如登天!
  唐军均想,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援兵就在对岸,可却不能相聚。
  可李世民很快的发现,最痛苦的事情并非不能和援军相聚,而是他的唐军已陷入生死两难的困境之中。
  这时候游骑飞奔而来叫道:“秦王,西梁军在上游挖开汾河堤口,引汾河水注入到这里,这才引起浍水暴涨!他们又在汾河、浍水交汇处的南面下了一寨,好像那面也有我军受阻!但是西梁军势大,卑职不敢前往。”
  “背水阵,他们布下的是背水阵。”段志玄失声道:“他们就是不让我们回转翼城!”
  李世民心中一凛暗想背水阵的方法他也听过,可今日是头一回见过。
  背水阵有取自背水一战的含义,比背水一战还更要让人头痛。因为背水一战,还可能粮秣不济,但这种背水阵是河上有舟,舟上有粮,舟就是西梁军补给。唐军就算破寨也是无济于事,因为冲过营寨面对的是宽阔的大河。无船过河,他们亦是要无功而返。河面之船一方面会辅助西梁军抵抗唐军,可唐军攻来又可以退到河中,让唐军望船兴叹。
  李世民心急如焚。
  他只有两日的时间,若不能破了这个背水阵,只怕这数万唐军,要尽数毙命于此。
  心思飞转,李世民只想如何寻找突破口。
  眼下的形势,北有浍水拦路,唐军无舟,不可能游回翼城。南方闻喜有西梁军拦路,闻喜东又有董泽陂横阻,先不说董泽陂是否已有西梁军驻扎,单说唐军军中无粮,若退守董泽陂坚守,一样的是支撑不下。何况若向东南,不但有西梁军追堵,还有王屋山脉横亘,景山塞路,他又能撤到哪里?
  如今南北道路已断,那只剩下东西的两条道路,可东方亦是高山峻岭,道路崎岖,虽过高山后再穿王屋余脉而走可到沁水,但玄霸那里,不是一样的地处困境?
  再说……谁又能保证,他能安然的过群山去沁水呢?
  思前想后,李世民终于下了个决定,向西突围,和那面的唐军汇合。
  向西突围有几个好处,第一可能兵合一处,势力壮大,有效的抵抗西梁军的进攻,第二个好处是,西方有汾水,若能过河的话,说不准能逃出生天。知道浍水上都是舟船穿梭,汾水说不定也是如此,那样的话,无疑从一个困境到另外一个困境。但浍水对岸,刘弘基和长孙恒安八万兵力去了五万,守城都困难,肯定攻不过来相救,但汾水对岸,李建成最少还有十数万大军,可说是极为精锐,李建成对河这面的唐军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当会全力赶来援助!
  李世民想到这里,将主意对段志玄、秦武通一说,二将均是赞同。不等天明时分,命秦武通为先锋,段志玄断后,李世民坐镇中军,趁夜向西而去。才行了不远,对面就奔来一队骑兵,千余人的样子,看其装束,赫然就是唐军的打扮。
  秦武通大喜,喝道:“来的是哪位将军的人马?这里是秦王的大军。”
  对面唐军一人道:“我们是屈将军的手下!知道秦王被困,特来营救!”
  秦武通喜道:“秦王就在这里,快来相见。”
  若是李世民,多会有些诧异,暗想自己才兵败回转,怎么屈突通这么快就知道了呢?可惜的是,秦武通不是李世民!
  秦武通见是自己人,已放了警惕。那面的人听到他召唤,倒是迫不及待的极快来见。只用了片刻的功夫,对方铁骑已和飞一样的冲过来,带来了面的寒风。秦武通终于知道不对,厉声喝道:“是谁?快止步!”他犯了一个错误,紧接着就犯了第二个错误,对手若是敌人,绝对不会听他呵斥而良心发现,霍然止步。
  回答秦武通的是一阵乱箭!
  长箭如雨,倾泻在唐军前军之中。唐军稍乱,不等秦武通吩咐,已慌忙布阵对敌。现在白痴也知道,来的人绝对不怀好意。
  秦武通策马后退,才要喝令弓箭手还击,弓箭手却已发现,不要说弓箭,就算长矛都有些鞭长莫及的感觉。
  因为对方铁骑已深深的刺到唐军阵中。
  来敌在马上稍矮了身躯,手挺盾,右手持抢,盾牌如山,长枪似海,就这样排山倒海般的拍在了唐军的前军之中。
  两军对击,空中传来恢宏的撞击之声。
  唐军很多不等反应,已被硬生生的撞到了天空,张牙舞爪的落下,惨叫连连,唐军大乱!
  秦武通怒,知道已中了对手的诡计,这绝非唐军,想到这点,怒火中烧,不退反进,挺槊就要迎击。
  可就在这时,铁骑中飞出一道月光。
  明月在天,月光在前,那神俊的马儿就算清月撒下的光辉都是无法遮掩它的光彩。月光如水般的到了秦武通面前,一枪破空如电,已刺到秦武通的喉间!
  秦武通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快的马,他也从未见过这么快的枪!
  那一枪带着惊艳、嚣张、还有着绝世的风情刺出,无可匹敌。枪带寒风,刺出后才发出“嗤”的一声疾响!
  秦武通只觉得喉间微冷,然后感觉尖锐的枪尖刺穿他的脖颈后飞快收回去。低头望下去,只见到喉间血如泉涌斜睨过去,见到如刀的浓眉,犀利的双眸。
  可那眼眸只望着前方,甚至吝啬再望他一眼。
  萧布衣,杀他的人是萧布衣!这是秦武通的最后一个念头,然后他软软的倒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