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83部分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83部分

小说: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武田军的兵马越聚越多,越后军这边撤退的愈快,这时候上杉谦信的旗本,作为殿后军也开始缓缓朝山后退去。

“凭真田大人的兵力,恐怕不足让上杉辉虎退却吧!”

大熊朝秀看了真田昌幸一眼,言道,“没有冒犯阁下父亲的意思,我只是实话实说。”

“当然不是了。”武田胜赖打断大熊朝秀的话。

只见东面的山丘下方,犹如川河涨起的红潮,逐渐汇聚了一片汪洋。

无数兵马不断从山后涌出,铠甲鲜亮,枪尖如林,犹如大潮漫起一般,不断从四面涌入。

“是高板弹正忠大人军势!”

武田三弹正之一,海津城城主,高板昌信,他麾下拥有武田军各家臣中最大兵力动员力,这一次仅仅他一人,带来的援兵足有两千以上。

连防备春日山城方向的高板军都全军而出了。

“是马场民部大人的……不,还有内藤修理大人的大军!”

就有鬼美浓之称的马场信房旗印,和素有武田军副将之称内藤昌丰的大军出现时,岩摫城城头之上一片欢声擂动!

这一刻岩摫城武田军上下终于确信他们得救了,城头上欢呼声的声浪,从城头响到城尾。

武田军士卒们激动地举起枪尖四处高喊,城中武田军几名重伤伤兵在听到欢呼声这一刻,似乎放下心头大事,眼睛一闭就此合目而逝。

武田四名臣一下来了其三,他们麾下皆是武田军的精兵强将。

而远处上杉谦信听到这欢呼声,忍不住嘴角一抽,回头看了一眼高耸屹立的岩摫城,最后长叹一声,扬起马鞭,策马离去。

与他一起的,还有在岩摫城下碰头灰头土脸的一万多越后大军。

真田幸隆,小幡宪重,武田信丰三队为前锋,正马不停地向岩摫城开来,其后高板昌信,马场信房,内藤昌丰三员武田家谱代大将组成大军,徐徐将两翼展开,军容严整朝着越后军方向一侧列阵,以掩护真田他们三队入城。

不过如此规模的兵力,并非赶来增援岩摫城的武田军全部。

随着进军的太鼓擂起,山后的武田军源源不断的漫出,一队接着一队的人马,各色代表侍大将的旗印一面跟着一面。

岩摫城城头的正在欢呼武田军众将看得目瞪口呆。

紧随其后的有深志城城主,武田刑部少辅,武田信廉队,

岩殿山城城主,小山田右兵卫,小山田信茂队,

下山馆城主,穴山玄蕃头,穴山信君队,

望月城城主,望月远江守,望月信永队,

上野城主,一条右门卫大夫,一条信龙队,

还有甘利信忠,浅利信种队,今福显倍队,芦田信守队,迹部信秋队,仁科盛信队陆陆续续,一路一路地从山后出现,鱼贯板开抵岩摫城城下。

这简直是武田家倾全国之兵来救?就连川中岛合战也不曾见到这样的空前动员。

武田胜赖拿着千里筒朝远处张望着,在甘利信忠队,浅利信种队,两路军势护翼之下,又是一路军势气势森严的徐徐开进,只见对方飘扬的旗印上写着十四字汉文。

“疾如风,其徐如林,掠如火,不动如山。”

“我的天,是风林火山旗!”

武田胜赖脸上震惊之色,无以复加。

“是主公大人!”

“是馆主阁下!”

“信玄主公亲自出阵了!”

在这最后一刻,武田信玄的旗本大军终于出现。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亚于信玄

与正在挺进的武田家大军截然相反是,越后军正加快速度撤退。//

对于上杉谦信而言,在岩?城城下七日的苦战,折损了近三千军力,却毫无所得,已令越后军上下士气受挫。

最后当闻之武田信玄倾全国之兵,火速来救援岩?城时,上杉谦信要发动总攻时已是慢了一拍。

坚城未下,越后军若要转过身来与武田军决战无疑是不智的行为,上杉谦信虽在野战上不惧任何人,但这时候越后军实在不是出战时机。

面对武田信玄带来的足足两万甲信精兵,上杉谦信最终选择了退却,暂避武田军的锋芒。同时上杉谦信还接到忍者众的禀报,闻之武田信玄出阵吾妻郡,重新杀回上野的消息,北条氏康也从小田原动员出阵,聚集了两万五千军势,策应武田信玄进攻上野国。

看向岩?城城下那一片赤红色的大军。

上杉谦信心想武田信玄竟调集这么多兵力,这同时也在向天下昭示着,武田家已从川中岛合战之中,彻底恢复了元气,并更胜之前。

想到这里,上杉谦信不由长叹一声,言道:“胜赖之善战,不亚于信玄!真乃我越后的心腹大患。”

岩?城天狗丸上,李晓看着城下武田信玄的风林火山旗。

他突然想起电影影子武士里,黑泽明对‘风林火山’的解读为,军队进攻时,先由骑兵疾如风般,发动快攻,再由步兵其徐如林般推进,最后骑兵如火一般横扫千军,而信玄本人永远于后方观战指挥,不动如山。

这说法显然是结合剧情需要,并非实情。

而李晓以前在贴吧里,看到网友自创对风林火山又有如下一种解读,就是临阵逃跑,其疾如风;攻城略地,其徐如林;劫掠百姓,侵攻如火;主公有难,不动如山!

这实在令他捧腹大笑。

实际上日本最早使用‘风林火山旗’,是南北朝时南朝大将北?显家。

‘风林火山’是取自军争篇,当时日本所谓的兵学,一度盛行是类似阴阳学般,如占卜,掐指一算,撒豆成兵什么都有,十分的不靠谱。

后来传入日本,当时有一批人专门研究,这才大大改进了日本兵家的军事思想。但是一直以汉书形式传布,只有识得汉文的人才能读懂。一直到了江户中期才有日文版流传。

当时皇室更是将作为兵法秘籍,只有皇室及亲王等权贵能够看到,后来兵学家都将之奉为秘藏家传,不传诸于外,其世代都是以口授与手抄本流传。

所以记载书籍在战国时,仍十分稀缺,这也就不奇怪,太阁立志传时,一本孙子兵法拿在身上,可以获得统率+12的加成了。

据说,存于世代作为天皇的陪读大江氏,后传到了大儒者,大学头大江匡房之手,此后又从匡房传到当时有“天下第一武勇之士”之称的源义家手中,源义家又传给自己的弟弟,甲斐武田氏先祖源的新罗三郎,即源义光。

进而在甲州武田源氏传承,武田信玄的正是举着这面‘孙子四言真如旗’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江户时期甲州流兵学选取‘风林火山’四字为其精要。

然而大江流兵法并非只此一脉,镰仓初期辅佐源赖朝,北条氏两代的大兵法家大江广元,他的子孙一系,居住于相模国毛利庄,遂以毛利为苗字。

而有战国第一智将之称的毛利元就,正是大江广元的后裔。

“嘿嘿哦!”

正在李晓细想的时候,岩?城城下传来一股滔天般声浪。

只见在‘风林火山’旗和‘诹访大明神’旗之下,武田信玄的旗本大军正向岩?城前进。

见本阵经过,一旁的大军如分浪般,空出一条通向岩?城的道来。

武田信玄本人头戴狮头鬼面,兜后披着白熊毛的诹访法性头兜,乘着名驹‘黑云’徐徐向前。

武田信玄坐在马上神态从容,虽然表情平和,但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气概,策马行过犹如阅兵一般检阅,两侧的武田大军。

疾风吹过武田菱的旗指物哗哗作响,只见武田信玄不时举起手,并向两侧的将士点头致意,而四周武田家将士,回应以山呼海啸般的声浪。

只见武田信玄举起马鞭,猛然一策胯下的‘黑云’,黑云一声长鸣,四蹄交踏,犹如风疾电闪一般驰来,其麾下的旗本将领见此也纷纷策马,紧随在武田信玄身后。

“嘿嘿哦!”

“嘿嘿哦!”

两万武田军将士则一同将枪尖高举,高欢呼的声浪,响彻动天。

武田胜赖,李晓等人在城头上见到,连忙大开城门。

因为越后军已退,武田信玄下令于岩?城召开军议,各大将,谱代家臣一同进入岩?城。

“参见父亲大人!”

“参见主公!”

武田胜赖率领一干大将在城下迎接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在马上看了一眼武田胜赖,只见武田胜赖鹿角兜上鹿角折了一半,而一身铠甲上也有几处刀枪箭射的缺口,上面血迹未干。

武田信玄于马上重重一点头,言道:“很好,辛苦了。”

说完武田信玄跳下马来,双手搀起武田胜赖,掷起他的手,言道:“我们一起入城!”

于是武田家各谱代家臣,武田胜赖麾下还有武田信玄旗本军一起入城,而来援的两万武田大军直接驻扎在岩?城城下。

众将士从天狗丸,沿着马道一直走上本丸,只见城中激战的痕迹未去。

特别是天狗丸中,可谓尸山血海,两军将士的尸体尚不及清理,满满当当地累叠在城中。

遍地都是倒插的长枪,折断的旗指物,卷刃弯折的太刀,没入尸体一般的弓箭,还有石壁上到处都是铁炮打出的小弹坑。

武田军众将们并非没有见过血腥的战斗,但如此惨景还是令这些人纷纷侧目,如此惨烈的攻城战,武田胜赖和他的部下是如何经历下来的。

可是当他们眼见武田胜赖的将士,一个一个全身挂彩,非死即伤,各自不由长叹口气。

正所谓士卒之勇,在乎于将帅之勇。若不是武田胜赖的勇猛坚毅,这岩?城恐怕早已被攻下了。

面对越后军一万七千人大军的重围,又有上杉谦信这样的勇将坐镇指挥,武田胜赖以少量兵力,支撑了六天,这样的才能武田家大将中不作第二人之想。

对于武田胜赖的勇猛,在白根山之战就有传闻,但却没有亲眼所见。不过眼下他们亲自来岩?城后,这才确信传闻非虚。

此刻在武田家众将眼底,确信了武田胜赖不愧为武田信玄之子,其勇武善战不亚于其父信玄。

当马场信房看到自己儿子马场昌房身上肩膀几处刀伤时,一时说不出话来。

而马场昌房伏下头言道:“父亲大人,当初是我任性了。”

马场信房点点头言道:“不错,你在胜赖殿下麾下作得很好,不堕了我马场家的家名。”

于是武田家众将,一路从天狗丸,二之丸来到城中本丸。

聚集在本丸天守阁中,由武田信玄亲自召开军议。

 第一百三十三章 信玄的野望

岩?城天守阁。

这天守阁是斋藤家修筑的,虽比不上踯躅崎馆的大殿,但是容纳武田家群臣,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略微显得拥挤。

眼下武田家众将齐聚其中,武田信玄高居主位上,两名小姓跪坐在他的身后,一人手持着他的太刀,一人则捧着诹访法性头兜。

武田信玄左侧则是武田信廉,马场信房,高坂昌信,内藤昌丰,小山田信茂,穴山信君等二十几名家臣。

武田信廉作为家臣团中的笔头,居于武田信玄下手,也就是左侧最上首的位置。

而右侧则是武田胜赖,与他的家臣。

这当然是武田信玄拔耀武田胜赖家臣的一种方式,无论名气,地位,官职,武田胜赖麾下的家臣与武田信玄左侧一边家臣都差距甚远。但因为他们在这次岩?城笼城战中的卓越表现,所以被武田信玄特意安排在此,与他的直属家臣团并列。

武田胜赖自然坐在右侧的最上首,而位列武田胜赖第二位的则是李晓,在山本勘助致仕,保科正俊战死后,李晓已当之无愧成为武田胜赖家臣团中的笔头。

面对眼前二十几名武田家名赫一时众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