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骨 >

第369部分

铁骨-第369部分

小说: 铁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情节是本书最关键的部分,我正在好好酝酿,相信写出来不会让大家失望!
    最后再次大声疾呼:月票砸我吧!
    谢谢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三一一章 时局突变(我要月票!)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9…11…29 10:30:17 本章字数:6157

    自己小弟的安毅一点儿也没有沮丧的意思,乐呵儿庄师部,屁股还未坐稳,便被一份份捷报振奋得手舞足蹈:
    李宗仁将军指挥的第三路军顺利拿下了微山湖西岸重镇金乡县城,王天培将军的第十军一鼓作气,成功占领鲁南战略要地藤县,目前正在乘胜进逼邹县,直鲁联军第十二军马玉仁孤立无援,率部投降,潘鸿钧、杜凤举等三个军如惊弓之鸟,一路逃往济宁;何应钦将军指挥的第一路军赖世璜部第十四军占领:县,曹万顺将军的十七军则攻下日照,迫使孙传芳主力北逃县,革命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
    “咦,怎么没有顾长官和邓长官他们的战报?照理说这个时候应该有结果了……”安毅翻完一张张电报后,又从头查了查,现没有最想知道战果的电文传来,不由抬起头,有些不解地问道。
    刚刚走进房门的尹继南脸有忧色,看到安毅手拿一摞电文满脸都是振奋之色,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当下扬了扬手里的纸条,主动接过话头道:“临城高壕深,重兵集结,急不来的……你先看看这个,刚收到的……”
    安毅惑地望了脸色有些阴晴不定的尹继南一眼,接过电文细细阅读,随后徐徐放下,吐出口浊气,颇为担忧地说道:
    “真没想到,形势陡转急下,突然就变得这么恶劣了。北伐前途未卜,恐怕接下来要全线撤兵了。”
    “怎么了?”
    杨斌好奇地拿起电文仔细阅读,看完后愤怒地将电文扔在了桌面上,怒气冲冲地说道:
    “真没想到,武汉方面如此咄咄逼人,唐生智、张奎就像疯狗一样调兵遣将,什么继承中山先生遗志,什么坚定北伐全都成了屁话,全都一股脑儿地把枪口对准了南京,此前让我们深为担忧的宁汉大战眼看着就要成为现实!
    唉,看样子我们也无需北上了,要是第一路军大部分主力全都撤回长江下游地区拱卫南京的话,不但胜利在望的北伐随之夭折,就连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苏北和鲁南偌大地地盘也会重新失去,而且还很可能在与武汉军队拼个你死我活之时,喘过气来的孙传芳、张宗昌将会挥师南下,我们各部的前途堪忧啊!”
    胡家林快速浏览完电文便愣住了。原本嘴上叨着地半截烟卷掉到了地上都不知道。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满脸地担忧与不甘:
    “形势比我们想象地或许还要糟糕……面对来势汹汹地武汉军队。不但第一路军主力要尽数南撤。李宗仁将军地第三路军主力也许撤得更快。
    大家想想看。第三路军地左翼就是鄂东和赣北地区。这一地区目前不正是李宗仁将军占据地地盘边沿吗?他怎么可能让自己好不容易经营得有点儿起色地税赋来源地被他人滋扰?我看不出三天。第七军地两个师就会脱离战场。火速南下了。”
    胡子和尹继南都以为很快就能打到自己老家去了。到时候衣锦还乡。风光无限。谁知近在咫尺地时候。却突然生出这样地巨变来。
    安毅脑子急转。又问尹继南:“河南和山西方面怎么样了?”
    “总部地俞师兄回电说。冯玉祥高喊北渡黄河三天了。可全然不见动静。倒是忙着在河南清党。他已经公开电令驻守陕甘地心腹大将石敬亭、李兴中整顿党务。清除共党。并将原本派到他麾下各部地政治委员和党代表全都赶走。反倒是阎锡山将军遵守承诺。兵出正太路一线。似乎是与奉系地谈判进入僵局了。”尹继南回答。
    “老南昌那边有什么消息?”安毅继续问道。
    坐在对面的詹焕琪回答:“道叔来电说,武汉卫戍司令李品仙将军重兵包围了总工会,对领导的工人赤卫队和农民自卫队进行全面缴械,张奎将军麾下的贺龙新编二十军正在做东征准备,道叔判断张奎和唐生智很可能为争夺湖北地地盘暗生矛盾,否则属于张奎将军指挥的三个军不可能无缘无故尽数撤离武汉。”
    安毅松了口气:“有道理!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宁汉之间不会马上打起来,彼此都在调兵遣将,没有一周时间兵力运送,根本就到不了位,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和事老在其中斡旋。”
    安毅沉思了一会儿,又征询尹继南等人地意见:“我给白总指挥去个请战电报怎么样?要求北上协助顾长官、邓长官和叶前辈的四十四军攻打临,诸位认为如何?”
    杨斌看着安毅地眼睛,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我师重回第一路军……”
    “我看这事儿行!”
    耿直地胡子直接表态:“只需去个电报,也许就能琢磨出白总指挥把咱们留在这里的意思,不管他答不答应,都会给咱们一个明确的说法。”
    “我同意!”尹继南回答。
    詹焕琪看到安毅用征询的目光望向自己,连忙点点头表示同意,心里对安毅的信任与关照感激不已。
    这段时间来,安毅慢慢地让詹焕琪进入了决策中心,这份信任和提携,令詹焕琪深为感动。詹焕琪飞快记下安毅的口述内容,将文件夹递给安毅,待签字完毕后大步离去。
    次日上午十点,白崇禧将军的复电才姗姗而来,给安毅的任务仍然是坚守台儿庄要地,并严密监视正北方向可能的异常情况。
    安毅收到回电后,对白崇禧的命令心领神会,对当前的战局也心如明镜,立刻召开团以上主官会议,迅速定下了大力修建防御阵地和工事、并在南面的运河四个河段搭建低于水面十公分的隐形桥梁的策略。
    弟兄们听到安毅的命令,非常惊讶,通过尹继南和杨斌地战况通报之后才知道,李宗仁将军的两个主力师已经于昨夜火速南下,左翼的第三十三军、二十七军回撤到了鱼台,张宗昌地两个军却跟随而至南下寻战;何应钦将军的第一路军主力周凤岐部二十六军、赖世璜将军第十四军也沿着运河回撤长江下游。
    众人无比担忧地事情终于在眼皮子底下生了,整个北伐军从此由攻转守,局势显得无比的被动。
    三日,失去李宗仁、何应钦这两位主帅指挥的南京~伐各部,终于迎来了大规模调动的命令。
    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王天培将军率领第十、第三十三军守临城,第一军第一、三两师撤离临,退守枣庄,曹万顺将军第十七军放弃日照,退守海州,陈调元将军第三十七军退守郯城,第三路军由津浦路南撤,转往长江下游驻防,安毅师则出乎意料地被急调到徐州东面地大湖镇,担负起据守徐州东面的重任。
    如此一来,北伐军之前所攻占的枣庄至海州以北大片地域至此完全放弃,被北伐军各部打得抱头鼠窜的孙传芳、张宗昌各部终于缓过气来,开始大规模补充兵力,调配部队,缓缓南下,对留在前线不到原先一半兵力的北伐军实施战略压迫,原本暗中投诚革命的山东高密陈以将军两个师刚刚为配合北伐军北上作战截断胶济铁路,就被孙传芳大军迅速剿灭,而张宗昌地军队得到南下奉军的支援之后,尽数离开鲁北各地,快速南下集结展开反攻……
    北伐军大步后退,造成的重大的革命损失难以估量。
    次日中午,正在行军途中的安毅突然接到白崇禧地紧急命令,王天培将军的两个师因欠饷数月,造成哗变,直鲁联军第六军徐源泉部、第三军程国瑞部、第五军王栋部占领滕县攻陷临城,王天培已挥师退至韩庄运河南岸,要求安毅所部暂缓南下,原地等候命令,必要时快速北上接应第十军将士。
    安毅回电遵循命令,与麾下众将校紧急商议之后,果断决定把握主动,调头北上。
    全师疾行十七公里,到达徐州北面咽喉要地柳泉镇,安毅立即命令麾下各团占据有利地形,迅速构筑阻击工事,车站货场上存放的一堆堆铁轨和大批枕木被独立师各团紧急征用,沿线一个个土坡上地草棚木房周围被挖掘修建成坚固的重机枪火力点,一节节废弃地车皮装上结实的沙袋之后,被推到站北七条铁路线上,铁路两边三条公路地小桥南端堆起了一个个阻击阵地,炮兵营二十四门火炮尽数被拉上柳泉车站左翼的清泉山,师属后勤将士协助炮营挥汗如雨的弟兄设置伪装,搬运弹药。
    四小时后,一条扼守徐州北面铁路公路枢纽、长达三公里的防御阵地逐渐成形。
    入夜,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匆匆吃过晚饭的独立师一万余名官兵继续修建防御工事,师属警卫营和各团侦察连向三个方向撒开了大网,一匹匹快马奔驰在柳泉与韩庄之间,一封封急报被送到安毅和他的将校们手中。
    安毅大步走出设在南站调度室的临时指挥部,向闻讯赶来协助的铁路工人代表恭敬行礼,亲切握手,相互介绍完毕安毅感激地说道:
    “感谢师傅们的鼎力帮助!安毅代表独立师一万一千二百名官兵、代表全体北伐军将士,对师傅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四十五岁的铁路段长周恩荣豪爽地笑道:“这是我们工人兄弟应该做的,能够与安将军并肩作战,打倒军阀,我们都非常愿意。”
    周围的十几个工人师傅齐声附和,大家看着安毅,眼里满是欣喜和热情。
    安毅礼貌地说道:“周叔,如果可以的话,晚辈想请周叔和师傅们开动三号货场的那列空载敞车,到韩庄南面的九街村铁桥接应王天培将军的第十军将士,目前他们正在韩庄与敌人三个军激烈交战,通过火车搬运的话,他们将能尽数撤回柳泉,然后迅速组建防御阵地,将敌人完全挡在柳泉之北。
    以晚辈的估计,敌人没有五个军以上的兵力并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绝对无法越过我们构筑的防线。”
    “没问题,我把四个司机都带来了,司炉和其他伙计都集中在站台上,只要安将军一声令下,我们就能把站上的三个火车头和两列车皮轻松调动。”
    周恩荣段长大声回答,想了想不好意思地问道:“安将军,伙计们希望能得到一些防身枪支子弹,因为打起来之后需要自保,再一个,我们的工人纠察队也想对镇子实行戒严,决不允许敌人的奸细出来捣乱。”
    安毅一听“工人纠察队”,立刻清楚地意识到周恩荣段长员的特殊身份,他佯装不知,哈哈一笑:“行啊!与你们的大力支持相比,几支枪又算得了什么?周叔,请问你们的纠察队有多少人?”
    周恩荣一愣,随即笑道:“要说人数就多了,铁路上的伙计和修理厂的伙计加起来至少有三百人,不过我们可不敢问将军要这么多武器,有个二十支长短枪和几箱子弹就足够了。”
    安毅点点头,手一挥:“陈队长——”
    “到!”
    卫队副队长陈勉上前一步,大声回答。
    “你去后勤军需科,尹副师长和党代表正好刚去那里巡查,告诉他们,给周叔和师傅们放库存的三百支步枪、十支驳壳枪,每支枪配送一百子弹!”安毅大声命令。
    “是!”
    陈勉敬完礼侧过身子,礼貌地请周恩荣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