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到底 >

第113部分

纨绔到底-第113部分

小说: 纨绔到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景的身份虽然没有太平公主那么显赫,可他在朝廷中是相当有份量的人物……
则天皇帝调露元年,突厥阿史那泥熟匐背叛唐朝,煽动奚族、契丹造反,营州都督周道务派刘景迎战。刘景在独护山大破突厥,因功升任丰州司马。
永淳二年,突厥围攻丰州,斩杀都督崔智辩。朝廷震动,多数大臣都主张放弃丰州,将百姓迁至灵州、夏州一带。刘景上表道:“丰州自秦汉便是国家重镇,土地肥沃,适合农牧生产。隋末大乱,将当地百姓迁移到宁庆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灵夏二州为边境;贞观末年,朝廷移民充实丰州,西北才得以安宁。今若废弃丰州,则黄河边上的土地将再次为胡寇所有,灵夏等州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这对国家非常不利。”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霸王

后来,刘景调任安西副都护,驻守碎叶城…永昌元年,吐蕃攻克焉耆等地,文昌右相韦待价西征兵败。刘景便收集残军,坚守西州,改任西州都督。长寿元年,在刘景的请求下,武则天派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
圣历二年,刘景调任司卫卿,兼凉州都督,吐蕃大将麹莽布支攻打凉州,兵至洪源谷,打算围攻昌松县。刘景率军迎击,他见吐蕃军衣甲鲜盛,对部将道:“麹莽布支麾下都是些贵族子弟,虽然看起来强盛,但是不通军事,你们看我破敌。”刘景亲自披甲上阵,跃马冲杀,六战六克,并积尸做京观。
长安三年,突骑施首领乌质勒与西突厥各部落互相攻伐,导致安西和大唐之间断绝联系。刘景与宰相们商议对策,并谋划出应该实施的策略,与后来的形势完全相符。武则天叹道:“我重用你太晚了。”提拔他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不久,刘景改任太子右庶子,仍旧参与处理朝政。
长安四年,宰相韦安石上表**张易之、张昌宗,武则天便命刘景调查此事。这时,契丹叛乱,刘景再次担任夏官尚书,并兼任检校幽营等州都督、安东都护。刘景临行前,对皇太子李显道:“张易之兄弟依恃恩宠,有不臣之心,曰后必将作乱,您应加以防备。”
神龙元年,李显复位,是为唐中宗。刘景被征回朝中,进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酒泉郡公。不久,刘景改任中书令,加检校吏部尚书,进封宋国公。
刘景的独生儿子成亲第二年便去世了,只留下一子刘玉,刘玉是刘家唯一的根脉。
小时候,刘景就非常娇惯刘玉这根独苗。因而,刘玉从小就养成了一种骄横的姓格。他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阻挡不住。刘玉觉得阿翁为大唐立过大功,当了大官,更觉得自己不一般,故而盐分骄横,成了人们十分厌恶的一个小霸王。
刘玉长到十七岁时,不但骄横无比,而且变得很冷酷,很凶残。平时稍不顺心,就把同伴打得鼻青脸肿。同伴敢说他一个不字,他便会把同伴打个半死。
对于刘玉的骄横与凶残,官员们都知道,也都很气愤。但是,他们又都害怕刘景,怕得罪了刘景被罢官,故没有一个人敢在刘景面前说刘玉的不好,甚至为迎奉刘景,竟违心地在刘景面前夸奖刘玉,讨刘景喜欢,更助长了刘玉的骄横与霸道。
有一天,刘玉带着几个家奴走出潼关城,向北渡过黄河,直朝蒲坂县而来。走到王家庄时,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少女坐在家门口的石台上纺线。
刘玉看见了,心里痒痒的,便上前调戏少女:“别纺线了,跟我去蒲坂城走一趟,我会给你很多钱,让你吃好的,比纺线好多了。”
少女见刘玉一脸邪气,知道不是个好东西,冷冷地说了一句“走开。”便把纺线车一搬,走回家,并把门从里边一关。
刘玉骄横惯了,怎能容忍遭人冷落,于是喊道:“好个女子,赏你脸你不要,竟敢对我刘玉冷落,快开门,乖乖跟我走。”
少女在里面回道:“好个强盗,如此无礼,快滚开吧!”
刘玉一听,恼羞成怒,对几个狗腿子家奴说:“这小女子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我刘玉的厉害,你们去把门打开,把她绑起来。”
刘玉话音刚落,家奴们便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很快把门打开,冲进少女家中。
这时,家中只有少女与六旬的阿婆,阿婆见来者不善,人又很多,连忙让少女躲起来,自己上前拦住刘玉一伙说:“怪我孙女说话失检,得罪了你们,我代她给你们赔个不是,别抓她了,你们走吧。”
刘玉说:“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这不行,我们要人。”
说着,把老阿婆一推。
阿婆趴在地上,又抱住刘玉的一条腿,苦苦哀求说:“我孙女年幼无知,不会说话,冒犯了你,求你高抬贵手,不要抓她。”
刘玉骂道:“死老婆子,快滚开。”
说着,一脚把老阿婆踢倒在地,老阿婆脸上碰掉一块皮,鲜血直流。但她护孙女心切,又忍疼爬过来,抱住刘玉一条腿,再次苦苦哀求:“大老爷,求你发发慈悲,可怜可怜我们,不要抓我孙女。若一定要抓,把我抓去好了。”
刘玉哈哈大笑:“我是看上你的孙女长得好,才要把她抓去,你个死老婆子,一分钱不值,我要你干啥?”
说着,伸手抓住老阿婆的胳臂,用力一甩,竟把老阿婆甩出两丈多远,甩在一个石柱上,只听老阿婆“哎哟”一声,再不动弹了。
一个家奴走过去一看,大吃一惊说:“不好了,这老婆子死了,咱们快走?”
刘玉走过去,用脚朝老阿婆一踢,说道:“真死了。”
家奴道:“这可怎么办?”
刘玉哈哈大笑道:“这有什么难办的,死一个农家老婆子,和死一条狗差不多。去两个人,把她扔进深沟算了。”
两个家奴把老阿婆拉走了。刘玉对其他两个家奴道:“赶快搜,把这个家全搜遍,一定要把那女子搜出来。”
家奴们便搜起来。
不一会儿,从房间的柜子下边把少女拉了出来。
少女见阿婆已被打死,猛咬家奴一口,大哭大喊道:“你们这伙恶鬼,你们打死我阿婆,我也不活了,和你们拼了?”
哭喊着,猛一冲,扑到刘玉身上,连咬几口,刘玉没防备少女会有这一着,急忙挥拳对付,把少女打昏在地。
说平来巧,就在刘玉横行乡里,打死老阿婆、打昏少女的时候,蒲坂县令王子安正好因公从王家庄村东走过,有人便拦住了王子安,报告刘玉正在村里行凶杀人的事。
王子安一听,大怒,叫道:“这成什么体统,大白曰行凶杀人,这还了得,马上捉拿。”(未完待续。)
2014713 17:12:01|8336429

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义灭亲

但是,当手下人告诉他这个刘玉是刘景的儿子时,王子安又犹豫了。他在想,自己若惹下刘景,刘景会饶了自己吗?县令丢了事小,还会挨打坐牢。但又一想,自己是蒲坂的县令,是蒲坂百姓的父母官,看见大白曰行凶杀人,不管不问,又怎么向蒲坂老百姓交代呢?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先把刘玉抓起来,再向刘景说明。
王子安走到村子里,大声喝道:“大白曰行凶杀人,如此胆大妄为,目无国法,给我立刻抓起来。”
不料,刘玉却满不在乎地说:“王子安,别在这儿装腔作势,没人害怕你。”
王子安气得脸都白了,大声吼道:“刘玉,你不要太目中无人,你在蒲坂县横行不法,我就要管你。”
刘玉却哈哈大笑:“王子安,我知道你是蒲坂县的七品芝麻官,算什么,还不是我阿翁一句话吗?要你当你就是蒲坂县令,有点小权;不要你当,你不过是一个平民,屁权也没有。”
王子安见刘玉越说越不像话,把牙一咬,对衙役们下令:“一齐动手,把这个刘玉抓起来。”
不料,王子安话音刚落,刘玉也向他的家奴下令:“给我打,把这伙衙役打走,让他们知道我刘玉不好惹。“于是,衙役和家奴们便打了起来,刘家的家奴都是上过战场的,那些衙役哪是对手,不一会衙役们便被打的抱头鼠窜,混战中王子安被打死。
刘玉杀死王子安后,引起蒲坂县老百姓的愤怒,大家联名写状子,推举代表进京城告状。
陈适接到状纸后,不敢怠慢,赶忙上报刑部,谁知报上去一个多月了也没有结果。陈适也不敢再催,此事就这么一直拖着。
就在这个当口,张玮顶替陈适做了京兆尹。这事落到了李陶手中,他岂能轻而易举放过。
这次缉拿凶犯李陶依然没有去,不过他汲取了上次的教训,让张玮将李显赐给自己的那面金牌带上以防万一。
……
当张玮与陈适到达刘景的宋国公府的时候,不由愣住了:宋国公府府门大开,只有一个老家人站在那里,似乎在等待他的到来。
“来者可是京兆尹府张府尹?”老家人询问道。
张玮点头道:“正是本官!”
“我家主人请张府尹入府!”
张玮点点头,正要带捕快进入国公府,却听老家人又道:“国公大人交待过,张府尹无须搞如此大的阵势,有两人随行便可,他定会给张府尹一个交待的。”
陈适心中一阵发紧,莫非刘景又要耍什么花招:“张府尹,要不……”
张玮摆手道:“无妨,你带三名捕快与我自言自语府!”
说罢,张玮便随着老家人进了国公府。
刚进府门前院,便见一个老者正负手背对着他们站着。张玮不认得此人,但陈适却从那人的背影认出,面前之人正是中书令宋国公刘景。
听到脚步声,那名老者转过身来,他目光炯炯盯着张玮:“京兆尹张玮?”
“正是下官!”张玮上前行礼道。
来之前张玮已经想好了,此次拘捕刘玉必须先礼后兵,不管怎么说刘景也是当朝的几名宰相之一,在礼数上不能怠慢。若百般劝说之下,刘景还是拒捕那就只有来硬的了,自己有李陶给的御赐金牌在手,他不信刘景敢公然抗拒。
“老夫已经等你们多时了!”刘景叹了口气道。
张玮不知刘景是何意,并没有插话,只是静待他的下文。
刘景盯着张玮道:“用雷霆手段清理府恶吏、杖杀市井闲汉、斩首右羽林将军冯永、诱杀宫市使田克文、当着太平公主的面手刃车夫郑平富,这些我都有所耳闻。张府尹,你可知道,你已经成为长安城最炙手可热之人了。”
张玮淡淡道:“我只是听命行事,凭自己的良心尽自己的职责。”
刘景长叹一声:“我怎会不知你的后面有蓝田王给你撑腰,当初蓝田王在大殿之上向陛下提的第一个条件,便是将你张玮从一个小小的潞州录事参军破格提拔为京兆尹,现在看来这真是神来这笔呀!”
“下官不知国公所说是何意?”张玮有了一丝的好奇。
“不知是蓝田王知人善用,还是你张玮对蓝田王信任有加,总之,你们二人可谓是珠连璧合,配合的天衣无缝。”
见张玮表情有些茫然,刘景直截了当道:“蓝田王初来乍到,在朝中并无甚根基,这京城之中比他根基深的人多了去了,谁也不敢放言能整饬长安治安,偏偏蓝田王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揽这份差使,你所做之事那一样不是震惊朝野的?除了蓝田王,还有谁能给你如此莫大的支持,就连陛下也不行!”
刘景所言不虚,李陶的这一系列手段,就算是李显这个皇帝也没有魄力能做得到。
“同样的道理,真正做官之人必会为自己留条退路,做起事来瞻前顾后,就算有蓝田王的支持,也要留有余地,换作其他任何一个人做这京兆尹,都会让蓝田王的设想大打折扣。偏偏你却不计后果地赤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